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研帖

看板TigerBlue作者 (義得仁和滅菌槽)時間16年前 (2008/01/20 01:30), 編輯推噓12(1202)
留言14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矛盾的,譬如說沏茶. 許多人喝茶是為了提神.好比說早上起床,等下趕著上工, 為了驅逐纏人的睡意,而來一杯濃茶. 或者是中午午休時間,吃飽了想睡,而泡上一壺茶. 不論何者,為了提神而飲的茶是品不出什麼東西來的, 因為等下總有事等著你急急切切的去忙,人一忙就顧不得講究, 沒了講究也就談不上個品字. 所以,一般而言,沏茶適合在深夜. 夜深人靜,最好還是剛洗過一趟熱水澡,毛孔微微張開, 身上的蒸氣還未褪盡,剛好可以抵擋夜風的吹拂,又保持靈台一點清明. 此時沸水入罐,茶香霎時湧出,隨裊裊白煙,遊走周身. 初飲第一盞,只覺茶湯下通心肺,上通泥丸,而至兩三盞後,方覺五臟六腑 均為茶湯澆沃,如枯木逢春,久旱逢甘之感. 但是,茶終究還是會提神的玩意兒,半夜飲茶則難以成眠, 所以夜晚可說是最適合,也可說是最不適合沏茶的時刻, 於是這便成了一種矛盾. 以上這套閒話可不是我編的,而是一位中年阿伯的版權. 他平日早晨喜歡在公園打太極,某些原因我跟他混的比較熟絡, 而他還有個老婆,在公園裡跳扇子舞,舞姿還算婀娜. 這位阿伯自是不敢指教老婆的舞姿,反倒是給她取了個渾號,叫"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那你道這位阿伯姓牛嗎? 不,他姓金,族譜列名"忠"字,出生時父親又給起了給"照"字. 故得名"忠照".金忠照,這便是這位阿伯的名字, 而"照伯"則是我對他的稱呼. 有趣的是,這"照"字音同"趙"字.昔年金國韃子與趙家天子爭佔江山, 恩怨纏鬥數十年,死傷無數.而這位阿伯取了名音同"金忠趙", 金國怎可能忠於趙呢?所以說起來就有點可笑了. "所以說,你的名字也是一種矛盾" 某天夜裡,我對著正在準備燒水泡茶的照伯說道. 他老兄眼皮也不抬,"喔"的應了我一聲. 他正專注於聽著生鐵壺裡沸水的聲音,"水不可大滾,不然會燒老" 這是他的說法.據說這生鐵壺燒開時的聲音,稱為"松風",我倒不覺得像, 只覺得噫噫嗚嗚的,有點吵. "你買的是什麼茶呀?"他問我. "鐵觀音,特別為你準備的"我答道 "哪兒的鐵觀音呀?" "嘿~這可不是木柵的鐵觀音,你猜猜是哪兒來的?" "我怎麼知道?" "杉~林~溪~"我把一個字一個字拉長了唸,又道 "杉林溪產的鐵觀音,簡稱叫....." "鐵~布~杉~"他一樣眼皮也不抬的說道,一口氣就破了我的梗. "所以我說是特別為你準備的嘛~"我笑道 "哎~少瞎說,杉林溪哪有人種什麼鐵觀音.." 話說到此時,水已經有點開了,開始發出鳴叫聲,壺嘴冒出朵朵蒸氣. 照伯仔細的把水壺提起來,這水壺相當重,但照伯多年來在公園裡的工夫 沒白下.提壺,倒水,整個動作是淵停嶽峙,兩眼直盯著壺口,仿若山廟門前的 金剛.沸水緩緩注入茶壺中,一股花香味立刻竄了出來. "這茶還不錯."他說道. 等待片晌,照伯心中默記時間,覺得差不多了就將茶倒出茶海, 接著我倆便一人一杯. "方才我說道,夜半飲茶是一種矛盾."呷一口茶,照伯先開口 "對.." "而你說我的名字金忠照,也是一種矛盾." "不敢不敢.." "那麼,現下有第三種矛盾."照伯說 "是啥?" "就是這茶,鐵觀音." "鐵觀音?"我大惑不解. "對呀,你聞聞看,這鐵觀音的茶香,花香馥鬱,且有貴氣,仿若斑爛的綾羅綢緞." "你說,這味道跟修真返道,救苦慈悲的"觀音"兩字,扯的上關係嗎?豈不矛盾?" 他聞著杯底的餘香,閉著眼說道. "所以說,這果然是第三種矛盾"我同意他的看法. 鐵觀音的茶湯在杯裡像琥珀一閃閃發光,我又喝了一盞, 突然想起一事,故道: "照伯,講到修真返道,我想起了一件事." "啥事?" "兩天前我去故宮看展,看到一件有趣的字帖." "呦~沒想到你對字畫有興趣呀.." "看看而已啦~"我說 "你看到什麼帖?"他問 "米芾的紫金研帖"我說.. "哦~~"說這兒,他把眼皮抬了抬,似乎對米芾有點興趣. 講到米芾,有些人可能沒聽過,但大部份的人對蘇東坡,黃庭堅,跟蔡襄都有點兒印象, 米芾是宋朝書法名家,與這三人齊名.並稱"蘇米黃蔡".極工書畫,且精於鑑定. 於畫則創有"米家雲山". 米芾不但書畫一絕,而且喜歡收藏.特別是字帖跟文房四寶. 當年他欲購王羲之的"來戲帖",但一時因價錢太高而沒出手, 後來追悔莫及,後修書一封,記載此事,後世也稱為"來戲帖",後來得知買主願意出賣 後,又修書與蘇州的陳師錫代買,此信又稱"致伯修老兄帖." 兩帖並存在故宮博物院. 然而,米芾的另一件作品,"紫金研帖",則是另外一個故事. 在"紫金研帖"裡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蘇子瞻攜吾紫金研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 豈可與清淨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紫金研就是紫金硯,"研"通"硯"字. 意思就是當年蘇東坡拿走米芾一塊視為寶貝的紫金硯,拿走便算了, 還想帶進棺材裡.結果又給米芾想辦法給討了回來. 心道好險沒給你蘇大鬍子給埋進土裡去,故曰:"傳世之物,豈可與 豈可與清淨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所以說,如果這紫金硯被蘇軾帶進土裡,修真返道,吸取這位文曲星的靈氣後, 搞不好會成硯台精吧."我笑著說. 照伯沒答話,低頭啜著茶. 良久,他抬頭盯著我看,說道: "小老弟,因為你今天這茶,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 "什麼秘密?" "哼哼...."他雙手抱在胸前,一付諱莫如深貌. "你得先答應我,這事不能說出去." "拜託...行行好,你的秘密值得說出去才有鬼."我心裡嘀咕著 但口頭上還是敷衍了兩句. "神天共鑑,決不走漏半句."我說 "好,你仔細聽來.."他說 "這故宮藏著這件紫金研帖....."深吸一口氣,他又說. "是假的!!!" "鬼扯!!"我脫口而出,故宮博物院裡高人甚多,每位都是學有專精, 怎可能收的了假貨? "我告訴你,你可知米芾有個渾號?" "叫米顛呀~"我說 "對,既然有個顛字,表示他做事便異於常人." "這塊紫金硯,被米芾視為舉世第一硯." "而蘇東坡雖然視米芾字如風檣陣馬,沈著痛快, 但他污走這塊紫金硯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痛快." "你說那硯是蘇東坡汙走的?" "沒錯"照伯點點頭,又道 "米芾含恨在心,所以後來失而復得此硯,寫紫金硯的時候, 曾在卷底用印補了一個字." "補了啥字?"我尋思道,我只記得卷底有乾隆的印鑑,這不足為奇, 故宮裡被乾隆看上眼的寶貝,大概都有這印. "補了啥字呀........."照伯又呷一口茶,續道. "他呀..............." "補了個幹!!!!!" 照伯氣定神閒的說道. "故宮那卷沒補這個字,所以是後世人摹的."他又說 "原來是這樣呀..."我點點頭 看來,我這泡鐵布杉,真的換得了個天大的秘密呢...... "你可別說出去呀"照伯說. "會上頭版的." 我沒有答話,但卻認真的思考,明天中國時報頭條會不會出現 "震怒!!驚傳故宮館藏書帖是贗品!!"這樣的標題. 夜還很長,而茶還繼續飄著香. -- ---"練神掌的小孩不會變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3.163 ※ 編輯: nmrfarm 來自: 61.230.13.163 (01/20 01:37)

