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去的世界帝國 第五章 花園澆水管

看板Warfare作者 (左是一種心智缺陷)時間12年前 (2012/08/07 15:04), 編輯推噓29(29049)
留言78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五章 花園澆水管 掉下來的王冠 羅斯福的本領 羅斯福的困難 狡猾的詭計 《租借法案》的實際意義 討價還價的作戰方法 掉下來的王冠   在普通歷史書上,從英國戰役到我們進攻蘇聯這年冬季到春季被看作是一段喘息時間 。實際上,在這八個月內,戰爭的軸心轉移了,因為大英帝國作為一個實體已經離開了歷 史舞臺。   在一九三九年,這一重大事件還裹藏在時間的屍衣裏,尚未露出端倪。這次大戰的恰 當名稱應該是「英帝國霸權繼承戰爭」,因為戰爭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大英帝國崩潰 以及接踵而來的整個歐洲殖民制度解體之後,新的世界秩序將會採取什麼形式?將由誰來 統治?   這一歷史的轉折,這一重大的問題,阿道夫‧希特勒都預見到了。他鼓勵並動員德國 不顧一切去搶奪這頂掉下來的王冠。我們國家在力量懸殊的鬥爭中所完成的功績,總有一 天會在歷史中得到公正的評價,那時候激情已經消失,某些小小的過分行為所造成的污點 能夠受到正確看待。而在目前,在歷史家的筆下,好像只有盟國的鬥爭才是英勇的,好像 我們德國人都是鋼鐵怪物,不會流血,不會受凍受餓,因此我們的巨大勝利也都微不足道 。正如希特勒所說,勝利的一方在寫歷史。可是,就在他們讚揚自己勉強贏得的勝利時, 盟國卻在不知不覺中誇獎了我們。我們國家對抗了全世界工業國家的全部聯合力量(只有 虛弱的義大利和遠方窮國日本除外),最後幾乎贏得了這場英帝國的霸權繼承戰爭。   儘管希特勒犯過軍事上的錯誤——它們多而嚴重,但我內行的判斷仍然是,要不是發 生一起歷史上的偶然事件,德國的武裝部隊原可以贏得戰爭並贏得世界帝國的。命運恰好 在這個時候產生了他真正的對手,一個甚至比他更狡猾、更無情的政治天才,有更清醒的 軍事判斷力和進行工業化戰爭的更好的物質條件。這人就是弗蘭克林‧德‧羅斯福。   這個人領導的國家在作戰英勇方面無法同德國人民相比,戰場上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最 後證明了這一點。可是這無關緊要。這個偉大的管理人操縱這次戰爭的本領是如此高強, 以致別的國家都幾乎流盡了鮮血,卻把世界統治權放在一個大銀盤上奉送給他的國家。   今天困難重重的世界霸主美利堅合眾國,在整個世界大戰中損失的人比德國在五六次 大戰役中的任何一次所損耗的都要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陸、海、空軍士兵差不 多有兩千萬,這些人中間,美國在四年的全球戰爭中所損失的,各條戰線,包括對日作戰 在內,一共才大約三十萬人!像這樣幾乎不流血而征服全球,在世界歷史上是空前的。美 國人民可以感謝這個謎一樣的、至今還難以捉摸的人物,那個工業世紀的奧古斯都[作者 注:奧古斯都(西元前63—西元14),羅馬皇帝。],荷蘭裔的瘸腿百萬富翁,羅斯福。 弗蘭克林‧德‧羅斯福的征服世界至今還未被認識到。   在目前有關戰爭的歷史著作中,還未給予他有朝一日將會得到的地位。毫無疑問,這 正是他所希望的。這類奧古斯都式統治者曾在歷史上一再出現,戴上謙恭、仁慈、人道主 義的普通公民假面具,卻想方設法奪取實際權力。自從奧古斯都大帝以來,從來沒有人能 像弗蘭克林‧羅斯福那樣做到這一點。甚至奧古斯都也不及他裝得那麼善良,因為在那個 時代,基督徒詞表裏「謙恭」、「人道」這類辭彙還沒有流行,偽善不能裝得如此到家。 