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6、17世紀越南的分裂與交鎗的流布

看板Warfare作者 ((Nomis))時間8年前 (2016/05/20 19:35), 8年前編輯推噓10(1008)
留言1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http://cimonnomis.blogspot.tw/2016/05/1617.html 較大張的地圖可見此:https://goo.gl/NjuxPp -- 16、17世紀越南的分裂與交鎗的流布 越南史上有過兩次南北朝。16世紀,莫氏篡黎氏之後,擁戴黎朝的鄭、阮二氏舊臣在 南方重起爐灶,是為後黎朝;在接下來紛亂的一甲子中,雙方交戰數十餘場(在1539-1600 年期間約40餘次 ),大部分以莫氏的攻勢失敗告終。至1580年代,南方掌握黎朝實權的鄭 氏羽翼已豐,使莫氏轉採守勢;而到了1592年,鄭氏收復原本的首都昇龍(今河內),莫朝 亡,殘餘的莫氏後人則在明朝的庇護下,於越南西北地區的高平維持著一個小王朝,一直 延續到三藩之亂後。是為第一次南北朝。 但是敵國外患的消亡不僅僅意味著後黎朝的中興,其內部也因為失去了外在壓迫而離 心離德,原本就已存在矛盾的鄭阮二強藩到了1627年公開決裂,以鄭氏大舉南侵開啟17世 紀第二次南北朝的序幕。雖然鄭阮二氏只以「主」自稱,並未篡奪黎氏的皇位,但後黎朝 的皇帝除了被北方鄭氏所挾奪而御駕親征外,對戰事幾乎不起任何影響。雙方的主要大戰 有七次(1627、1630、1635、1648、1655、1661、1672),當中六次鄭氏南攻都鎩羽而歸, 而阮氏唯一的一次北進(1655)最後也因為主要將領間的內鬨而撤退。1672年後,兩藩都已 經認清無法消滅對方存在的事實,雙方畫江為界,南北分疆的和平局面一直持續到18世紀 後半西山朝興起之時。這是第二次南北朝 。(次頁圖:第二次南北朝鄭、阮、莫三主形勢 。此圖係以google map為底圖,據陶維英《越南歷代疆域》(北京,商務,1973),頁 217-266製作。) 在連年戰火的薰陶下,17世紀來到東方的歐洲人都對北鄭南阮的戰爭機器印象深刻。 除去刀劍、火砲、戰象、艨艟,最令西方人稱道的還包括南北越的火繩銃手,在準頭、開 火速度和訓練水準上都被認為是第一流的 。在明末,把越南的火繩槍稱作交趾鳥銃,通 常又都簡稱為交鎗、交銃 。交鎗在明清中國的口碑也不下於西方人;即便其他器械華人 看不上眼 ,唯獨交鎗則絕不敢忽視,甚至說越南人「善火攻,交鎗為天下最」 。崇禎十 年(1627),遊山玩水遍歷半個中國的徐弘祖徐霞客來到廣西邊境的太平府。這一帶與高平 莫氏接壤,不僅當地統治少數民族(主要是今天的壯族)、處於半獨立狀態的土司經常與莫 氏發生摩擦彼此攻殺,土司內部爭權奪位時也常以高平莫氏為外助。徐霞客雖在國內旅遊 ,一 路上卻經常是與莫氏的軍隊交臂而過,令他在賞翫風景之外不得不注意熙熙攘攘結隊成 群而來的越南卒伍,不得不順便交代邊疆的緊張情勢是甚麼原因造成的。他也少不了說明 莫氏軍隊的得意戰技:   「莫彝惟鳥銃甚利,每人挾一枚,發無不中,而器械則無幾焉。 」 徐霞客一路上擦肩而過的莫氏卒伍大半都是「半執線槍,半肩鳥銃(俱朱紅柄),身帶 藤帽而不戴,披髮跣足,而身無餘物」 ,可見莫氏兵丁的戰力最主要還是依賴越南式的 鳥銃。 由於明清邊境土司與莫氏的摩擦,交鎗逐漸不再是越南人的專利,透過土司而傳入了 中原。明末土司當中最以善用鳥銃而著名的,是在廣西、越南邊界的雲南廣南府(今雲南 省文山州廣南縣)。其轄下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儂人(今壯族),「長技在銃,概得之交趾者 」 ,廣南府土兵因此濟身於雲南各路勁兵當中而以「廣南銃手」 聞名。至南明時期,以 原來闖、獻農民軍為主體、和其他滇黔土司合流的南明部隊雄據西南一隅,其主要單兵火 器幾乎都被交銃給替代: 「胡一清、趙應選、章曠、覃裕春、楊國棟、李明忠、李赤心、高必正軍多交銃,銃 長六七尺許,聲不甚猛,煙發輒殲敵。