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97高職繁星計畫 面試心得

看板V_ScHooL作者 (Chunkai)時間16年前 (2008/07/11 21:37),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雖然這既不是推甄,也不是技優的面試心得, 但板上大大似乎還沒有人提供參加繁星計畫的感想, 畢竟這也是個人的一項心路歷程,提供大家作參考。 ────────────────進入主題分隔線──────────────── 成績採計方式:書面資料審查50% + 面試50% 關於書面資料審查, 由於每個人的製作方式與習慣都不同, 且板上大大們也已經提供相當多的意見與心得, 因此這部份就不再多加以贅述。 ────────────────面試心得分隔線──────────────── 面試日期:97年3月29日 面試地點: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面試方法:依考生甄選號碼排定面試順序 每位考生每組面試時間以10分鐘為原則 每組有5位評分委員 面試共分成20組,以每10分鐘為一個梯次, 同梯次的組別於同一時間進行面試。 面試房間簡圖: ──────────────────┐ │ 評審 評審 評審 評審 評審 │ ┌──────────────┐ │ │ 桌 │ │┌─┐ └──────────────┘ ││等│ ││候│ ││區│ ┌──────┐ │└─┘ │ 桌 │ 門 └──────┘ │ 考生 │ │ ──────────────────┘ 個人所遇到的評審委員之面試問題大致如下: ‧3分鐘自我介紹 ‧未來規劃?為何想就讀XXXX系? ‧你對XXXX系的了解? ‧你認為你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適合就讀XXXX系? ‧你的興趣與休閒嗜好? ‧在高中職三年中,最令你感到驕傲或挫折的事? ‧最近看過哪些課外讀物? 因為面試只有10分鐘, 而且從進門就開始算起, (外面有雲科的學長姐幫忙計時) 所以面試時間會覺得過得很快, 實際與評審們的對答時間約9分鐘多。 書面資料審查與面試的評審委員是不同組人馬, (5位評審評書審,5位評審評面試,成績是由10位評審來決定) 所以當天所遇到的評審對考生的印象可以說是完全陌生的, 因此能夠發揮的地方請盡量發揮,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準備5份備審資料讓評審們參考, (面試當天我只有準備1份,但當天很多人都是準備5份) 內容只要精簡版的就可以,因為面試時間的限制, 評審委員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看你的備審資料, 目的是讓評審委員迅速瞭解你這個人。 評審是來自於5個不同學院的教授,會輪流提問, 個人問過其他參加繁星計畫的考生, 觸及專業問題的題目並不多,甚至沒有, 最基本的自我介紹一定要準備, 同時必須清楚你想就讀科系的課程內容, 隸屬相關學院的評審會特別對你有興趣, 提出的問題也比較多,自己的備審資料一定要讀熟。 問題並不難,重點是臨場反應,以及不要過度緊張。 ────────────────── 後記 ────────────────── 與其說是繁星計畫,倒不如說是煩心計畫, 從製作備審資料到面試,可以想見的是必須花許多時間在這上面, 而高三下,正是準備統一入學測驗的關鍵期, 如果有十足的把握考上自己的理想學校, 個人倒不是非常鼓勵參加繁星計畫, 不過這對比較弱勢的學校及學生而言是一個難得的入學管道, (以後還有沒有就不清楚了,而大學繁星那邊,剛好又碰上長春藤高中成績造假事件……) 如果有這個機會,而且已經下定決心參加,就請好好地準備! 特別提一下,繁星計畫一但被錄取,就無法再參加推甄, 因此在志願的選填上,務必要審慎思考。 錄取校系科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不分系學士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7.240 ※ 編輯: wck8446 來自: 61.62.77.240 (07/11 22:05)

07/11 22:41, , 1F
這也很重要啊 繁星也是推甄的一種
07/11 22:41, 1F

07/12 00:36, , 2F
07/12 00:36, 2F

07/12 07:55, , 3F
"長春藤高中成績造假事件" ??? 有這回事喔?
07/12 07:55, 3F

07/12 12:27, , 4F
有~~~新聞有報 h大都迷有看電視吼~~~~XDDDDD
07/12 12:27, 4F

07/12 12:56, , 5F
有啊有看電視啊 但是看的都不是新聞XD
07/12 12:56, 5F

07/12 15:13, , 6F
唉,說真的,這個計畫名額感覺都是學校在弄,
07/12 15:13, 6F

07/12 15:14, , 7F
我們學校根本沒有提供這項資訊,感覺根本是給好班在推
07/12 15:14, 7F

07/12 15:15, , 8F
好班不代表全校實力最強呀!!!無聊小抱怨,抱歉
07/12 15:15, 8F
文章代碼(AID): #18Ts8Qnb (V_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