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共軍抗戰時編制

看板Warfare作者 (calebjael)時間9年前 (2015/02/14 00:09), 9年前編輯推噓10(1006)
留言16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15 (看更多)
※ 引述《jason748 (傑哥我要)》之銘言: : 說到百團大戰,您說的誤判情報的部分看不太懂,這場戰役的結果是不是對共軍造成了不 : 好的影響? 簡言之﹐就是彭德懷得到錯誤的情報﹐以為日軍要集中兵力攻擊潼關洛陽﹐ 然後進佔西安﹐切斷國民政府的“西北交通線”。 所以為了破壞日軍對豫陝晉國軍進攻的準備﹐決定先下手破壞河北山西兩省 的交通以及日軍據點。 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誤的情報﹐當時日軍並沒有這樣的計劃。 對共軍的不良影響當然是很大的。 因為彭德懷算是個純粹的軍人而不是政客﹐對於政治幾乎是極其幼稚。 首先是彈藥﹐共軍當時本身就彈藥不足﹐國民政府所許諾的有番號3個師的實際裝備﹐ 並沒能實際到手。 彭德懷試圖通過百團大戰造成全國輿論﹐然後用這種輿論來逼老蔣撥付彈藥。 (見彭德懷致中共中央的電報) 問題是﹐彭德懷要求中共中央向國府“催領”的彈藥﹕79步槍彈500萬、65步槍彈300萬﹐ 是國軍10個師的物資量﹐3個師都沒給足的老蔣會突然同情心出現給你10個師的物資﹖ 結果百團大戰不但沒有得到彈藥補充﹐反而消耗了本來共軍就不多的彈藥。 (百團大戰共軍共消耗彈藥71萬﹐平均參戰每士兵3顆子彈﹐彈藥的匱乏可見一斑) (又﹐共軍的科技樹﹐到1940年才能生產硫酸等工業品﹐到1941年才能生產無煙火藥、 黃色炸藥﹐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被逼出來的。) 其次﹐與今天的資訊不同﹐在當年﹐百團大戰是沒有得到讓中共影響全國輿論的效果的。 (今天由於兩岸許多資訊都放在百團大戰上﹐所以知名度極高。) 百團大戰的戰報需要先發到延安﹐然後延安發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再由在重慶 的中共來宣傳(中共在重慶有辦事處﹐長期駐有周恩來以及八路總參謀長葉劍英﹐ 負責與國府、國統區一切事務﹐並辦有中共官方性質的新華日報)。 然後百團大戰的戰報發到重慶之後﹐就有了﹕ 案奉 總裁侍秘字第四二六一號代電開 查近來報上常有記載百團大戰字樣如十九日新華日報所載晉西通訊即載此事 此項名詞及有關之新聞以後應絕對禁止登載 希即飭遵 戰時新聞檢查局 中央宣傳部 (1940年10月20日) 所以百團大戰算是一場沒有任何政治效果、又是為了虛假情報的戰略﹐ 而且還達不成戰術效果的失敗戰役。 隨後日軍向八路展開報復﹐八路損失不小﹐一時難以再展開大規模的牽制﹐ 半年後日軍得以集中兵力進攻中條山﹐晉南、晉東南一帶此前數年的國共配合破局。 : 當下毛澤東的反應是如何呢 毛澤東就是罵娘、忍住、20年後翻老賬。XD : 為甚麼共軍從此之後完全採取游擊戰,沒再發動這種大戰呢 : 是因為得不償失嗎 這個是誤解。 首先﹐百團大戰也是遊擊戰。共軍術語中的遊擊戰﹐與一般觀念的遊擊戰不同。 譬如早在1938年5月﹐毛澤東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已有論述。 這篇文章值得看。 簡單來說就是﹐毛澤東首先提出﹐由於中國的特殊性(大而弱)﹐所以遊擊戰 不僅僅是與通行的觀念一樣作為一種戰術手段﹐而是要提高到戰略手段。 繼而又提出其本質是戰略上的持久戰、戰術上的進攻戰﹐並最後必須變為運動戰。 而這些統稱為抗日遊擊戰。 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將抗戰過程分為三期﹕日進攻、中日相持、中反攻。 認為象百團大戰這樣的大范圍攻勢作戰﹐要等到相持階段之末、反攻階段之初才來實現。 可以說﹐百團大戰是違反中共的戰略規劃的。 其實國軍的戰略方針也是差不多。