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聞] 縣高中探索教改只上半天課 高考錄取率不降反升

看板Teacher作者 (神秘數學組織SIGMA)時間13年前 (2011/06/16 21: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到這篇報導,發現26也是在搞教育改革。這所好像搞的還不錯,目前沒聽到台灣有類似 實驗(實驗都變明星大學保證班了XD),轉載於此同大家分享。看看別人怎麼做的,好的 作法我們可以學起來!共同為教育打拼。 -----------------------------轉載開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6183&do=blog&id=456011 縣高中探索教改只上半天課 高考錄取率不降反升 本報記者 李新玲   「沒想到在中部地區的一個小縣城裡,居然有一所真正把新課改的目標『自主、探究 、合作』落實到每節課,落實到每個學生和教師身上的中學,而且是在被視為『改革禁區 』的高中。」在從山西新絳返回北京的火車上,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諮詢委 員會委員楊東平這樣感慨。   新絳縣,位於山西南部,是運城市下轄縣。楊東平一行從北京乘17個小時的火車來到 此地,只是為了看這裡的一所縣中——新絳中學,一個每天只上半天課的高中。   一所縣裡的高中只上半天課?最初,幾乎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 ,高中的時間都被各科老師填得滿滿的,尤其是各地的縣中,更是以嚴格的軍事化管理著 稱。   更令人驚異的是,這所中學自從進行「每天只上半天課」的教改措施之後,高考升學 率不降反升,每年高考二本上線率提高10%。   這究竟是一所怎樣的中學?   每天只上半天課,下午全是自習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記者隨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一行來到新絳中學,向校長提出要聽課 。得到允許後,卻沒有被通知去聽哪節課,校長寧致義告訴記者:「哪節課都行,什麼時 間進去都可以。反正上午是展示課,下午是自習課。」   當天下午,記者隨意進入幾間教室,看到的情況大致相同,學生的課桌都是6個或者8 個擺成一組,像開圓桌會議。學生或者看書、做習題,或者與旁邊的同學小聲討論,老師 則在幾組間隨意走動,如果學生有問題,老師就單獨講解。對於突然進入教室的參觀者, 學生們視若無睹。   單從下午的自習課,還看不出這所學校有何獨特之處。第二天上午,記者再次到學校 聽課。   高一四班正在上物理課展示課,講台上一名學生正在用已知條件推導動能定理。老師 站在台下,與其他同學討論這個名叫柴永傑的學生推導的是否正確。   課桌上放的是老師提前發下來的「探究學案」,前面幾句話是這樣的:颱風、龍捲風 為什麼可以捲起房子、汽車?水為什麼能推動水磨?為什麼一隻飛鳥可以造成飛機失事? ……   這些現象都與動能有關,把學生引入一種學習情境。之後列出的就是動能定理、與之 有關的概念、要領,要掌握的內容有哪些,需要瞭解的內容有哪些,還有幾道相關的例題 。   根據這份學案,學生在前一天的自習課上已經預習了相關內容,也做了幾道典型的例 題。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與同小組的同學討論,如果大家都解決不了,可以把 問題寫在「互動卡」上,交給老師,老師在課上重點解答。展示課後,學生還會寫出學習 報告,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   被現實逼出來的教改打倒「滿堂灌」   新絳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是山西省示範高中,但在2004年以後,學校一度遭遇辦學 危機:周邊一批民辦校興起,學習成績好或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都選擇到市區和民辦學 校就讀,導致學校生源明顯下降,部分教師也辭職到民辦學校去拿高薪了。   「生源相同的情況下,教學質量取決於模式;模式相同的情況下,教學質量取決於生 源,我們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進行課堂改革,徹底改變教學模式。說明白了,就是激 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打倒老師滿堂灌!」校長寧致義說。   