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Djokovic 和 Murray的差距 (論接發)

看板Tennis作者 (劉 備 , 字 玄 德)時間9年前 (2015/07/13 16:36), 9年前編輯推噓6(6011)
留言1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sleeeve (赴美留學的日子...)》之銘言: : 四強賽和決賽,Fed分別對上當今四巨頭之二的Mur和Djo,大家也都說Djo跟Mur的 : 反拍都是世界頂尖幾乎不分軒輊。兩人的一發也都很棒(二發當然就Djo >> Mur)。 : 接發水準口耳相傳也都不分軒輊,相當頂尖。(撇除正拍,切球等技巧) : 只想討論綠色的部分,兩人真的不分軒輊嗎? : 這次Fed對兩人的比賽或許就看得出水準,當然更不用說兩人之間的對戰連敗紀錄。 : 以反拍來說,決賽Djo的反拍給Fed的正反拍壓制(尤其反拍),可以說非常的大。但我 : 覺得另一部分也是因為Djo的佈局很成功,Fed接完反拍的後續動作幾乎被Djo給預測到 : (EX:切反拍直線,準備在正拍區待位打正拍斜線等)。我覺得Djo跟Mur的反拍來說,Djo : 的反拍可以推得更深,更平,Mur的落點稍淺,後續的布局也比較被動。 : 一發Mur的速度當然是big4最快,但Djo近年來的一發可以打得很平落點很準,即便兩 : 人對陣,一發得分率也不落下風,Mur的一發也很棒,但落點似乎有點死板,對決其他 : 對手看不出來,但一起對上Fed,水準就有分別了。 : 最後是接發,兩人水準都極高,真要說差別,就像Murray說的,Djo的動作比較靈活, : 而且回發球比較平落點也比較準,即便兩人對陣,Djo的接發水準也是略勝一籌。 推文中有人在爭論Murray他的接發到底是保守還是積極 而且講得一團亂,定義都搞混了,我就在這邊重開一篇講清楚好了: Murray的接發不是不夠積極,只是他積極的鑽研在不重要的地方 當然,Murray的接發經常拼出接發直接得分, 落點壓邊邊角角的的頻率也高於平均 但問題是,這樣的情況在接發而言終究是low percentage play, 是不可能多常出現的情況,鑽研這方面的成功率無異於捨本逐末,不是嘛? 理由很簡單,發球者對於接發者,終究還是有著相當絕對的優勢。 而且是三重優勢:shot selection、ball placement、player court positioning 第一點就是指要發什麼球種(上旋、上側旋、側旋、平擊) 第二點當然就是指球的落點(內角、外角、近身、深淺) 第三點則是指,因為發球是發斜線的,所以接發者為了COVER發球方所有的發球範圍 一定要站在偏球場的一邊,一定會留出蠻大部分的open court。 都是很基本大家都知道的事,可是集合起來就是讓接發方淪為幾近絕對的弱勢。 因為這三個層面,完全都是發球方100%能自己決定的事情,你根本無從干擾。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要一直拚接發直接得分 (無論是ace或是讓對方打不好直接出界) 想也知道你一定要至少預判到對方發球的shot selection(應對才會準) 以及想辦法把接發回球的落點盡可能壓往邊角, 換句話說你要跟對方的發球拚ball placement, 有的時候如果對方是反應快身體平衡的選手,發球後的延遲時間短。 你甚至可能要再更趨前,換句話說就是要拚player court positioning。 這樣的情況都湊滿,接發直接得分才拚得出來啊! 那你想也知道,要一次扭轉 2/3 甚至 3/3 的既定條件劣勢才能拼出的球, 它的成功率有可能高到哪去嘛?(無論你再怎麼去鑽研) 事實上,就算是接發排名頂尖的男子選手(這其中包含不少世界排名TOP10) 他們所有的接發直接得分,佔他們所有接發的總分數比,平均也就1x~2x%而已 好啦最高一點算你30%,那麼剩下的六七十趴的接發呢? 難道通通要是拼接發ACE失敗的失誤嗎? 那這樣風險未免也太高了吧... 所以一個好的接發,重點不應該放在這種再拚也不是很能強求的地方。 而是應該反過來,專心在比較 HIGH PERCENTAGE 的情況下,你該怎麼取得優勢。 也就是說,接發大部分的情況:回出一個球速中等的球落在中場附近。 在這種scenario,接發方要怎麼避免發球方利用你這個接發,取得明顯的優勢, 那才是重點!!無論你是要提早回擊到對方腳邊破壞他剛發球完的平衡 或是用切推的阻止對方馬上給你1-2-punch,或是佔位調整來讓自己擊球位置更積極。 總之就是記得剛剛提到的三大劣勢裡,你一次只要拚扭轉一個就好了!! 真的要拚到化解2/3的劣勢以上,那只有在對方的"二發"、"而且真的非常弱" 的情況下,才是能夠考慮的務實選項。 總結來說,接發者心理面只該想著兩個明確的目標: 1.keep the ball back into play 2.avoid staying passive head-on 想要在對方的發球局得分,在接發時先做好這兩件事就好。 想要搶下分數,你無可避免的還是要在對抽裡尋求解方,至少這樣子的風險低。 Murray的接發的例子就是一個很慘痛的"配錯點"的概念,實際衍伸出的例子。 他並不是沒有技巧,事實上他的接發,手上技巧已經好到讓人難以置信了。 但問題在於他經常三個層面都想拚, ball placement 也要拚壓邊 court positioning 也要拚趨前 shot selection 也是都在拚最快最有威脅性的推擋 他少說每次接發至少都是拚兩個層面以上 問題是現實就是:you can't have it all... 所以即便在接發得分上他名列前茅,但整體而言在對方發球局造成的威脅性。 (以 逼出的破發點/他要接發的總分分數 來做衡量 ) 卻未必優過其他前幾位。 理由很簡單,他的接發玩的是 高風險&低比率 的game,狀況好的時候很神 狀況不好的時候就真的很苦手了,尤其會讓自己在接發局顯得不夠沉著。 畢竟頂尖網球選手的狀況,風險控管和穩定性是最重要的了。 而發球跟接發方之間的拉鋸,思考層面的mind game跟實際的動作執行, 也是幾乎一樣重要,網球有很多東西潛伏在表面之下,賽場上看不到的。 PS: 真的接發能夠一直拚的狀況,像布朗對豆豆那場,也是最多拚2/3個劣勢扭轉而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XxD2XhXlM
大家可以自行觀察看看。 而Makaay大在原文推文裡提到的那種接發策略導向,發展到極致的人是下面這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4G4VWS_iM
Santiago Giraldo 不斷的拚接發ace看似很猛,但是在這些精采好球highlight背後 其代價的成功率/失敗率呢? 這是真的想要有穩定的表現的選手 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畢竟科學化數據分析,當初導入的價值就是於此。 但是這種表現在他身上有沒有辦法長期維持? 我想大家自己去找影片看就知道了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54.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nnis/M.1436776561.A.739.html