每戰,皆蹲伏持蒲如墻以待,聽敵施技,敵氣稍衰 ,雖百步一蹴而至,拔刀斫馬足。…覃裕春、李明忠潼溪、許灣大捷,交銃之力為多。」 而當南明最後被清軍盪平,吳三桂鎮守滇黔,又把交鎗這套利器據為己有,到三藩之 亂時以之與清軍交鋒,頗能挫敵精銳 。清軍也不甘勢弱,最後進軍雲南時正是以其人之 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交鎗來對付吳氏即將亡國的大周政權 。甚至在面對鄭經麾下的明鄭 將士時,清廷也從山東、河南調去交鎗、鳥鎗手二千到福建與之對抗 。至此,交鎗的流 行已不限於西南邊陲,更擴及於中原了。   越南式火繩銃如此風靡華夏,究竟其魅力何在?交鎗的特點主要有四:一是銃長,二 是銃床之下另帶銃架,三是防雨罩,四是其火藥配方。鎗銃是槍管越長威力越大,而17世 紀越南的鳥銃長度介於1.2~2公尺之間 ,算是相當重型的火銃,侵撤力也較強。 第二點與第一點有關;當火鎗過重時舉放不便,便須附有支架撐舉,既節省力氣,又 能幫助瞄準。在鄭氏麾下的重型火鎗手所用的支架通常是木凳型的三腳架,前兩腳約三英 尺(約0.9米)高,長1.83~2.13公尺的木凳則斜撐於後方。這些重火鎗兵通常兩人一組,一 人持槍,一人搬運木凳支架 。 光緒朝《大清會典圖》中的三種交槍。左:金口交槍。中:素口花交槍。右:素鐵大 交槍 。圖中的交槍使用的並非獨立的三腳架,而是附於銃床下的兩腳架。焦勖《火攻挈 要》卷下有一段提到「今之鳥銃,又有於前床一尺之下,順安指大支棍二根,長二尺(約 0.6公尺),於棍頭二寸之際銷孔,以粗棉繩拴繫活扣,可以交叉為鼓架之形。臨放,先將 支棍架定鎗首,銃士蹲足,以銃尾安架左膝之上,庶前後穩當,不致搖動而可從容以討準 矣。放完將支棍順床拴定,更為輕便」。《大清會典圖》中的支架比較類似焦勖的記載, 也就是說兩腳架最早大約是明末崇禎朝開始流行起來的,但是帶支架的鳥銃是否受越南交 槍的影響則無法判定。實際上焦勖的記載是在討論完西式帶支棍的重火鎗(Musket)後接著 講的,完全未提及交銃。 雖然西式重火銃(傳到中國後稱為搬鉤銃或班鳩銃)也有支棍,但與交槍不同的是,搬 鉤銃(左圖 )的支柱是用於站姿點放;當所有銃手都以站姿來開火時,意味著必須輪流射 擊,其陣型與相應的兵器設計上是用來不間斷的維持火力,比較適合步兵對陣 。帶兩腳 架的交槍(暫且不談其支架是受何處影響,或者純粹是華人的發明)射擊姿勢則是跪姿,是 為了適應瞬間集火的戰術──前排以跪姿射擊,後排以立姿射擊,以便在正面最大程度的 集中火力;瞬間齊射是為了反制騎兵衝鋒而設計的戰術。 交槍的第三項特色是竹製的罩銃外筒,外塗以漆,可以防水防潮,適應熱帶潮濕多雨 的環境 。 第四點是其發銃無聲的火藥方。顧炎武說:「交兵長於鳥銃,其火藥必得中國麥麪傅 之,其發乃迅疾且無聲,但其法密不傳耳」 。這種無聲火藥無疑非常有利於伏擊戰術, 而且也確實打出了重大戰果。永曆六年(1652),李定國在攻陷桂林、逼得孔有德自焚後, 又在衡陽誘敵深入,擊殺清軍主將敬謹親王尼堪。這兩場勝利之難得,不禁令黃宗羲評價 道「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之天下所不 能有」 。李定國藉以取勝的正是交槍的伏擊戰術: 「十一月三日,大清敬謹親王兵號十萬,至衡州。定國遇河上,甫接少卻,親王恃勇 ,舍大軍而追,定國設奇,(敬謹)擣中堅,過險伏發,交鎗起害,親王軍遂潰。 」 「朝廷命敬謹親王尼堪將十萬眾拒之,戰於衡州城下,相持四晝夜,定國敗走,而敬 謹親王為交鎗所中,沒於陣」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2.224.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63744152.A.A29.html

