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轉法律後 你不能不知道的重要規劃(2)

看板TransLaw作者 (茶的香郁是仰賴水的平淡)時間18年前 (2006/07/25 03:0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ENIORHIGH 看板] 作者: cool (認真的男人最帥)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問題] 財金轉法 時間: Sat Apr 22 00:15:27 2006 因為有人寄信問我:建議念法律再雙修或輔系財金,還是念財金再雙修或輔系法律? 所以我藉著這個標題一併在這兒回答。 我的答案是這全看你的就業規劃。 無論你念法律或念財金,然後再選擇雙主修另外一個系 你終究只能挑一個領域去就業。 你不可能同時去金融業財務部做事,卻又同時在法院上班 你也不可能既在事務所上班,又在金融業當儲備幹部 換言之,你最終還是只有一個就業選擇:法律或財金 如果你選法律,財金就只是輔助你在事務所從事商務訴訟時的知識而已,你不可能 專靠財金吃飯,你的知識也不可能真的比念財金背景的人更懂交易,更懂市場研究。 你必須集中火力,專門放在跟法律相關的財金知識上。而不是樣樣都學,樣樣都鬆。 如果你選財金,法律也只是輔助你在金融業從事研究,承銷或併購談判這類交易時 的工具而已,企業自己有法務人員和法律顧問,不需要金融專業人員去處理法律事 務,法律知識可以幫助你在分析個案時自行理解的能力,但就算沒有,企業也不會 介意你不懂法律。因為你不是靠法律吃飯,你是靠財務吃飯。 所以,無論你念法律或財金,【不要抱著魚與熊掌兼得的心態去念】,不要想說 因為念兩個領域,所以多一倍的就業空間。錯了,因為這兩個領域在職場上是互斥 的兩塊,你終究只能挑一塊,想兩邊通吃,兩邊遊走根本佔不到便宜。反而時間 被分散,更可能兩邊都念的不夠好。真的想要雙修或輔系,你的心態應該是已經 挑定了就業的領域,雙主修或輔系當作輔助知識,甚至根本不需要雙主修或輔系, 去挑一些可以輔助就業領域的課程就好。 好比說:如果你選法律,以後想進事務所或法院,那麼財金系一大堆課程根本是 你用不到的。包括統計,投資學,管理數學....我隨便就可以列出一堆課程是 進入法界完全派不上用場的。 又如果你選財金,以後要進金融業,法律系的眾多課程也絕對用不到,包括憲法, 刑法,英美法...等等,金融業壓根碰不到這些事情。即便碰到了跟民事訴訟有關 的事務,大企業都有法務負責處理。你最多是選民法債編或商事法來聽聽就好, 其實這些必要的法律在財金系也有列在必修,其餘時間還不如去會計系修稅法更 實際更好用。 簡單來說,假如懷抱著想創造就業優勢的想法去雙主修或輔系,那麼雙主修的成本 可能是多花一到兩年畢業,或每學期都忙著唸書,但是效益卻只有一點。如同花 十萬塊買一個超高級工程師專用的電腦,又有指紋密碼鎖,又有手寫輸入之類的功能 ,但卻發現自己其實拿來打報告,偶爾玩遊戲而已。成本與效益是划不來的。 【當然,假若你只是基於想多看多學多嘗試各領域的事物,想累積自己的廣泛知識, 而選擇雙主修或輔系,我是完完全全贊成的。因為大學時代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是 絕對有幫助的。】 或許有人會好奇問說:那到底雙主修和輔系對於就業的好處何在? 答案是雙主修或輔系其實是要切中這兩個領域共通交集的就業市場才有優勢。如果 是兩塊互斥的就業市場,雙主修的效益還比不上輔系,輔系的效益又比不上專門挑 幾門課去上就好。 什麼是共通交集的就業市場?舉例來說,為什麼許多商管研究所很歡迎理工背景的 學生報考?原因是許多金融業有這樣的人力需求。好比在金融界作產業研究,你必 需具備一定的財務觀念,最好還要對該產業的背景有基本瞭解,台灣的高科技業 發達,如果你念電子電機,你對高科技業的專有名詞不陌生,在作產業研究時比較 不會遇到障礙。所以電子電機加上財務是有一塊共通交集的就業市場存在的。這塊 市場雖然不大,但是同時需要兩種專業背景的人來作比較好,這時雙修或輔系或者 轉換念商管研究所才會出現優勢。為什麼法律加財金沒有這樣的優勢?原因是金融 業不會特別需要懂法律又懂財金的人,而事務所可能有這種需求,但是需求量不夠 大,台灣可能有上百家金融業會偏好雙重領域背景的學生,但卻沒有上百家事務所 都需要雙重領域背景的學生。 