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去的世界帝國 第九章 珍珠港的災難

看板Warfare作者 (左是一種心智缺陷)時間12年前 (2012/08/09 21:46), 編輯推噓12(12038)
留言50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九章 珍珠港的災難 動盪 日本的大錯 「打擊敵人的心臟」 「了解你的敵人」 並不存在的「軸心」 山本五十六的作用 這是羅斯福策劃的嗎? 動盪   在一九四○年五月,只消一個星期,就足以打破延續了幾世紀的歐洲均勢;同樣,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也只消一個星期,就足以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和未來的全球均 勢。   十二月四日,我們的集團軍群中心在漫天風雪中長驅直入莫斯科近郊;從列寧格勒到 克里米亞,布爾什維克的俄國正在搖搖欲墜。法蘭西帝國早已崩潰。大英帝國也已瓦解, 雖然英倫三島還在勉強支持,但我們日漸擴大的潛艇封鎖已越來越使它們在饑餓線上掙扎 。除了美國,沒有別的國家能夠攔阻我們通往世界帝國的道路,但美國過慣了輕鬆舒適的 生活,內部又爭吵不已,使它的力量削弱得無法作戰。罷工使它的工廠癱瘓了一半,但它 依舊開足馬力生產奢侈品和裝飾品。它的兵力也只集中在以戰艦為中心的過時的海軍上, 而且為了威懾日本人,竟然冒著危險選夏威夷為海軍基地,卻不能影響德國已露端倪的具 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勝利。   七天以後,在十二月十一日,我們跟一個轉變成侵略性的軍事獨裁統治的美國發生了 戰爭。這個美國在德國的瘋狂的敵人統治之下,萬眾一心地團結起來,把全國的工業緊急 轉而為戰爭服務,徵召龐大的新的陸空軍,以打倒我們。莫斯科戰線上的紅軍,得到英美 兩國的物資援助和新開到的原始的、拚死作戰的西伯利亞師團的增援,已經轉入反攻。在 另外地方,蘇軍正在逼迫我們從羅斯托夫後退——這是阿道夫‧希特勒自一九三三年起領 導我們以來德國的第一次撤退。   在十二月四日,德國人民離世界帝國的頂峰只有一層梯級了,但是到了十二月十一日 ,卻發現自己已陷入生死存亡的兩線作戰的總體戰中,在東西兩面受到人口等於我們五倍 而領土等於我們二十倍的兩個工業巨人的威脅。   像這樣軍事上的巨大逆轉,在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日本人襲擊了珍 珠港。溫斯頓‧邱吉爾爵士坦白地表示,一聽到進襲珍珠港的消息,他快樂得流出感激的 眼淚來,因為他當時就知道,這一場戰爭他們已經打勝了。他當然不會為受到突襲和殺戮 的美國水兵浪費眼淚。   下面是邱吉爾說的一段話:「要是我宣稱,有美國站在我們一邊對於我是最大的快樂 ,我想沒有一個美國人會認為我是說錯了。我不能預言事件的進程,我不能自稱已經準確 地衡量了日本的軍事力量,但是現在,在這一刹那,我知道美國已經投入了戰爭,而且全 力以赴,準備決一死戰。所以我們終於取得了勝利!」   沒有提到流眼淚。我曾經指出,馮‧隆將軍在提到溫斯頓‧邱吉爾的時候總無法保持 冷靜。 ——英譯者按 日本的大錯   日本襲擊珍珠港當然是完全有理由的,但這是一個可怕的戰略上的錯誤。   法國和英國勢力的崩潰,使歐洲人在遠東的殖民地幾乎藩籬盡撤。日本是這筆財富的 天然繼承者。它需要利用這筆財富結束對中國的戰爭。歐洲人在幾代以前,就已經來到環 繞地球的中途,把東亞征服,把它的資源掠奪去。但是現在一切都成為過去。日本是東亞 所存在的唯一強大勢力。與其讓死去的歐洲帝國裏幾個喝醉酒的白人官吏繼續過他們上流 紳士的寄生蟲生活,倒不如讓這個亞洲民族把一片富饒的地區接管過來,這樣做自然更合 乎道德。