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Tizzy Bac「易碎」後變堅強

看板TizzyBac作者 (ptt處處有溫情)時間11年前 (2013/07/08 15:24),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貼自:http://0rz.tw/Xs4rd (已徵得同意) 廠牌:彎的音樂 類型:國語流行 格式:CD 發行日期:2013-06-14 評分:8.6/10 尼爾‧蓋曼對於「易碎物」的解釋,就是故事本身,故事由脆弱的字母與標點所組成,由 聲音與思想所構成,一旦說出口,它就「消失」了,可在一個說故事人的心中,故事是他 的所有,「他們寧願將時間都浪費在易碎物上,也不願老是在逃避道德債」。因此,尼爾 ‧蓋曼把故事寫得有聲有色有趣,每篇內容、每類風格,都繁衍出不同層次和餘韵,超越 了「易碎」的短暫停留時間。 而Tizzy Bac把音樂當成說書人的「故事」,他們學尼爾‧蓋曼的擬仿改編,反致敬了蓋 曼一次。透過這張《易碎物》,你可看到當中「故事」的風味繁複,那些頑強吶喊或脆弱 自撫,像簡單的文字聯手一起,也能影響到你的心情。Tizzy Bac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早 已定出自己的特點,但此「定」不是定型,他們仍能唱出有聲有色有趣亦令人心有戚戚然 的「故事」,如此「易碎」卻又深刻地存在著。 一首出色的帶頭作品能預告專輯的出眾,《Tonight, Tonight, Tonight》振奮人心的起 勢,直接就踏過悲傷奔向了星光燦爛的前方,Tizzy Bac想以這歌跟聽眾訂約,他們不要 再被太多無謂的困惑所戰敗,用人生閱歷作底的氣魄,表現出比以前更積極的態度。《 One By One Oh We're Gonna Die》輕裝的拍譜、枷鎖的解除,如被風沙嗆過的過來者角 色,勸勉人要珍惜生命的所有美好或遺憾;《喚醒美麗的活力》也是放鬆上緊的發條,落 點在輕處,「當生活無可避免開始有點乏味」,不如一起跳跳減壓的健美操。 尋求全新救贖的《探索時間之謎》,有惠婷再寫下的金句:「懂愛之前先懂傷害,懂得生 命先懂遺憾」,歌曲舞起狂瀾的號聲、音浪,夾上Vocal的鎮定自若,如人在見證瘋狂青 春追逐的時間墻中穿越,不怕風雨,也無懼未知。柔化鬆軟的《飯後甜點》作為專輯的過 渡,仿佛像上張中段「夢」的構思,遊走於意識不清的區域;然後到《這是因為我們能感 到疼痛》的醒覺,在經過前一張EP預熱和《飯後甜點》的長篇醞釀下,這首更顯強大威力 去叫喚仍麻木的人,從反媒體併購壟斷、核電歸零到東海岸凈土保衛戰,2012年的台灣經 歷了社運忙碌的一年,身處如此改變洪流衝擊下的Tizzy Bac,用《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 疼痛》號召更多人齊集,投射出自身小情小感以外更廣闊的議題關懷。 翻過去另一章的《I Don't Wanna Feel》,亦是延續這「醒覺」的狀態,Tizzy Bac認清 自我的心態進化,讓專輯更多時段再不需戰戰兢兢的拉鋸,像搔到孤身者癢處的《你需要 快樂才能活,我不用》中所唱:「其實沒有那麼悲傷,孤單只是狀態選項」,他們不怕成 功的人所顧忌的,才能去除猶豫與觀望,像勇敢者直接走過坑洼的傷痛地帶,現出了瀟灑 、自信的魅力。 Tizzy Bac上兩張專輯,都加入了新元素以喚醒其音樂的活力,《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 怕魔鬼》是鋸琴,《告密的心》是高頻率使用的效果器,到《易碎物》則仿似受萬青影響 ,將小喇叭變成新的畫筆來涂畫。寫「刺猬論」的《There, There》,以感傷的旋律為起 步段,輕敲的鼓聲潛伏起自己力道,小喇叭的現身提昇了音樂情緒,歌曲被劃成三部分向 上的明顯變化,編得富有層次,不斷試探著「愛的防避距離」的痛者,也能在最後釋出裡 ,獲取到解脫的特赦。 音樂做得天馬行空的Tizzy Bac,好比把故事寫得變幻莫測的尼爾‧蓋曼。倒數第二首《 過世的丈夫陰魂不散》,回到了對《易碎物》原書的致敬上,它的神經兮兮詭譎感,讓人 聯想到尼爾‧蓋曼改編的魔幻奇談,而歌中表面古怪的故事,源自人心如易碎品的敏感脆 弱,Tizzy Bac仿似尼爾‧蓋曼揭露不堪的手法,在暗黑與「有趣」間反差出深刻。 終點曲《阿姆斯壮的一小步 (I'll See You in My Dream)》的宏大結構,先是用孤獨琴 音、貝斯彈出在虛無太空中的漫步,然後更多樂器的集結,如流星成雨劃下,星光更加璀 璨。這歌暗藏的玄機,是把太空作為夢想的寄托,而此夢想,剛好能夠聯繫上《這是因為 我們能感到疼痛》中應該去保護的夢!當要在混世裡實現這不現實的夢有多傻,當要在謊 言充斥的社會中守著公義、自由、民主的夢有多難,但它都是一種嚮往,一個目標,而太 空象徵著能容納它的地方,象徵著美好的未來,在Tizzy Bac這篇華麗的贊美詩裡面,正 正是帶出了希望的訊息。 尼爾‧蓋曼用他的改編故事,推翻原有的單純,曝露人性的弱點;而Tizzy Bac的《易碎 物》,卻以本來易碎的夢想為圓心,輻射了積極的能量。年過三十的惠婷面對易碎的自己 ,寫出更堅韌的故事,她和哲毓、前源仍在創作的高峰之中,做出一張自《我想你會變成 這樣都是我害的》之後,最好的集大成之作。 首選:There, There P.S. 這次Tizzy Bac 的《過世的丈夫陰魂不散》被指出在「致敬」 Gotye 的《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大家覺得像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63.203

07/09 19:35, , 1F
前幾篇有討論欸 文章代碼(AID): #1Hm3EBr
07/09 19:35, 1F

07/09 21:37, , 2F
找不到這個文章代碼(AID) @@
07/09 21:37, 2F

07/09 21:37, , 3F
可以跟我說哪一篇嗎 囧 因為我沒有看到QQ
07/09 21:37, 3F

07/10 00:39, , 4F
文章編號7111
07/10 00:39, 4F

07/10 13:39, , 5F
呃...那個...ps不是我寫的 是這篇文章作者...XD
07/10 13:39, 5F

07/10 13:40, , 6F
我還以為是在說這篇文章op了 哈哈
07/10 13:40, 6F

07/10 18:16, , 7F
飯後甜心變飯後甜點?
07/10 18:16, 7F

07/10 18:17, , 8F
還有:一點都不像
07/10 18:17, 8F
文章代碼(AID): #1HscaiDK (Tizzy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