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姜維姚西大捷相關問題

看板Warfare作者 (封侯事在)時間14年前 (2009/09/20 11:2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AN-YanYi 看板]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看板: SAN-YanYi 標題: [問題] 姜維姚西大捷之後陳泰的救援計畫 時間: Sun Sep 20 11:06:53 2009 1.陳泰的救援計畫,裴松之所說的相當有理, 不知道版友認為實際上的情況到底如何? 鄧艾、胡奮、王秘亦到,即與艾、祕等分為三軍,進到隴西。艾等以為「王經精卒破衂於 西,賊衆大盛,乗勝之兵旣不可當,而將軍以烏合之卒,繼敗軍之後,將士失氣,隴右傾 蕩。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其腕。』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守。』蓋 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隴右之害,過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謂。姜維之兵 ,是所辟之鋒。不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泰曰:「姜維提 輕兵深入,正欲與我爭鋒原野,求一戰之利。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銳氣。今乃與戰,使 賊得計,走破王經,封之狄道。若維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 ,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此我之所惡也。而維以乗勝之兵,挫峻城之下, 銳氣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勢殊,客主不同。兵書云『脩櫓橨榅,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 後已』。誠非輕軍遠入,維之詭謀倉卒所辦。縣軍遠僑,糧穀不繼,是我速進破賊之時也 ,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勢也。洮水帶其表,維等在其內,今乗高據勢,臨其項領, 不戰必走。寇不可縱,圍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遂進軍度高城嶺,潛行,夜至狄道東南高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 狄道城中將士見救者至,皆憤踊。維始謂官救兵當須衆集乃發,而卒聞已至,謂有竒變宿 謀,上下震懼。自軍之發隴西也,以山道深險,賊必設伏。泰詭從南道,維果三日施伏。 臣松之案:此傳云「謂救兵當須衆集,而卒聞已至,謂有竒變,上下震懼」,此則救至出 於不意。若不知救至,何故伏兵深險乃經三日乎?設伏相伺,非不知之謂。此皆語之不通 也。 定軍潛行,卒出其南。維乃縁山突至,泰與交戰,維退還。涼州軍從金城南至沃于阪 。泰與經共密期,當共向其還路,維等聞之,遂遁,城中將士得出。經歎曰:「糧不至旬 ,向不應機,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 2.鄧艾事後分析蜀漢軍必定再出兵的理由: 「彼以船行,吾以陸軍,勞逸不同」 指的不知是以哪條河川來進軍? 艾曰:「洮西之敗,非小失也;破軍殺將,倉廩空虛,百姓流離,幾於危亡。今以策言之 ,彼有乗勝之勢,我有虛弱之實,一也。彼上下相習,五兵犀利,我將易兵新,器杖未復 ,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陸軍,勞逸不同,三也。狄道、隴西、南安、祁山,各當有守, 彼專為一,我分為四,四也。從南安、隴西,因食羌穀,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 ,五也。賊有黠數,其來必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46.111 ※ 編輯: chordate 來自: 122.116.46.111 (09/20 11:07) -- 朝真暮偽誰能辨?智愚永是兩公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46.111

09/20 19:42, , 1F
不知道耶...覺得姜維這一戰太過急躁 應該見好就收
09/20 19:42, 1F

09/21 01:56, , 2F
諸葛亮就是見好就收 姜維可能不想步他後塵吧
09/21 01:56, 2F
文章代碼(AID): #1AjP-udh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