羅斯福的本領   弗蘭克林‧德‧羅斯福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犯過重大的軍事錯誤。自 從朱里斯‧凱撒以來,哪個征服世界的霸主都不曾有過這樣的紀錄。他的「無條件投降」 的口號曾被不少人認為是個錯誤,包括像戈培爾和艾森豪這樣迥然不同的批評者在內。我 不同意這個譴責,以後在適當的地方還要予以反駁。   我們的宣傳部門說他是猶太人的工具,這自然是胡說八道。羅斯福不曾做過什麼拯救 猶太人的事。他知道任何這樣的行動都會得罪國會,並有礙於贏得戰爭的勝利。他把自己 打扮成一個基督教人道主義的自由派人士,而在這聰明的外衣下,他卻是歷史上最冷酷無 情的謀略家之一。他意識到美國人並不比我們更喜歡猶太人,而這在整個大戰期間從他們 的殖民政策上以及埃維昂和百慕大的會議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在這些會議上,他們乾 脆把猶太人丟給命運去支配。   本書作者並不崇拜羅斯福個人,只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按照戰史的要求把事 實記載下來。根據這個要求來進行估價,弗蘭克林‧羅斯福確是戰爭的主宰,甚至像阿道 夫‧希特勒這樣一個有力的、堅強的、出色的人物,到頭來只能作他的陪襯。冒險主義的 征服者往往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為他們敵人的統治鋪平道路。冒險家看出了時機,企圖靠單 薄的力量去利用它。他幹的是破壞和恐嚇,然後他們冷酷無情的繼承者把他們打垮,在廢 墟上進行建設。拿破崙歸根到底不過是讓威靈頓的英國掌權一個世紀。查理十二世除了作 為彼得大帝的陪襯,在歷史上並無地位,而阿道夫‧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人民除了把英國 的繼承權拱手交給羅斯福統治下的美國外,結果什麼也沒有完成。 羅斯福的困難   弗蘭克林‧羅斯福的問題是,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捩點,他領導的不是一個尚武 的國家;相反地,阿道夫‧希特勒卻是。美國人民並不是膽小的,但生活在繁榮的孤立之 中,他們一直是現代史上的嬌子。嬌子自然受不了戰場生活的嚴酷。一旦參戰以後,美國 人帶著滿裝奢侈品和防身用品的後勤列車作戰,這在德國、蘇聯甚至英國的戰士看來都是 可笑的。儘管如此,他們有這樣做的財富和意志。強者可以隨心所欲,愛怎樣打仗就怎樣 打仗。   美國人有打民兵戰爭的傳統。強敵在前,他們就放棄娛樂,拿起武器,外行地、可是 勇敢地把仗打完。他們的這種作戰方式在獨立戰爭中形成,在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鞏 固。羅斯福了解這點。他得先把德國逼入絕境,然後以美國的安全受到威脅為藉口,向美 國人民提供征服全球的機會。他像蜘蛛一樣耐心等待,通過這一精彩表演最後做到了這一 點。但在這之前,他使用了一個間接作戰的絕招,一個在戰史上從未有過的新花招,所謂 的《租借法案》。他就是用這辦法奪走了德國兩次已經在望的勝利——對英國和對蘇聯的 勝利。 狡猾的詭計   到一九四○年底,英國雖在敦克爾克和空戰中得以倖存,但已快要屈膝。它在這個星 球上唯一的生路就是依靠美國。可是《中立法案》眼看要割斷英國人跟養活他們的美國農 場和工廠之間的聯繫。英國已經沒有償付穀物和石油的美金,更不用說償付船隻、飛機和 槍炮彈藥了,而這些東西,他們自身早已無法生產必要的數量。他們缺少勞力、原料和工 廠,再加上空襲,情況更是不斷惡化。   