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三星提出神經形態晶片新見解 複製貼上大

看板Tech_Job作者 (zxcvxx)時間2年前 (2021/10/06 17:32), 編輯推噓6(607)
留言13則, 7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三星提出神經形態晶片新見解 複製貼上大腦 https://bit.ly/3Afs1J4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2021年9月23日於《Nature Electronics》科學期刊發 表,「基於複製和貼上大腦的神經形態電子學」(Neuromorphic electronics based on copying and pasting the brain)的論文,分享了新的見解,離實現更好模仿大腦的神 經形態晶片(neuromorphic chip)又更近一步。 該研究主要作者,由三星高級技術研究院(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究員、哈佛大學教授Donhee Ham,哈佛大學教授Hongkun Park,三星SDS總裁兼執行 長、三星研究院前負責人Sungwoo Hwang,以及三星電子副董事長兼執行長Kinam Kim。 論文中闡述的見解,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複製」和「貼上」。論文提出了一種方法, 利用Donhee Ham和Hongkun Park教授開發的奈米電極陣列(nanoelectrode array)「複 製」大腦的神經元連接圖,然後將圖片「貼上」到高密度的3D固態記憶體網絡上。 透過這種複製和貼上的方法,作者設想創造出一種記憶體晶片,接近大腦獨特的計算特徵 :低功耗、便捷的學習能力、對環境的適應,甚至是自主和認知,都是目前的技術無法達 到的。 大腦由大量的神經元組成,神經元的連接負責大腦的功能。因此,對連接圖的瞭解是對大 腦進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關鍵。 神經形態工程於1980年代首次被提出時,目標是在矽晶片上模仿神經元網路的結構和功能 ,然而即使到現在,人們對大量的神經元是如何連接、創造大腦的高級功能依然所知甚少 。因此,神經形態工程的目標已經放寬到設計一個受大腦「啟發」的晶片,而不是嚴格意 義上的「模仿」。 論文中提出了一種回歸神經形態目標的大腦逆向工程的方法。奈米電極陣列可以有效進入 大量的神經元,敏銳的記錄電信號。這些大規模並行的細胞內記錄為神經元連結圖提供資 訊,可以繪製出神經元相互連接的位置以及連接的強度。從這些記錄中,可以提取或「複 製」神經元連結圖。 神經元圖譜從複製到可以被「貼上」到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的網路 中,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固態硬碟(SSD)中的商用快閃記憶體,或可變電阻式記憶體 (RRAM)等新型記憶體,透過對記憶體進行編碼,使其電導代表複製的圖譜中每個神經元 連接的強度。 論文更進一步,提出了一種將神經元接線圖迅速粘貼到記憶體網路上的策略。當由細胞內 記錄的信號直接驅動時,一個特別設計的非揮發性記憶體網路可以學習和表達神經元連接 圖。這是一個直接將大腦的神經元連接圖下載到記憶體晶片上的方案。 由於人腦估計有1000億左右的神經元,以及1000倍左右的突觸連接,最終的神經形態晶片 將需要100兆左右的記憶。將如此龐大數量的記憶集成在單一晶片上,將通過記憶體的3D 整合來實現,這是三星領先的技術為記憶產業開闢了新世代。 三星計畫利用在晶片製造方面的經驗,繼續研究神經形態工程,擴大在下世代人工智慧半 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目標,將推動機器智慧、神經科學和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33512739.A.42E.html

10/06 17:47, 2年前 , 1F
腦晶片要出現了?
10/06 17:47, 1F

10/06 17:55, 2年前 , 2F
不確定台灣針對仿神經型態晶片的概況
10/06 17:55, 2F

10/06 19:21, 2年前 , 3F
韓國人有技術?!
10/06 19:21, 3F

10/06 20:33, 2年前 , 4F
旺宏好像有
10/06 20:33, 4F

10/06 20:33, 2年前 , 5F
韓國技術可好的, 光記憶體就屌打台灣IC
10/06 20:33, 5F

10/06 23:17, 2年前 , 6F
就是SNN晶片,脈衝神經網絡,臺灣清華有老師在做憶
10/06 23:17, 6F

10/06 23:17, 2年前 , 7F
組器。北京清華發了一篇在Nature上面,將CNN與SNN結
10/06 23:17, 7F

10/06 23:17, 2年前 , 8F
合在一起,操作自行車。
10/06 23:17, 8F

10/06 23:18, 2年前 , 9F
運算性能不高 IBM提出二十年有了
10/06 23:18, 9F

10/06 23:20, 2年前 , 10F
有兩種部署方法,一種是量化卷積神經網路再部署,一
10/06 23:20, 10F

10/06 23:20, 2年前 , 11F
種是直接使用脈衝神經網路部署
10/06 23:20, 11F

10/06 23:23, 2年前 , 12F
這篇應該是說“存內計算”,對岸做的也不錯。
10/06 23:23, 12F

10/07 03:31, 2年前 , 13F
三星的科技創新技術真的是很厲害的
10/07 03:31, 13F
文章代碼(AID): #1XNMqZGk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