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晚明與西歐的陸軍火力

看板Warfare作者 (不太會飛的企鵝)時間7年前 (2016/12/13 17:00), 7年前編輯推噓11(11018)
留言29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推 montmartre: 奧古大王的團屬3磅砲是輕砲,但在大明來說,可一點都 12/11 01:42 : 推 montmartre: 不”輕”呀;以明軍愛用的佛朗機來說,一號佛朗機最大 12/11 02:09 : → montmartre: ,彈重一斤;最小的五號砲,彈重只有3錢。然後破虜砲 12/11 02:09 : → montmartre: 在大明也是很常見的中大型火砲了,彈重只有兩斤。 12/11 02:10 : → jimmy5680: 沒錯...三磅炮對應到明朝是大將軍炮的水平了XD 12/11 02:24 : → hgt: 如果中國那時在列強旁邊 那不就變成"大人打小孩"? 12/11 12:41 簡單查了一下資料,稍作整理。 西歐在1630年代興起的步兵炮大多是一個戰術單位兩門,而一個單位─不同系統下稱為團 、營或旅─通常有一千人左右;相較來說,孫承宗在1620年代初編練的車營是一個營16門 大砲,全營近六千名軍人。也就是說,單看步兵炮這個等級,晚明的比例並不遜於西歐, 甚至理論上還有優勢。不過,明軍在其他的部分就有很大的問題。 孫承宗的車營火器,板上也有這篇:http://cimon.pixnet.net/blog/post/4816238 明朝和西歐火炮的比較:http://cimon.pixnet.net/blog/post/2919616 孫承宗車營的火器有三眼銃1728、鳥銃256、火箭7680、滅虜炮80、大砲16,在這之中, 三眼銃不過就是手槍或卡賓槍的等級,鳥銃是火繩槍,滅虜炮和大(滅虜)炮都只是威力低 的步兵炮,甚至滅虜炮在西歐來看則根本不入流。 換言之,整個數千人的車營連一門西歐意義上的野戰炮都沒有,而且一大半的"shot"竟是 由射程、精準度與威力都不佳,只有射擊速度可稱道的短管火器(三眼銃)來組成,難怪在 超級女真人面前非常無力。火箭的射擊速度和射程還不錯,但是精準度和威力也不佳。 與此相對,西歐的步兵炮其實很晚才興起,1631年蒂利伯爵率領的天主教聯軍就幾乎沒有 步兵炮可言,也因此遭瑞典軍痛宰;三十年戰爭初期的歷次戰役都不見步兵炮的蹤跡。 然而,一支四到六千人的西歐部隊往往裝備四門或更多野戰炮,而即使全都是「輕」火炮 ,那也只代表火炮等級低於「16磅」。在1631年的Breitenfeld戰役中,瑞典、薩克森和 天主教三方的野戰炮其實都有超過三成是24磅炮(重野戰炮),剩下的也往往有不少是12磅 、8磅或6磅等級的炮。 此外,西歐的步兵單兵火器清一色是步槍,就算是稍微落伍的方陣類別也會有四成是步槍 兵,而且到了十七世紀初通常大部分都是需要支架的重火繩槍。明朝直到很晚才開始普及 這種重型的單人槍枝(明鄭就有不少),大量的步兵炮估計就是為了填補單兵火力的不足。 不過到了崇禎朝的時候,明朝購買和撈出幾十門歐洲火炮,自己又仿造了上千門(黃一農 教授估計的),單兵火器也逐漸偏向長管且需要支架的槍械,就與歐洲部隊比較相近了。 鄭成功攻打台灣的時候雖然較難應付荷蘭人日益精強的船艦與稜堡,單以野戰來說似乎是 沒碰上什麼麻煩(當然兵力差距是一大因素),稜堡也只要有專家指點就能攻破。 -- We must be the great arsenal of Democracy. ~ Franklin D. Roosevelt , Washington, D.C. (29 December 194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1619605.A.1B4.html

