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精神--辜鴻銘--讀後感

看板Triangle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6/02 16: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一) 首先不得不說辜鴻銘是一個天才。一個學貫中西、精通九種語言、獲得13個博士學位的超 人。 這本書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寫成的《中國人的精神》,辜鴻銘用自己的筆維護了中國文 化的尊嚴,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而且此書寫於上個世紀初的一戰期間,正當 歐洲文明陷於危機,辜鴻銘的目的很明顯,為陷於危機的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文明指出一 條出路。目的,是去嚐試解釋中國文明的精神並揭示其價值。雖然我個人覺得部分思想也 有極端之處,但是正如豆瓣ID黎旭所說,在辜鴻銘所處的那個幾乎是要全盤否定東方文化 的曆史條件下,針對一種極端的思潮,或許只有用另外一種極端去予以抵製,才能達到一 種真正的平衡。 此書,我看了前面三部分:真正的中國人,中國婦女,中國語言。字里行間透露的作為中 國人的名族自豪感,很多精神也的確是我們國人所擁有的。但是辜先生的部分解說也有偏 頗,但是在那個時代來說,辜老先生對東方文明的宣傳實在是功不可沒無可厚非的。此書 中表達的和描述的中國人是他過著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卻具有孩童的心靈這樣一種生活。即 真正的中國人具有成人的頭腦和孩子的心靈。因此中國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 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難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達理的結合產物。什麽 是正義的法則?正義的法則就是真實、守信、忠誠。如今在中國,不需要自然力量來保護 自己,公正和爭議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義務是必須得到服從的東西。 當然關於中國人的精神,還需要我們來進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二) ADVERTISEMENT 近日用零碎的時間讀完了辜鴻銘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其中的內容讓我更深層次地領 悟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真正的中國人的精神。 這本書的作者辜鴻銘先生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 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 不可不看辜鴻銘。可見他當時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書中,辜鴻銘認為,要估價一種文明,必須看它“能夠生產什麼樣子的人,什麼樣的男人 和女人”。他批評那些“被稱作中國文明研究權威”的傳教士和漢學家們“實際上並不真 正懂得中國人和中國語言”。他獨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明,那個人 必須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純樸的”,因為“中國人的性格和中國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 沉、博大和純樸,此外還有“靈敏”。 他認為中國人是特別講禮貌的人。真正的禮貌的本質是考慮別人的感受。中國人有禮貌, 是因為他們過著一種心靈生活,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慮別人的感受。中國 人的禮貌,雖然沒有日本人的禮貌那樣周全,卻讓人舒服,因為它是,正如法國人完美表 達的那樣,是心靈的禮貌。相反,日本人的禮貌雖然周全,卻不那麼讓人舒服,它可以說 是一種排練過的禮貌--類似於戲劇作品中用心學習的禮貌。這與直接來自心靈的、自發的 禮貌不同。事實上,日本的禮貌好像沒有芳香的花朵,而真正禮貌的中國人的禮貌有一種 芳香,來自心靈的名貴油膏的香味。 他還論述了中文的問題。漢語口語的容易根源在於它是一種極其簡單的語言。它是一種沒 有語格,沒有時態,沒有規則與不規則動詞的語言。事實上,也不存在語法或其他任何規 則。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漢語口語本身並不是一種很難的語言。但是對於那些來到中 國的受過教育的歐洲人,尤其是半受教育的人來說,即使是漢語口語也是一種很難的語言 。他認為漢語口語是一種完全未受教育人的語言;事實上它是小孩的語言。當那些有學問 的漢學家堅持說漢語是如此之難時,歐洲小孩學習漢語口語卻是如此的容易。因此他認為 學習漢語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小孩,你將不僅進入天堂之門,而且也能學好漢語了。 然而書中有一些觀點我不太讚同。例如納妾製和維護“三寸金蓮”。但書中的主旨精髓還 是值得我們去借鑒的。 ADVERTISEMENT 到底中國人的精神是什麼?那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回答的。此書通過“中國人的精神” ,“中國女人”,“中國語言”,“約翰在中國”,“一個大漢學家”,“中國學”幾個 方面闡述了中國人的精神。辜老先生通過許多例子和對比深入剖析了中國人的精神。我覺 得中國人的謙虛是最可貴的並需要延續下去的,中國人的精神也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也借鑒別人的好的地方,中華民族才能發揚光大,而不再出現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被人 欺淩的狀況。