從2005年開始,新絳中學嘗試課堂教學改革。2008年,隨著山西正式進入高中新課改 ,新絳中學也開始在全校大規模推進教改,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問題解決式課堂。   以「自主、探究、合作」為主要目標的新課程改革在推行過程中,尤其在高中遇到了 許多阻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校害怕學生成績下降、高考錄取率降低。有些地方在小學 、初中把學生自主學習搞起來,但在高中卻不敢行動,害怕踏入「教改即成績下降」的怪 圈。   可新絳中學卻成功地走出了這個怪圈。談起推行問題解決式課堂的成效時,寧致義總 是首先說學生學習有興趣了,會自主學習了,然後才會提到高考的成績提高了。從2009年 開始,新絳中學的高考二本上線率逐年提升,每年大約提高10%。   目前新絳中學的做法已經在山西11個縣的中小學推廣,到今年9月全省將有五分之一 的縣推廣這一教學模式。   「半天上課,半天自主不是我發明的,帕夫雷什中學就是這樣上課的。」有人經常問 寧致義,這套東西是不是去國外參觀學習時學回來的,這名山西師大物理系的畢業生回答 :「我從來沒有出過國,只是在踐行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為了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帕夫雷什中學建立了半日學 習、半日自由活動的作息制度。學生自願地參加課外閱讀、課外科技小組活動。所有學生 到畢業時讀小說100部,科普讀物100部,全部學生能裝卸內燃機、電視機;全部學生會拉 手風琴;全部學生都能做詩。在學校期間,學生每年都要種一棵樹。經過十幾年,校園到 周圍的村莊已經變成了一片森林,學校建立了自己的風力發電廠,而且高考升學率居全蘇 聯之首。   教室裡計算機可以隨時上網   在新絳中學,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個班都有幾台計算機,年級越高,計算機越多 。這些電腦不是擺設,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學生都可以隨時上網查資料。上課時,一旦 學生對老師所講有疑問,或者老師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太清楚,師生馬上可以上網找正 確答案。   「現在是信息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速度和廣度都比老師快和多,如果限制他們上網 ,他們就會翻牆到外面網吧去,還不如放在教室裡,對學習有幫助。」寧致義說,這也防 止老師照本宣科。過去是一個老師在網上備課,現在是全班學生在網上學習。   老師做的課件可以從網上找到,不會的知識點可以在網上找到答案,那麼老師在課上 的作用是什麼?   「服務者,讓老師服務於學生,把過去的大鍋飯,變為點菜制,讓學生學會獨立表達 。」寧致義認為教改的目的就是把過去「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李玉紅帶高一年級的語文課,她的體會是:「過去是我們告訴學生,現在是啟發學生 ,一層層讓學生自己說出來。」   有一節課,講蘇軾的《赤璧懷古》,大多數同學認為這是典型的豪放派詩詞,但是第 四組一個女生則認為從詞的最後幾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失意、悲傷,「人生如夢,一樽還酹 江月」是無法釋懷的低落情緒,他無處排遣,只能借酒消愁。這位女生的觀點沒有得到其 他同學的贊同,大家在課堂上就爭論起來。   「學生爭論的也是學術界存疑的問題,說明學生在思考。這在以前的課堂上是無法出 現的,老師講什麼學生就聽什麼、記什麼,但現在我們允許他們有不同的看法。」李玉紅 說,這位女生後來寫了一篇學習報告,登在校內的刊物上。   有人質疑,這種教學方式是否能讓老師知道哪些同學掌握了知識,哪些同學沒有掌握 。老師們有一個辦法:看展示率,就是看每個同學的表現。在分學習小組時,老師也有意 把學習差異較大的學生分在一個組,這樣一個組裡每門功課都有強人,每個人都要承擔一 門課的小組把關人。   給學生表達權、話語權、選擇權   「學生是不需要教的,只要激發就行了。」   「教改必須形式和內容都改。」   「我們的教育目標是:讓喬木長成最好的喬木,小草長成最好的小草。」   寧致義有許多很精闢的教育語言,在給別人講解「問題式解決課堂」時也有許多來源 於生活的生動例子,「自己人效應」就是其中一個。   「你如果在大街上看別人打架,可能回來後也能敘述清楚,但很快就會忘了。可是自 己小時候和誰打過一架,怎麼打的,許多人很多年以後都會記得清楚,這是因為自己是參 與者。