12/13 18:05, , 1F
因為西歐面對的主要對手不是遊牧民族
12/13 18:05, 1F

12/13 18:15, , 2F
東歐長期面對鄂圖曼旗下的韃靼人喔
12/13 18:15, 2F

12/13 18:16, , 3F
這篇寫的不是西歐@@?
12/13 18:16, 3F
嗯...我的錯,德意志和奧地利算是東歐還是西歐?我常常表達不太清楚。 應該說,雖然同樣有面對遊牧民族的攻擊,但是東歐各國還是因為互相爭戰以及與西歐 勢力的對抗,所以一直有借鑑西歐的軍事理論。

12/13 18:59, , 4F
了解了,另外德奧通常是當作西歐或中歐
12/13 18:59, 4F

12/13 19:25, , 5F
1683維也納這本說 奧軍面對鄂圖曼/法國的戰術有所不同
12/13 19:25, 5F

12/13 19:27, , 6F
不過只提到戰術不同 沒有提到裝備是否也差異極大
12/13 19:27, 6F

12/13 19:37, , 7F
與其說借鏡 我覺得比較像是要重新適應
12/13 19:37, 7F

12/13 20:17, , 8F
按對岸討論即便鳥銃其彈丸重量與威力也是比同類略遜一籌
12/13 20:17, 8F

12/13 20:58, , 9F
槍砲身管與彈丸打磨得越好 威力越大 否則火藥威力無法全部
12/13 20:58, 9F

12/13 21:00, , 10F
釋放 派克桑發明的"彈座"(sabot) 是很重要的發明
12/13 21:00, 10F

12/14 16:21, , 11F
請教文中步兵炮就是所謂的葡萄彈嗎?
12/14 16:21, 11F

12/14 16:23, , 12F
還是像梅伯演的那部獨立戰爭的片, 一顆炮彈打穿好幾個
12/14 16:23, 12F

12/14 16:23, , 13F
兵的鐵球??
12/14 16:23, 13F
步兵炮是輕火炮,不是彈藥種類...遠距離射實心彈、中距離打葡萄彈、近距離發霰彈, 和其他火炮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口徑比較小而已。 ※ 編輯: jimmy5680 (27.242.194.86), 12/14/2016 16:26:10

12/14 16:24, , 14F
順帶有沒有介紹炮的書??
12/14 16:24, 14F

12/14 16:52, , 15F
遠距是榴霰彈,不是霰彈
12/14 16:52, 15F

12/14 16:53, , 16F
看錯了,把近距看成遠距,SorrY
12/14 16:53, 16F

12/14 18:57, , 17F
NKN 介紹一本二戰火砲大觀,我覺得很詳細
12/14 18:57, 17F

12/15 15:29, , 18F
所以明朝正面打輸原因是火力不夠打穿後金的鎧甲?
12/15 15:29, 18F

12/15 19:30, , 19F
叫你花重金裝備一堆關稅兵要不要??幫你花你的關稅的兵??錢
12/15 19:30, 19F

12/16 10:22, , 20F
樓上被水桶一次不夠?
12/16 10:22, 20F

12/16 20:57, , 21F
那年頭沒有榴散彈也沒葡萄彈 只有散子與會爆炸的榴彈
12/16 20:57, 21F
葡萄彈就是比較大顆的散子啦XD,grape shot又不用什麼高科技 ※ 編輯: jimmy5680 (60.245.65.134), 12/16/2016 20:59:55

12/16 20:58, , 22F
東尼大木軍應該不識榴彈 因為有小兵去撿未爆彈然後被
12/16 20:58, 22F

12/16 21:00, , 23F
炸死
12/16 21:00, 23F

12/16 21:01, , 24F
沒發明就是沒發明嘛 榴散彈工藝17世紀也辦的到呀 只是
12/16 21:01, 24F

12/16 21:01, , 25F
沒人想到
12/16 21:01, 25F

12/16 21:15, , 26F
grape shot和榴霰彈差蠻多der喔......
12/16 21:15, 26F

12/16 23:18, , 27F
對 沒錯 沒看清楚年代 榴霰彈通常指Shrapnel shell
12/16 23:18, 27F

12/16 23:21, , 28F
那年代應該還是單純的common shot (空心爆炸彈)
12/16 23:21, 28F

12/16 23:22, , 29F
修正一下 common shell
12/16 23:22, 29F
文章代碼(AID): #1OJxYL6q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