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鴉之野望:中世紀東歐的末日戰記[3-1]

看板Warfare作者 (會飛的企鵝)時間11年前 (2013/07/21 15:15),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鴉之野望:中世紀東歐的末日戰記[3-1] 紛亂又起 1444年,有勇無謀的瓦迪斯瓦夫三世陣亡於瓦爾納戰役,年約二十歲,後世稱他為「瓦爾 納的」,兼具哀悼、讚美與諷刺。 在瓦爾納戰役中,兩萬餘人(比較可信的兵力是24,000)的十字軍損失15,000人,其中有不 少是在戰後撤退時死亡的;相對之下,大約六萬人的鄂圖曼大軍損失高達兩萬,足見匈亞 提的指揮功力。 由於前任國王英年早逝,匈牙利王位又一次空了出來,這次終於輪到先前內戰失利的哈布 斯堡家族了,拉斯洛五世雖然年幼,畢竟是前前任國王之子,更兼擁有古老的王冠。 人選已然確定,雄鎮奧地利的腓特烈三世卻不打算放人,反正只要姪子拉斯洛五世在手裡 ,他就能名正言順的宣布攝政,趁機擴大奧地利領土。匈牙利的中央政府並不買帳,雙方 戰爭一觸即發,但是匈雅提等主戰派的處境比上次內戰更加艱難。 時隔四年,再次面對哈布斯堡勢力,匈雅提不但沒有波蘭軍的聲援,最重要的人質還在對 方手裡。雖然當初被偷走王冠,但是國王本人可不是一件物品,死了就沒了。最不利的是 ,許多貴族和軍閥雖然不願意支持腓特烈三世,但也不聽中央指揮。 匈雅提面對內交外患,決定先壓制內部亂局,在1445年二月聚集全國貴族,召開國會。明 顯發言權較大的匈雅提成功通過了目標,建立一個代理政府,由七位統帥控制全國。 這七名統帥之中,五名是匈雅提等本土派,伯爵烏爾里西二世、傭兵約翰˙吉斯克拉兩人 則屬於親奧派。匈雅提本人得到許多頭銜與領地,其黨羽掌控大部分的國土,僅有北部數 省在親奧派控制下。 國會宣布將等待拉斯洛五世歸來,並在他死亡後選出新的國王。他們有些太天真、有些太 狡詐,有些不得不裝出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但和平不會太久,內戰與出征很快就會回到 匈牙利。 山地戰神的逆襲 在瓦爾納戰役爆發的同時與其後,斯坎德培持續在阿爾巴尼亞血戰,戰果輝煌。 阿爾巴尼亞是崎嶇的山地,萊什聯盟的軍隊也因此以驍勇善戰的輕騎兵最為著名,山地步 兵其次,幾乎沒有能稱為重騎兵的部隊。土耳其人每次進犯多被游擊戰術所擾,無法發揮 兵力優勢,後勤也顯得非常困難。 土耳其人也不是沒想過放任這些領主統治自己的土地,甚至僅提出寬容的要求,但是斯坎 德培堅拒投降,並且屢次報復性還擊,劫掠土耳其人的領土,迫使穆拉德二世採取更強硬 的行動。 1445年,斯坎德培與威尼斯政府接觸,互相傳遞友好的訊息,並且再次拒絕蘇丹穆拉德二 世的親筆招降,告誡對方自己前一年才取得大勝,並宣稱他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使自己確定 他已選擇了最偉大的一方。 該年秋季,又一支鄂圖曼軍隊從小亞細亞出發,九千名士兵被告知他們將前往匈牙利,與 正在重整軍容的匈雅提交戰。這些士兵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統帥菲魯茲˙帕夏正帶著他們 進入阿爾巴尼亞,奉命突襲萊什聯盟的核心地帶。 斯坎培德的斥候發現敵軍時,他的軍隊大多已經解散,只有一批個人的衛隊。本來他只要 據城死守、靜待盟友支援,就可以大幅降低損害,但那顯然不是他的風格。 1445年雙十之日,斯坎德培挑出3500精兵,在山谷隘口伏擊鄂圖曼近萬名戰士,菲魯茲˙ 帕夏本人死於亂軍之中。1500名土耳其人戰死,另外1000人被俘擄,阿爾巴尼亞人傷亡卻 微乎其微。 這不是一場特別重要的勝利,但是對剛在瓦爾納戰敗的基督教世界來說,是挽回士氣的一 劑強心劑。教皇國和亞拉岡王國送來賀禮,斯坎德培則把四面俘獲的軍旗送給亞拉岡與那 不勒斯的國王阿方索五世。 阿方索五世是西班牙日後能在義大利逞威的奠基者,把亞拉岡王國版圖一度擴張至那不勒 斯與西西里的他非常欣賞斯坎德培,在此役之後與他結盟。日後,雙方的盟約從未斷絕。 在此同時,匈雅提也開始有了動作。 斯坎德培年表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Skanderbeg http://uwhistory.romanhords.com/Skanderbeg/Timeline.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38.73

07/21 19:14, , 1F
推!
07/21 19:14, 1F

07/21 21:54, , 2F
07/21 21:54, 2F

07/21 22:28, , 3F
07/21 22:28, 3F

07/22 12:46, , 4F
大推
07/22 12:46, 4F

07/22 16:42, , 5F
有看有推
07/22 16:42, 5F

07/23 09:09, , 6F
07/23 09:09, 6F
文章代碼(AID): #1HwugPso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