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OLED替代LCD至少要五年中國不再「盲目投資

看板Tech_Job作者 (zxcvxx)時間7年前 (2016/11/07 08:41), 編輯推噓16(17116)
留言34則, 2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源:http://bit.ly/2ebfcdE OLED替代LCD至少要五年 中國不再「盲目投資」 近日中國·北京2016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DIC 2016) 2016年11月1~2日舉辦,群聚全球 頂尖的顯示技術企業領袖,圍繞全球顯示產業的發展狀況、未來技術及市場趨勢交流了他 們的專業看法。 其中,對於中國OLED顯示技術何時可取代現有液晶顯示技術的替代進程,來自深圳市華星 光電公司車漢澍副總裁的看法受到關注。 他認為,過去中國政府巨資扶植CRT顯示技術,建成了八大彩色顯像管廠和八大玻殼廠,引 入113條彩電裝配生產線,孕育了很多家電行業巨頭;而2004年開始到2016年,電視顯示技 術從CRT轉向液晶、等離子,花20多年建立的中國彩電工業,如今中國的液晶顯示產業面臨 同樣這樣的險境。而現在,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產廠商仍在不斷投入新世代線的廠房建 設,又要面對韓國三星、LG等已開始撤離液晶面板製造轉攻OLED的技術追趕的壓力。 對於中國OLED顯示技術何時可取代現有液晶顯示技術,他認為“OLED和LCD至少會並行五年 以上。”但不認可「盲目投資」。 因為,作為液晶面板行業的後起之秀,華星光電涉足顯示面板製造行業只有七年時間,目 前已經在整體產能規模上,成為中國第二大液晶面板供應商,全球排名也達到第六位,而 最新決定建造的G11項目(11代顯示面板生產線)總投資規模高達465億元人民幣,如何在 這5年時間中,實現成本回收,還要在OLED的研發、量產上時刻保持與韓廠的“安全距離” ,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之多。 因此,車漢澍副總裁說明華星光電目前的戰略部署:大尺寸上向超大尺寸發展、小尺寸向 柔性方向發展: ● 在大尺寸方面,全球每年的複合成長率是每年消耗掉一條8.5代線的規模,華星G11廠預 計2018年12月生產,主要目標鎖定在43、65、75英寸液晶顯示面板。 ● 小尺寸方面,武漢華星小尺寸是進軍柔性顯示方向,準備明年在武漢上一條6代的柔性 生產線。三星明年要推出首款可折疊式的手機,預計柔性可能成為主流應用。 以上,我們看到“中國隊”華星光電對於未來市場的變化有著沉著的思考。事實上,一直 以來,華星光電同樣獲得中國政府補助。 另一家,中國”顯示器國家隊”京東方,據統計從2011年至2015年,分別獲得政府補助為 6.66億元、9.26億元、8.38億元、8.3億元和10.45億元。還有,科研補助為5.01億元、7.49 億元、6.53億元、6.58億元和8.2億元。2015年,京東方除獲得8.2億元的科研項目補助外 ,還獲得了第8.5代TFT-LCD項目補助和第6代TFT-LCD項目補助。 由此可推測,對OLED新產線的投資,未來中國政府將不再進行「國家層面的大規模支援」 。因為,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處長王威偉也表示,「新型顯示器」是中國重點 推進技術領域之一,政府在國家層面大力支援新技術的自主開發能力,往上游產業加快本 地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78479296.A.1AB.html

11/07 09:25, , 1F
政府補助啊 可憐
11/07 09:25, 1F

11/07 09:27, , 2F
台灣LCD產業有機會起飛嗎?
11/07 09:27, 2F

11/07 09:55, , 3F
沒有
11/07 09:55, 3F

11/07 09:56, , 4F
5年後,距離micro LED量產沒多久
11/07 09:56, 4F

11/07 10:08, , 5F
下一個鋼鐵業wwwwww
11/07 10:08, 5F

11/07 11:08, , 6F
我一直以為投資就是盲目的
11/07 11:08, 6F

11/07 11:12, , 7F
地方政府要政績 官員要錢 怎可能不繼續投
11/07 11:12, 7F

11/07 11:13, , 8F
台廠消息呢?
11/07 11:13, 8F

11/07 14:30, , 9F
不投資 其他人怎麼活 政府補助油水和發展 是兩回事 擋人
11/07 14:30, 9F

11/07 14:30, , 10F
財路
11/07 14:30, 10F

11/07 15:15, , 11F
連瀚宇彩晶都開始獲利了
11/07 15:15, 11F

11/07 16:48, , 12F
與其打額的投資研發,不如等別人成功再挖角拉偷技術拼價錢
11/07 16:48, 12F

11/07 16:49, , 13F
中國是不是打這個算盤
11/07 16:49, 13F

11/07 16:51, , 14F
就先給lg訂單然後抽單,等股價創新低,再收購就好了
11/07 16:51, 14F

11/07 16:51, , 15F
啊╮(╯_╰)╭
11/07 16:51, 15F

11/07 20:37, , 16F
等台灣發展技術穩定再挖人過去就好啦,那需要投資
11/07 20:37, 16F

11/07 22:43, , 17F
對岸已經不挖台灣 改挖日 韓一陣子了 別高估雙貓等級
11/07 22:43, 17F

11/08 00:05, , 18F
沒錢了就說一聲,中國倒臺灣飽
11/08 00:05, 18F

11/08 00:34, , 19F
不隨韓資起舞是聰明之舉。LCD在中國、俄羅斯巴西還有很
11/08 00:34, 19F

11/08 00:37, , 20F
大市場。穩健發展同時促進產業升級更為可取
11/08 00:37, 20F

11/08 00:39, , 21F
如玻璃基板的東旭光電 http://t.cn/Rfzc4zr
11/08 00:39, 21F

11/08 00:42, , 22F
不挖台灣人?那我上個月怎麼還是接到,獵人頭公司要
11/08 00:42, 22F

11/08 00:42, , 23F
我過去的電話啊?
11/08 00:42, 23F

11/08 00:56, , 24F
http://t.cn/RGiWSDN 東旭光電攜巨資進軍偏光片
11/08 00:56, 24F

11/08 00:57, , 25F
要往產業鏈上游發展了
11/08 00:57, 25F

11/08 01:33, , 26F
http://t.cn/RfzVQQ3 光刻膠產業也發展起來了
11/08 01:33, 26F

11/08 09:46, , 27F
micro LED或量子點只要在5年左右可量產,OLED應該會
11/08 09:46, 27F

11/08 09:47, , 28F
死滿慘,尤其是壽命,OLED到現在只能說堪用
11/08 09:47, 28F

11/08 12:16, , 29F
QD 有這麼快嗎? 不過 microLED 確實很有潛力 有錼創和ITRI
11/08 12:16, 29F

11/08 12:36, , 30F
瀚宇彩晶不是因為某國際面板大廠退出面板市場
11/08 12:36, 30F

11/08 12:37, , 31F
才有機會賺錢嗎? 不知道還能賺多久就是了
11/08 12:37, 31F

11/08 20:54, , 32F
還是挖很多台灣人 跟我一起差不多時間入職的就好幾個
11/08 20:54, 32F

11/08 20:54, , 33F
這裡日韓就只會出張嘴 會做事的就台灣跟大陸本地的
11/08 20:54, 33F

11/09 12:17, , 34F
不可能完全取代
11/09 12:17, 34F
文章代碼(AID): #1O7yt06h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