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傳統知識論跟現代知識論的界定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洛可可)時間16年前 (2007/10/02 03:21),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SanderYun (Sander)》之銘言: : 請問一下 : 傳統知識論跟現代知識論該如何去劃分呢 :( : 我自己個人的想法是將笛卡兒開始為現代知識論 : 因為我也比較知道他以後的知識論脈絡.. : 倘若說笛卡兒之前是傳統知識論 : 那麼該怎麼去描述傳統知識論呢 : 感覺好像都在在談形上學 @@ : 請給我一點方向 聽過一種說法 是以「語言轉向」作為區隔 古代哲學,單純地從對象世界去追求統一性. 並直接地斷言世界的本身,製造了許多彷彿像是科學語言的形上學. 例如:世界是火所組成的= =" 人內在就先天存在著理型>_<" 但卻往往離開人類意識與世界的關聯性去反思這類論斷, 於是便與認識論或知識論角度的切入大大脫節. 這也就是為什麼 你在唸笛卡兒之前、你所謂的"傳統知識論" (笛卡兒之前算傳統??? 囧") 你會有感覺都是在談形上學的緣故. (其實知識論開始被確立,而廣泛地成為爭論重點,該是從笛卡兒算起= =") (笛卡兒之前的知識論,很多都鬼到讓我很懷疑那也可以算是知識論的討論....) 到了近代哲學,被稱為"認識論轉向"或"知識論轉向". 因為哲學理論建構,開始以反省人類的意識以及認識過程作為建構的出發點. 從笛卡兒開始,我們將會看到哲學家的著作中有大量的知識論探討, 除笛卡兒本身不談外, 像霍布斯巨靈論的建構,便是先鞏固以經驗主義為前提所觀察"自然狀態"做立論. 而其後的洛克又不得不先對這種經驗主義進行批判,從而能在先驗上建立天賦說. 諸如此類的,實在是不勝枚舉.(其實是我懶得再舉例= =") 總而言之,近代哲學的知識論 肇始於笛卡兒與培根,其後歷經休謨再到康德,再到黑格爾. 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德國古典哲學, 又引入了邏輯學的反思,進而達到古典知識論的高峰. (要很大略的來談,是這個樣子的^^) 再來便是你所問的現代知識論了. 進入現代哲學之後的知識論,被人稱為"語言轉向"或"實踐轉向". 有很大的因素,是因為現代知識論超越了近代認識論主客二元對立的爭戰, 從思維與統一的實現基礎(實踐)或文化中介(語言),重新去解決過去的哲學問題. 而"語言",他是人與人、文本與歷史之間溝通的中介物, 語言作為出發點 便從而以一個具有社會共通基礎、可被眾人反覆檢視共通符碼, 來超越了近代知識論只停留在人類意識的象牙塔研究. 所以被視為新的里程碑,一般而言這個里程碑的開始, 多是以意識到邏輯研究之侷限性的後期維根斯坦視做現代知識論的開始. 回答得很攏統,希望不會因為語言的曖昧不明而有太多的誤會. 而各家說法有很多種,我這只是我在書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說法,希望不要引起筆戰. 畢竟我沒有什麼時間能常來版上逛逛~_~" 還望這樣子能有解答到你的疑惑 q_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9.72.115 ※ 編輯: LoCoCo 來自: 220.229.72.115 (10/02 03:27)

10/02 13:56, , 1F
語言學轉向應該是從索緒爾開始的。
10/02 13:56, 1F

10/02 16:38, , 2F
這邊指的應該是說西哲裡面的語言轉向。用'西哲'這兩個字可
10/02 16:38, 2F

10/02 16:40, , 3F
能還不夠確實。說Saussure是語言導向的開始感覺不太對,
10/02 16:40, 3F

10/02 16:40, , 4F
Saussure的確是現代語言學之父,但他並沒有真的把語言學跟
10/02 16:40, 4F

10/02 16:41, , 5F
哲學(狹義的哲學)合併,縱使他的語言學也可以被當作哲學來
10/02 16:41, 5F

10/02 16:41, , 6F
閱讀
10/02 16:41, 6F

10/04 01:51, , 7F
滿清楚的!!推一個
10/04 01:51, 7F
文章代碼(AID): #170KYTuj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