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淺顯易懂的馬拉塔帝國戰史:力戰六篇

看板Warfare作者 (不太會飛的企鵝)時間7年前 (2017/02/15 21:21),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馬哈達吉的力戰 自從1780年八月初,英軍偷襲並拿下了瓜廖爾,馬哈達吉˙辛迪就一直處於苦澀的困境中 。執掌浦那政府的那那˙法德納維斯一再要求他南下馳援,來自孟加拉的英軍卻持續威脅 他在摩臘婆(Malwa)和堪疊什(Khandesh)的北印度領地,使他左右為難。 馬哈達吉婉拒中央軍的支援要求,並於1780年十月開始準備全力迎擊孟加拉英軍。除了調 動兵馬外,他也試圖說服親英的地方派系倒戈,並且要求與自己有情誼的蒙兀兒中央政府 協助對抗英國人。 1781年二月,英軍把摩臘婆的馬拉塔軍擊退出希普里(Sipri),但是馬拉塔軍積極施展游 擊戰,迫使英軍疲於奔命、補給匱乏,遏止了英軍的推進。 三月初,馬哈達吉在錫隆吉(Sironj)平原重挫英軍,後者先是退入錫隆吉小鎮之內,接著 在三月七日開始突圍後撤。英軍沿途庇蔭於各城鎮,最後退回到之前的位置席夫普里 (Shivpuri)的柯雷拉斯(Kolaras)要塞,離瓜廖爾不遠,在馬哈達吉的持續追擊和騷擾下 ,英軍顯得相當狼狽。 由於被壓迫到極限,敗退到席夫普里的英軍決定發動一次夜襲,以圖擊退追擊的馬拉塔軍 。英軍在三月二十四日的突擊確實有些成果,迫使馬哈達吉的部隊丟下不少輜重與裝備, 但是馬哈達吉的部隊受到的打擊不大,反而是英軍在進一步的阻擊與騷擾下被迫退回柯雷 拉斯城堡內。 在柯雷拉斯城堡外,馬哈達吉率領的主力部隊繼續實施包圍封鎖,但是他並沒有足夠的火 力與戰力進行強攻;相對的,城內的英軍雖然足以自保,卻也不願出城進行危險的行軍。 雙方形成僵持。 然而,馬哈達吉的局勢很快就愈顯不佳,他手裡只有一萬五千人的主力部隊,頂多再加上 兩、三千非正規騎兵,而且難以繼續擴充。他缺錢,而且很難取得中央政府、其他地方派 系或盟友的援助。 柯雷拉斯城內的英軍原本就有八個正規步兵營(其中兩個隸屬於支持英軍的戈哈德王國), 並很快就得到另外三個營的增援;到了1781年五月,位於摩臘婆地區的英軍已有共計十四 營、四十門火炮,且還在增加。 馬哈達吉已經逐漸難以壓制英軍,他知道自己必須等待南方有變數,方能得到再一次重創 英軍的機會。 第二次伯爾加特作戰:挑戰極限 攻佔瓦塞和阿爾納拉之後,孟買當局的領導者霍恩比總督(Hornby)向加爾各答董事會提交 了一份作戰計畫,他打算迫使馬拉塔帝國承認一份屈辱的和約,而為了達成此一目標,他 需要派哥達爾德准將進行武力展示和威懾。 由於認定馬拉塔中央軍主力不敢遠離山區、必須保衛浦那,霍恩比準備派遣英軍主力去壓 制伯爾加特隘口以北,接著向東南方的康坎平原進軍,不強攻要塞,但積極招降和實施圍 困。此一規劃的主軸在康坎戰區的完全勝利,要剝奪馬拉塔帝國的西部濱海領土。 哥達爾德准將卻不同意總督的規劃,他認為馬拉塔帝國的大量山城與要塞難以迅速攻占, 持久對陣會對英國東印度公司造成過於高昂的代價;同時,他也進一步分析馬拉塔中央軍 此刻外無援軍。為此,他在1780年十二月十九日提交了自己的計劃,準備突入山區、進逼 浦那,逼使浦那政府立刻求和。 哥達爾德准將對康坎的注意力較低,他攻佔瓦塞是著眼於消除入侵伯爾加特愛口的交通線 威脅。他爭辯,如果英軍能夠鞏固山區的北部隘口路徑,就能封死馬拉塔軍北上的機會, 並且進一步威脅浦那。 