[閒聊] 淺顯易懂的馬拉塔帝國戰史:力戰終篇

看板Warfare作者 (不太會飛的企鵝)時間7年前 (2017/02/16 01:32),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請求停戰 1781年盛夏,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處境並不佳,三大總督府中只有孟買還算有點優勢,但是 戰況也陷入泥淖;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則分別面臨嚴峻的苦戰,雖然還未被擊潰,但是前 景非常不佳。 公司認定海達爾˙阿里統帥的邁索爾王國是他們最重要的敵人,為此,他們願意想辦法先 和馬拉塔勢力停戰,只不過要保持較佳的條件。由於馬拉塔帝國早已不是鐵板一塊,公司 試圖先從一些戰意不堅者著手。 最早與英國達成協議的是半獨立的比拉爾(Berar)政權,也就是前面一再提及的那格浦爾 政府。雖然拒絕向浦那開戰,也不願意協助斡旋和約,那格浦爾當局同意收取英軍的重金 賄賂而維持中立,並且同意提供四千騎兵以盟軍或傭兵身分去協助抗衡邁索爾軍。 辛迪家族是第二個,馬哈達吉雖然對於入侵孟加拉很有自信,卻也不太願意繼續維持戰爭 ,而是把戰略優勢當作談判的籌碼。他同意幫公司斡旋與浦那政府的停戰,但是暗地裡也 準備一旦談判破局,就要再次發動攻擊。 無論如何,由於長期戰爭導致的金融困難,再加上戰局並不是特別有利,主導浦那政府的 那那˙法德納維斯決定同意馬哈達吉所斡旋的談判。在談判開始後,那格浦爾政府也加入 了協調。 然而,雙方在談判中頗有些爭議,馬拉塔政府試圖提出兩個條件:第一,海達爾˙阿里必 須參與和約,意即馬拉塔帝國不想要單獨議和;第二,英軍應歸還所有戰果,包含薩西堤 和瓦塞。這兩個條件都是英軍不樂見的。 不過,馬拉塔政府願意在取得良好的停戰條件後,轉而與英軍一同對付邁索爾王國,也願 意答應英軍不要與法國結成軍事同盟。 除了馬拉塔帝國內部之外,英軍也持續以賄賂等方式去影響尼扎姆王朝,讓海德拉巴政權 不要出兵參戰。 最終結案 經過長達超過半年的談判,取得浦那政府授權的馬哈達吉˙辛迪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代表 大衛˙安德森(David Anderson)終於勉強解決了許多細節上的爭議,雙方分別給予了一些 讓步與妥協。 1782年五月十七日,馬拉塔帝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總計十七條的薩爾拜和約(treaty of Salbai),此一和約有一些重點: ˙英軍保留戰爭第一階段的主要戰果,也就是薩西堤與其周邊的島嶼 ˙英軍也能保留布洛煦(Broach)與周邊地區,但是根據另外的密約將城堡本身轉交給了馬 哈達吉 ˙英軍歸還戰爭第三階段佔領的所有地區 ˙英軍終止與法特辛˙蓋克瓦德的盟約,承認蓋克瓦德家族為馬拉塔宰相的附庸,蓋克瓦 德家族的分裂繼承、上繳稅金與軍事義務皆回復戰前狀態 ˙英軍停止與拉格歐巴的盟約,並將之交給馬拉塔政府軟禁 ˙英軍同意停止干涉阿瓦德以外的蒙兀兒帝國疆域 ˙馬拉塔帝國同意不與其他歐洲國家結盟 ˙英軍同意不與馬拉塔帝國的敵對印度政權結盟 ˙馬拉塔帝國要求海達爾阿里與英軍停戰,否則可能對邁索爾開戰 浦那政府對於馬哈達吉的談判成果並不十分滿意,但是幾經爭取仍無法迫使馬哈達吉和英 國東印度公司去明顯調整和約內容,最後就只好在1782年十二月予以承認,核可的訊息又 直到1783年一月才傳回北印度的談判地點。 雖然海達爾˙阿里在1782年十二月初過世,所以無法繼續把他本人列入條約內容之中,馬 拉塔帝國仍有協助逼迫邁索爾與英軍停戰,只不過浦那政府缺乏頂級名將和軍費,所以動 作遲緩,在外交與軍事行動上進退失措。 第二次英國邁索爾戰爭拖到1784年才結束,不過當英軍終於脫離了與邁索爾此一強敵的衝 突,馬拉塔政府反而因為介入邁索爾與英軍的戰爭,又開始與邁索爾進入另一輪衝突。 至於馬哈達吉,他雖然曾意圖南下參加對邁索爾的作戰,卻很快就因為北印度的事務而分 身乏術,之後會再談到他的偉業。 淺析薩爾拜和約 薩爾拜和約有著深遠的影響,英國東印度公司根據此一和約而不死,馬拉塔帝國則基於此 一和約而穩固了次大陸第一強權的地位,不過如果仔細研究細節,就知道馬拉塔帝國畢竟 在整場戰爭中一直處於守勢,也因此在和約中屬於割讓領土的一方,僅是逼得英軍吐出大 部分戰利品而已。 此外,雖然馬拉塔軍同意給予英國最惠國待遇(相對於其他歐洲政權),英國卻沒有提供同 等的允諾,依然保持了對於阿瓦德和卡納塔克王國的宗主權力,這使他們能夠維持在印度 的一定影響力。 簡而言之,英軍是似敗非敗,馬拉塔軍則是似勝非勝。一定要說的話,馬拉塔軍只能算是 慘勝,英軍則是小敗。 無論如何,薩爾拜和約算是暫時停止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和馬拉塔帝國的大部分衝突,接著 就看此二者能夠在衝突再起之前成長到什麼程度了。 -- But what is liberty without wisdom and without virtue? It is the greatest of all possible evils; for it is folly, vice, and madness, without tuition or restraint. ~ Edmund Burke,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179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53.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7179953.A.8E4.html

02/16 05:22, , 1F
02/16 05:22, 1F

02/16 07:52, , 2F
推啊。
02/16 07:52, 2F

02/16 08:49, , 3F
02/16 08:49, 3F

02/16 12:38, , 4F
02/16 12:38, 4F

02/16 17:21, , 5F
推!
02/16 17:21, 5F

02/16 20:04, , 6F
02/16 20:04, 6F

02/17 20:13, , 7F
過癮。
02/17 20:13, 7F
文章代碼(AID): #1Of92nZa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