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論歷史系轉學考(二)

看板Transfer作者 (fatjung)時間16年前 (2007/11/16 22:12), 編輯推噓7(703)
留言1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很多版友來信,有問到有關考試技巧的問題。關於考試技巧,我原本是認為, 目前先好好讀書,所謂答題技巧到時候再談。但是有版友提出,歷史中有許多的事 件,這些事件的確意義重大,但是量實在很大。例如春秋時代各國內亂的情形、霸 政實際上運行的情形,或是中古時期日耳曼人侵入的路線與建立的國家,其建立與 衰亡的原因或順序。這些史實,到底需不需要刻意去記憶呢的? 這點的確是我忽略的事情,因為這樣子的問題,其實不是考試技巧,而是求知 態度,所以在此想做一些詳述。所謂讀書求知,當然不是吸收死的知識,而是活的 知識。但是如何才算是活的知識呢?求知,其實是訓練一種能力,一種處理已知和 未知的平衡能力,面對知識,你怎麼認為自己是已知或是未知,應該瞭解到什麼程 度,這樣的瞭解具有什麼價值。面對廣博的知識,我們要如何去抉擇?如果不加以 抉擇,歷史學就只是新聞(就算新聞也是會挑選,雖然臺灣新聞的水準實在不高), 歷史就不是知識,只是資訊。這樣講的確有點抽象,但當你進入了這樣子的過程, 對此就會有慢慢的領悟。其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講的淺白一點,歷史是人文學,歷史考試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因此, 考試不會只考你的記憶力,重點當然還是在理解力。但是一個人的知識體系不可能 只有質而無量,理解本身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而知識基礎又須仰賴一定的記憶能 力。兩者之間有不可分的關係。 單純的記憶對考試並無幫助,除非你真的是個記憶高手。中國通史加世界通史 總共有一萬年,怎麼背?你對這個時代沒有理解,怎麼背?所以補習班的考古題解 答基本上都是廢物,因為書上寫的絕對比較好。人文學的考試,沒有體會、沒有理 解,有答案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你的記憶與問題意識如何連結?舉個例子,你能背出西 方中古晚期城市革命、商業革命、大學興起的細節內容,有哪些城市商業同盟哪些 大學,但是說不出此與「文藝復興的發生」的關連性。又例如說,如果你背得出二 里頭文化所有的考古細節,卻說不出它與「夏代存在與否」的問題的關係。那這些 記憶,其實很大程度上算是白費功夫,但是另一方面,從來沒有人,寫不出城市革 命商業革命與大學興起,卻能說清楚文藝復興的;也從來沒有人寫不出二里頭文化, 但可以說清楚夏代存在的論爭的。 常常有聽說,轉學考只要念高中課本就好了。這樣子的論調一半對,一半也不 對。轉學考,如果你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你的記憶量其實大概只要有高中課本的 程度就夠了,但是這樣的理解並不是高中課本可以給你的。簡單而言,目前選擇的 方法就是,只要你覺得就算不去記憶某些細節、資料,也無礙你說明整個問題的主 旨,那你就不需要去記它。如是相反,則必須,但那種記憶是活記,而非死背,死 背並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很快就會忘光光了。 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讀完某個章節,就這個章節的主題,去回想自己所記得 的有關此主題的史實,想想是否足夠?還有哪些是相關的?這樣的方法,其實不是 為考試刻意而做,而是人在面對知識的時候時常會面臨的情形,如果能採取如此的 態度,慢慢就會對於求知這件事情有所體悟。如果你對於這種感覺有越來越深的體 會,你也可以順便去檢視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念歷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7.143

11/16 23:55, , 1F
推 很受用
11/16 23:55, 1F

11/17 00:10, , 2F
推^^
11/17 00:10, 2F

11/17 12:19, , 3F
感謝推
11/17 12:19, 3F

11/17 21:26, , 4F
強者的心得 大家要好好看看唷~
11/17 21:26, 4F

11/17 21:40, , 5F
推^^"
11/17 21:40, 5F

11/17 23:31, , 6F
感謝原PO分享^^
11/17 23:31, 6F

11/25 12:42, , 7F
謝啦
11/25 12:42, 7F

06/11 19:31, , 8F
推 很受用
06/11 19:31, 8F

06/22 22:14, , 9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6/22 22:14, 9F

07/01 07:01, , 10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7/01 07:01, 10F
文章代碼(AID): #17FQKoml (Trans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