區別在於﹐中共不是官方政權﹐ 因此認為“該放棄的地可以先放棄﹐先保存自己﹐後消滅敵人﹐才能持久抗戰”﹐ 即是說﹐中共將“持久”放在第一位﹐認為做到持久就必定能夠最終勝利。 而國軍並沒有持久的打算(後來事實上也做到了持久的準備﹐但依然不是放第一位)﹐ 國軍從戰爭之始的打算就是﹐拖到英美蘇列強介入﹐然後反攻。 (注意﹐拖延與持久是不同的﹐拖延是確定時間目標﹐譬如說三年五年﹐以此為期。 為了拖延可以舍棄一切﹐砍手砍腳都行﹐保存心臟還活就好。 而持久是沒有時間期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堅持下去﹐所以不能砍手砍腳保心臟) 當然﹐這就出現了一個史實問題﹐日本投降得太快了。 所以事實上﹐不但國軍來不及反攻﹐共軍也來不及反攻﹐日本就投降了。 因此﹐我們難以判斷﹐假如日本堅持不投降﹐中國戰場繼續打多兩三年﹐ 國軍、共軍會有什麼相應變化。 不過﹐畢竟到了1944年﹐日本敗象已現﹐ 所以事實上﹐共軍也是有規模不下於百團大戰的攻勢作戰的﹐ 但是這一些在台灣普通資料上較為少見。 以中文wiki為例(由於參與人群的關系﹐中文wiki是以台灣的史觀、史料為主)﹕ 雖然“八路軍”詞條中也寫明﹕ “八路軍參與的最大規模作戰是於1944年-1945兩次敵後戰略大反攻”﹐ 但所謂的戰略反攻是“詞條不存在”沒有提供內容的﹐所以不為人知。 (這是中文wiki的不足之一﹐譬如該八路軍詞條中﹐八路軍三個師長的姓名都沒有 在正文中提及。XD) 事實上﹐1944-1945年的共軍攻勢作戰是由一系列規模不下於百團大戰的攻勢作戰組成﹐ 中文wiki中可以具體看到的詞條目有(括號附注為本人添加)﹕ 冀東1944年冬季戰役 山東根據地1944對日大反攻(收復縣城9座、擴大控制人口900萬) 第三次討伐吳化文部戰役(空白條目) 渤海1944年秋季戰役(空白條目) 濱海1944年夏季戰役(空白條目) 討伐趙保原部戰役(空白條目) 討伐厲文禮部戰役(空白條目) 山東軍區1945年對日大反攻(參戰47萬共軍﹐自1945年1月至8月基本控制山東) 晉察冀1944年對日攻勢作戰(襲入攻克縣城32座、擴大控制人口700萬) 晉察冀1945年春夏季戰役(攻克縣城15座、擴大控制人口500萬) 晉冀魯豫邊區1944年對日大反攻(收復縣城11座、擴大控制人口500萬) 冀魯豫1944年夏季戰役(空白條目) 冀魯豫1945年夏季戰役(空白條目) 晉冀魯豫1945年秋季戰役(含日本投降後﹐不能為據) 事實上當然還不止wiki詞條所列﹐譬如說﹐在1945年至少還有﹕ 晉綏春季攻勢、豫北戰役、冀中春季攻勢、雁北夏季攻勢、察南夏季攻勢、 冀中夏季攻勢、晉綏夏季攻勢、平北戰役、湖西攻勢、大清河北戰役等。 這些持續不斷的攻勢作戰﹐才是日本投降時﹐中共已經牢固控制華北大片農村的原因。 可以說﹐百團大戰的規模(參戰20萬﹐一度宣傳號稱40萬)其實並不是很突出的唯一。 而百團大戰之所以知名度高﹐一來是中共當時的宣傳需要。 譬如在1940年12月22日(百團大戰是8月開戰﹐10月時第二階段已經結束)﹐ 中共中央發電致彭德懷﹕ 德懷同志﹐百團大戰對外不要宣告結束。蔣介石正發動反共新高潮﹐ 我們尚需利用百團大戰的聲勢去反對他。 毛、朱、王 (附注﹐所謂蔣介石發動反共新高潮﹐指始於1940年10月19日以軍委會名義令 黃河以南一切八路軍限一月內全部撤至黃河以北、新四軍全部撤至長江以北。 然後中共表示八路軍不撤、新四軍可撤。並將新四軍陳毅等部撤江北。 但新四軍項英部因與毛一向不合﹐此時仍在皖南逗留﹐1941年1月皖南事變。 至1941年3月﹐迫於皖南事變輿論壓力﹐老蔣公開宣布保証不再有剿共軍事行動。) 所以在1940年10月起的半年多內﹐國共雙方在後方報刊輿論陣地上火力全開﹐ 雙方圍繞“百團大戰”作了許多各種文章﹐才造成了宣傳慣性﹐ 導致在國共雙方後來的史觀中﹐百團大戰都處於一種遠高於其實際地位的知名地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248.149.1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3843744.A.073.html

