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彭明輝] 搶救台灣最後一滴人性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仆)時間12年前 (2012/02/09 10:49),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EW_ROC 看板 #1FCpCyxr ] 作者: obJOmega (仆) 看板: NEW_ROC 標題: [彭明輝] 搶救台灣最後一滴人性 時間: Thu Feb 9 10:45:14 2012 搶救台灣最後一滴人性 文/彭明輝 2012 2/8 台灣人原本是很有同情心的,但是一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讓我們開始緊縮起對窮苦 人的同情,再加上各種經濟學的「必要之惡」後,我們幾乎已經認定:貧富差距是必要的 ,失業率是不可能解決的,經濟與平等是無法共存的(只能「共慘」而不可能「共富」) 。我們甚至於被迫去懷疑:對鄰人的同情會不會是阻礙社會進步的元兇。 於是,我們原有的同情心一滴一滴地被經濟學的「鐵律」榨乾,已經幾乎再也擠不出一滴 同情心了。 經濟學是科學嗎?令人訝異的是,海耶克首先反對「經濟學是科學」,而一再提醒經濟學 家「我們是無知的」──因為,一旦經濟學是科學,就間接支持「計畫經濟」的可行性, 而這是海耶克最大的噩夢! 據說專業的經濟學家之間意見是一致的,只有向我這樣沒唸過經濟學的人才對經濟學有意 見。不過,不僅歷來經濟學界對主流經濟學一直有意見,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批判的聲浪 更加高張。 2000年6月,法國一群經濟學大學生發起一場簽名運動,反對與現實脫離的「自閉經濟學」 (autistic economics), 引發法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席捲為國際學生運動。2008年11月 ,英國女王首次訪問倫敦政經學院,對接待的經濟學家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為何你們沒 人察覺信用危機的到來?英國皇家學院為此召集了一個33人的專家論壇進行研討,並在給 英國女王回信時承認經濟學界至今不瞭解系統風險,而經濟學家,政治家,和社會各界人 士對市場魔力的集體幻覺(delusion, collective imagination) 使經濟學界不能預見 到經濟危機的來臨。制度經濟學雜誌主編 Greffrey Hodgeson 則夥同一群人於2009年8月 15日發信給英國女王,批評主流經濟學濫用與現實無關的數學模型,誤導經濟學學生,要 求改革經濟學的教育體系。 在這一場爭論中,主流經濟學被批判得最嚴厲的是幾個根本的假設:完美理性、有效市場 、資訊完全、過度仰賴經濟數學模型而誤把理論當現實世界。美國經濟學界當然也是巨浪 滔天,克魯曼和哈佛大學經濟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的論爭甚至激化到變成人身攻擊。 學生的批判力道不僅不下於教授,時間上也不會更晚。英國劍橋大學經濟系27位博士生在 2001年向系裡抗議計量經濟學取向的主流經濟學壟斷了劍橋的研究與教學,「我們認為, 林林總總的經濟現象之解釋及分析,已然為單一取向所壟斷。據此取向的核心要旨,任何 堪稱有效的研究,必須援用形式化的論理模式」,而其後果則是:「學生習得主流經濟學 的「工具」,卻茫然不知其適用領域與範疇。這些主流觀念的由來及演化,如同與其具有 競爭關係的各種理論之存在與地位,率皆受到忽視。第二,社會亦因此蒙受不利,經濟學 所能啟示吾輩者,遠比現況來得豐富。經濟學是社會科學,通過其對各色政策辯論的衝擊 ,委實具有巨大潛能,足以綻放異彩。惟若就其當前的格局,其效能不得不有所侷限,原 因就出在主流方法的運用,毫無自我批判的意識。」「主流取向的支配態勢創造了一種社 會慣例,致使唯有能夠契合於主流取向的經濟知識生產,才有可能是好的研究。如此一來 ,所有其他模式的經濟知識,若不是順手就被指為不入流,就是被說成不是經濟學。許多 經濟學家在此格局之下,面臨了兩種抉擇。其一是運用他們認為並不合適的方法,回答經 濟問題。若不如此,他們所用的方法,雖然他們認為最能理解當前的問題,結局卻很有可 能是,同儕經濟學家不加理睬。」 此外,2003年時哈佛大學經濟系學生發起「開創造人性化而負責的經濟學(Students for a Humane and Responsible Economics, SHARE)」,批評系裡的教育「所提供的經濟模式 只有一種,從中我們無法通過批判的視野或另類的模式,解析經濟及其社會效應。哈佛校 園並沒有提供真正的經濟言論之市場,學生浸淫於此,卻無法成為具有批判思維的人、卻 無法成為有為有守的公民。我們以為,在這些標準化的經濟模式裡,涵育了特定的價值觀 及政治信念,哈佛學子無可避免,他們的價值觀及政治信念,勢將受其影響,甚至他們的 生涯抉擇,亦勢將受其影響。」,並要求經濟席講師與課程必須多元,讓學生有機會瞭解 其他非主流經濟學的思想,「哈佛必須教導學子,在主流模式之外,另有其他經濟學,哈 佛也必須提醒學子,經濟學自有其社會的、政治的意涵。」。 我們在台灣怎麼都不知道有這種事?妳如果在Google 內搜尋「主流經濟學 批判」,會找 到一堆大陸的網站,其中不乏資深經濟學者寫的評論;如果加上限制條件「台灣的網站」 ,只剩一堆大陸學者寫的書,和兩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關於哈佛學子與劍橋博士生的 聲明。 台灣是不是很畸形?妳怕不怕我們有「高功能經濟思想自閉症」?妳相不相信台灣的經濟 評論真的可信?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http://mhperng.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60.71.146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obJOmega (114.160.71.146), 時間: 02/09/2012 10:49:02

02/09 19:08, , 1F
是不是貼錯版了
02/09 19:08, 1F

02/20 11:17, , 2F
每次看彭教授的文章都好沉重....(非批評)
02/20 11:17, 2F

02/20 13:11, , 3F
沒貼錯,轉文是為了搶救板上貴族的最後一滴人性。
02/20 13:11, 3F

02/26 13:37, , 4F
推樓上。
02/26 13:37, 4F
文章代碼(AID): #1FCpGVd-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