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台灣已刪文

看板Test作者 (立二)時間3年前 (2021/02/19 13: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作者: rutw (Formosan)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爆卦] 台灣去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多達 2968 人! 時間: Thu Feb 18 17:48:45 2021 https://i.imgur.com/lY2rZGJ.png
根據交通部最新的統計數據 [1],在去年(2020)年當中,交通事故件數高達 362,259 筆,有 2,968 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自 2017 年以來,連續四年皆呈正成長。 (23:20更新: 經 yha 大提醒,此為 30 日死亡人數)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人口是台灣五倍的日本,在去年僅有 309,000 筆事故件數、 2,839 人因交通事故死亡 [2],和前年(2019 年)的 3,215 人相比,下降了 11.7%。 (23:20更新: 經 yha 大提醒,此為 24 小時內死亡人數, 要等到三月日本的統計數字才會出來,可參考去年為 3215(24hr內)+705(後續)=3920人) https://i.imgur.com/4NmFjBW.jpg
對日本政府來說,即使這已經是自 1948 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紀錄,也是首次低於 3,000 人,但警視廳仍因未達到第十次交通安全基本計畫的「2,500 人以下」目標而感到 遺憾,期望在今年能繼續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交通社會。 而台灣呢?如果說對抗疫情是國安問題,那提供良好、完善的交通環境更是刻不容緩── 因為明明有許多的交通事故,都是可以透過正確的交通政策、城市規劃、考照難度、人性 化且直覺的標線來避免的。然而,我們卻完全不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交通部、交通局 、警察單位的反省與改進! 以行人路權來說,面對如此惡劣的交通環境,中央交通部和地方交通局的做法是什麼? 1. 要行人看到大車退三步,而不是要求車輛行經路口或轉彎時,應減速、注意後再開 https://i.imgur.com/SWhuzbh.png
2. 要行人在晚上時要自己穿亮色的衣服,卻完全不管貼的黑漆漆的隔熱紙 https://i.imgur.com/35R5bOe.jpeg
3. 要行人走在人行道上,但卻連實體人行道都蓋不出來 https://i.imgur.com/LR28Acz.jpg
4. 要行人過馬路時要自己小心,卻不願意退縮斑馬線、廣建行人庇護島和 Z 字行穿線, 甚至出現薛丁格的行人庇護島,以為畫畫線就能保護行人 https://i.imgur.com/JcvTWW3.jpg
5. 寧願把警力花在加強取締行人,而不是車輛轉彎、行經無號誌路口時未讓行人。 https://i.imgur.com/kvaQlfe.png
6. 平常警察和政府對違規消極不作為就算了,還反過來指責民眾是「地下市長」 最近還想限縮檢舉的項目,掩耳盜鈴,以為讓統計數字降低,就叫做「交通有改善」 https://i.imgur.com/fj2PWkOh.jpg
去年,內政部對外宣稱「人行道 8 年增 6 千公里 可環島 5.3 次」[3],指出全國有人 行道的市區道路長度,從 2011 年的 3,246 公里增加至 9,460 公里,成長近 3 倍。但 內政部卻不敢說,大多其實都是以畫畫油漆的標誌型人行道敷衍了事。 https://i.imgur.com/YNjbKyj.png
舉幾個例子來說,這就是內政部口中的「貓皇很滿意,很平很平的人行道」? https://i.imgur.com/UfE8xK5.jpg
https://i.imgur.com/0UHBoUT.jpg
https://i.imgur.com/xS7QYgL.jpg
https://i.imgur.com/VwvRYH7.jpg
https://i.imgur.com/gqk37zL.jpg
https://i.imgur.com/6fRwHgw.jpg
https://i.imgur.com/1Wbmaau.jpg
https://i.imgur.com/j8dsBef.jpg
為了讓人行道可以停車,倒果為因把人行道畫在路上,要行人去和車爭道? https://i.imgur.com/KoUahMG.jpg
https://i.imgur.com/UBsw533.jpg
當有聲音要求興建實體人行道的時候,各地方政府就跳針說台灣「地小人稠」,但明明還 有空間做超大的路肩放任違停。像是下面這幾個例子,路面邊線外禁行車輛,紅線處也禁 止停車。換句話說,這塊地在法規上車子既不能停也不能走,卻不拓寬成人行道。 https://i.imgur.com/XeqMRw7.jpg
https://i.imgur.com/dwsgNwF.png
https://i.imgur.com/1kFbsiL.jpg
https://i.imgur.com/ydaId3N.jpg
https://i.imgur.com/eMDY08B.jpg
