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Oculus Quest明年可能可以空手控制

看板VR作者 (憶影)時間4年前 (2019/09/26 01:47), 4年前編輯推噓15(15037)
留言52則, 1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提醒:新聞情報文參閱看板規範β.11,須附上來源及20字以上之心得! ---------------------------------(ctrl+y 刪除)-------------------------------- 來源: 縮網址:http://0rz.tw/WuTyN https://www.engadget.com/2019/09/25/oculus-quest-gets-gadget-free-hand-tracking-in-2020/ 本文: 臉書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在 Oculus Connect 6 中活動證實,Facebook正在研發 只靠Oculus Quest上面的相機,透過機器學習來判斷手掌及手指的空間位置操縱VR頭盔, 過程完全不使用控制器。玩家最快可能2020初就可以體驗的到。 心得: 我猜空手玩BeatSaber應該是不太可能XD 不過動作不要太快及雙手交錯 比較休閒的VR APP應該是有機會? 倒是說Oculus Quest的CPU還有空閒去跑機器學習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1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R/M.1569433661.A.9BA.html

09/26 01:49, 4年前 , 1F
Quest 11月開始可以用usb線當pc vr了
09/26 01:49, 1F

09/26 01:49, 4年前 , 2F
完全是超值到爆表的VR
09/26 01:49, 2F

09/26 01:50, 4年前 , 3F
不過效果肯定是比真正的pc vr差 因為真正造成延遲的
09/26 01:50, 3F
※ 編輯: forever9801 (1.162.112.13 臺灣), 09/26/2019 01:51:45

09/26 01:52, 4年前 , 4F
是壓縮/解壓縮影像 至少也有個40-50ms吧
09/26 01:52, 4F

09/26 01:53, 4年前 , 5F
Quest感覺就是硬體不賺你錢 都靠商城賺回來啊
09/26 01:53, 5F

09/26 01:53, 4年前 , 6F
看那個死定價就知道了_(:з」∠)_
09/26 01:53, 6F

09/26 01:54, 4年前 , 7F
能直接用oculus home我去steamVR買遊戲就好惹
09/26 01:54, 7F

09/26 01:56, 4年前 , 8F
哎 這樣rift s超尷尬啊......來個官方無線套件吧
09/26 01:56, 8F

09/26 02:00, 4年前 , 9F
直接打死vice focus 上打自家rift s和 cosmos
09/26 02:00, 9F

09/26 04:57, 4年前 , 10F
Quest 支援 rift 所有程式 之後也支援 passthourgh 的 AR
09/26 04:57, 10F

