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中第八節學什麼? 閱讀、運動無限可能

看板Teacher作者 (帥哥)時間12年前 (2011/10/26 23:0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當導師兩個學期了,滿想跟孩子們討論要不要再繼續參加第八節 主要是班上有一部份的人,一放學馬上接著補習,然後回家洗澡寫功課 有時不拖到晚上十一點還上不了床... 改聯絡簿的時候,偶爾會有人反應作業太多,我看了一下還真的滿多的 但這種事情也沒辦法跟各科老師協調,調整一下份量 因為有時並不是老師出太多,而是剛好那天大家都出了「一點」 累積起來,量就很可觀了... 所以,我也在思考: 如果把第八節拿來讓大家寫當天的作業 邊寫邊討論不會的地方 或者辦個讀書會、一起看看電影... 如果是家長接送的,也許可以請家長一起來參加 或者請有專業背景的家長來分享一些東西 然後在五點下班潮前回家,一方面避開車潮,一方面天色也比較亮 回到家也比較有多一點的時間好好的吃個晚餐再補習 補完回家洗個澡,也許進行一下屬於自己的休閒活動 然後上床睡覺,明天帶著還算飽滿的精神上學... 以上是我暫時的構想,可能還有一些遺漏的部份沒想到 也不知道能不能獲得學校與家長的支持 如果可以的話還真的滿想試試看的... ※ 引述《YOPOYOPO (叫我酷外公。)》之銘言: :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1795 : 校長的小革命:國中第八節學什麼? 閱讀、運動無限可能 : 2010-11-16 22:32 : ■劉秀汶 : 日前媒體大篇幅報導「晚自習or晚窒息國三生的漫漫長夜」,讓許多家長和老師噙著淚, : 彷彿目睹自己的孩子和學生晚自習的痛苦。 : 第八節課的爭議,具體而微的呈現當前教育政策中,理論與實務衝突的困境。讓沒錢補習 : 的學生,不要「輸在起跑點」?另一方面,面對學習已經超載的國中生,究竟在校時數該 : 「更多」、還是「更少」?在爭論背後,更需要廣泛的討論,形成共識的價值選擇。 : 2009年9月,TVBS新聞也指出,台灣學生在校時間,比起亞洲其他國家要長,比起新加坡 : 、日本、香港,台灣小學生每星期上課時數平均22到33小時,國中為32到35小時,若再加 : 上早自習及第八節輔導課、晚自習,國中學生在校時間每日大約9到12小時,居於領先。 : 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2010年國中現況問卷調查」,台灣九年級(國三)學生一日平均待 : 在學校10.4小時,一整個學年為1,979.6小時,遠高於日、韓的868小時。 : 部分教改團體抨擊,第八節輔導課,讓國中學校成為「有牌補習班」,讓學生疲憊不堪, : 還有人說:芬蘭、美國等國家,很早就讓學生放學,但學習能力卻很好。 : 學校應該早早放學,讓學生可以從事其他活動。不懂為什麼台灣各國中要求孩子「朝七晚 : 九」的唸書,而且國三生好不容易撐完八節課,也通常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去補習班, : 二是留在學校「晚自習」到9點,繼續在同一間教室、同一個座位上為升學拚鬥。 : 放任孩子閒晃 不如在校學習 : 甚至有的家長還誤解學校,藉此賺取鐘點費。其實,要辦理第八節課後輔導,校方也是苦 : 說不出,不僅學生會累,教師也會累,一天下來的體力負荷很大,因此老師的意願也不高 : ,認為第八節課後輔導,並非教師的義務, : 究竟,為什麼還要請託老師們留下,為學生上第八節輔導課?這是不得不的選擇。 : 沒有實施12年義務教育前,老師和家長、學生都不敢掉以輕心,大家都想就讀公立或明星 : 學校,雖然政府已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但雜費仍不一致,公私立學校雜費仍有3、4倍 : 差距,經濟不景氣,那個家長不期待子女讀公立學校? : 不少學校私下也直言,少子化影響,國中陸續減班,各校現職的超額教師也可能面臨被資 : 遣危機;如果不開辦第八節課和晚自習,在升學掛帥的環境下,學生很容易外流到鄰近學 : 校就讀。「我們真的害怕超額教師會沒有『頭路』!」 : 而且台灣雙薪家庭居多,4點前放學後,離家長下班還有很長一段空檔,在社區及家庭無 : 法提供安全、正當、可舒展身心的運動或場所,正處在叛逆、自制力不高的國中生,可能 : 轉而流連網咖、漫畫店,容易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性。