此外,依照工程規定,台灣人行道淨寬不得小於 150cm,不得已時仍不得小於 90cm。 但這個規定根本形同具文,工程單位不遵守、變電箱和號誌柱亂放亂插、警察也放任違停 ,常常看到人行道僅能供一個人通行、甚至被阻斷,行人只能被迫走在馬路上。 https://i.imgur.com/L8Rhjbh.jpg
https://i.imgur.com/BJGwvdQ.jpg
https://i.imgur.com/7VOgaMm.jpg
https://i.imgur.com/Dpubiwh.png
https://i.imgur.com/f6TxMEL.jpg
https://i.imgur.com/Y046kCG.jpg
政府如果真的關心行人,就會為行人蓋實體人行道,而不是明明路旁還有空間,卻幻想這 幾個字真能保護行人。 https://i.imgur.com/YT6b561.png
甚至還有一些白癡想縮減人行道、騎樓的實質可行寬度,還以此沾沾自喜。如果沒有人行 道,請問這些人是要鼓勵行人、嬰兒車、輪椅族走在馬路上去給車撞嗎? https://i.imgur.com/6IguIWd.png
https://i.imgur.com/NclhBUo.png
https://i.imgur.com/N4KZWZC.jpg
https://i.imgur.com/fSrCgMx.jpg
https://i.imgur.com/niy6X4I.png
https://i.imgur.com/8fUouYn.jpg
https://i.imgur.com/YsPlONw.jpg
人行道是一個合格城市的必備公共設施,就算只有一個人會走,就應該要規劃人行道;而 一個合格的人行道,只要夠寬廣、有平整的柏油或水泥鋪面即可,不用花大錢鋪磚鋪瓦, 但一定要做到實體隔離和實質淨空,無論是使用路邊緣石還是柵欄──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們的政府和工程單位每年花那麼多稅金出國考察,卻裝死說不知道。 台灣交通的爛,以及對行人路權的漠視,還可從外國對台灣的旅遊警告一窺究竟。 美國政府的旅遊建議 [4]: "Exercise caution when crossing streets because many drivers do not respect the pedestrian's right of way." 「在穿越馬路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很多駕駛不懂得尊重行人路權。」 英國政府的旅遊建議 [5]: "Be alert crossing roads, even on protected crossings." 「即使走在應該受保護的行人穿越道上,行人仍然必須保持注意。」 澳洲政府的旅遊建議 [6]: "...vehicles might not stop at pedestrian crossings. Look before stepping onto the road. To stay safe: ...don't expect traffic to stop at pedestrian crossings — look before stepping onto the road." 「車輛可能不會在行人穿越道前停下來,在踏出步伐前應先看一下。為了安全起見,千萬 別指望駕駛人看到行人穿越道時會停下來,在過馬路之前應先觀察一下周遭的車輛。」 加拿大政府的旅遊建議 [7]: "Driving habits in Taiwan are often more erratic and reckless than in Canada. Substandard road conditions and local disregard for traffic laws result in frequent accidents. Several foreigners have been involved in accidents that caused serious and even fatal injuries. Pedestrians should always exercise caution when crossing the road. Be aware of your surroundings at all times if you plan to drive a vehicle in Taiwan." 「與加拿大相比,台灣駕駛的習慣通常更為野蠻。不合格的道路條件以及駕駛對交通法規 的漠視,常導致頻繁的交通事故。許多外國人會遇到交通事故,輕者重傷,重者死亡。行 人在過馬路時應始終保持謹慎。如果您打算在台灣開車,也請時常注意周圍路況。」 日本政府的旅遊建議 [8]: 「(1)交通事故情勢  台湾では日本に比べ、交通事故に遭う危険を感じる場面が多くあり、十分な注意が必 要です。警察当局の統計(2019年)によると、交通事故発生件数は32万2,374件と、前 述の刑法犯認知件数よりも多くなっています。また、人口10万人当たりの交通事故発生 件数は日本の約4.5倍となっており、統計上も日本よりも交通事故に遭うリスクが高い ことが明らかになっています。 (2)日本人の交通事故  深夜、台北市内の交差点において、日本人が交通事故に遭い、重傷を負う事案が発生 していますが、上記日本人は青信号で横断歩道を渡っている際に事故に遭っています。 他にも日本人が夜間帯に道路を横断している際に交通事故に遭って亡くなった事案、日 本人が車両を運転して交通事故を起こして亡くなった事案等もあります。 (3)交通事故対策 台湾人のドライバーは、歩行者よりも車両を優先する傾向があり、日本と比較すると 運転マナーが良くない。」 「(1) 交通事故情況 與日本相比,在台灣遇到交通事故的機率很高,需要非常小心。根據警方單位的統計, 2019 年的共發生 322,374 起交通事故案件,遠高於刑事案件。