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我認為要借鑒書中有益的部分,努力做一個深沉、博 大、純樸和靈敏的人。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三) 從這本書的的簡介得知辜鴻銘的《中國人的精神》寫於上個世紀初的一戰期間,正當歐洲 文明陷於危機,辜鴻銘的目的很明顯,為陷於危機的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文明指出一條出 路。目的,是去嚐試解釋中國文明的精神並揭示其價值。即儒教傳統下的中國文明。 本文從真正的中國人,中國禮儀,中國語言--------以此來解釋中國文明的精神並揭示其 價值。真正的中國人:他過著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卻具有孩童的心靈這樣一種生活。即真正 的中國人具有成人的頭腦和孩子的心靈。因此中國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 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難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達理的結合物。什麽是愛的 法則?愛的法則就是愛你的父母。什麽是正義的法則?正義的法則就是真實、守信、忠誠 ,好公民的最高義務就是忠誠的義務,不僅是行為上的忠誠,而且要在精神上忠誠。如今 在中國,不需要自然力量來保護自己,公正和爭議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義務是 必須得到服從的東西。理解真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明,你必須具備的三個特征:博大、精 深、淳樸。如果學習中國文明,美國人將變得精深;英國人將變得博大;德國人將變得淳 樸;法國人將得到所有,以及比現在更精致的優雅。學習中國的著作的文學,對歐洲和所 有的美國人都有益。 中國禮儀,學習正確的循規蹈矩。這就是中國文明的秘密,做正確的事並遵守禮法。是中 國文明的精髓和靈魂,是中國人精神的本質。 那麼他們有哪些表現,或者說在那些細節可以體現出中國人的精神? ADVERTISEMENT 首先,中國的語言。中國的語言也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就是:那些生活 在中國的外國人,其兒童和未受教育者學習中文比成年人和受過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 在於兒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靈來思考和使用語言。相反,受過教育者,特別是受過理性 教育的現代歐洲人,他們是用大腦和智慧來思考和使用語言的。有一種關於極樂世界的說 法也同樣適用於對中國語言的學習:除非你變成一個孩子,否則你就難以學會它。 其次,中國人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其秘密何在?就在於中國人是用心而非腦去記憶。用具 同情力量的心靈記事比用頭腦或智力要好得多,後者是枯燥乏味的。舉例來說,我們當中 的絕大多數兒童時代的記憶力要強過成年後的記憶力。因為兒童就象中國人一樣,是用心 而非用腦去記憶。再有,中國人的禮貌。中國一向被視為禮儀之邦,那麼其禮貌的本質是 什麼呢?這就是體諒、照顧他人的感情。中國人有禮貌是因為他們過著一種心靈的生活。 他們完全了解自己的這份情感,很容易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顯示出體諒、照顧他人情感的 特徵。中國人的禮貌雖然不象日本人的那樣繁雜,但它是令人愉快的。相反,日本人的禮 貌則是繁雜而令人不快的。我已經聽到了一些外國人的抱怨。折衷禮貌或許應該被稱為排 練式的禮貌──如劇院排戲一樣,需要死記硬背。它不是發自內心、出於自然的禮貌。事 實上,日本人的禮貌是一朵沒有芳香的花,而真正的中國人的禮貌則是發自內心、充滿了 一種類似於名貴香水般奇異的芳香。 從現實生活中的細節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的精神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於去觀察,我們都 可以發現它。所以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最初提出的問題了──什麼是真正的中國人?我們現 在已經知道,真正的中國人就是有著赤字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過著心靈生活的這樣一種 人。簡言之,真正的中國人有著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中國人的精神是一種永葆青春 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中國人永遠年輕的秘密又何在呢?諸位一定記得我曾經說過: 是同情或真正的人類的智能造就了中國式的人之類型,從而形成了真正的中國人那種難以 言表的溫良。這種真正的人類的智能,是同情與智能的有機結合,它使人的心與腦得以調 和。總之,它是心靈與理智的和諧。如果說中華民族之精神是一種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 朽的民族魂,那麼,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國人心靈與理智的完美諧和。 看了《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對我感觸頗多。從中學到許多,對我們青年的要求及期望也 很多。總之,我從這本書的閱讀給自己的人生找到了一個方向。 http://largerchina.com/20170508_702352.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匿名天使的家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iangle/M.1496390558.A.0C8.html
文章代碼(AID): #1PCHkU38 (Tri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