不如留在學校將當天所學做一番整理 : 複習。 : 開辦輔導課對國中老師而言,是一種對孩子成長與學習的使命,讓辛苦工作的家長可以減 : 少擔心孩子下課後的在外行為,而絕大部分的老師也就受學校所託,共同協助家長進行輔 : 導。 : 輔導課費用依規定採專款專用,學生繳交的費用主要是支付教師鐘點費(8成以上)、部 : 分為學校行政費(含補貼水電費)作為教材等之用。而且,學生留校學習,學校得要承擔 : 責任,不能有閃失的。 : 與其讓孩子早早放學,在街上閒晃,不如多留孩子在校1小時,不管是學習、運動、閱讀 : 都好,只要讓孩子不要浪費時間,也不要駐足不適當場所,讓孩子能在安全、不受污染的 : 校園,好好的學習,這就是學校能為家長和社區帶來正向的支持力量。 : 尤其,不是每個家長都負擔得起補習費,家庭經濟許可的學生放學後轉進補習班繼續「進 : 修」,擁有更多教育資源,但經濟上困難的學生,連一學期1,700元左右的輔導費都繳不 : 起。 : 以積穗國中來說,大約每10人就至少有一個學生繳不出輔導費,更遑論補習班的昂貴費用 : ,學校想辦法協助申請免繳,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留在學校學習,別到處閒晃浪費寶貴時 : 間。 : 輔導課不只補救教學 : 國中第八節輔導課以補救教學為主,不能強迫參加,不可上課程新進度,也要因材施教, : 針對學生程度進行補救教學。 : 為了升學,在國三時會以基測為前提來加強學科,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七、八年級則除了 : 復習與補救學科外,還可安排其他課程或活動,例如:閱讀、體能活動、技藝課程等,讓 : 學生可以更適性或延伸學習。 : 另外,如果孩子的課業跟不上進度,漸漸成了班上的「萬睡爺」,硬要規定他在正常上課 : 後繼續乖乖待在教室,簡直受罪。 : 所以,以積穗國中為例,因國中階段各老師均是以分科分領域授課,七、八年級時可由導 : 師安排班級凝聚力課程之學習,於是就有加上閱讀、體能活動或競賽等,讓孩子的第八節 : 課,變得豐富與有趣。 : 除此之外,第八節還能做什麼?其實第八節課有無限可能,能安排班級內的活動,讓學生 : 有更多機會互動;也可做班際間的活動競賽,增進彼此間互動與交流;當然也可安排技藝 : 試探的活動,邀請專長的老師來校協助。 : 同時,也可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擴大社團活動的參與,增多藝文、體能等入門培養,這 : 些都是第八節的可能性。其實,很多學者專家都拿出實證,安排多元的體能或活動課程, : 是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與學業進步的。 : 家長、師資因素 課程受限 : 然而,安排這些活動性課程,家長很可能不同意,因為家長總希望繳交輔導費後,學生的 : 第八節課安排的學科越多越好,第八節課若拿來上社團、辦競賽,恐怕會遭到家長的反對 : 。 : 其次,是師資缺乏。若安排其他活動,教師的意願及專長也是一大考驗,國中老師對於上 : 第八節課的意願已不高,若再增加不同類型的活動課程,除向社區尋求協助外,恐怕也得 : 面臨缺少師資的困境。 : 最重要的還是教育主政機關,應思考孩子放學後的相關問題,有沒有想過孩子放學後會去 : 哪裡?在大家一面倒的要求學校不要上輔導課之時,是否已經提出配套? : 我們要求政府單位,要針對學生放學後的學習,提出可能的配套措施,常有人說芬蘭的教 : 育環境好,應該仿照,但芬蘭圖書館林立,學生下課後社區和家長立即接手提供照顧,而 : 台灣呢? : 當我們的社區可以提供更多圖書場館、及便利的社教活動場地,家長們發揮照顧的功能, : 相信學生下課後就不會沒事到處閒晃,屆時第八節課或許就會自動退場。 : 這不僅是一個龐大的教育資源投入,更是教育價值的選擇。政府準備好了嗎?家長的選擇 : 呢? : (台北縣積穗國中校長) : 本單元由全國校長協會提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152.91

10/26 23:13, , 1F
推你 的夢
10/26 23:13, 1F

10/27 14:21, , 2F
國中生沒有什麼補習的必要
10/27 14:21, 2F

10/28 06:57, , 3F
劉校長說的不賴...
10/28 06:57, 3F
文章代碼(AID): #1Eg26p1U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