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上海之行

看板Tennis作者 (現在永遠)時間21年前 (2002/11/20 20:3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次的上海之行雖沒能如願見到Sampras 但世界頂級高手之間的較量仍令人印象深刻 上海能辦這樣的比賽 代表了他們積極躍上世界舞台的企圖心 就像我在街頭看到的標語一樣 "中國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中國" 上海可以傾全力讓世界的目光聚焦 台灣能不能? 先讓我說些廢話吧 這次的賽事當然不是盡善盡美 許多缺點板友們都已經提出了 但我想強調的是 任何事都有第一次 這次的上海也一樣 年終八強賽不同於其他層級較低的比賽 眾人對它的要求自然也高得多 不過有開始總比原地踏?來得好 希望這次的經驗能帶給中國網球運動及主辦單位新的體認 承辦國際性運動競賽是替一個城市或國家打響知名度的好方法 前提是必須有完善的設施 充足的經費 一定人數的運動人口 但令人遺憾的是 台灣的體育運動往往在政治角力和缺乏效率的官僚體系下被犧牲了 我們沒有像樣的籃球場館 網球中心 連個小巨蛋都孵了好久 世界盃結束後 政府宣布今年是足球年 但我們的政府不知道 推廣一項運動不是立竿見影的 運動風氣需要長時間的催化 這其中包括場地的建設 專業人才的養成等等 光一個撒錢的足球年是不夠的呀 台灣體育需要的不是隨波逐流無法延續的政令 我們更需要的是有宏觀遠見的當局者和一套周詳縝密的發展計畫 廢話說完啦 呵呵 說說上海吧 這次上海大師賽給我最大的感想是人民的素質還跟不上發展的腳步 尤其令人詬病的便是在比賽開始後仍然走動的觀眾 這點我想大家在電視上應該也"欣賞"到了 "Please be seated,......please,........any seat please,......thank you,.....thank you....." 主裁判幾乎每隔幾局就要維持一下觀眾的秩序 而那些走動的人群卻仍然大大方方自顧自地走 連這麼基本的英文都聽不懂 還是根本不清楚自己已經成為破壞球賽秩序的一份子 我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在包廂最為嚴重 看台上的秩序反而較好 會不會是贊助商拿到包廂票後給了些看不懂網球的人?? 不懂沒關係 有機會接觸更是好事一樁 但能不能在走進球場之前先學會如何當個好觀眾 另外也很令人抓狂的是比賽中不時會傳來小孩的尖叫聲 真是夠煩的 我覺得那應該也是包廂傳來的 據我觀察 看台上小孩很少 80%的小孩集中在包廂 我旁邊坐了個瑞士小男孩 他就不會隨便尖叫 各位各位 我所指的尖叫 可不是隨比賽的緊張起伏情不自禁發出來的聲音喔 是那種令人討厭的 不識時務的吵鬧聲 (千萬不要誤會 我對包廂的觀眾沒敵意 :P) 對了 不知道是不是在現場看的關係 我感覺這次賽會的線審在喊出界球時總是有氣無力的 平常看電視轉播時可以很清楚聽見的out 在現場常常都聽不到 這會不會是中國人比較含蓄的原因?? 還有就是很不敏捷的球童 (好像slow motion) 我一開始看到某個球童拾球和跑位的動作時 以為只是特例 後來發現幾乎每個都是這樣 整個動作流程給人很散漫茫然的感覺 每天看完球賽回飯店打開電視都會有八強賽的報導 當然 說的不外乎一大堆浮面的好話 (中國還是脫離不了一言堂) 倒是希望主辦單位能作徹底的檢討 這樣才能有經驗累積的進步 不論如何 就像我之前說 有開始總是好的 這次沒見到Pete 但看到Moya也不錯 老實說 在買票的時候根本不認為Carlos Moya能到上海呢 比賽幾乎都是底線大戰 反倒沒什麼令我印象深刻的網前佳作 球員的穩定性還是關鍵 這也就成了勝負之所在了 現場看球和看電視轉播各有利弊 攝影機可以替你捕捉不同的角度和球員的面部表情 不過比較起來 我比較喜歡在現場感受那種緊張的氣氛 (第一次看現場可興奮的哩) 有幾個球我幾乎都緊張到不能呼吸啦 呵呵 好了 先不說啦 下次想到再補充 一回來就有好多事情等著做 期待有一天我有錢有閒旅行世界看網球!!!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7.210.91

推 210.202.56.176 11/20, , 1F
好羨慕...
推 210.202.56.176 11/20, 1F

推 211.74.219.150 11/21, , 2F
我也想環遊世界看網球~~
推 211.74.219.150 11/21, 2F
文章代碼(AID): #zsu976e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