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樂] 想要改變,先去研究

看板TryingTimes作者 (Trying Times)時間13年前 (2011/04/21 21: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前天是4月7日,22年前,鄭南榕在《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內引火自焚而亡。原因是主張 言論自由與台灣獨立,遭到國民黨政治迫害。 1947年台灣爆發228事件,超過半世紀後的今日,省籍情結依舊存在,對土地與國家認同 依舊沒有共識,甚至有人認為228是民進黨杜撰的謠言。 這篇文要講政治嗎?是,也不是。 KRS-One在2008專輯《Adventures in Emceein》唱了一首說教意味濃厚的曲子〈 Wachanoabout〉,提到許多黑人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如Martin Luther King、Malcolm X、 Booker T. Washington、W.E.B. Du Bois、Elijah Muhammad等等。他說,如果你活在掙 扎之中,你希冀改變,就去記住這些名字,研究他們的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tLUe1ymu28
當代愈來愈多黑人音樂人投入這種「複習歷史」的工作,並且不只是將這些名字高舉為旗 幟或口號,像KRS-One便稱自己從事的是「寓教於樂」(Edutainment)。台灣也有這樣意 識強烈的曲子,但可惜不少限於種族、地源或文化的差異,要喚起集體認同反而困難。當 原住民、河洛或客家族群漸漸成為台灣的代表時,如我這種連台語都說不溜的宜蘭籍天龍 人又該往哪裡求取自我認同? 我是不相信音樂能夠改變世界的,這個世界不一定是政治的世界,可能是職場、家庭、或 任何你在乎的領域。音樂只能給予一點浪漫的勇氣,賦予思考與行動細微的靈光,真正改 變世界的仍舊是人。口號很容易,背後的思辨困難,日劇《Change》中的朝倉總理不會出 現在現實世界,理想的挑戰比較像《官僚之夏》裡國內產業派與國際通商派兩方的角力。 Talking Heads主唱David Byrne曾說:「我不認為能有一首歌可以輕易地把是非黑白談清 楚」。知名音樂人通常講話比較大聲,也看似較中立客觀,但不論是什麼議題,終究要回 到人民自身來思考。把議題當成信仰,會是太過樂觀的愚蠢。 我同意要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意志,但事實上,太多人濫擲、輕視自己的自由意志,這讓 我對如此崇高的信念感到無力。從網路發展以來,自由意志的操作搬到了人人可見的屏幕 上,光就今日的臉書動態便可令人嘆為觀止。你是否也曾加入反對某人某事的活動或社團 ?以滑鼠點擊做為發表正反意見的方式(甚至比走路去投票所更方便)?任何的轉貼轉寄 留下的是議題的印象還是立場的印象? Remember and study the names! -- http://brienjohn.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89.11
文章代碼(AID): #1Di34oCu (Trying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