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拜占庭軍事力量演變[7]

看板Warfare作者 (會飛的企鵝)時間11年前 (2013/07/18 16:41), 編輯推噓17(1705)
留言22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巴列奧略軍隊(西元1261-1453年) 時間點 西元1261年,尼西亞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名義上復國;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鄂 圖曼大軍攻陷,東羅馬滅亡。這期間的帝國軍隊被稱為巴列奧略軍隊,是東羅馬的最後絕 唱。 組成 西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與威尼斯干涉東羅馬內戰,最後攻陷君士坦丁堡,成立拉丁帝 國。 一如先人,羅馬帝國的後裔堅守尚未淪陷的帝國邊疆,成立了三個旁支政權:伊庇魯斯公 國、尼西亞帝國、特拉比松帝國,其中又以座落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帝國最為強盛。 1261年,800名尼西亞士兵混入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軍隊主力遠在西方邊境,政府聞聲 而逃,讓尼西亞帝國成功奪回這座大城,宣稱重建東羅馬帝國的榮光。 尼西亞軍隊作為科穆寧軍隊的殘部,基本上繼承了後者大部分的特色,尤其更加依賴傭兵 。因為特拉比松的獨立,東羅馬失去了原本就已不多的產馬地區,弓騎兵只好雇用東方人 。 不過因為資源實在太過缺乏,並且與天主教關係惡劣,巴列奧略軍隊少有前朝的雇傭騎士 和北歐戰士,只能雇用鄰近地區的巴爾幹傭兵,像是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族群。 殘破的巴列奧略軍隊人數稀少,當還是尼西亞軍隊的他們攻入君士坦丁堡時,全軍只有不 到一萬人,其中有6,000人的野戰軍。1282年,巴列奧略軍隊全盛時,全軍有兩萬人,包 含15,000人的野戰軍和5,000人的駐軍。 和全盛時期的兩萬陸軍相輝映,巴列奧略王朝的海軍也一度回到相當水準:在1270年,東 羅馬海軍達到八十艘戰艦、數千名水手,足以令周邊的小國忌憚。 可惜的是,由於其昂貴的花費,東羅馬在1280年代開始裁減艦隊,依賴熱那亞共和國的奧 援,這日後被證實為愚蠢的行動。此後,東羅馬海軍在1305年增強,成功達到20艘戰艦, 但實力已經太弱。 1320年,拜占庭陸軍只有四千人,隔年更降到三千;儘管如此,1340年代的東羅馬只要有 心,仍能在短期內湊出一支四千人的野戰部隊。 1340年代以後,東羅馬的戰艦從未超過十艘,但透過武裝商船,其艦隊尚能在短時間內達 到一、兩百艘船,可惜就算擁有相等的數量,拜占庭海軍的實力已經完全不是鄰國對手了 。 1453年,君士坦丁堡內只擁有1,500人的常備軍,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以優秀的手腕 湊出人手,讓守軍達到7,000到8,000人,可惜最後仍然城破玉碎,拜占庭正式走入歷史。 戰爭策略 延續傳統的策略,巴列奧略王朝使用縱深防禦和彈性外交。悲慘的是,這兩者已經失去過 去的效果了。 東羅馬的縱深防禦依賴良好的防禦工事,但在十三世紀,大部分的戰爭都決定在野戰裡, 即便對方真的愚蠢到強攻堅城,也可以用火炮摧毀城牆,拜占庭人引以為傲的城防體系開 始失效。 至於彈性外交,因為政府沒有眼光和足夠的手段,時常選錯盟友,卻放掉最危險的敵人。 舉例來說,巴列奧略王朝的短暫輝煌建立在拉丁帝國的殘部之上,就連系出同源的伊庇魯 斯公國也逃不過被統一的命運;另一方面,起兵不過數百的鄂圖曼部落幾乎未受干擾,等 到土耳其人強大時,拜占庭已經沒有辦法取得全勝了。 衰弱 巴列奧略軍隊其實就是科穆寧軍隊的弱化版,有著相似的優缺點。 要說東羅馬末代王朝最大的失敗,就是生出好幾個平庸無能的皇帝,而且最後百年內戰不 斷,根本不可能組織出有效的戰略。 雖然天主教勢力在十五世紀仍有稍作支援,帖木兒的西征也一度引發鄂圖曼內戰,君士坦 丁堡的陷落卻已經指日可待了。 在君士坦丁堡淪陷後,特拉比松帝國還維持了一陣子,並且和白羊王朝(土庫曼人)聯手對 抗鄂圖曼,甚至還擊退過登陸戰的鄂圖曼人,最後仍在1461年被從陸路攻陷,敗給「征服 者」穆罕默德二世。 (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9.61

07/18 16:48, , 1F
07/18 16:48, 1F

07/18 17:27, , 2F
最後一段就四個字:子宮威能
07/18 17:27, 2F

07/18 17:44, , 3F
...? 看不懂二樓 = =
07/18 17:44, 3F

07/18 18:25, , 4F
意思就是王朝的興衰取決於生殖器吧...
07/18 18:25, 4F

07/18 19:34, , 5F
Crusade King
07/18 19:34, 5F

07/18 19:38, , 6F
07/18 19:38, 6F

07/18 19:41, , 7F
07/18 19:41, 7F

07/18 19:45, , 8F
Despotate of Epirus我看維基是翻作專制國 感覺怪怪的
07/18 19:45, 8F

07/18 19:46, , 9F
不能說是教育沒做好嗎 XD
07/18 19:46, 9F

07/18 19:47, , 10F
Despotate是從統治者頭銜Despot過來的 類似sultanate
07/18 19:47, 10F

07/18 19:48, , 11F
或emirate 不過我也不知道怎麼翻比較好就是
07/18 19:48, 11F

07/18 20:49, , 12F
如果阿八哈不皈依基督 不與拜占庭連姻 蒙古人也許早站在君士坦
07/18 20:49, 12F

07/18 20:50, , 13F
丁城樓了
07/18 20:50, 13F

07/18 21:49, , 14F
Despot was a senior Byzantine court title that was
07/18 21:49, 14F

07/18 21:49, , 15F
bestowed on the sons of reigning empemperors
07/18 21:49, 15F

07/18 21:51, , 16F
... It gave rise to several principalities termed
07/18 21:51, 16F

07/18 21:51, , 17F
"despotates" which were ruled ... by princes ...
07/18 21:51, 17F

07/18 21:54, , 18F
公國? 親王國? "專制國"可能誤會是Dictatorship政權
07/18 21:54, 18F
多謝指正。 維基百科有一個地方翻譯成"伊庇魯斯君主專制國",看來是亂翻的。 我改成大陸(百度)翻譯"伊庇魯斯公國"好了。 ※ 編輯: jimmy5680 來自: 1.160.8.67 (07/18 22:48) ※ 編輯: jimmy5680 來自: 1.160.8.67 (07/18 22:55)

07/19 09:05, , 19F
07/19 09:05, 19F

07/19 12:36, , 20F
大推
07/19 12:36, 20F

07/19 16:57, , 21F
希臘風翻譯:伊庇魯斯僭主國 XD
07/19 16:57, 21F

07/21 09:34, , 22F
推推~
07/21 09:34, 22F
文章代碼(AID): #1HvweXLf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