《中立法案》規定交戰國對美國的物資必須償付美金,運輸自理。這個法案對羅斯福 造成的困難比對英國人還要大。英國倒有一條清楚的、聰明的出路:同德國議和。正如本 書作者經常指出的,如果英國真的議了和,大英帝國到今天會依舊存在。蘇聯在一線作戰 中就會被打垮,而我們在俄國就不會看到張牙舞爪的布爾什維克黨,最壞的形式也不過是 和平主義的、解除了武裝的社會民主黨,可是這並不合羅斯福的口味。他不打算讓德國控 制歐亞心臟地帶,並與不列顛的海上霸主們結成統治世界的聯盟。   因此,為了避開《中立法案》,弗蘭克林‧羅斯福發明了《租借法案》,這僅僅是一 種政策,目的是向英國人——後來還向俄國人——免費供應他們同我們作戰的全部戰爭物 資。這一詭計的大膽令人吃驚;這種偽裝非常狡猾。這一史無前例的建議曾使國會震動, 並企圖阻撓。紀錄表明羅斯福的猶太顧問們曾費了很大力量使國會通過它,同時也清楚地 表明這個革命的設想,用薛伍德的話來說,是直接從羅斯福的「叢林似的頭腦」中產生的 。   羅斯福用幾句典型的奧古斯都式的煽動性言詞,用花園澆水管這一著名的比喻,把這 計畫兜售給頭腦單純、漫不經心的美國人民。   他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鄰居的房子著了火,你當然是不會為了出賣或租借給他滅 火所需的花園澆水管而同他討價還價。你會高興地先把澆水管借給他,以免大火燒著你自 己的房子。等火熄滅後,鄰居會把澆水管還你;萬一損壞了,那時會有足夠的時間再算賬 。   自然,這是無恥而又空洞的廢話。戰艦、戰機、戰爭物資並不是花園澆水管。就是從 羅斯福的比喻的字面意義來看,如果你的鄰居的房子起了火,你真正做的是衝過去同他一 道滅火。你並不會只把你的澆水管借給他,然後袖手旁觀,看著他拚命救火。這種傻話竟 然為美國人全部接受,只能說明羅斯福在治理人民的方法上靈巧得簡直不可思議。在他成 功地參加一九四○年的選舉運動以爭取史無前例的第三屆連任時,他在一篇著名的演說中 宣稱:「我再一次又再一次又再一次告訴你們,你們的孩子是不會送去參加國外的戰爭的 。」他一方面作了這樣明確的保證,一方面卻在急切地等待機會自食其言。同時,他又使 用了種種陰謀詭計來反對德國。 《租借法案》的實際意義   他不可能——這點他是知道的——用現實主義的詞句把問題提到他的人民面前。那就 不啻告訴他們說:「朋友們,這次戰爭不是為了統治我們自己而是為了統治全世界。我們 的目的應該是流最少的血來獲得這個統治權。讓我們鼓勵別人去為我們打這次仗。讓我們 給他們為了進行戰爭所需的全部東西。我們為什麼要在乎這些呢?在發展生產這些租借物 資的工業時,我們也就是在工業上和軍事上為承擔世界的領導責任作好了準備。他們不過 要用光我們全部的早期樣品,那些我們可以扔掉的物資,去替我們殺德國人。也許他們會 替我們把整個工作都做好,不過我懷疑這點。最後我們會參加進去,不過掃尾工作總是容 易做的。我們光靠消耗大量的軍火就可以贏得一次征服世界的勝利,而這些軍用物資,我 們可以比全世界加在一起更快地、更大批地生產出來,連一點困難也感覺不到。讓別人去 流血,讓我們來統治。」這就是《租借法案》的意義,也就是它所起的作用。   首先是英國人、接著是俄國人受《租借法案》的引誘繼續進行極端殘酷、幾乎絕望的 鬥爭,儘管在同時更容易、更安全、更有利的和平道路一直向他們敞開著。我們有理由認 為,在一九四一年底斯大林的戰爭處於最低潮時,當他的陸軍和空軍作為統一的戰鬥編制 實質上已不存在而我軍正朝著莫斯科猛攻時,如果不是由於美國在口頭上和供應上——而 不是在人力上——的鼓勵,那個卓越的現實主義者是會再一次提出和平建議的。事實是, 俄國人民作出了史無前例的流血犧牲,卻把世界霸權從一個盎格魯—撒克遜強國轉到另一 個之手。   而弗蘭克林‧羅斯福把事情處理得如此巧妙,使得英國人不得不乞求這種用流血去換 取的援助!