上述的說法未必全然為真,總會有少數特例存在,但挑對領域雙主修或輔系才能創 造高於成本的報酬,卻是很實在的考量因素。 再來就是,到底你有沒有時間雙主修或輔系? 我得跟你們說:絕大多數人都是辦不到的。少數可能辦得到,但是代價就是延畢一年 甚至兩年。值不值得呢?如果把延畢的這一兩年換成工作經驗會不會更好?以市場來 說,時間就是金錢,工作經歷替個人創造的價值往往高於用延畢換到的另一個學位。 或許有人會說國外大學生很多都是雙主修,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才對。我得跟你們說 :國外的大學科系設計跟台灣是不一樣的。台灣的科系設計比國外科系專業,光是 系上的必修和選修都已經多達八九十個學分。國外則不同,以美國來說,許多學校的 科系要求是只要選修該科系的課程拿超過三十學分上下就可以拿到該科系學位,所以 雙主修很正常,甚至還有學生是三個主修學位的。我有位朋友就是電機+統計+企管, 可是他的每個領域都學的很淺,他的經濟學甚至只要修一學期總經,他連個經都沒學 過,還是拿到企管的學位,他的統計學位則根本沒學過高等統計學就有學位了。 所以不能拿台灣的情況跟美國比,因為台灣的專業課程學分要求比國外高太多了。 美國拿雙學位沒什麼了不起,時間還充裕著,台灣拿雙學位可得天天唸書到大四了。 在這種現實環境的限制下,如果要充分有效率的利用時間,方法就是挑課程來上, 而不是硬要拿到雙學位才覺得真的有學到東西。大學的定位本是通才教育,應該學 重要而基礎的知識就好,然後多學不同領域,像美國那樣,你可以學兩三個領域, 雖然每門領域都教很淺,但是學的內容是足夠就業市場要求的就好。用不到的就 不需要學了。台灣因為走專才路線,把一些國外研究所才在教的東西也挪到大學 來上,所以相對減少了嘗試其他領域的空間。因此,在時間有限,體力有限的情況 下,像國外大學一樣學一些基礎重點課程就好,而不是像國外大學一樣拿個雙學位 回家放。台灣拿雙學位可是一百七八十個學分的負擔,美國拿雙學位可只需要頂多 一百個學分就夠了。 而且回到原題,法律加財金到底用在哪?想走財金路線又不需要學刑事訴訟,你不可 能去金融業打刑事訴訟官司吧。想走法律路線也不需要學統計,知道中央極限定理 對於律師有什麼用處?花太多時間學用不到的東西,還不如把時間省下來再去學一些 有用的東西,好比念財金系的話,去會計系學稅法,去國企系學行銷,去外文系學 英文,或者去資管系學資料庫,這些都比因為雙主修而花時間去念英美法或憲法有用 太多了。 大學的時間太少,該學的太多,更要精挑細選,學歷上掛兩個頭銜未必比較有優勢。 自己是不是透過良好的課程組合而整合出自己的優勢才是重點。 -- 專業+英文=會飛的老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0.39.184.85

04/22 00:27,
頭推
04/22 00:27

04/22 00:32,
天啊..分析的真詳盡..大大可不可以分析化工該輔什麼系XD
04/22 00:32

04/22 00:34,
推~好文!
04/22 00:34

04/22 00:46,
嗚~虛自己打不出這麼好的文....XD
04/22 00:46

04/22 01:03,
再推 :D
04/22 01:03

04/22 01:07,
推:)
04/22 01:07

04/22 12:57,
COOL大又一好文,學弟妹們能遇到COOL大真好
04/22 12:57

04/23 08:27,
推:D cool大一定要推的啊XD
04/23 08:27

04/23 17:19,
推薦這篇文章
04/23 17:19

05/16 19:23,
推好文
05/16 19: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5.18.13

07/25 14:27, , 1F
大推簽名檔!!但是如果只有專業沒有英文是啥??
07/25 14:27, 1F

07/25 15:29, , 2F
紙糊的老虎...XD
07/25 15:29, 2F

07/25 23:10, , 3F
紙糊的老虎(筆記-ing..)
07/25 23:10, 3F
文章代碼(AID): #14nHcsBu (Trans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