對於這個為命運所註定的勤勞聰慧的民族,阿道夫‧希特勒尋求的只是跟它的友 好關係。在總參謀部,我們推測日本會在對它最適當的時機進軍。我們根據世界哲學的每 一種證據贊成這樣做。   日本對珍珠港的襲擊,從戰術上看是一次極其傑出的軍事行動,在許多方面都可跟巴 巴羅沙相媲美。這兩個例子又都說明,不管緊張的戰爭空氣和各種預先的警告與暗示,一 個貧窮的小國可以使一個富有的大國猝不及防地受到打擊。在這兩種情況下,突襲被用來 大規模摧毀敵人的第一線兵力。巴巴羅沙的突襲依靠和蘇俄訂互不侵犯條約去哄騙敵人, 這個條約在當時還在生效。日本人更勝一籌,他們在和平談判中間對敵人發動了突襲。   當然,在發動這兩次襲擊的時候,都有人大聲叫嚷著「無恥」和「出賣」,仿佛這類 私人道德標準與歷史事件有什麼關係似的。一個窮國想要取富國而代之,就必須使出它能 夠找到的最好的手段。在歷史上,凡是取得成效的事情,就是合乎道德的事情。黑格爾教 導說,上帝的意志只有在歷史的結局中才顯示出來。從這個觀點上看,巴巴羅沙和珍珠港 都是向著宏偉的世界新秩序推進的理想主義的一招。   所不同的是,巴巴羅沙在戰略上是無懈可擊的,要不是由於一些不幸的沒有料到的因 素,包括五個半月以後日本對珍珠港的突襲在內,結果一定會取得勝利。而對珍珠港的突 襲恰好相反,它是戰略上的失算,所以邱吉爾把這個事件叫作瘋狂的自殺行為,這一次他 倒是說對了。   只要違反了一個基本的規律,就足以使得戰略上的計畫成為無效。日本對珍珠港的突 襲違反了兩個規律。被日本所忽視的兩個鐵的作戰法則是:   1.打擊敵人的心臟。   2.了解你的敵人。 「打擊敵人的心臟」   打擊敵人的心臟」這個規律,只是從作戰的第一個原則也就是集中兵力的原則推論出 來的。這正是日本的軍事領袖們所忽視的。   他們正確地判斷歐洲戰爭是他們奪取東亞的絕好機會,從那一時刻起,他們就面臨一 個嚴峻的抉擇:應該首先北進攻打蘇聯、侵入西伯利亞呢,還是南進去發掘歐洲各國殖民 地看守得不嚴的財寶?當然,南進更誘人些。但是在戰爭中,我們不應該被只是容易到手 的掠奪物或是抵抗最小的戰線引入歧途。   戰爭的報酬所包括的正好就是在政治上重新分配世界廣大的土地。這是劇烈的全球性 的衝突,是第一次真正的世界大戰。雙方的陣容是合乎規律的:富的對窮的,黃金對黑鐵 。德國是站在蒸蒸日上的一邊的唯一的頭等強國,這一邊正在設法繪出一幅新的世界地圖 ,進攻蘇聯是它偉大的使命。一旦做了俄國的主人,德國就會無敵於天下。根據邏輯推斷 ,日本人應該採取行動幫助德國把蘇聯打垮。隨著德國的勝利,日本人就可以在東亞佔有 它所需要的任何東西。但是,如果德國被打敗,日本就很少有希望保持住即使已經到手的 龐大利益。   如果日本在一九四一年進攻西伯利亞,德國向莫斯科的進軍肯定會成功,俄國人在十 二月就無法轉入反攻。布爾什維克政權要麼已經崩潰,要麼已經簽訂第二個《布列斯特— 立托夫斯克和約》。因為在十二月拯救了莫斯科的,只是由於斯大林不顧一切地把西伯利 亞一線的後備軍抽調一空,全部投入戰鬥,這樣才在最後一秒鐘間不容髮的關頭扭轉了戰 局。   再說,拿破崙有一句名言:在戰爭中精神和物質是三與一之比,如果這句話成立的話 ,日本只要在那年秋天對西伯利亞發動突襲,就會促成俄國的崩潰。十月中旬,恐懼緊緊 揪住了布爾什維克黨人直到政府最高級人員的心,各部也不顧體面,像驚弓之鳥似的從莫 斯科倉皇逃走,而那位嚇破了膽的獨裁者卻發出刺耳的總動員命令,來拯救這座城市。有 一個未經證實的故事,說是斯大林本人曾經秘密地逃跑,驚慌平息以後,又秘密地回到莫 斯科,把知道這件丟臉行為的人統統槍決。俄國的統治者在拜占庭迷宮裏發號施令,使人 沒有方法核對這個插曲的真偽。   