05/20 19:41, , 1F
地圖是先用MAP把圖截下再用《越南歷代疆域》描繪嗎?
05/20 19:41, 1F

05/20 19:43, , 2F
對啊
05/20 19:43, 2F

05/20 19:43, , 3F
啊啦
05/20 19:43, 3F

05/20 20:45, , 4F
線槍是什麼槍?
05/20 20:45, 4F

05/20 21:19, , 5F
按皇朝禮器圖式所述,似原本的火繩槍
05/20 21:19, 5F

05/20 21:19, , 6F
05/20 21:19, 6F
欸…我寫在註釋裡…線槍在明代應該是指長九尺的短矛。見戚繼光《練兵實紀》 (北京,中華書局,2001),頁304。 ※ 編輯: Nomic (223.142.155.170), 05/20/2016 22:10:37

05/20 22:15, , 7F
真是歹勢弄錯了 ><
05/20 22:15, 7F

05/20 22:18, , 8F
沒啦 明清老愛給武器取一些很炫的名字然後撞名 本來就難分
05/20 22:18, 8F

05/20 23:08, , 9F
謝謝
05/20 23:08, 9F

05/20 23:30, , 10F
推!!
05/20 23:30, 10F

05/20 23:38, , 11F
印度的火繩槍也有同樣的銃架,我覺得這與東南亞的環境
05/20 23:38, 11F

05/20 23:39, , 12F
有關;附帶一提,印度的這種銃架是用來坐著射擊
05/20 23:39, 12F

05/20 23:41, , 13F
沙賈汗坐著用印度火銃的圖:http://goo.gl/xV5Jzk
05/20 23:41, 13F

05/20 23:44, , 14F
http://goo.gl/iXOTUe <-從左算來第二個圖的"神槍"
05/20 23:44, 14F

05/20 23:45, , 15F
也叫"交槍" 一開始看文 我以為你說的是這個
05/20 23:45, 15F

05/21 20:51, , 16F
鴉片戰爭時清軍有派出裝備交銃的部隊打擊英軍嗎?
05/21 20:51, 16F

05/21 21:14, , 17F
就我所見是沒有 似乎雍乾以後就不流行了
05/21 21:14, 17F

05/22 20:12, , 18F
射擊無聲的火藥真是挺神奇的,殺人越貨必備
05/22 20:12, 18F
文章代碼(AID): #1NFlQOef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