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西班牙內戰中的蘇聯坦克-4 (譯者不明)

看板Warfare作者 (鹹魚)時間18年前 (2006/06/25 00:1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3月,前線又一次移動,這一次是馬德里的北方,意大利人在瓜達拉哈拉開始了進攻。 帕甫洛夫旅又一次被召救火,被運到新的戰場。 在戰役的初始階段,帕甫洛夫旅被用於防禦,抵擋意軍的主攻。 1937年3月13日,少數坦克間的戰鬥中的一次發生了,共和國軍的T-26坦克在Trijueque 附近向一個意大利CV.3/35坦克連開火,擊毀5輛,重創另2輛。 還有許多與意軍的小規模遭遇,意大利坦克兵很快就不敢與有T-26坦克支持的共和國軍 後衛部隊接觸了。 當意大利「志願軍」(CTV)的進攻衰竭後,共和國軍以帕甫洛夫的坦克為先導轉入反攻。 3月18日,三個共和國軍步兵旅在坦克支持下擊潰了意軍先頭部隊,奪取了Brihuega城。 當天戰鬥結束時,帕甫洛夫旅遭到非常大的損失(敵人火力及機械故障), 瓜達拉哈拉戰鬥開始時該旅有60輛坦克,此時僅能派出9輛追擊撤退的意軍。 共和國軍沒有足夠的坦克支持,無法擴大他們的勝利。 1937年3月,帕甫洛夫的部隊得到了很大的裝備和人力的加強,兩艘運輸船從蘇聯運來100 輛嶄新的T-26坦克。這幾乎相當於蘇聯介入以來提供的坦克的總和。 最大的問題是要訓練足夠的西班牙坦克兵來使用它們。 許多蘇聯軍官對西班牙坦克手很不看好,於是從評價好得多的國際旅中征招新兵。 因為西班牙的訓練條件使受訓人數有限,這些外國志願者便被送到蘇聯的高爾基的 坦克學校。第一批完成學習的分隊回到西班牙正趕上參加1937年夏的布魯內特(Brunete) 戰役。 5月底,帕甫洛夫將坦克旅的指揮權交給魯多夫特上校(Kombrig Rudoft), 6月與其它一些主要的在西班牙的蘇聯顧問回到莫斯科向斯大林和軍事委員會彙報。 由於1937年春新坦克的大量湧入,將在西班牙的坦克營數量由3個增加到4個成為可能。 這些新的單位,以及其它戰線對坦克支持的迫切需要,使當局決定在37年春夏新建3個 裝甲旅。 與第1裝甲旅不同,這些新的旅只有一個坦克營,還有兩個當地製造的裝甲汽車營。 人員全是西班牙人,他們的火力和機動性都不如第1裝甲旅,且直到1937年晚些時候才 具備作戰能力。 運到西班牙的蘇聯坦克 到達日期 運載船隻 數量 類型 36年10月12日 Komsomol 50輛T-26 輕型坦克 36年11月25日 Cabo Palos 37輛T-26 輕型坦克 36年11月30日 Marc Caribo 19輛T-26 輕型坦克 37年3月6日 Cabo Santo Tomas 60輛T-26 輕型坦克 37年3月8日 Darro 40輛T-26 輕型坦克 37年5月7日 Cabo Palos 50輛T-26 輕型坦克 37年8月10日 Cabo San Agustin 50輛BT-5 快速坦克 38年3月13日 Gravelines 25輛T-26 輕型坦克 到了布魯內特攻勢時,第1裝甲旅的力量已經提升到三個坦克營的滿編水平, 還有新建營的約30輛坦克作為後備。 這使得共和國軍的裝甲力量達到129輛T-26坦克及43輛BA-3和FAI裝甲車。 根據進攻計劃,第1和第4營的70輛坦克和20輛裝甲車將用來支持第5軍和第18軍的主攻 (每個軍配1個坦克營),而第2營以30輛坦克和10輛裝甲車支持在馬德里東南由 第2暫編軍單獨發動的的進攻。 布魯內特攻勢試圖以一次全面進攻解救馬德里,從首都的西部到東南部展開,誘捕在馬德 里南邊要道上的民族主義軍。 7月6日,第18軍在加拿大新鎮(Villanueva de la Canada)的進攻開使變的糟糕。 坦克營越過一片開闊地,後面跟隨著第34師的步兵。 但在離城500-600米處,坦克被民族主義軍兩門隱蔽很好的反坦克炮和兩門野炮所阻。 請求了炮兵和空中支持。但接著的4次進攻也沒有能夠消除城裡的抵抗。 兩門德制37毫米炮中的一門布置在教堂的尖塔裡,擊毀了一打坦克。 城鎮最後被第15師攻克,但第18軍在第一天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 雖然第5軍要順利一些,但也沒有達到主要的目的。在接下來的幾天裡, 坦克被用來支持一系列較小的就近的進攻,但大都沒能拔除得到加強的民族主義軍陣地。 即使算上後備坦克營,到了7月11日,在布魯內特地域的第1裝甲旅減少到只有38輛坦克, 全部用來支持第5軍。 1937年7月18日,民族主義軍轉入進攻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共和國軍。 但也無法攻克共和國軍陣地,月底,戰役以僵局結束。 由於媒體的大量報導,布魯內特比其它西班牙內戰中的坦克作戰吸引了更多的西方軍事分 析家。坦克在敵反坦克炮火中無法前進的事實被許多人引用,作為坦克在戰爭中無法保持 機動能力的證據。 甚至著名的英國坦克倡導者利德爾‧哈特也因為西班牙的經驗產生了疑問。 但對另外一些觀察家來說,(在西班牙)坦克運用不當,且質疑是否能夠從西班牙得 到許多的有用的經驗教訓。英國坦克倡導者J.F.C.富勒少將評論道: 「戰鬥不是用陳詞濫調和利德爾‧哈特主義打贏的。」 他不同意大部分報紙關於裝甲的評論,而將坦克在西班牙的不佳表現歸因於戰術的缺乏。 俄國人對布魯內特戰役的教訓的評價甚少關注坦克作戰而集中在共和國軍步兵的低素質, 不能持續地與坦克和炮兵有效協同,以及炮兵在協助進攻作戰時缺乏靈活性。 評論還指出主攻發起地域敵方的反坦克炮和炮兵密度異常高, 每公里有26.6門炮,而戰線平均為13.8門/公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68.47

06/25 00:29, , 1F
原來李德哈特也出過包....
06/25 00:29, 1F

06/25 00:30, , 2F
李德哈特出包還蠻多的 他是修正後的大師
06/25 00:30, 2F
※ 編輯: sfsm 來自: 218.163.168.47 (06/25 01:09)
文章代碼(AID): #14dMMsXQ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