無論如何,這真是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好時刻,對於日本民族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它的優柔寡斷的領袖們既在軍事思想方面缺乏訓練,又有東方人的奇怪性格,混合著過分 的魯莽、機警和感情,他們讓時機永遠從手指縫中溜走了。歷史像一個女人,當她欣然順 從的時候,就得堅決把她佔有。不然,她就會嘲笑愛撫她的人,決不寬恕他,決不再給他 第二次機會。 「了解你的敵人」   因此,第一個錯誤是以南進代替北進,以搶奪戰利品代替打擊心臟。但是,如果日本 不在第一個錯誤之外又犯了近於真正瘋狂的第二個錯誤,儘管力量分散,軸心國家還是會 贏得戰爭的。   姑且認為南進的戰略是對的,它的明顯的進程是以最大的速度和兵力進入東印度群島 ,迅速鞏固戰果,準備擊敗美國的任何反抗。美國人也許根本就不會採取行動。美國有巨 大的勢力反對把美國青年派去替亞洲的紳士們送死。羅斯福也許只是唾沫飛濺地罵出一些 刺耳的話,一看到希特勒打了勝仗,他就是這樣罵的。羅斯福決不向輿論的範圍以外邁出 明顯的一步。這是了解敵人特點的萬能鑰匙。由於東方人思想乖僻,日本人已經把它忘了 。   即使羅斯福無視他的半數人民的意見,派遣海軍到東亞去跟掘壕固守的日本人作戰, 這個艦隊也會在敵人的領海中,在離補給線很遠的一端,在以地面為基地日本空軍的航程 以內跟敵人決一死戰。這一場戰鬥就要成為有空軍力量加盟的又一次對馬海峽的戰鬥[作 者注:對馬海峽是朝鮮與日本九州之間的海峽,一九○五年五月在日俄戰爭中,日本與俄 國在那裏進行海戰,俄國從遙遠的歐洲調來的艦隊被日本全部消滅。]。為了一個不得人 心的事業而遭到這樣丟臉的殺戮,可能引起對於白宮裏這個絲毫不受人愛戴的權術家的彈 劾。   但是甚至這也不是日本人的錯誤的最糟的一面。美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最大的工廠。 這個崇拜金錢萬能、享有從印第安人那裏盜竊來的極好的礦物資源的唯利是圖的國家,卻 把工廠的巨大生產力用來製造玩具和不重要的小玩藝兒。但是這種生產力很容易改成以巨 大得難以想像的規模製造軍火。軸心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全部希望,就寄託在使 美國保持意見分歧和軟弱不堪的狀態,等到它成為沒有盟國的孤立國家時再對付它。   這種前景近在眼前。一半的美國人聽到德國戰勝了蘇聯,都會歡欣鼓舞。直到珍珠港 遭受襲擊的前一天,《租借法案》的計畫依日陷於官樣文章和惰性的泥沼,這就反映出人 民中間的意見分歧和思想混亂。   在這一方面,阿道夫‧希特勒有很大的功勞。他是一個器量狹小的人,對於美國無知 透頂。可是他的近於女性的直覺向他提出警告,必須不讓他的不共戴天的敵人羅斯福有機 可乘,把美國人團結起來反對他。所以元首忍受美國總統一切公開的下流辱罵,追使德國 潛艇忍耐過分的挑釁。   但是元首的這個英明戰略被扔在珍珠港的炸彈炸得粉碎。一億三千萬美國人原是爭吵 不休、變化不定、意見分歧的,可是一夜之間,卻變成了渴望戰爭的憤怒的集體。羅斯福 向國會提出了龐大的作戰計畫和軍費,這在幾天以前是完全不能想像的。八月間,羅斯福 向國會提出溫和的《徵兵法案》。經過幾個星期的辯論,才以一票的多數通過,現在卻在 幾小時內一致通過了兇狠的宣戰決議以及羅斯福計畫已久的一切龐大的驚人的作戰計畫。   這是珍珠港事件的主要結果,因為艦隊不久就修復並加以擴充了。德國本來採取戰略 攻勢,世界帝國也已掌握在手,但在一個星期內,卻轉入了毫無希望的戰略守勢,除非我 們的敵人犯下同樣愚蠢的自殺性錯誤,我們除了被打垮外別無出路。 並不存在的「軸心」   也許有人會問:「德國怎麼會允許發生這樣的災難呢?」回答是:日本人並沒有跟我 們商量過。我們發現珍珠港成為進攻目標的時候也跟美國人一樣,就是說,是在魚雷和炸 彈在那兒爆炸的時候。   德國、日本和義大利軸心從來沒有作為一個軍事實體存在過。