為了得到一個替羅斯福打仗的機會,他們要感激涕零。在一九四○年十二月八 日,邱吉爾給美國總統寫了封非常長的信,這封信在歷史上應該得到比現在更突出的地位 。邱吉爾有一次說,他當首相不是為了使帝國瓦解,可是這封信卻使它瓦解了。邱吉爾在 這個文件中坦白地講出英國在船隻、飛機、物資和美元等項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 要求總統「想方設法」為了共同的事業援助英國。這正是羅斯福坐在輪椅裏不動聲色地等 待著的:英國首相書面供認,沒有美國的援助英帝國就要完蛋。不到兩個星期,他向他的 顧問們提出了《租借法案》的設想,不到一個月,他又把它提交國會。   帝國意味著統治和足夠的武裝力量以加強統治。在邱吉爾的信中,他承認他的國家和 他的帝國已經沒有力量去加強統治,因而乞求援助。羅斯福馬上答應了。英國作為一個強 大的帝國也許已經完蛋,但它依舊是一個有四千萬人口的國家,擁有優秀的海軍和空軍, 正在同羅斯福的頭號敵人作戰;何況它還是個出色的海島基地,正好位於歐洲海岸外面, 將來可以從那裏進攻德國。因此當務之急是讓它繼續打下去。 討價還價的作戰方法   儘管在這個法案中假惺惺地大談什麼租與借,在整個戰爭中美國武器和物資的移交都 是贈送的。甚至都沒有保存正式的賬目。總統要求了、國會也賦予他這樣的權力:他可以 隨心所欲地向任何地方運送任何數量的武器和戰爭物資。在通過這一法律的時候,國會如 果知道把布爾什維克國家也包括在內,准會設法阻撓的。可是當時蘇聯被認為是希特勒的 朋友。後來戰爭在東線爆發,羅斯福不同國會商量就把潮水般的物資供給布爾什維克。美 國人抱怨說俄國人從來也沒有表示過應有的感謝。俄國人的態度是更為現實的。他們讓自 己將近一千一百萬子弟流血犧牲,幫助美國達到了它目前的世界地位,自然會感到他們已 經把坦克和飛機的賬全部付清了。   美國佬喜歡討價還價。《租借法案》就是討價還價的作戰方法。對大公司來說,對千 百萬的工人來說,它僅僅意味著經濟繁榮的高漲。由於發行了國防公債,代價毫無痛苦地 推遲到了未來。別的人則在實際進行戰鬥和死亡。   羅斯福和他的顧問們也曾討論過他們所冒的風險,那就是德國會把《租借法案》看作 是一個戰爭行動——它確實是戰爭行動——從而正式向美國宣戰。但這正是他所要求的, 因此他準備好去冒這個險。美國一定會全國回應,打一次民兵式的戰爭。阿道夫‧希特勒 雖然對美國沒有什麼了解,這一點他倒是懂得的。他在沒有解決蘇聯之前,是不打算同美 國作戰的,對蘇作戰的計畫這時已經準備就緒了。因此德國對《租借法案》只說了幾句難 聽的話,也就容忍下去,而「民主的軍火庫」卻提供大量的武器和物資幫助英國的財閥和 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去摧毀第三帝國——這個在歐洲對抗紅色斯拉夫潮流的最後堡壘。   關於這次大戰的粗略統計大都是些近似值,有關死亡總數的數字各個材料之間相差很 大。美國最終的損失百分率很低卻是一個事實。我們計畫了並進行了那樣一種戰爭,盡可 能耗費錢和機器而不耗費人命。馮‧隆似乎認為這就表明美國人缺少勇氣。我們不管在哪 兒同德國人交手,都有足夠的勇氣打敗他們。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全部勇氣。 ——英譯者按 -- Ceterum censeo Iraniam esse delend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7 ※ 編輯: qilai 來自: 140.112.24.7 (08/07 15:11) ※ 編輯: qilai 來自: 140.112.24.7 (08/07 15:12)