01/20 02:03, , 1F
不知道梗在哪裡 @_@
01/20 02:03, 1F

01/20 02:05, , 2F
啊...那我就冏了...Orz
01/20 02:05, 2F

01/20 02:41, , 3F
我也看不太懂... 是"補了一個 幹 嘛"
01/20 02:41, 3F

01/20 03:44, , 4F
推 補個幹
01/20 03:44, 4F

01/20 06:47, , 5F
01/20 06:47, 5F

01/20 12:25, , 6F
補個幹XD
01/20 12:25, 6F

01/20 17:13, , 7F
補個 幹
01/20 17:13, 7F

01/20 17:13, , 8F
推米芾,真正「老梗」是也
01/20 17:13, 8F

01/21 00:12, , 9F
補個幹
01/21 00:12, 9F

01/21 00:23, , 10F
補個幹
01/21 00:23, 10F

01/21 05:48, , 11F
推松島楓,噫噫嗚嗚的,有點吵 XD
01/21 05:48, 11F

01/21 05:49, , 12F
此篇上接第2850、2883篇,是一個有故事延續性的文章。
01/21 05:49, 12F

01/21 07:31, , 13F
這不能洩漏出去滴,不然會出人命XD
01/21 07:31, 13F

01/24 20:41, , 14F
01/24 20:41, 14F
文章代碼(AID): #17aZEwjh (Tiger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