1781年一月,哥達爾德准將開始率兵南進,沿途擊退一些馬拉塔軍前哨和占領一些小要塞 ,暢通自己的交通線。舉例來說,只有五十名守軍的塔克馬克要塞(Takmak)就在英軍五百 人和兩門火炮的攻擊下,於一月二十三日因為城門被破壞而投降。 然而,英軍雖然在偏北的塔那區域(Thane)進行了壓制,卻沒有對康坎和山區之間的其他 通道進行封鎖或攻擊。哥達爾德准將雖然有著與馬拉塔軍交鋒的經驗,也研究過第一次伯 爾加特作戰的報告,卻沒有親自入侵西部山區過,並不非常理解馬拉塔軍的山區游擊戰能 力,僅以自保為首要目標。 英軍在二月八日抵達西部山區的北側山腳下的坎達拉(Khandala),雖然馬拉塔軍發動多次 迂迴攻擊,英軍的炮火甚強,且兵站連綿、防衛頗嚴,屢次將馬拉塔軍擊退。在進入山區 之前的康坎原野上,地形比較有利於英軍的步炮兵發揚火力。在坎達拉,英軍遭遇固守於 坎波里(Kampoli)要塞中的馬拉塔軍四千人,但很快就將其擊敗並占領之;馬拉塔軍本就 準備後撤而沒有堅決抵抗。 哥達爾德准將在抵達山區後,考慮到第一次伯爾加特作戰的失敗經驗,並不打算迅速深入 山區,而是打算先穩坐伯爾加特隘口,確保交通線不至於太漫長,也先觀看馬拉塔軍的動 向。 哥達爾德准將於是率領一支強大的前鋒搶上山區的高點,這支前鋒以一支兵團打頭陣,後 面接著兩個歐洲擲彈兵連、四個印度擲彈兵連,最後是另外三個印度步兵營。在英軍挺進 過程中,馬拉塔軍持續向英軍開火,但是並未堅守陣地,使英軍能夠在駁火中繼續前進。 雖然英軍成功推進到伯爾加特隘口,他們卻沒有像上一次一樣繼續南下,而是盤踞在隘口 上。哥達爾德准將很快就發現儘管自己並未深入,卻已經飽受馬拉塔軍的騷擾與攻擊,需 要盡力固守交通線;此外,他也偵查到馬拉塔政府已撤離浦那、還準備主動火燒首府,突 襲浦那變得毫無意義。 此時,部署在西部山區的馬拉塔軍已經高達五萬人,其中包含霍卡爾家族的一萬五千人和 其他諸侯的七千人。雖然全軍大部分是騎兵,中央軍也有六千步兵參戰。他們不斷攻擊英 軍的不同據點與陣地,也意圖切斷英軍的交通線、攔截輜重車隊。 雙方在二、三月激戰多次,互有勝負。大體來說,馬拉塔軍並沒有辦法殲滅英軍輜重車隊 的護衛隊,但是偶能將其重創並奪取部分補給品;陣地戰方面則較無建樹,只是持續互相 消耗彈藥。 1781年四月中旬,由於英國東印度公司高層下令抽調哥達爾德准將的部分兵力馳援其他地 區,哥達爾德自知無法靠微薄的兵力維持陣地,只好下令準備從伯爾加特隘口撤回西北方 的潘維爾。 在撤退的過程中,英軍遭到馬拉塔大軍的猛烈追擊,傷亡頗重,僅在剛開始撤退沒多久的 二十一日,英軍就有28死264傷;撤退到潘維爾之前,英軍已又有130死142傷,包含多名 軍官。 整體來說,第二次伯爾加特作戰確實比第一次表現更好,但是其戰略目標完全失敗、戰術 上也沒有太大的斬獲,英軍這次只是因為沒有冒進而勉強撤退,卻還是沒有得勝,損失也 仍不輕。 在英軍主力於1781年四月下旬被迫再次退出山區的同時,馬拉塔軍卻發起了一波小規模的 戰略反擊,目標是把戰場移入英軍的勢力範圍,並奪取一些據點來改善戰況。 柯哈吉(Kohaj)要塞是這波戰略反攻的起點,英軍在第二次伯爾加特作戰的初期階段威脅 此地,馬拉塔軍曾派遣一小批增援,誰料竟被伏擊,只有一小點兵馬進入城內並被包圍。 這是二月的事情。 由於主戰場在山區,而且國庫赤字嚴重、軍隊因欠餉而不願行動,浦那政府未能迅速派遣 大批援軍前往康坎,直到四月初才成功派出一定數量的兵力(一千五百騎兵和八百步兵*) ,並於四月七日抵達城外、擊退英軍。 *原本是一千步兵,但是有兩百人因欠餉而逃兵。 擊敗柯哈吉城外的英軍後,馬拉塔軍繼續追擊,雙方在梅納(Manor)這個小港爆發交戰。 撤至此地的英軍有五百人,包含兩百名當地的傭兵和三百名正規印度兵;馬拉塔軍有約五 百騎兵追擊而至。 雖然英軍試圖憑藉河川和地勢堅守,卻仍被馬拉塔軍找到渡河點迂迴包圍,更因為臨時試 圖逃上來接應的船隻而自亂陣腳,最後有接近兩百人被殺或溺斃,且只有十七人成功逃回 瓦塞(其他都潰逃脫隊了)。馬拉塔軍只有三十餘人傷亡,且擄獲了一百挺步槍與許多刀矛 。 確保柯哈吉和攻佔梅納之後,馬拉塔軍成功拉攏了地方上的一些派系,並且進一步發動攻 擊。馬拉塔軍在五月七日劫掠並燒毀瑪西姆(Mahim)小鎮,並攻佔了好幾個城堡,包含先 前提到的塔克馬克要塞,英軍只能向後敗退。 北印戰局扭轉 到了1781年的夏季,馬拉塔軍在北印的戰況已經開始好轉。由於第二次伯爾加特作戰失敗 ,再加上馬德拉斯總督府陷入苦戰,英軍被迫抽調兵力走海路馳援南方的卡納塔克地區, 孟加拉方面防務空虛。 也恰巧在此時,英軍在次大陸東北部的勢力範圍爆發了一些反英抗爭,一名地方上的國主 柴特辛(Chet Singh)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衝突,並於1781年八月擊敗了親英的王位爭奪者和 部分英軍,就連東印度公司的最高領導人華倫˙黑斯廷斯都在戰爭中受了傷。 此時馬哈達吉˙辛迪已經逐漸拉攏了親英的戈哈德王國,並且仍能成功把最前線的英軍困 於柯雷拉斯城內。他準備發動一次快速的運動戰,狠狠攻進孟加拉,他已經聯絡羅西拉人 、阿瓦德王國、柴特辛以及蒙兀兒皇家政府,並期待這些勢力都會起兵響應。 第一次英國馬拉塔戰爭於是邁入了終章:英軍求和。 -- But what is liberty without wisdom and without virtue? It is the greatest of all possible evils; for it is folly, vice, and madness, without tuition or restraint. ~ Edmund Burke,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179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69.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7164908.A.9C0.html

02/15 22:04, , 1F
02/15 22:04, 1F

02/15 22:25, , 2F
力推。
02/15 22:25, 2F

02/15 23:27, , 3F
蒙兀兒帝國:UCCU~
02/15 23:27, 3F

02/15 23:28, , 4F
請問特別點出擲彈兵連是跟步兵不同的精銳單位嗎?
02/15 23:28, 4F

02/15 23:51, , 5F
是啊,歐式陸軍軍制,步兵每營挑出一連當擲彈兵
02/15 23:51, 5F

02/16 15:59, , 6F
完全是咬牙死撐阿
02/16 15:59, 6F

02/16 19:10, , 7F
補推
02/16 19:10, 7F
文章代碼(AID): #1Of5Nid0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