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轉是契機 但有鴻溝要跨越

看板Teacher作者 (松柏雲)時間9年前 (2015/03/21 07:37), 編輯推噓3(3025)
留言2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跨越翻轉教學的鴻溝-5:翻轉是契機 但有鴻溝要跨越 承如開頭所提,台灣今年的翻轉盛況確實難得一見,然而,盛況如何延續與擴大其實是一 個大問題。熟悉科技創新產品的人都知道,有一個著名的曲線叫做Adoption Curve(如附 圖二)。它指出在面對一個新科技或者新方法時,大眾接受的情形大約分成幾個族群,包 含創新者(Innovators)、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多數(Early Majority)、 晚期大多數(Late Majority)、不願改變者(Laggards)。這五個族群剛好配搭所謂的常態 分佈曲線,分別佔全體的2.5%、13.5%、34%、34%、16%。也就是說任何新的科技或方法若 想打入大眾市場必須先輩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接受,接下來要進到早期大多數。 而Adoption Curve之所以這麼有名,是在於它清楚的揭示在早期採用者與早期大多數之間 存在的巨大的鴻溝(The Chasm)需跨越。為什麼會有鴻溝呢?因為前兩個族群是願意嘗試 、冒險的先行者,但後面三個族群是需要完整的方法(Total Solution),並且極度重視方 便性。如果今天所謂的MOOCs或SPOCS平台不能變得更方便,翻轉教學的方法不能容易學習 上手,那麼這個翻轉的浪潮可能跨不出早期採用者。 過去一年,在中小學的領域,隨著均一教育平台的茁壯、各地翻轉教室工作坊的舉辦 與各地學思達自主研習與共同備課的興起,創新者與早期採用者大多已浮上檯面,鴻溝越 來越清楚的呈現在眼前,而這也是政府與所有關心台灣教育的夥伴們在2015年最需要關心 的議題。到底,鴻溝的內容是什麼,我們試著就短期與長期挑戰來深入探討。 目前面臨的問題(短期挑戰): 1. 在職師資翻轉培訓:翻轉教學是今年最正面的教育話題。雖然很多老師參加民間主 辦的翻轉教學研習,但是能真正在課堂上推動的並不多。在台東地區,由鄭漢文校長主持 ,公益平台基金會及誠致教育基金會支持的翻轉教學工作坊目前陪伴20個學校。即便越來 越多的地方開始舉辦工作坊,但要從傳統教學方法改成翻轉教學並不容易,需要很多資源 及陪伴。教育部、各縣市教育局處乃至各校校長、主任,應該要適當的協助與介入,才能 讓這次由下而上的運動繼續發展。 2. 教學影片與評量測試:翻轉教學要容易成功,要有很多現成且優質的線上內容,老 師才不用為了翻轉必須自己錄製影片、自己創造線上練習題。這件事情一做好,一次影響 的是全台灣的師生,但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央與地方政府有效地合作在一起,共同開發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線上素材。 3. 頻寬:偏鄉的網路建設很差,阻礙翻轉教學的推動。舉例來說,台東縣桃源國小的 多位老師都能翻轉教學,但是他們的頻寬很小,同一個時間全校只能有5位學生上網看影 片,根本無法推動翻轉。而澎湖的狀況更糟糕,56個學校只分配到300Mb/s的頻寬。過去 的網路需求頂多是上網瀏覽網頁、收收電子郵件,尚且可以使用,但是要能利用新科技進 行翻轉,頻寬從中央的骨幹到地方的最後一哩路都需提升。 4. IT 系統:線上平台的使用需要基本的登入,然而14歲以下學生無法在商轉系統如 Gmail或Facebook拿到帳號,需要依賴Open ID。它能提供學校有系統地建立帳號、管理帳 號的方法。然而,由於各縣市在規劃、執行Open ID的考慮不同,導致各縣市規格不一, 普及度也不見得100%,使得學生可能連最基本的利用一個Open ID帳號登入線上教育平台 都沒有辦法。這件事情需要教育部資科司與各縣市教網中心、縣網中心同心協力,找到有 效的整合機制,不然帳號的困境會讓許多老師不敢使用線上平台。 5. 行動載具:在補救教學階段,學生可以到電腦教室使用均一教育平台等線上平台。 可是如果要推廣翻轉教學,一定要有平板或筆電,才能跟正常教學融合,在一般教室靈活 使用。公益平台及誠致基金會過去努力募款,目前已經捐三、四百台iPad給偏鄉學校,最 近也募集二手iPad給課輔單位。可是需求量很大,不是我們民間單位可以扛的起。國家應 該有政策,全面性地提供行動載具給學生,從偏鄉開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泰國政府 喊出2016學生一人一機,韓國則是2020達成,那麼台灣相關政策的時間表又在哪裡呢? 