09/26 04:58, 4年前 , 11F
IMO too good to be true
09/26 04:58, 11F

09/26 04:58, 4年前 , 12F
能作的到這件事何必在五月ship還加個控制器
09/26 04:58, 12F

09/26 05:00, 4年前 , 13F
明年beta八成會有很多if/but,然後Quest 2閃亮登場..
09/26 05:00, 13F

09/26 07:13, 4年前 , 14F
滿好奇手部追蹤會吃多少CPU資源 畢竟早前Leap motiom吃
09/26 07:13, 14F

09/26 07:13, 4年前 , 15F
的可凶了...
09/26 07:13, 15F

09/26 07:20, 4年前 , 16F
另外有線官方提到USB3 甚至提到光纖 難道USB2頻寬真的完
09/26 07:20, 16F

09/26 07:20, 4年前 , 17F
全沒辦法用嗎 到也不是不願意買線 只是USB3長線通常價格
09/26 07:20, 17F

09/26 07:20, 4年前 , 18F
...更不用說如果到光纖的售價了...
09/26 07:20, 18F

09/26 07:47, 4年前 , 19F
USB2.0 最高只有480Mbps USB3最常見的Gen1x1有5Mpbs
09/26 07:47, 19F

09/26 07:47, 4年前 , 20F
5GMbps 這是十倍以上的差距
09/26 07:47, 20F

09/26 07:48, 4年前 , 21F
長線Quest就有付了(3m左右
09/26 07:48, 21F

09/26 08:52, 4年前 , 22F
用攝影機做手指追蹤不是HTC也有在做?嘛反正我已經有Index搖
09/26 08:52, 22F

09/26 08:52, 4年前 , 23F
桿了
09/26 08:52, 23F

09/26 09:55, 4年前 , 24F
USB3頻寬絕對是有剩 但USB2是否真的不夠也不好說(還要看
09/26 09:55, 24F

09/26 09:55, 4年前 , 25F
怎麼編碼) 有的媒體甚至說原廠付的線就可以了 但我看官
09/26 09:55, 25F

09/26 09:55, 4年前 , 26F
方是說USB3啦 另外Quest付的是USB2
09/26 09:55, 26F

09/26 11:00, 4年前 , 27F
還在概念影片小派年底就要出貨了
09/26 11:00, 27F

09/26 11:01, 4年前 , 28F

09/26 11:39, 4年前 , 29F
看擷取盒就知道了 3.0 和 2.0的延遲差很多
09/26 11:39, 29F

09/26 11:40, 4年前 , 30F
但3.0還是延遲有感
09/26 11:40, 30F

09/26 12:55, 4年前 , 31F
手部辨識就還好吧… 我完全無法想像一些招式我拿到要
09/26 12:55, 31F

09/26 12:55, 4年前 , 32F
變蜘蛛人的手勢或著還要學火影這樣==
09/26 12:55, 32F

09/26 14:38, 4年前 , 33F
手部辨識就日常點選單看片用阿XD
09/26 14:38, 33F

09/26 15:20, 4年前 , 34F
你確定嗎?片子打開手開始快速上下動可能會跳錯誤(o
09/26 15:20, 34F

09/26 16:19, 4年前 , 35F
樓上影片就是Leap Motion阿 運算量對PC來說是沒差 可是Q
09/26 16:19, 35F

09/26 16:19, 4年前 , 36F
uest是用S835 另外很可能會是四個鏡頭都要做運算(LM則是
09/26 16:19, 36F

09/26 16:19, 4年前 , 37F
兩個鏡頭高幀率)
09/26 16:19, 37F

09/26 17:04, 4年前 , 38F
當初有買Leap Motion,覺得超難用,技術完全不成熟
09/26 17:04, 38F

09/26 17:19, 4年前 , 39F
Q本來就一直在抓攝影機做SLAM,順便做手追有很多可以共用
09/26 17:19, 39F

09/26 17:20, 4年前 , 40F
部分,負擔比較輕,可以期待
09/26 17:20, 40F

09/26 17:20, 4年前 , 41F
Oculus Link...type-c很猛的,不見得需要壓縮
09/26 17:20, 41F

09/26 17:23, 4年前 , 42F
然後官方會另外賣光纖type-c線,更長更穩更能充電
09/26 17:23, 42F

09/26 17:33, 4年前 , 43F
type-c只是接口形狀實質還是USB 頻寬夠或許還能夠降低壓
09/26 17:33, 43F

09/26 17:33, 4年前 , 44F
縮率 但無論如何都不是原始影像輸出 會經過編碼 剛剛看
09/26 17:33, 44F

09/26 17:33, 4年前 , 45F
了一下無論是光纖還是主動式USB3至少都要好幾千塊 倒是
09/26 17:33, 45F

09/26 17:33, 4年前 , 46F
能期待其他無線方案會不會在這波開放中發展起來(降低價
09/26 17:33, 46F

09/26 17:33, 4年前 , 47F
格)
09/26 17:33, 47F

09/26 19:13, 4年前 , 48F
一年多前也有買過leap motion...玩了兩天就放棄了,覺得
09/26 19:13, 48F

09/26 19:13, 4年前 , 49F
判定還是有進步空間
09/26 19:13, 49F

09/26 22:32, 4年前 , 50F
下禮拜quest 支援 passthrough+ 可以切換實體影像
09/26 22:32, 50F

09/27 08:57, 4年前 , 51F
無線不好搞,60ghz頻寬只有7Gbps左右,但virtuallink可以上
09/27 08:57, 51F

09/27 08:58, 4年前 , 52F
與DP1.4相同的32.4Gbps,當然都要編碼,我說的是耗時壓縮
09/27 08:58, 52F
文章代碼(AID): #1TYwWzcw (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