這是被宣傳吹脹起來的 一只貌似兇惡的橡皮氣球。它的目的是恐嚇。三個國家在戰爭的整個過程中都是各自為政 ,關於它們的進攻、入侵和戰略上的決定,通常甚至不預先通知它們的夥伴。   正因為如此,希特勒進攻波蘭的時候,墨索里尼忽然拒絕參加作戰,直到法國快要垮 臺,他才慌忙參加進去。義大利獨裁者並沒有通知希特勒就入侵希臘。希特勒進攻俄國, 在戰爭即將開始的時候才告訴義大利領袖。不過他這樣做是有充分理由的。我們的情報部 門曾經向我們報告,凡是墨索里尼知道的事情都通過義大利的皇室直接傳到美國人那裏去 了。   在軸心國武裝部隊之間,沒有舉行過一次真正的參謀會議。在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年, 英美兩國就舉行過多次這樣的會議!它們和布爾什維克密切合作,在整個戰爭期間一直採 取聯合作戰的戰略。現在他們可以從容地考慮幫助斯大林摧毀我們、把斯拉夫的洪水引到 易北河是否明智了。然而盟國的軍事行動都是聯合作戰的榜樣,而「軸心國」的戰略卻是 無效的。這裏是各自為戰,不幸的德國被兩個第二流的夥伴束縛住手腳,它們做出鹵莽任 性的冒險,因而使它遭到毀滅。 山本五十六的作用   日本為什麼採取這種越出常軌的、註定要失敗的途徑呢?   它是靠一九○四年在旅順港偷襲俄國海軍而突然闖進現代歷史的,它大概還在留戀黃 種人打敗白種人的這個方式。日本海軍參謀部主張採取正常的行動:先把東印度群島拿下 ,如果和美國海軍遭遇,就跟它在日本附近的海面上決一雌雄。但是襲擊珍珠港的計策是 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設想出來的,他以辭職相威脅,強迫他的海軍和政府接受 他的意見。山本五十六完全反對和美國作戰,理由是,企圖對抗一個在工業上占七比一優 勢的敵人是沒有希望的。可是他又堅決主張,如果一定要他作戰,他就要一開始把美國艦 隊打垮。對於這種襲擊的更廣泛的後果,他是懵無所知的。海軍參謀部認為這種襲擊是一 次太冒險的賭博,但是山本五十六的意見占了上風。當然在戰術上,他的戰績是不能磨滅 的。只要人們讀到或者寫到這段歷史,「珍珠港事件」必將成為成功的突襲的同義語。它 在世界語言中跟「滑鐵盧」一樣著名。   那麼,日本的艦隊怎樣能夠集合,橫渡太平洋駛到離夏威夷群島二百英里以內,避開 美國情報部門的一切偵察和所有的海上和空中巡邏,出其不意地襲擊美國的陸海軍呢?根 據戰後的揭露,美國曾經識破日本的電報密碼,看出它秘密的外交海底電報,這就使這個 謎難解了兩三倍!美國國會關於珍珠港事件的調查記錄多達幾百萬字。然而它依舊是個謎 。   作為德國的一個參謀軍官,我把珍珠港事件看作像薩拉米斯戰役[作者注:西元前四 八○年波斯戰爭中希臘人擊敗波斯人的戰役。]或者特拉法爾加戰役[作者注:一八○五年 英法海戰中英國艦隊擊敗拿破崙艦隊的戰役。]那樣一個抽象的戰爭問題。山本五十六的 軍事行動之所以使美國人感到吃驚,正因為這種軍事行動是那麼愚蠢的行為,那麼兇狠的 賭博,那麼拙劣的戰略,那麼糟糕的政策,那麼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即使成功,這也是日 本所能嘗試的最壞的軍事行動。所以美國人也就犯了根本不考慮這個問題的錯誤。於是日 本人毫無理性地幹了起來,湊巧獲得了成功。   在審問被撤職的吉美爾海軍將軍時,被告的申訴中有一段短短的記錄,似乎可以提供 解開謎底的鑰匙。在那些日子裏,需要把空投魚雷投到深水裏,才能使魚雷有可能在預定 的深度線上筆直前進。根據美國專家的意見,最淺的深度大約要有七十五英尺,而珍珠港 是三十英尺深。所以戰艦受魚雷飛機攻擊的危險性被認為是「很小的」,從而沒有裝備防 魚雷網。十二月七日,空投魚雷擊沉了七艘戰列艦,給珍珠港造成極大的破壞。因為日本 人發明了一種魚雷,可以向不到三十英尺深的水裏進行空投,從五月到十二月,日本航空 兵就已練習向淺水裏投雷的技術了!