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日本自由之森學子的反貧困學習

看板Teacher作者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時間12年前 (2012/05/17 10:06), 編輯推噓0(1110)
留言1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Fie0LVC ]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8077 台灣立報 日本自由之森學子的反貧困學習 文/宋竑廣 大部分人的求學生涯都經歷過課外活動,並做成主題報告,常見的內容有野外自然觀察、英 文營隊等不一而足,而在日本的體制外學校「自由之森」國中部,竟用一年以上的時間,研 究「現代日本的貧困與生存」這樣的大題目。從收集資料、田野調查到具體行動,自由之森 的孩子們展現極高的行動力,以貧困問題為立足點,摸索社會現狀的經緯。 這項名為「讓他活下去──現代日本的貧困與生存」的研究,是該校課程「森之時間」5項 企劃之一,和美軍基地、廣島原爆等題目構成共同的問題背景,開始發想未來:「核能利用 了沒有錢的偏鄉與沒有錢的臨時工,把風險推到他們身上。現在日本階級差距日漸擴大,非 正式雇用與啃老族日漸增加,存在著貧困、階級與歧視。」「看看現在想想未來,或許憲法 會改,日本又要參戰,或許舊有的賤民階級重現,如何看待現在的矛盾並加以修正,是我們 必須認真思考的。」 研究開始於2007年10月底,學生們先討論什麼是非正式雇用,發現其中伴隨的形容詞或印象 多為負面,再找出身邊的具體例子對照,例如:「石堂小姐住在沒有暖氣的小公寓,三餐都 是吃便利商店,雖然德語說得很好,但只有派遣可做。」打破了非正式雇用等於沒有能力的 刻板印象,又進一步探討政治背景:「非正式雇用跟國家政策有關,1995年日本經濟團體聯 合會(商界組織)提出非正式雇員的概念,換句話說,完全是人為的、計劃中的事情。」 同年11月,學生開始接觸反貧困組織「舫」,訪問其事務局次長湯淺誠,認識關於現代日本 貧困問題的種種概念,像是「沒有人想支持遊民」「想工作但沒得做」「有的為了生存只好 故意犯罪坐牢」「貧窮最大的敵人是冷漠」「年輕遊民越來越多」「社會的堤防開始潰決」 等等,同學們也閱讀了湯淺先生的著作,在台灣也有出版的《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 ,順便一提,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的官方部落格也介紹過此書。 透過「舫」的介紹,學生們認識到幾個具體而微的慘例,例如北九州一名老人,辭退了一直 以來領取的生活保護補助,之後就在前途茫茫的狀況下餓死了,被發現時已過了兩個月,生 前的日記寫到他並不是自願辭退的,而是不斷忍受言語暴力的結果。這當然不是個案,日本 65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次犯罪有7成以上都是很小的罪行,其中有的是偷個日幣150圓還不足 以坐牢,於是又去偷香油錢,只是為了避免餓死而不得不的下下策。 了解到貧困問題的嚴重性之後,12月,同學們決定向社會各界發問,請教他們的看法或對策 ,列出政界、企業界、厚生勞動省(社福主管機關)、遊民、媒體等訪問對象。他們提出的 問題點包括,希望修正生活保護補助金的標準,納入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註:2009年的民調 顯示有近9成的民眾認為需要調整);改善所謂Working poor的現象,亦即工資不滿最低生 活所需的非正式雇用者,這個階層的人自1997年之後人數不斷攀升,到了2009年已有1千1千 萬人,接近日本勞動人口的4分之1。 2008年1月初,同學們收到了來自各媒體的回覆。朝日新聞認同問題的存在,但公司整體而 言沒有對策或統一的意見,建議大家參考他們的社論;日經新聞僅表示請閱讀社論;讀賣新 聞無法回應;富士電視舉出一個專題節目作為回應,但也同時表示沒有統一對策。2月初收 到各政黨及組織的回應,自民黨跟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似乎都不覺得有回應的必要,相對地 民主黨與共產黨的回應就很詳細,與自民黨的態度天差地遠。 追問媒體跟政黨之餘,同學們也去做了田野調查,記錄並協助遊民的生活。「新宿中央公園 的周圍,多是呈現人工美感的大樓;而公園裡則有許多和綠地不相櫬的(遊民居住的)藍色 帳篷,兩者出現在同一個場景,教人驚訝而感到詭異。」「又一個遊民對我說:『大家都沒 錯,是我不好。』」「幫忙發飯給遊民,辛苦的地方在於,他們會跟你說抱歉。一想到製造 貧窮的這個社會便覺得辛苦。」「太心酸了,因此,我想做向貧窮宣戰的工作。」 經過以上種種工作,最後同學們費心做成文字與影像紀錄,並編寫介紹貧困問題的短劇,在 老師和學校的協助下,到社區辦講座、展覽,參加各式活動擺攤,協助相關機構募款,提供 素材給雜誌的貧困特集等,試圖讓更多人認識、投入反貧困的行動;又去看了底層臨時工紀 錄片《山谷區──被打就還擊》(1985年發表),本片由於和黑幫利益有所衝突,導致前後 兩位導演被殺,可見,即便只是記錄、傳播底層生活,也經歷了長夜漫漫。 像這樣關於貧困的觀察與思考,在當年日本的「反貧困祭」集結,同學們在那裡聽取他國反 貧窮經驗,像是英國抗議規模和德國危機意識都遠大於日本,韓國全國統一的求助專線為日 本所無,或者拉丁美洲是10年後的日本的說法等等;連講者提到相關勞工運動的反思,都出 現在這群國中生的紀錄中:「罷工有其快感,但占領之後和當局的關係要怎麼走更重要,只 是滿足自己的話就沒有意義了。」 瞭望國際之後,自由之森的國三學子們,還找到了可敬的人物;他們聽著殘疾人士日笠正彥 說到:「活下去,不也是一種勞動嗎?若你問我的工作是什麼,我想我可以抬頭挺胸地說: 『是生存。』」對此,同學感動地寫下:「日笠先生泛著淚光,送出堅強的話,在我看來, 那樣的他,是心地堅韌、很酷的人。」「最後,當他寂寞地說:『在互相連結的社會中,即 便是這樣的我,也能有存在的意義吧。』讓我最難忘懷。」 回顧大家的求學歷程,有多少課堂內容,是人們認真苦讀之後,也船過水無痕地流逝了呢? 而成長的流金歲月裡,有多少感動,是人們想為自己留下的呢?在自由之森的這場學習,超 越了課堂的層次,達到無愧於「青春」兩字的高度。 延伸閱讀:跳脫成績追求能力 日本體制外學校自由之森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7684 -- 因為想要打消所欣賞的男人的嘆息,當我聽到他說不喜歡自己身體的訊息時,就會很自然 地開始地想著,有什麼方式可以「翻盤」;想了一會兒有些挫折,跟自己老實地承認,我 頂多可以發明世界所有的人都會喜歡他的某一部分的說法,整個身體的話還辦不到。可是 「至少把你嘆息的雲朵,摘成一朵朵的霜淇淋。」自介、噗浪、臉書、文章、照片見網址        http://blog.yam.com/honkwun/article/3345937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5.63 ※ 編輯: honkwun 來自: 61.62.5.63 (05/16 00:11) ※ honkwun:轉錄至看板 SENIORHIGH 05/16 00:13

