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英特爾購併Mobileye是追夢還是夢靨?

看板Tech_Job作者 (zxcvxx)時間7年前 (2017/03/23 09:07), 編輯推噓6(604)
留言1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情報】英特爾購併Mobileye是追夢還是夢靨? http://bit.ly/2nCnWhp 一批來自於史丹福大學AI實驗室, 為積極研發無人駕駛汽車而放棄學業, 創立Drive.ai公司。由於初期研發困難, 但卻在2015年3月獲得團隊建立以來的第一筆創投孵化資金。 以不到兩年的研發,於2017年2月向世人展示能在下雨夜晚自動駕駛的系統。 兩年前Drive.ai成立之初,當時谷歌已經積累了多年的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經驗, 可是Drive.ai深深知道谷歌對於自動駕駛的研發經驗並非是最佳的, 因為其採用了過於昂貴的雷射雷達和高精度地圖等, 並且一開始未採用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技術。 所以Drive.ai為了避免走冤枉路從一開始就採用深度學習的策略。 換個角度來說,Drive.ai的目標是在於研發一輛採用初級雷達、 便宜攝影機、以及谷歌2D地圖即可上路的自動駕駛車, 其並採用深度學習解決成本問題,強化認知準確性以及尋求可行的商業模式。 避免讓自動駕駛系統流於只有昂貴汽車材擁有的系統,難達到普及化的目的。 這意味著Drive.ai採用的技術和 Waymo(原來谷歌無人駕駛車部門)、 特斯拉等都不太一樣。 目前在自動駕駛領域,分成兩種研發方向, 第一個是採用規則為基礎(Rule-base)的方式, 也就是廠商針對開車遇到的每個場景進行固定代碼方式, 告訴汽車應該如何處理這樣情況。這樣的結果是, 當汽車遇到新場景且無對應的代碼, 那麼自動駕駛系統就不知道如何處理。 更何況不同汽車廠商對於相同場景, 可能有不同處理方式,這加深了肇事的機會。 隨著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技術不斷進步, 現在廠商開始將這些技術加入自動駕駛系統之內, 也是現今更受歡迎的研發方向。而Drive.ai就是走這一條路線。 因為深度學習可以類比人類大腦識別機制, 對於非結構化資料進行更好的辨識、判斷和分類, 再不斷透過演算法從資料和訓練中學習。 所以即使自動駕駛車在全新的場景之內, 車子也知道該如何處理, 而且愈來愈能夠適應環境且不斷擴展其能力。 從深層的角度來看,Drive.ai是聚焦在汽車的大腦之上, 透過軟體層面進行深度學習技術來打造自動駕駛的人工智慧系統, 這比起谷歌、特斯拉甚至於其它打造昂貴的硬體規格系統來說, 的確更能夠發展出優異的自動駕駛系統。 只不過,這些測試依舊需要時間, 且Drive.ai也需要合作夥伴, 才能讓其在未來自動駕駛世界獲得比大廠更好的未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90231275.A.986.html

03/23 09:35, , 1F
泡沫題材
03/23 09:35, 1F

03/23 10:11, , 2F
最合理的方式應該還是資料庫的方式吧,所有車共享經驗
03/23 10:11, 2F

03/23 10:12, , 3F
台積市值打敗Intel了
03/23 10:12, 3F

03/23 10:28, , 4F
看了整篇文章 確好像沒看一樣
03/23 10:28, 4F

03/23 10:37, , 5F
沒啥 waymo還在攤提2G時代的基地台成本
03/23 10:37, 5F

03/23 10:37, , 6F
一個生下來就是deep learning年代的能比?
03/23 10:37, 6F

03/23 10:59, , 7F
夢魘 笑靨
03/23 10:59, 7F

03/23 13:50, , 8F
台積能比? RD多少人 年薪多少?
03/23 13:50, 8F

03/23 16:09, , 9F
Intel重心漸漸在往高速運算,AI 要核心技術併購新創最快
03/23 16:09, 9F

03/23 22:53, , 10F
同樣的文章可以PO兩次嗎 版主可以管管嗎
03/23 22:53, 10F
文章代碼(AID): #1Oqn_hc6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