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播二輪放洋片 全美第一家

看板Theater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1年前 (2012/11/12 01:15),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2-11-11 中國時報 黃奕瀠/調查採訪 在電視還沒出現之前,「看戲」是庶民最主要的娛樂活動,台灣各地戲院林立,更是那文 化繁花似錦時代的證明。台南全美戲院經理吳俊誠說,當年全美原址本計畫興建醫院,但 舅舅卻因「戲院實在不夠」,轉而於民國卅九年建造「全成第一戲院」,也就是全美戲院 前身。「當時戲院不僅演出電影,還有馬戲團、布袋戲、歌仔戲,甚至是歌舞秀。」吳俊 誠表示,光復前後的台灣,民間文化蓬勃,戲院演出多元,即便是電影播放,也有日文、 台語和國語的眾多選擇。當時台南地區的文人,如葉石濤便是戲院常客,孫越也曾透露早 期居住台南時,時常到全美看電影。  至今仍保存巴洛克式外觀的全美戲院,堪稱是台灣老戲院的代表,在現存的二輪戲院中 ,也居創始地位,「民國六○年代,因為首輪戲院競爭太激烈,我父親便參考美國的兩片 放映模式,改播二輪電影。」吳俊誠說,除此之外,全美在洋片尚未風行時,即引進好萊 塢電影。全美戲院鄰近赤崁樓和武廟,這兒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起源地,據聞,大天后宮曾 是台灣第一齣戲劇搬演之所,全美戲院所承接的文化意義不言可喻。  因此,即便有廠商希望他們改用噴墨海報,全美仍保留手繪看板,而這也成為老戲院的 特色。年過六十的畫師顏振發總爬上爬下,細心作畫,畫完後,會凝視作品許久,顯見這 種成就感無可取代,而觀眾和路人的讚賞,更是重要的激勵。  然而,從電視普及、錄影帶和DVD出現,到網路盜版風行,時代還在不停變化著,這 些變化都對老戲院生存造成衝擊。  今年,全美戲院將退下膠卷放映機,大手筆迎接數位時代。「老實說,今年四月之後的 國片,幾乎都是數位拷貝,如果不換設備,會沒電影可放。」膠卷的退位,已是現下許多 二輪戲院的困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55.80

11/12 08:53, , 1F
看成全美國第一家 XD
11/12 08:53, 1F

11/13 12:57, , 2F
+1 以為是美國戲院的新聞
11/13 12:57, 2F

11/13 19:27, , 3F
我覺得那個手繪看版很酷!!
11/13 19:27, 3F

11/13 21:28, , 4F
高雄也有一家戲院有手繪的看板
11/13 21:28, 4F

11/17 22:05, , 5F
看錯+1
11/17 22:05, 5F
文章代碼(AID): #1Gdzqj8m (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