05/16 00:15, , 1F
臺灣人只知道到自由之丘購物
05/16 00:15, 1F

05/16 00:17, , 2F
不歸之森
05/16 00:17, 2F

05/16 00:23, , 3F
強恕中學表示:
05/16 00:23, 3F

05/16 00:30, , 4F
只要這勞資法還是這麼輕微 Working poor遲早會輪到臺灣..
05/16 00:30, 4F

05/16 00:39, , 5F
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 =
05/16 00:39, 5F
honkwun:轉錄至看板 Salary 05/16 12:47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honkwun (61.62.110.101), 時間: 05/17/2012 10:06:36

05/17 13:45, , 6F
05/17 13:45, 6F

05/17 20:28, , 7F
蠻爛的教育方式,大學後可以學的提前教又如何?不過就
05/17 20:28, 7F

05/17 20:29, , 8F
是犧牲弱勢的基礎教育 成就有錢人的精英教育 然後呢?
05/17 20:29, 8F

05/17 20:29, , 9F
還是中學的這些人習慣制性的研究方式 長大後只知按流
05/17 20:29, 9F

05/17 20:30, , 10F
程符應制式的學閥規準, 題目問題是學生自己想的嗎?
05/17 20:30, 10F

05/17 20:31, , 11F
不會自發問題 被動的按大人希冀的表面報告噱頭,可悲
05/17 20:31, 11F

05/17 20:32, , 12F
的是 這種方法上的制式比教育內容的制式更加荼毒學生
05/17 20:32, 12F

05/17 20:33, , 13F
腦袋. 偏偏有錢人還天真以為這種腦補教育比填鴨更有
05/17 20:33, 13F

05/17 20:33, , 14F
用呢! 學習不該被簡化成理解就優於記憶 而是任何階段
05/17 20:33, 14F

05/17 20:34, , 15F
皆有其學習的重點 此種教育方式只是荼毒更多不利學
05/17 20:34, 15F

05/17 20:34, , 16F
生罷了~ 另類教育最後證明多是走向失敗的
05/17 20:34, 16F

05/19 13:40, , 17F
這在日本私校裡學費低於平均 而且有補助可申請@@
05/19 13:40, 17F
文章代碼(AID): #1Fj5qjRD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