07/13 18:18, , 1F
推皇叔
07/13 18:18, 1F

07/13 20:16, , 2F
最近L大的文章我都有發漏喔XD
07/13 20:16, 2F

07/13 20:20, , 3F
感謝發漏XD
07/13 20:20, 3F

07/13 20:32, , 4F
推一個
07/13 20:32, 4F

07/13 21:09, , 5F
專業
07/13 21:09, 5F

07/14 09:30, , 6F
07/14 09:30, 6F

07/14 10:11, , 7F
專業,但是可以講中文嗎@@
07/14 10:11, 7F

07/14 17:37, , 8F
其實是因為我不知道這些術語翻成中文該叫什麼 T_T
07/14 17:37, 8F

07/14 22:25, , 9F
低成功率戰術、擊球種類選擇、回球在球場上的相對位置
07/14 22:25, 9F

07/14 22:26, , 10F
球員在球場上的等待擊球位置、場地空檔、至少回球入場
07/14 22:26, 10F

07/14 22:27, , 11F
對抽避免處於被動(l大專業,亂翻一通 XDDD)
07/14 22:27, 11F

07/14 22:29, , 12F
怎麼翻都很不順啊 不如直接原文XD 下次我先去查好專有名詞
07/14 22:29, 12F

07/14 22:30, , 13F
也對,這些名詞其實重點不在中文翻譯,而是背後代表的
07/14 22:30, 13F

07/14 22:30, , 14F
場上意義和數據分析意義
07/14 22:30, 14F

07/15 00:41, , 15F
很多名詞術語真的很奇妙 看英文原文就知道它在分析上是指
07/15 00:41, 15F

07/15 00:41, , 16F
啥意思,一看字面就知道,翻成其他語言卻變成又要去看定義
07/15 00:41, 16F

07/15 00:42, , 17F
才知道是什麼碗糕了 QwQ 也許英文真是學術最適合的語言吧
07/15 00:42, 17F
※ 編輯: LyoBei (114.26.154.103), 07/15/2015 00:44:51
文章代碼(AID): #1LetXnSv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