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政策提高國片放映率? 觀眾、戲院、片商恐三輸已刪文

看板Theater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4年前 (2020/05/24 14:0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振興國片1】政策提高國片放映率? 觀眾、戲院、片商恐三輸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7/4586408 在疫情爆發之前,你有多久沒看國片了?文化部前部長長鄭麗君辭職前宣示,將建立「國 片映演協商機制」,讓國片排片率在三年內增至20%,以振興國片。不過,不少電影人表 示,國片市占率近年僅約6%、7%,排片量早已供過於求,除非能大幅提高國片質量,否則 若貿然提高排片率,恐造成戲院雖播映國片卻無觀眾的景況,觀眾、片商、戲院三方皆輸 。 排片率一般指某國或某部電影占全年電影映演總場次比率,文化部稱國片目前排片率為 10%。電影人指出,全球僅中國大陸用保障排片率保護國產電影,但用保障一定映演場次 或時間來護國片,已是落伍思維,效果也不好,罕有國家這麼做;何況國片市占率(觀看 率)還遠不及10%排片率(放映率),恐多此一舉。 開錯藥方?排片率≠票房 資深電影人黃孝儀曾任電影發行公司總監、影城營運長,表示排片率從來就不代表票房, 排片率高與景氣回升無關,票房和滿場率才是關鍵。何況除了藝術型等獨立製片,商業型 國片排片率早就很高,要振興國片,應是衝國片在各國電影中的市占率、票房占比,提高 排片率根本開錯藥方。 他說,目前國片多數交給華納、博偉等美商發行,因為美商掌握美片上映籌碼,能跟戲院 談較好籌碼,在美國大片間塞進台灣中小片的放映空間,有些國片也交台商威視發行。整 體來說,只要找這些大廠商,至少能在六、七十家戲院上映,超過全台九十餘家戲院的三 分之二,排片率都很高。 去年國片票房冠軍「返校」交華納發行,幾乎全台戲院都演。協助行銷的牽猴子整合行銷 公司總監王師表示,該片由於反應好,全無提前下檔疑慮,若以單部電影看排片率,應超 過90%。 若是觀眾反應不佳的片子,由於發行商和戲院簽約都僅保障首周映演,也就是首周滿座率 不到一定門檻就得下片,放映總場次自然有限。黃孝儀說,在此情況下,就算強制延長放 映時間,看似提高排片量,戲院恐怕仍然唱空城,還排擠到其他檔國片乃至其他國家非主 流片上映空間,影響觀眾看片權益。 不看需求排片全上 下檔速度恐更快 至於出不起錢找美商發行的藝術型獨立製片,提高排片率恐也難保障。王師說,對藝術型 片來說,若排片不分戲院大、小廳,全部灑出去,恐怕稀釋上座率,下檔速度可能更快。 黃孝儀也說,不分戲院統統上的做法,反而傷害一些需要口碑細火慢燉的片子。 王師表示,在國片排片量已夠高、但市占率有限情況下,文化部設想的20%排片率,現有 國片質量根本撐不起來。除非能在短時間內大量提升國片質量,還有研擬新制意義;若是 市占率還不夠高時就貿然實施,對觀眾、片商、戲院會是三輸,「大家一起死」。 根據戲院公會資料,國片市占率從2015年11.13%驟跌到2016年5.37%,2017、2018年雖微 升到6.9%和7.52%,2019年又跌回6.9%。 國片票房增減幅度也與市占率一致。由於2015、2016年只計北市戲院票房,從2015年近 4.7億元在2016年降到近3.9億元,2017、2018年分別升為近7.3億元、8.1億元,2019年又 掉回7億元。 回歸市場機制 國片夠強自然出頭 王師建議,文化部提高排片率前,應設更多前提。比如若市占率超過排片率3%,表示觀眾 想看但看不到,才有調整必要;但若排片率如文化部稱已有10%,市占率、觀眾量卻不及 此,就無庸提高排片率。 他說,還是先回到市場規則較好,例如好萊塢大片就是占票房八、九成,大家也只能在其 下尋找空間,「商品夠好,就會出頭。」黃孝儀也說,如果是觀眾反應好的片子,不用排 片率20%的規範,戲院就會主動加場次,關鍵應是如何提升國片質量與宣傳行銷等。 樂到家國際娛樂總監莊啟祥表示,提高排片率對大片沒差,因為排片量本來就夠高, 但對過去排片率不高的獨立製片可能是好事,只是戲院是否願意為了政府補助放小型國片 ,放棄上映大片的利潤,是另一個問題。他表示,文化部研議提高排片率時,更該問的是 為何戲院不放國片,才是治本之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7.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heater/M.1590300399.A.A92.html

05/24 18:43, 4年前 , 1F
要提高1人看片包廳率?
05/24 18:43, 1F
文章代碼(AID): #1UoWxlgI (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