這件事總結了一九四一年兩國之間智力上的差異。 這是羅斯福策劃的嗎?   歷史性的懷疑產生了,直到現在還沒有消除,那就是懷疑珍珠港的失敗是羅斯福和他 的高級助手們一手策劃的。依照這種看法,他們從破譯的外交密碼電報中已確實知道日本 即將進攻,卻向夏威夷的指揮部隱瞞了這個消息,使那裏的武裝部隊對敵人的打擊毫無準 備。根據這種看法,羅斯福斷定使美國堅決參加戰爭在軍事上比損失幾條戰列艦更重要。 這種推測是那些措手不及的將領想起的。他們和支持他們意見的人直到今天還保留他們的 看法。   當然,這種卑鄙的行為羅斯福是幹得出來的。他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但是根據記載, 證明珍珠港的司令部和太平洋的所有美軍一定知道戰爭已經逼近。的確,他們只要看看報 就會知道的。無論如何,即使是在最寧靜、最太平的環境中,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原諒那 些職業將領這樣措手不及。事情是發生了,然而這是不能原諒的。   經過詳盡的調查,沒有發現什麼證據可以證明羅斯福知道敵人要朝哪裏進攻。日本人 對於他們打算進攻的目標完全保守秘密。連他們自己最高級的外交官也不知道。我們的最 高統帥部也不知道。因此決不會把這樣的秘密交給密碼電報。   美國軍人之所以措手不及,是因為他們沒有作戰的心理準備,如同紅軍在六月間的情 形一樣。在被襲擊的前夕,毫無疑問,珍珠港的軍官們都像多數美國軍人那樣,遵守美國 神聖不可侵犯的過週末夜晚的風俗,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所以第一批炸彈落下的時候, 他們就沒法使用他們無數的飛機和高射炮來保衛自己。這裏,「了解你的敵人」這個準則 肯定幫助了日本人。美國軍隊無論駐紮在哪裏,如果再次受到襲擊,合適的時間總是星期 天早晨。民族性是改變得很慢的。   羅斯福在珍珠港要是打了個勝仗,肯定要比他遭到一場災難好得多。擊退敵人的進攻 會提高士氣。珍珠港失敗使美國人經過長時間才在精神上恢復過來。羅斯福不是低能兒, 只有低能兒才會放棄機會來個反突襲,把駛近來的暴露的日本艦隊擊沉。羅斯福之所以沒 有向珍珠港的指揮部發出即將空襲的警告,只是因為他也跟別人一樣,不知道也猜不到日 本人會幹出這樣古怪的事兒來。認為珍珠港的失敗是陰謀策劃的那種看法,只是替自己的 失職找到一個無聊的藉口罷了。   當然,事實完全是這樣:弗蘭克林‧羅斯福先向日本斷絕了石油供應,然後魯莽地要 求日本同中國媾和,並且退出東亞,作為恢復供應的代價,這樣就迫使日本不得不進攻美 國。他把日本逼得無路可走,使得這個高傲的好戰的民族沒有別的體面的辦法可以找到退 路。但他原是個玩弄策略的能手,這些全球性政治策略他一向是公開玩弄的。報紙上滿是 報導這次外交上交換條件的消息,所以談到裏面有什麼陰謀是愚蠢的。羅斯福大概始終希 望能夠威嚇這個比較弱小的民族,想不通過戰爭就使它就範。希特勒在同樣的情況下也完 全會幹出同樣的事情來。不過有這樣一個區別:德國軍隊不會使他因遭到突然襲擊而丟掉 面子,像羅斯福的軍隊那樣。我們是真正的軍人!   只要不涉及德國人的品行,隆的軍事洞察力是極敏銳的。關於他對偷襲珍珠港的評價 ,不幸我跟他的意見是一致的。他忽略了那些日子在華盛頓和夏威夷發生的真正拙劣和愚 蠢的事情;但是他的結論應該接受,就是說,指揮官們在戰場上遇到突然襲擊是絕對不能 原諒的。在原子時代,我國軍隊如果遭遇同樣的失敗,就會招致美國歷史的告終。下一次 不會再有恢復的餘地了。 ——英譯者按 -- Ceterum censeo Iraniam esse delend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01