此外,台灣的交通事故率 是日本的 4.5 倍,從統計數據上來看,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比日本高。 (2) 日本人的交通事故 深夜,一名日本人在台北市的十字路口發生交通事故而身受重傷,但該名日本人是在行人 號誌為綠燈的情況下,走在行人穿越道時被撞。還有日本人在晚上過馬路時被撞死,以及 日本人駕駛汽車時遭遇交通事故而死亡的情況。 (3)交通事故對策 比起行人優先,台灣駕駛的行車習慣更傾向於車輛優先,他們的駕駛禮儀不及日本。」 錯誤的交通政策在過去已經造成數萬人死亡,如果台灣政府可以早點引以為鑑,有很多冤 魂是不用犧牲的。日本在過去在 1970 年代也是經過一系列的「交通戰爭」,藉由正確的 交通安全教育、嚴格執行的法規、人性化的標線設計、廣設人行道,才讓交通事故死亡率 由 16,000 人以上降至今日不足 3,000 人。 https://i.imgur.com/tb2v2Td.jpg
https://i.imgur.com/WBoNXsJ.jpg
除了一般的行人,此外還有更為弱勢的孩童、孕婦、助步器使用者、輪椅使用者、電動代 步車使用者、推嬰兒車的家長、視障者等。他們比任何人都還需要一條安全且平順的道路 ,為何政府長時間忽略他們的需求? https://i.imgur.com/ObIwGf6.jpg
https://i.imgur.com/xUGACD8.png
https://i.imgur.com/FsU8jTz.jpg
https://i.imgur.com/zUomYlI.jpg
https://i.imgur.com/isfLwVV.jpg
https://i.imgur.com/QmJIyPm.jpg
https://i.imgur.com/UERkaLk.jpg
https://i.imgur.com/3v0jpr0.jpg
https://i.imgur.com/zj3hwwh.jpg
https://i.imgur.com/NlLt7qo.jpg
上至總統、各級部長、達官顯要、縣市首長,下至立委民代、工程單位,有哪位敢挑戰 「輪椅之行」──親自體會坐在輪椅上,在沒有他人的協助下,「行」在他們引以為傲的 「人本交通環境」裡面?輪椅族是最為脆弱的用路人之一,如果連輪椅族都無法行得安全 ,這種連自己都沒把握能走的路,為何在工程規劃、驗收時會通過?這種不食人間煙火、 不知民間疾苦、視行人生命為敝屣的態度,就是我國交通的最高準則? 在走出家門、下車後,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當行人;在邁入高齡化社會之後,每個人總有 一天都會面臨無法再開車騎車,只能拄著拐杖出門,或是坐輪椅出門的情況;而在少子化 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為下一代提供更為安全的交通環境。 試問,面對每年死超過 3000 人的交通問題,台灣的中央、地方政府有想認真面對嗎?還 是繼續鬼遮眼,不管統計數據,忽視許多土木專業、人本交通團體、路權團體的倡議,繼 續自我感覺良好,用錯誤的交通政策荼毒民眾「行」的安全? 我們離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還有多遠? https://i.imgur.com/tFhEl5N.jpg
https://i.imgur.com/0SMty4R.jpg
https://i.imgur.com/7T1FTtI.jpg
https://i.imgur.com/SiAd8Pr.jpg
https://i.imgur.com/tIzlUcH.jpg
https://i.imgur.com/j5nl0EH.jpg
Reference: [1] 道安資訊查詢網 / https://roadsafety.tw/Dashboard/Custom [2] https://car.watch.impress.co.jp/docs/news/1298268.html [3] 內政部的臉書貼文 / https://reurl.cc/L0prj4 [4] Taiwan International Travel Information / https://reurl.cc/E2pNNv [5] Foreign travel advice: Taiwan / https://reurl.cc/5oGLyM [6] Taiwan Travel Advice & Safety / https://reurl.cc/2bDAGE [7] Travel advice and advisories for Taiwan / https://reurl.cc/KxpzWn [8] 安全対策基礎データ:台湾 / https://reurl.cc/NXp8eQ [9] 部分圖片與翻譯引用自「Aye Taiwan」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cotland1/ 「我是台灣行人」https://www.facebook.com/imapedestrianintaiwan 「台灣的腦殘無障礙空間」https://www.facebook.com/accessibilityTAIW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2.97.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st/M.1613712023.A.616.html
文章代碼(AID): #1WBqgNOM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