08/07 16:04, , 1F
雖然知道這是(想像中的)德國觀點,但還是要說
08/07 16:04, 1F

08/07 16:05, , 2F
這太一廂情願了,從結果來看,送給蘇聯半個歐洲
08/07 16:05, 2F

08/07 16:05, , 3F
還是比送給第三帝國整個歐洲要好
08/07 16:05, 3F

08/07 16:06, , 4F
擁有半個歐洲的蘇聯在冷戰45年後也崩潰了
08/07 16:06, 4F

08/07 16:07, , 5F
如果第三帝國擁有整個歐洲,歐洲現在還在黑暗時代吧?
08/07 16:07, 5F

08/07 16:30, , 6F
第三帝國擁有歐洲不是應該會殖民月球嗎...
08/07 16:30, 6F

08/07 16:41, , 7F
第三帝國統治歐洲,那歐洲現在滿地都是沒品味,硬線條的建築
08/07 16:41, 7F

08/07 16:55, , 8F
還有一堆阿姆斯壯耳鬢廝磨
08/07 16:55, 8F

08/07 17:04, , 9F
就算納粹打贏二戰 他們統治歐洲的時間不會比蘇聯長y
08/07 17:04, 9F

08/07 17:05, , 10F
多少 不過納粹比蘇聯好的地方是 至少經濟是私有制
08/07 17:05, 10F

08/07 17:08, , 11F
而納粹全盛時期 西歐精華區除英國外都被他們佔領了
08/07 17:08, 11F

08/07 17:09, , 12F
蘇聯除德東與捷克斯洛伐克 都沒吃到啥好料
08/07 17:09, 12F

08/07 17:09, , 13F
冷戰時歐洲最繁榮的精華區域都繼續留在自由世界
08/07 17:09, 13F

08/07 19:05, , 14F
第三帝國佔領過巴黎,請問巴黎有變成全沒品味的硬線條建築?
08/07 19:05, 14F

08/07 19:06, , 15F
第三帝國的失敗造成共產主義迅速擴張 赤棉和越共有比較好?
08/07 19:06, 15F

08/07 19:07, , 16F
這論點超靠腰的 如果不是德國東征 蘇聯會依賴租借法案嗎
08/07 19:07, 16F

08/07 19:11, , 17F
布爾什維克主義又如何 國家社會主義就比較尊爵不凡嗎
08/07 19:11, 17F

08/07 19:17, , 18F
赤棉和越共對人類的威脅性 有比第三帝國的威脅性大嗎
08/07 19:17, 18F

08/07 19:51, , 19F
納粹占領巴黎還不滿五年吧?
08/07 19:51, 19F

08/07 19:54, , 20F
法西斯跟共產主義相比,很難說誰比較好吧?
08/07 19:54, 20F

08/07 19:54, , 21F
如果都一樣差,那當然還是史實的結果對全人類比較好
08/07 19:54, 21F

08/07 20:11, , 22F
就CIV5來說,如果你生很多兵的話兩種都不錯
08/07 20:11, 22F

08/07 21:10, , 23F
左右翼本來就是畫一個圓圈阿=3=
08/07 21:10, 23F

08/07 21:14, , 24F
上面有人暗表Modernism...
08/07 21:14, 24F

08/07 22:46, , 25F
論點看起來跟富勒講的有點像
08/07 22:46, 25F

08/07 23:50, , 26F
赤棉、越共和第三帝國,都沒美澳殖民者偉大,這兩洲的
08/07 23:50, 26F

08/07 23:50, , 27F
白人侵略者讓當地原住民成為歷史名詞,偉哉偉哉
08/07 23:50, 27F

08/08 03:37, , 28F
戰間期對布爾什維克的恐懼不是現代人能想像的....
08/08 03:37, 28F

08/08 03:38, , 29F
十九世紀的工人騷動和十字軍心理與東方恐懼的結合
08/08 03:38, 29F

08/08 08:28, , 30F
文章的觀點跟納粹差不多了...充滿偏見跟歧視
08/08 08:28, 30F

08/08 09:50, , 31F
只能說立論不同吧 對於美國為啥要參戰其實一直都沒有
08/08 09:50, 31F

08/08 09:50, , 32F
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釋
08/08 09:50, 32F

