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名戰亂國家民眾在義烏領暫住證

看板Triangle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6/05 02: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標題:數千名戰亂國家民眾在義烏領暫住證 【文/觀察者網王佳璐】據路透社當地時間4月24日報道,當西方國家和美國對中東以及非 洲難民紛紛擺手拒絕後,中國義烏向他們張開了雙臂,吸引了一些來自敘利亞、葉門、利 比亞、以及伊拉克的商人。 義烏的街道 雖然尚未出臺承認難民的相關法律,但是中國為那些來自戰爭國家的民眾提供了簽證。不 過,這些人需要自己負擔生活成本、支付語言課程以及營業稅等費用。 義烏作為一個商業中心正在迅速崛起,它吸引了許多希望重建自己生活的難民。這座擁有 120萬人口、位於上海以南285公裡的城市,因生產世界上60%的聖誕裝飾品,被譽為“聖 誕小鎮”(Christmas Town)。 義烏政府的工作報告顯示,在2016年義烏共向9675名外國人發放了暫住證,比去年增加了 17%,其中近半數以上來自飽受戰亂的國家,其中包括伊拉克,葉門,敘利亞和阿富汗等 。 據悉,去年申請居住證人群中,伊拉克人佔比最多,其他人申請來自於葉門、印度、敘利 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伊朗、馬裡、以及韓國。 38歲的Manar Abdulhussein參加4歲兒子Alo-baidi Yousif在幼兒園的課程 如今,義烏已經成了一個“國際村”。10多年前,看到藍眼睛、金頭髮的老外進村來,村 民會覺得很好奇;看到黑面板的外國人,村裡的孩子更是會成群結隊地跟在後面嬉笑。到 如今,遇見老外,誰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稀奇可言,因為大家早已成了好朋友、好鄰居。 5年前,38歲的Manar Abdulhussein離開了戰火紛飛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他把家族的生 意和其丈夫、以及她3個小孩,一起搬到了義烏。她3個兒子:15歲的Ahmed、11歲的 Hussein、4歲的Yousif都出生於中國。 現在,她和丈夫Alobaidi Mohammed運營一家出口伊拉克的服裝廠,在5年的時間內,他們 的工廠已經從一層樓擴建到了三層樓。 ADVERTISEMENT Yousif在義烏當地的一所幼兒園裡 “我們曾在伊拉克有一家工廠。但是戰爭來臨,很多人都催我們來中國做生意。我們當時 很多的材料都是來自於中國的”,Manar稱。 Manar在兒子Yousif的幼兒園裡 同樣38歲,來自葉門的Ammar Albaadani在接受非政府組織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採訪時,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表示,“義烏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城市” 。 “我們阿拉伯人是最先到義烏做生意的人,並且參與了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建設。現在我 們中的許多來自葉門、敘利亞以及伊拉克的民眾,他們的國家正在經歷戰爭的洗禮,我們 需要給他們帶去一些溫暖”,Ammar稱。 19年前,Ammar作為一名參加國家獎學金項目的學生,第一次來到了中國。3年前,他的國 家戰事升級,他“滿懷悲傷”地離開了葉門,決定在義烏定居。 資料圖外國人在義烏學做餃子 去年,Ammar創立了“絲綢之旅文化俱樂部去”以幫助一些外國移民融入當地的生活。這 個俱樂部組織已被當地政府承認,為當地居民以及海外移民組織活動。活動包括新年期間 組織大家製作餛飩等。 他稱,“在這兒,我們很多人沒有家庭、親人。所以我們準備讓他們感覺融入了一個大家 庭。” ADVERTISEMENT 馬克,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經濟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芝加哥大學MBA碩士,曾受聘於 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他是個美國人,更是個“義烏通”。 據浙江線上報道,歷時5年,數十次深入義烏調研,先後採訪當地官員、學者、商戶和千 餘旅居義烏的外國人,採訪素材超百萬字,馬克終於順利完成了“外國人看浙江”的叢書 之一——《外國人眼中的義烏》,今年8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這裡有寫不完的故事,每個人背後都有值得一說的經歷。”義烏國際化程度高、外國人 多,在這裡做研究讓馬克覺得很自在,“我去過十幾個亞洲國家,也走訪了中國很多城市 。義烏的開放度、政府官員的視野、百姓的熱情度,總體上比一般城市高。他們很願意和 我聊天。” “創業天堂”是許多外國人對義烏的印象。在義烏,馬克採訪過許多外國人,有餐館老闆 、教師、貿易商等,來自美國、巴西、智利、阿根廷、印度、日本、埃及等30多個國家。 “有一個從事商貿行業的非洲人,把一家人都帶到義烏居住,他覺得這裡聚集了豐富的商 業資源。還有一個敘利亞商人,對義烏的生活環境十分滿意……”在一次次採訪中,馬克 深深感覺到外國友人對義烏的好感和熱情。 