未來會面臨的問題(長期挑戰) 1. 師培系統納入翻轉教學:在台灣『尊師重道』的傳統文化下,任何教改要成功,一 定要先改變老師。老師翻轉後,他們的學生才會翻轉。如果,國家僅是針對現職老師進行 翻轉培訓,但師培體系的大學教授沒有改變教學方法,那麼訓練出來的新老師依然帶著舊 觀念,實在可惜。我們知道有些大學老師也是用翻轉教學的方式在訓練師培生,教育部應 該協助這些老師推廣翻轉教學,因為一個師培老師影響的是許許多多未來的老師。 2. 分權與集權的平衡:因為地方自治法,很多教育權責從教育部移到縣市,縣市的自 主權增加,但是有些效能降低。實際上,我們看到很多重複的工作,很多浪費。舉例來說 ,各個縣市都有補救教學網站,彼此非常類似,都花了不少錢建置、維護,但是使用的人 不多。再舉例,在MOOCs世代,如果每一個縣市自己建立一個MOOCs,一定做的不好,使用 者也不多。如果中央與地方沒有辦法有效地整合能量,那麼台灣很難有優質的平台與最好 的線上內容。 3. 鼓勵老師改變的機制跟生態:教育界並不鼓勵創新,加上教師工作權有非常好的保 障,因此老師不容易改變。然而,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學校管理階層應該想方設法去 幫助願意改變的老師,避免他們因為家長的反彈、同事的排擠而退縮。唯有願意改變的人 達到一定的數量,整體性的改變才有可能真正發生。 4. 基礎建設與硬體投資需長遠規劃:頻寬的提升、校園無線環境建置、載具的增加需 有短期的計畫,但更要有長遠的願景與規劃。不論是政府投資、民間募集到學生與家長 BYOD,每一個學生擁有一台個人載具在校學的任何角落能夠享有一定速度的上網品質是未 來教育的基本需求,因此我們需要以終為始,不論教育部長甚至政府怎麼換,都要有按部 就班地往這個方向前進。 5. 軟體開發放眼世界:網路世界是贏者全拿,MOOCs也會一樣。台灣需要有自己的線上 教育平台,不能依賴美國(如Khan Academy、Coursera),更不能依賴中國,不然以後我 們變成大人都看甄嬛傳,小孩都看簡體字線上教學影片。台灣軟體人才雖不算少,但相較 於美國、中國確實不易抗衡。如果軟體開發能量不能彙整,大家各做各的,那麼我們永遠 只能做出平庸的地方平台,最後也因不夠好用,而轉而使用國外的平台。反過來說,若研 發能量能集中在一兩個平台,則我們就有機會做出世界級的平台,甚至創造出最好的華文 線上教育平台。 結語: 20年後的兩種台灣 教育的影響至少要用10年來衡量,而教育變革成功與否也需要等待其產品,也就是學習者 長大以後才能得知。如果在接下來一兩年,翻轉教學的鴻溝沒有跨過,翻轉教學變成下一 個「建構式數學」,一切回到傳統的講述式教學,那麼台灣的競爭力可能會離韓國、新加 坡、香港越來越遠。比創新,我們比不過歐美,比代工,我們比不過中國,台灣的生存空 間就會越來越窄。20年後,我們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菲律賓呢? 反過來說,如果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懂得右手拿新方法-翻轉教學,左手持新科技-MOOCs和 SPOCS,就可能產生「雙劍合璧」的效果。透過這兩者,我們的教育更有可能朝幫助每一 個學生進行精熟學習、訓練他們擁有帶得走的能力,最終都擁有自學的能力,那麼台灣的 國家競爭力就有可能實質的提升。20年後,台灣或許有機會成為世界各國爭相來學習教育 模式的國家。 台灣沒有太多的天然資源,國家發展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人才」。悲觀者常會說,台灣不 像美國、中國夠大,資源有限,難有大規模的發展;同時悲觀者也會說,台灣不像新加坡 、香港夠小,資源無法有效整合,不容易透過押寶在少數領域而擠身世界前茅。但,如果 我們樂觀看待,我們會說台灣夠大也夠小,若妥善利用這些優勢,我們是國際上非常好的 「測試市場」。在翻轉教學與磨課師議題上,我們已經證明了這件事,不然怎麼會有許多 老師被邀請去其他國家演講,韓國KBS也要飛來深入採訪呢? 「翻轉」不僅是台灣教育的契機,更是國家競爭力提升的契機,而眼前的鴻溝有賴政府、 民間、老師、家長共同來努力。20年後,我們要哪一種台灣呢? 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blog-detail?id=864&utm_sour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55.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426894667.A.8AA.html

