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秦漢騎兵作戰兼論騎馬弩兵(上)

看板Warfare作者 (K神我們巴西見)時間9年前 (2015/04/15 22:09), 9年前編輯推噓11(11010)
留言21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首先先來破題吧,根據秦陵出土的兵馬俑,秦代騎兵就是用弓弩作為主要兵器 (由於沒有弓出土,所以不知道弓弩比為何,但有騎兵拿弩是肯定的) 二號坑兵器表,弓完全未出土,不曉得是因為材質的關係全都腐朽,還是比例 本來就少 http://goo.gl/pjEdFO 所以中國有沒有騎馬弩兵?有 先來秀一下秦陵一號坑跟二號坑的俑像分布 http://goo.gl/WsxBzL 一號坑 http://goo.gl/CjWA9t 二號坑 一號坑的圖取自《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陝西省考古 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1988 二號坑的圖取自《秦俑專題研究》,王學理,1994(有二號坑的發掘報告,但我找 不到,如有版友能提供萬分感謝),此書非常優秀,其實大部份我都是用這本書的 資料,裡面有許多布陣圖跟武器式樣,是研究中國行軍布陣與兵器發展的上選好書 由於騎兵主要集中在二號坑,所以我們來看看二號坑的示意圖 http://goo.gl/Fyzudb 應該先說明,雖然此時車戰不再是決勝唯一的方式,但戰車依然是很強大的武器 所以秦軍是弩、步、車、騎四兵皆有 先來看騎兵俑的服裝 http://goo.gl/fWT9Lb 馬上裝備 http://goo.gl/3gqDrw 可以看到秦騎兵是標準的輕騎兵,並且由於處在早期發展階段,馬鞍低無馬具 沒有防止鞍後滑的鞅,這也限制了騎兵的用途 鞍的發展階段 http://goo.gl/cmLvhX 作戰的配置 六韜‧犬韜 置騎之吏數:五騎一長,四騎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 易戰之法:五騎為列,前後去二十步,左右四步,隊間五十步。 險戰者,前後相去步,左右二步,隊間二十五步。三十騎為一屯,六十騎為輩, 縱橫相去百步,用環各復故處。 示意圖:http://goo.gl/YcNgA3 平地騎間間距較疏,險地較密,平地陣型散開,險地陣型密集 根據兵馬俑的排列,一個單位可能是由四騎組成 騎兵主要功用在六韜‧騎戰篇中有十勝九敗 敵人始至,行陳未定,前後不屬;陷其前騎,擊其左右,敵人必走; 敵人行陳整齊堅固,士卒欲鬥。吾騎翼而勿去,或馳而往,或馳而來,其疾如風, 其暴如雷,白晝而昏,數更旌旗,變易衣服,其軍可克;敵人行陳不固,士卒不鬥。 薄其前後,獵其左右,翼而擊之,敵人必懼;敵人暮欲歸舍,三軍恐駭,翼其兩旁, 疾擊其後,薄其壘口,無使得入,敵人必敗;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 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 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陳必亂。 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 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凡以騎陷敵而不能破陳;敵人佯走,以車騎返擊我後,此騎之敗地也; 追北踰險,長驅不止;敵人伏我兩旁,又絕我後,此騎之圍地也; 往而無以返,入而無以出,是謂陷於天井,頓於地穴,此騎之死地也; 所從入者隘,所從出者遠。彼弱可以擊我強,彼寡可以擊我眾,此騎之沒地也; 大澗深谷,翳薉林木,此騎之竭地也;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後有高山; 三軍戰於兩水之間,敵居表裏,此騎之艱地也;敵人絕我糧道,往而無以返, 此騎之困地也;汙下沮澤。進退漸洳,此騎之患地也;左有深溝,右有坑阜, 高下如平地,進退誘敵,此騎之陷地也。此九者、騎之死地也。明將之所以遠避、 闇將之所以陷敗也。 總結就是發揚騎兵機動的優勢,攻擊敵人的弱側,重點就是要敵未備而攻之 如果敵已備則避之 陣紀:為其馳驟便捷,利于邀擊奔趨,而不宜于正守老頓也。 由於秦代騎兵只有自衛的劍,主要的攻擊手段是用弓弩造成混亂 因為沒有馬蹬與馬鞍的限制,所以非常不適合做近戰的接觸 漢畫像磚中的騎射圖,出自《中國古代兵馬》,王今楝編繪,1984 http://goo.gl/9CGMNj 接下來漢代長型武器與馬鞍的發展開始讓騎兵的攻擊有更多樣的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31.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9106982.A.269.html

04/15 22:10, , 1F
04/15 22:10, 1F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5/2015 22:13:19

04/15 22:16, , 2F
push
04/15 22:16, 2F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5/2015 22:27:22

04/15 22:32, , 3F
04/15 22:32, 3F

04/15 22:33, , 4F
推清流XD
04/15 22:33, 4F

04/15 22:34, , 5F
所以是拿來當龍騎兵用囉?
04/15 22:34, 5F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5/2015 22:46:02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5/2015 22:47:03

04/15 22:48, , 6F
如果是百度龍騎兵詞條的定義,是
04/15 22:48, 6F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5/2015 22:49:08

04/15 22:54, , 7F
04/15 22:54, 7F

04/15 22:55, , 8F
推 秦騎兵似乎主要以遠程為主
04/15 22:55, 8F

04/15 22:57, , 9F
應該是以遠程為主,因為馬鞍的條件不允許衝鋒
04/15 22:57, 9F

04/15 22:57, , 10F
04/15 22:57, 10F

04/15 22:58, , 11F
而且秦俑裡面也找不到騎兵拿長兵器
04/15 22:58, 11F

04/15 22:58, , 12F
推一下 清流
04/15 22:58, 12F

04/15 22:59, , 13F
其實之後論弩兵才是最大的重點,這多虧jimmy5680
04/15 22:59, 13F

04/15 22:59, , 14F
應該是快速步兵 以馬代步
04/15 22:59, 14F

04/15 23:02, , 15F
我要自己打臉了,我找到射四百步跟力卌十石的大黃弩記載
04/15 23:02, 15F

04/15 23:02, , 16F
並不當步兵用,騎兵是從屬於車兵的兵種
04/15 23:02, 16F

04/15 23:05, , 17F
喔?? 難道是護衛車兵??
04/15 23:05, 17F

04/15 23:06, , 18F
更正確的講法是突襲用弩兵
04/15 23:06, 18F

04/15 23:27, , 19F
為了怕之後沒寫先給資料來源,查未央宮骨簽
04/15 23:27, 19F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5/2015 23:27:30

04/16 14:41, , 20F
04/16 14:41, 20F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6/2015 21:26:56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6/2015 22:03:40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6/2015 22:10:53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6/2015 22:11:31 ※ 編輯: asdf95 (111.253.31.43), 04/16/2015 22:12:32

04/16 22:37, , 21F
推 類似龍騎兵的概念
04/16 22:37, 21F
※ 編輯: asdf95 (111.253.1.35), 04/17/2015 17:26:46 ※ 編輯: asdf95 (111.253.30.215), 05/02/2015 17:56:07
文章代碼(AID): #1LBd4c9f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