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德國讓人民買得起房子

看板Urban_Plan作者時間12年前 (2012/05/15 16:02),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世界各國之中穩定房價做得最好的,德國可以算是其一。根據統計,金融海嘯爆發之前, 德國物價水準平均每年漲幅二%,而名義房價每年只上漲一%,也就是說扣掉通貨膨脹, 德國房價實際以每年一%的速度在縮水。為什麼德國可以做到「房價十年不漲」?因為德 國政府視住宅政策與教育、醫療一樣,都是社會福利的一環,因為德國政府把買得起房、 租得起房視為人民的基本需求,因為德國政府不把房地產視為推動經濟成長的主要產業或 稅收的主要來源,因為德國基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明訂「聯邦德國是一個民主和社會福利 的聯邦國家」,而且,他們做到了。   我國官方的房地產政策有三大盲點。 第一,視房地產為一般商品,以為增加供給,就能降低價格。 然而,房地產不是一般商品,不斷增加供給的結果,並無法降低房價,只會增加空屋率, 此外,還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不當使用、造成未來在土地的使用、徵用成本更加高昂。 以台灣各縣市都存在高空屋率的情形來看,房屋的供給已經供過於求,再加上少子化因素 影響,房價不應上漲,而應下跌。然而,實際上,房價,特別是台北的房價還是不斷追高 ,可見,這當中,並不是供需法則,而是人為因素,也就是政府的政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 用,例如之前的國有土地標售,和投機客主導。 第二,視房地產為經濟成長的火車頭。 財政部長李述德強調,「營造業是經濟火車頭,財政部不會打壓。」既然是火車頭,當然 要越有力越好,結果房價當然越來越高,一般薪水階級望屋興嘆。把房地產做為經濟的火 車頭有非常大的風險,一旦房市泡沫破滅,經濟就直走下坡,日本的泡沫經濟、○七年美 國的次貸危機、○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都與房地產市場過熱脫離不了關係。 第三,以為有土地就是要蓋房子,不蓋就是沒有地盡其利、無法增加GDP。 一個城市不可能全部都是房子,而沒有空地、綠地、廣場、河流、公共空間。有人說,還 要增加房屋供給,這種方案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而言,更是扭曲了「地盡其利」的意義。 到過德國首都柏林的人都知道,在柏林的市中心就有一個大動物公園(groser tiergarten ),這個公園多大呢?二一○公頃,而我們的大安森林公園只有廿六公頃。如果台北市都 是房子,相信這樣的規畫,不只沒有美感可言,台北市民也會因為置身於水泥叢林,會製 造更多的精神病患、憂鬱患者。 台灣的房價之高不是供需出了問題,而是政府不當政策以及投機客、投資客哄抬的結果。 如果,央行的貨幣供給不要氾濫、利率不要那麼低、游資不要那麼多、熱錢能夠管制;如 果房地產交易要承擔重稅、投機房地產要課以刑事責任,我不相信,台北的房價打不下來 。 中國時報 【劉明德】(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系畢業、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http://silveratw.pixnet.net/blog/post/26710067 ※ 編輯: whatacar 來自: 114.36.54.155 (05/15 16:53)

05/16 03:25, , 1F
可惜的是 作者投書的中時讀者很多都是既得利益者
05/16 03:25, 1F

05/18 00:17, , 2F
讀者是既得利益者那家還好 另一家報社本身就是炒地皮的更有趣
05/18 00:17, 2F

05/20 09:37, , 3F
有趣的是對立的人民 當一方有錯時 會千方百計拖對立方下水
05/20 09:37, 3F

06/07 10:41, , 4F
我覺得先不管其他的 這論點很好啊 類似 廖桂賢老師的書籍
06/07 10:41, 4F

06/07 10:41, , 5F
概念,不過 如果要改善 可能不只要從源頭改起 要從國人心態
06/07 10:41, 5F
文章代碼(AID): #1FiWsSHr (Urban_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