03/21 08:02, , 1F
在這個教育經費年年刪的年代,提這個會不會太天真?
03/21 08:02, 1F

03/21 11:12, , 2F
每個學習階層都在翻轉 真的很奇怪
03/21 11:12, 2F

03/21 11:54, , 3F
台灣就是教育專家太多,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方式好,老
03/21 11:54, 3F

03/21 11:56, , 4F
師為什麼不改變. 然後一大堆在台灣教育制度下沒完整
03/21 11:56, 4F

03/21 11:56, , 5F
試過的東西,就來文叫老師要跟著做,不做就是僵化,做
03/21 11:56, 5F

03/21 11:57, , 6F
不好就是老師不懂改變
03/21 11:57, 6F

03/21 12:27, , 7F
有人賣滷肉飯賣到買大樓,怎麼不大家都去賣滷肉飯?
03/21 12:27, 7F

03/21 16:47, , 8F
行行出狀元吧....翻了半天上高中他還不是聽不懂...
03/21 16:47, 8F

03/21 16:55, , 9F
通常翻了半天才能救得起來的學生....
03/21 16:55, 9F

03/21 16:56, , 10F
以後他們做的工作也用不到高中的"數"物"化"...
03/21 16:56, 10F

03/21 16:57, , 11F
不如錢花在讓他們變成吳寶春阿基師......
03/21 16:57, 11F

03/21 18:57, , 12F
專家嘴裡講著尊重學生個別差異,但每樣教育方式確要
03/21 18:57, 12F

03/21 18:57, , 13F
元"
03/21 18:57, 13F

03/21 18:57, , 14F
"一元"式的強迫每人使用
03/21 18:57, 14F

03/21 22:48, , 15F
推樓上,上級越講求多元,其實讓認真的老師越沒空間..
03/21 22:48, 15F

03/22 04:44, , 16F
感覺這篇文章很大幅度的把翻轉視為電子媒材教學
03/22 04:44, 16F

03/22 04:44, , 17F
但真正的翻轉其實是讓教學回到最真實的樣貌
03/22 04:44, 17F

03/22 04:45, , 18F
不是用了電子媒材就叫做翻轉 而是你的教學是否真的
03/22 04:45, 18F

03/22 04:45, , 19F
能達到教學的目標與教學的效益
03/22 04:45, 19F

03/22 04:45, , 20F
翻轉更重視學生的學,而不是教法上的絢麗多變
03/22 04:45, 20F

03/22 04:46, , 21F
如果只重視新式電子媒材的使用而忽略了"為何使用"
03/22 04:46, 21F

03/22 04:47, , 22F
那翻轉教學也不過是一場科技產品的校園走秀而已
03/22 04:47, 22F

03/25 10:27, , 23F
如果把翻轉視為唯一,那更是完全違背翻轉真正的意義
03/25 10:27, 23F

06/03 16:10, , 24F
推ppsa...翻轉形式很多,核心就是以學生為中心~
06/03 16:10, 24F

06/03 16:31, , 25F
SnakeO所指認真的老師是??在我看到的翻轉教師,不
06/03 16:31, 25F

06/03 16:32, , 26F
但符合上級期望的翻轉教學,而且還用的很精彩,一點
06/03 16:32, 26F

06/03 16:32, , 27F
都沒被壓縮的感覺阿???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06/03 16:32, 27F

06/03 16:32, , 28F
所以「認真的老師」定義恐怕有待討論~
06/03 16:32, 28F
文章代碼(AID): #1L3AzBYg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