義烏一家關門的工廠 在馬克看來,關愛、樂觀、感恩,不僅是新老義烏人展現給世界的標籤,更是這個“創業 天堂”取得成功的基因。“有個做吸管生意的樓老闆,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提倡中外人民友 愛互助;一個來自陝西的清潔工,雖然做著社會基層的工作,卻對生活充滿信心和熱情; 還有一位老人對社會充滿感恩之心,退休後一直在贊助貧困學生讀書……”馬克說。 “許多年輕一代的義烏人,既繼承了老一輩勤奮進取的品質,也能夠認識義烏發展的不足 之處。”馬克相信,義烏將會在優秀年輕人手裡發展得更加順利。 據報道,2015年後,為了吸引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從上海開始,中國的移民政策有所緩和 。 據新聞晨報報道,要獲得永久居住證,申請者必須在上海已經連續居住滿4年,工資性年 收入達到6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年繳納個人所得稅達到12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在滬就業外國 人。 資料圖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義烏也有了一系列措施以方便外國人在華工作。據金華新聞網4月5日報道,從 4月1日起,義烏將全面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製度,義烏市外國專家局將依託新的 “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網路平臺,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辦理的“網上受理 、限時辦結、實時查詢”,加快構建高效快捷的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體系。 “從4月1日起,外國人來華工作不再區分‘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和‘外國人入境就業 許可’,將全面整合為‘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義烏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原《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證》和《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將統一為《外國人工作許可通 知》,實行電子化,直接線上列印。 原《外國專家證》和《外國人就業證》將統一為《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內建RF晶片,一 人一號,終生不變。申請人可通過“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線上申報資料、線上 查詢稽核結果,實現“一窗”受理、“一網”辦理、“一號”管理。 除此之外,2016年7月在浙江省義烏市對外貿易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內,市民卡發放中心工 作人員向15名常駐義烏外商發放了首批外籍商友卡。這意味著,他們將享受與義烏市民同 等待遇。據悉,義烏隨後分批全面推行外籍商友卡,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此次義烏向外商推行外籍商友卡,符合條件的領卡外商將享受基本養老、子女教育等社會 保障,增強其對義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外商與義烏社會的融合。 資料圖 不過,報道援引移民專家的話稱,仍有一些內部政策需要一條條地經過討論商議。 報道稱,據中國日報報道,雖比2015年上漲了163%,去年中國僅頒發了1576個永久居住證 。 Ammar稱,“如果我們想要留在中國,我們需要一些政策——能讓我們在辦理簽證和居住 證、兒童教育、社會保險、醫保等方面更方便的政策。” 他還表示,自己曾考慮過定居歐洲,但是已經在中國長時間生活的他,已經習慣了這裡的 生活,“對我們來說已經很難再到另一個大洲去生活。” 由於戰爭等原因,還有很多和Ammar以及Manar一樣到義烏生活的中東難民。他們希望能在 這裡展開新的生活。不過,對他們來說,也許最終還是希望能回到自己的祖國。 “我們希望在未來……阿拉伯世界能夠獲得太平。然後絲綢之路將迎來新的方向”, Ammar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 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http://largerchina.com/20170425_597185.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匿名天使的家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iangle/M.1496600802.A.44E.html
文章代碼(AID): #1PD53YHE (Tri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