08/08 09:53, , 33F
而這篇剛好提供從德國方面看這件事的關點
08/08 09:53, 33F

08/08 10:00, , 34F
偏見與歧視? 請問下各位的生活不就活在偏見與歧視裡面嗎?
08/08 10:00, 34F

08/08 10:19, , 35F
納粹統一歐洲的景象,可以參考哈理斯的「祖國」,不
08/08 10:19, 35F

08/08 10:20, , 36F
過如果讓納粹德國有空慢慢建設的話,巴黎會變成怎樣
08/08 10:20, 36F

08/08 10:21, , 37F
不知道,柏林照希特勒原來的規畫,應該會變成充滿巨
08/08 10:21, 37F

08/08 10:21, , 38F
大建築物和飛鷹雕像的新羅馬帝國首都。
08/08 10:21, 38F

08/08 11:51, , 39F
loxjjgu有沒有搞清楚啊...這本書就是作者虛構來打的靶
08/08 11:51, 39F

08/08 12:14, , 40F
第三帝國肯定比較好吧 至少他們不會引發大饑荒餓死自己人
08/08 12:14, 40F

08/08 12:15, , 41F
而地球上兩大共產政權都搞出這種大包過
08/08 12:15, 41F

08/08 16:20, , 42F
因為在饑荒發生前納粹就會先把大部份次等人種都處理掉
08/08 16:20, 42F

08/08 18:08, , 43F
恩 所以英國真的是腦殘吧 從這邊的德國觀點來看.....
08/08 18:08, 43F

08/08 18:10, , 44F
再從李德哈特的戰史看 不過也只能怪首相變成邱吉爾吧
08/08 18:10, 44F

08/08 18:10, , 45F
如果1940年首相變成張伯倫 說不定他會議和......
08/08 18:10, 45F

08/08 18:12, , 46F
不過誰叫英法戰前都在耍姑息...養出這樣一個怪獸...
08/08 18:12, 46F

08/08 19:47, , 47F
a大 他們頂多餓死自己人 怎可跟那納粹比
08/08 19:47, 47F

08/08 22:29, , 48F
不過話又說回來 光說納粹 現代又多少國家政權
08/08 22:29, 48F

08/08 22:29, , 49F
在玩納粹幹過的勾當......屠殺 種族滅絕 現在還是存在
08/08 22:29, 49F

08/08 22:30, , 50F
屠殺來就是戰爭的面目 歷史上多少民族戰敗被屠城的
08/08 22:30, 50F

08/08 22:32, , 51F
非洲國家的內戰 蘇丹的屠殺 之前科索沃戰爭也是種族屠殺
08/08 22:32, 51F

08/08 22:32, , 52F
還集體性侵勒......超無言的.....
08/08 22:32, 52F

08/08 22:43, , 53F
把人直接殺了會把人變成「自己人」再殺了的分別....
08/08 22:43, 53F

08/08 22:58, , 54F
烏克蘭表示:大饑荒才不是餓死自己人!!!!
08/08 22:58, 54F

08/08 23:24, , 55F
好策略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和風險來達成目標 就是好領導
08/08 23:24, 55F

08/08 23:25, , 56F
壞的策略就是用全部國民的命去玩還達不到目標
08/08 23:25, 56F

08/09 01:06, , 57F
大英帝國榮耀之下遍地餓莩,連帝國本土都有飢荒,偉哉
08/09 01:06, 57F

08/09 15:07, , 58F
就算是李德哈特,他第一個怪的還是張伯倫啊
08/09 15:07, 58F

08/09 15:07, , 59F
只不過不是怪慕尼黑會議,是怪保證波蘭獨立而已
08/09 15:07, 59F

08/09 15:08, , 60F
張伯倫先和後戰,所以兩邊都痛罵他
08/09 15:08, 60F

08/09 15:09, , 61F
搞出飛機後才讓邱吉爾收拾,連李德哈特都不好意思怪他
08/09 15:09, 61F

08/09 15:10, , 62F
不議和,畢竟是綏靖派的張伯倫自己先不要和平的
08/09 15:10, 62F

08/09 18:16, , 63F
納粹是把階級分清楚以後殺光"非人類"並奴役"下等人種"
08/09 18:16, 63F

08/09 18:17, , 64F
跟共產主義宣稱"工農革命"後餓死一堆農工大不同...
08/09 18:17, 64F

08/09 18:18, , 65F
一邊的屠殺就是把你當罪人,另一邊會跟你說是為了大義
08/09 18:18, 65F

08/09 18:19, , 66F
看之前中國文革、赤棉波布或是北韓就知道了
08/09 18:19, 66F

08/09 23:28, , 67F
翻譯者搞什麼 你美國人哪有德國賽亞人會打仗 勇氣?!莫名其妙
08/09 23:28, 67F

08/10 03:39, , 68F
樓上...結果是那邊贏了 嗯?
08/10 03:39, 68F

08/10 15:45, , 69F
這只是觀點問題罷了~ 不過期望英國媾和這似乎有點太一廂情願!
08/10 15:45, 69F

08/10 15:47, , 70F
所謂極端主義,不管是右翼和左翼都是毀滅性的...
08/10 15:47, 70F

08/10 15:50, , 71F
所以我認為討論納粹和蘇維埃哪個比較好是毫無意義的~
08/10 15:50, 71F

08/10 15:51, , 72F
因為這兩種極端體制只能比爛罷了...
08/10 15:51, 72F

08/10 15:54, , 73F
美國人不會打仗,我覺得這很正確,因為美國是用美金在打仗...
08/10 15:54, 73F

08/10 15:58, , 74F
人在戰場上只是輔助... 至於把人直接殺或把人變成"自己人"再殺
08/10 15:58, 74F

08/10 16:00, , 75F
的分別,套一句史達林說的"這些都只是數字"。因此就不必去計較
08/10 16:00, 75F

08/10 16:02, , 76F
這些分別了,反正不都是玩數字遊戲?
08/10 16:02, 76F

08/13 07:34, , 77F
大建築物和飛鷹雕像的新 https://noxiv.com
08/13 07:34, 77F

09/16 03:42, , 78F
這些分別了,反正不都是 https://daxiv.com
09/16 03:42, 78F
文章代碼(AID): #1G8BuJVH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