08/09 22:02, , 1F
想要日本北進真是一相情願到不行
08/09 22:02, 1F

08/09 23:03, , 2F
死海索多瑪的鹽柱 貝加爾湖的冰柱
08/09 23:03, 2F

08/09 23:11, , 3F
以日本的工業和後勤 北進真是別國孩子死不完...
08/09 23:11, 3F

08/09 23:20, , 4F
現在美國也有一票人希望中國北進,好跟俄國發生衝突。
08/09 23:20, 4F
※ 編輯: qilai 來自: 140.112.24.162 (08/09 23:38)

08/10 00:42, , 5F
如果是說湯姆克蘭西那類人的話,他們的設想還真是荒
08/10 00:42, 5F

08/10 00:42, , 6F
腔走板
08/10 00:42, 6F

08/10 03:36, , 7F
這作者只要不扯到德國 我的感想跟英譯者差不多 XDD
08/10 03:36, 7F

08/10 03:38, , 8F
北進的部分例外 這個真的太難了
08/10 03:38, 8F

08/10 09:00, , 9F
北進不見得是幻想 後來的解密資料顯示 諾門罕戰役蘇聯其實打
08/10 09:00, 9F

08/10 09:01, , 10F
的很慘烈 陸軍損失甚至高於日軍
08/10 09:01, 10F

08/10 10:44, , 11F
打贏又怎麼樣?
08/10 10:44, 11F

08/10 11:33, , 12F
蘇聯跟德國打幾乎每場交換比都是輸,問題是人家玩得
08/10 11:33, 12F

08/10 11:34, , 13F
起。如果歐俄都能跟德國玩焦土政策,西伯利亞一路燒
08/10 11:34, 13F

08/10 11:36, , 14F
一路拆鐵路,大不了拆到烏拉山去。
08/10 11:36, 14F

08/10 11:40, , 15F
日軍在北面不見得要打贏 只要能牽制俄國就夠了
08/10 11:40, 15F

08/10 11:43, , 16F
諾門罕蘇聯是靠大量彈藥與人員傷亡換來的
08/10 11:43, 16F

08/10 11:43, , 17F
戰略上 日本不一定吃虧
08/10 11:43, 17F

08/10 11:44, , 18F
我說的戰略是指 牽制俄軍這件事
08/10 11:44, 18F

08/10 13:34, , 19F
俄軍在西伯利亞的兵不是都調走了嗎...
08/10 13:34, 19F

08/10 13:37, , 20F
有請佐爾格出場
08/10 13:37, 20F

08/10 16:39, , 21F
歐俄畢竟還是心臟地帶,要是日軍真的同時發動攻擊,
08/10 16:39, 21F

08/10 16:40, , 22F
蘇聯應該還是會選擇,寧願砍斷亞洲的手臂先去頂德國
08/10 16:40, 22F

08/10 16:40, , 23F
只要德國頂住了,靠美國補回HP以後還是一樣回頭碾日
08/10 16:40, 23F

08/10 16:41, , 24F
本。在大慶油田的外掛還沒開前,日本吃下大片的西伯
08/10 16:41, 24F

08/10 16:42, , 25F
亞除了分散兵力外,看不出短期內對國力有直接幫助。
08/10 16:42, 25F

08/10 16:44, , 26F
以日本軍方那個腦袋,蘇聯碾回來的時候裝備大概進化
08/10 16:44, 26F

08/10 16:45, , 27F
有限:「奉大本營令,已作好萬全準備,這次絕對可以輕