02/14 03:35, , 1F
02/14 03:35, 1F

02/14 08:53, , 2F
為何重慶禁止宣傳百團大戰?因為在打輿論戰嗎?
02/14 08:53, 2F

02/14 09:07, , 3F
02/14 09:07, 3F

02/14 11:09, , 4F
毛彭翻臉是因為百團多一點還是蛋炒飯多一點?
02/14 11:09, 4F

02/14 13:27, , 5F
毛在百團大戰前就不爽彭很久了 打爛只是加新仇
02/14 13:27, 5F

02/14 16:00, , 6F
2F看到文中的"總裁侍秘字"嗎?總裁不就CCP的死對頭..
02/14 16:00, 6F

02/14 21:14, , 7F
推,難怪戰爭結束時共方站穩華北
02/14 21:14, 7F

02/15 03:22, , 8F
毛這麼不爽彭 為什麼還派他去打韓戰
02/15 03:22, 8F
共軍算得上是戰略級別統帥的人中﹐鄧小平要鎮西南、陳毅要鎮東南( 東南、西南、中南當時還有超過150萬各種土匪、國軍殘部﹐到1954年才完全肅清)。 徐向前、劉伯承舊傷多﹐健康已經有問題。 粟裕、陳賡威望不足﹐衹能在單一野戰軍內﹐跨派系就沒威望。 (韓戰的參戰共軍是囊括幾個野戰軍的主力) 聶榮臻守成有餘攻擊不足。朱德地位太高不能輕動。 剩下就林彪、彭德懷了。本來老毛要林彪去﹐但林彪偏向反對跟美國開戰。 所以就衹有彭德懷了。

02/15 06:04, , 9F
韓戰是打美帝耶 當然是派非嫡系但是最能打的
02/15 06:04, 9F
這是錯誤的觀點。當時打韓戰的優先換蘇械﹐第一批入朝的是 原先的東北野戰軍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縱隊、華北野戰軍第一縱隊。 第二批入朝的又是本來準備攻台的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八、第九縱隊。 三個第一縱隊都投入了﹐哪個不是中共嫡系的嫡系。 前兩批9個軍中﹐也就一個50軍是原先國軍60軍(滇系﹐長春投共)。

02/15 10:35, , 10F
沒想到彭更表 讓毛的兒子給打掛了~~~誤
02/15 10:35, 10F
應該說毛沒有想到美軍的空優這麼強﹐本來是想讓兒子去鍍金未來好掌兵權的。 有個笑話這樣說﹐朝鮮戰爭之前﹐ 美國軍隊看了看國軍﹐然後說﹕不就是中國軍隊嘛﹐實力怎樣我們清楚。 中共軍隊看了看國軍﹐然後說﹕不就是美械軍隊嘛﹐實力怎樣我們清楚。 然後朝鮮戰爭一打﹐中美都說﹕幹﹐被老蔣騙了。 ※ 編輯: calebjael (58.248.140.57), 02/15/2015 14:14:11

02/15 22:44, , 11F
如果栗裕參加朝鮮戰爭 他會有如何的表現?
02/15 22:44, 11F

02/15 23:08, , 12F
是粟裕
02/15 23:08, 12F

02/16 23:47, , 13F
毛心中原本是粟裕要去打~至於會打的比彭好嗎? 應該有難度
02/16 23:47, 13F

02/24 08:14, , 14F
請問一下,那個中央文件上署明的王是王明嗎?
02/24 08:14, 14F

03/08 15:17, , 15F
不﹐王明代表的蘇聯派早已失勢。此處的王是王稼祥﹐時
03/08 15:17, 15F

03/08 15:18, , 16F
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03/08 15:18, 16F
文章代碼(AID): #1KtY6W1p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tY6W1p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