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市內介聘跟縣外介聘

看板Teacher作者時間10年前 (2014/03/14 11:13), 編輯推噓8(8022)
留言30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最近向學校提出了申請市內介聘與縣外介聘 人事告知最後只能擇一參加 有資深教師告訴我說市內介聘基本上都是很黑的 雖然是單調,但是通常都是講好的 叫我直接選縣外介聘就好 我是想從新竹市調到新竹縣竹北市 但是目前杳無音訊 因為女兒剛出生(我在坐月子中) 房子又剛買在竹北市 看到她可愛模樣,我真想犧牲一切陪伴她長大 但...房貸壓力好重,我無法請育嬰假 請問 如果是各位,會申請哪一個呢?? 有經驗談嗎?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5.39.65

03/14 11:20, , 1F
你學校離竹北家很遠嗎?
03/14 11:20, 1F

03/14 11:27, , 2F
要20-30分鐘...高速公路
03/14 11:27, 2F

03/14 12:12, , 3F
又不是小朋友 自己家事自己決定很難嗎
03/14 12:12, 3F

03/14 12:16, , 4F
XD...
03/14 12:16, 4F

03/14 12:36, , 5F
沒有規定只能申請市內或縣外介聘吧!
03/14 12:36, 5F

03/14 12:37, , 6F
我縣外沒過換申請市內是可以的!建議問清楚
03/14 12:37, 6F

03/14 12:50, , 7F
有的縣市的確會有內規只能擇一。
03/14 12:50, 7F

03/14 14:37, , 8F
不都先縣外再縣內?縣外完怎麼來的及縣內呢?
03/14 14:37, 8F

03/14 14:38, , 9F
SORRY!先縣內再縣外!這樣縣外完來不及縣內呢!
03/14 14:38, 9F

03/14 14:49, , 10F
如果縣內縣外都可申請,同時成功,會有爭議..很多縣
03/14 14:49, 10F

03/14 14:49, , 11F
市都只能則ㄧ申請
03/14 14:49, 11F

03/14 14:52, , 12F
有人縣內介聘成功了.再參加縣外介聘互調成功,被互調
03/14 14:52, 12F

03/14 14:53, , 13F
的老師是要到該老師新校還是舊校?.這有很大的爭議
03/14 14:53, 13F

03/14 17:24, , 14F
如果你對目前學校並無不滿,那當然選縣外介聘一次到
03/14 17:24, 14F

03/14 17:24, , 15F
位就好,就算失敗也不要太難過,其實竹市和竹北已經
03/14 17:24, 15F

03/14 17:24, , 16F
很近了。我也是在這兩者間通勤,剛生完孩子時是真的
03/14 17:24, 16F

03/14 17:25, , 17F
很累,不過慢慢也就習慣了。
03/14 17:25, 17F

03/15 23:39, , 18F
新竹市和竹北真的不遠,很多老師都通車
03/15 23:39, 18F

03/16 15:38, , 19F
可是我的新竹市是非常靠近頭份的新竹市....
03/16 15:38, 19F

03/17 00:21, , 20F
香山中學?應該還好吧。
03/17 00:21, 20F

03/17 00:22, , 21F
算近了。我是桃園台北跑。
03/17 00:22, 21F

03/20 11:55, , 22F
我開車也要20-30分,這樣的距離和時間真的還好,並不
03/20 11:55, 22F

03/20 11:56, , 23F
會吃掉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只是起初會很累,孩子可
03/20 11:56, 23F

03/20 11:57, , 24F
睡過夜後才會好轉。我的重點是,既然現在兩者你都沒
03/20 11:57, 24F

03/20 11:58, , 25F
把握,又只能擇一時,那當然是挑有可能一步到位的。
03/20 11:58, 25F

03/20 12:04, , 26F
雖然現在互調沒對象,但也許多角調會有希望,畢竟新
03/20 12:04, 26F

03/20 12:05, , 27F
竹市很熱門,只要有人填你學校你還是有機會的。
03/20 12:05, 27F

03/20 12:06, , 28F
我常勸想介聘的人先求有再求好,但你條件已算是"有"
03/20 12:06, 28F

03/20 12:07, , 29F
可以直接求"好"了。除非你很確定市內介聘會成或根本
03/20 12:07, 29F

03/20 12:08, , 30F
不想再待在現在的學校,我還是建議你選縣外介聘。
03/20 12:08, 30F
文章代碼(AID): #1J8dF3Qc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