08/10 16:45, 27F

08/10 16:46, , 28F
鬆以新銳武器,消滅來襲的BT7和T26!」
08/10 16:46, 28F

08/10 16:47, , 29F
蘇聯:「容我介紹當季新款.....約瑟夫‧史達林三世」
08/10 16:47, 29F

08/10 16:51, , 30F
日本:「還是只能靠火焰瓶+炸藥包+根性來克服了」
08/10 16:51, 30F

08/10 17:01, , 31F
1.當時日本的想法和能力,北進是不可能的,不過裡面也說南進
08/10 17:01, 31F

08/10 17:03, , 32F
不一定是錯誤 2.山本五十六也許沒有想到發動珍珠港事件,背後
08/10 17:03, 32F

08/10 17:05, , 33F
更大的戰略意義,但他在戰略方面,應該比日本大本營想的還多~
08/10 17:05, 33F

08/10 21:55, , 34F
所以山本太過激烈嗎 是否如果不這樣 美國只會對日開戰呢
08/10 21:55, 34F

08/10 21:56, , 35F
如果作者的看法是這樣的話 那我還蠻認同的
08/10 21:56, 35F

08/10 21:57, , 36F
如果美國只打日本 德國不用那麼快兩線作戰 繼續對美中立
08/10 21:57, 36F

08/10 22:57, , 37F
史實是德國在日本出擊後先對美國宣戰
08/10 22:57, 37F

08/10 22:58, , 38F
所以日本選擇什麼樣的進攻方案應該沒差
08/10 22:58, 38F

08/10 22:59, , 39F
那很怪 美國不宣戰 德國幹嘛先自己開第二戰場 難到腦殘
08/10 22:59, 39F

08/10 23:01, , 40F
希特勒不是超怕兩線戰嗎 印象好像有影片他還稱讚日本
08/10 23:01, 40F

08/10 23:01, , 41F
露出滿臉的笑意 似乎很開心............
08/10 23:01, 41F

08/10 23:04, , 42F
哈夫納在「破解希特勒」中的解釋可以參考一下
08/10 23:04, 42F

08/10 23:05, , 43F
簡單來說就是1941年底希特勒就把重心轉向屠殺猶太人
08/10 23:05, 43F

08/10 23:06, , 44F
而不再是打贏這場世界大戰(因為已經不可能贏了)
08/10 23:06, 44F
※ 編輯: qilai 來自: 140.112.24.96 (08/11 00:10)

08/11 00:49, , 45F
他們大概真的以為美國會被日本一路打趴 才會那麼開心!
08/11 00:49, 45F

08/11 01:02, , 46F
打擊別人的心臟也要自己心臟夠力才行呀~ 打中國這個泥沼
08/11 01:02, 46F

08/11 01:03, , 47F
戰場都快岔氣了, 為啥還要再打另一場泥沼, 連作者都說了
08/11 01:03, 47F

08/11 01:04, , 48F
軸心非軸心, 依各自利益作戰, 想不到日本有戰蘇聯的理由
08/11 01:04, 48F

08/13 07:34, , 49F
08/13 07:34, 49F

09/16 03:43, , 50F
如果美國只打日本 德國 https://daxiv.com
09/16 03:43, 50F
文章代碼(AID): #1G8xyO3h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