所以要想學生學習效果好,就要讓他們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 者。」   如今,寧致義已經擺脫了當初剛推行問題解決式課堂時的困境:不能像過去一樣拿著 本書滔滔不絕了,老師反對;學校只上半天課,家長反對,甚至當初有家長到教育部門告 狀。   教育部門的支持是寧致義的堅強後盾。運城市教育局認為,新絳中學闖出了一條適合 運城實際的課堂改革之路,並在該校舉行了全市高中教學課堂改革現場會。   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專門來新絳中學調研,還在學校聽了一天課。他認為: 「新絳中學的課改是一場學習革命,解放了學生作為人本來就應該有的表達權、話語權、 選擇權等權利,新絳中學的課改為孩子的解放,為中國教育的未來找到了一條路!」   當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新絳中學採訪時,遇到專程來學習的昔陽縣大寨北關小學校長和 徊良。從高一到高三,他進了許多教室,發現只有一間教室裡有一名學生在打瞌睡:「這 就很不錯了。我準備回去後組織一些教師前來學習,在小學四五六高年級推廣還是可以的 。」   師生關係就是教學質量   若不是最近偶然看到了女兒的博客,寧致義至今還不清楚女兒在小學時到底遇到了什 麼樣的老師,為什麼一度會對上學、學習失去興趣。   女兒從小喜歡畫畫,上小學時,有一次上學忘記帶課本,卻把繪畫冊裝到了書包裡。 上課後,老師責問她為什麼不帶書,翻了書包後發現了繪畫本,老師一下子就把本子撕了 ,還讓女兒在門口站了一個多小時。但是倔強的孩子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同在一所縣城當老 師的父親。   這件事以後,女兒對這名老師非常反感,也失去了學習興趣。女兒後來學習成績一直 不算好,寧致義曾經非常擔心孩子考不上大學。   2008年,一次外出發生意外,寧致義腿部受傷。看到病床上的父親,女兒似乎一下懂 事了。她對爸爸說:「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學!」說這句話時,離高考還有一年的時間。   一年之後,女兒順利地考上了大學,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女兒在博客中所寫的童年經歷,讓寧致義知道孩子已經能夠面對小時候在學校受到的 傷害,也讓他對自己三年來堅持做的事更有了信心:「必須改變現在的教學方式、師生關 係,大學我管不了,最起碼在中學階段不能壓制學生太多,不能摧殘學生。」   「師生關係就是教學質量。」這是寧致義的一個觀點,據他的觀察,相當一部分學生 某個學科學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喜歡這個學科的老師。學生一旦反感了老師,甚 至與老師對抗,其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完全喪失。   新絳中學有一名學生是從民辦學校轉來的。在原來的學校時由於學習壓力大,加上老 師方法單一,心理出現一些問題,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家長想辦法把孩子轉到新絳中學。 第一天放學回家,這名學生很興奮地對家長說:「我今天在學校講了題,還和老師唱了歌 。」   李玉紅老師在說起這個事時,絲毫沒有因學生情緒轉變而欣喜,相反卻有些悲哀:「 當老師的不能只關注學生的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老師和學生應該是一種平等的關係 。」她承認,在沒有課改之前,有時也會急躁,也有用書打學生頭的情況,可是現在不會 了。   地理老師趙永林是江西一所大學的碩士畢業生,與學生關係非常好,他甚至有點羨慕 自己的學生:「如果我上高中時也這樣,可以在課上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了這種訓練 ,我畢業應聘的時候就不會緊張了,上大學時也會有更多參與學生活動的機會。」 -----------------------------轉載結束------------------------------------- 我的心得: 台灣的高中生真的很可憐,從早讀到晚,也沒讀出什麼東西出來 很多人早上七點迷迷糊糊進學校 上課累了就睡,只有體育課會清醒 放學又要去補習班報到,知識就在這樣灌呀灌的塞進腦袋 等到高三面對指考,一堆人不知道將來要讀什麼,分數高的有台大就好 分數中等的有國立就好,分數低的有學校就好... 我是學數學的,回想當年在竹中念了3年化學,實在是一無所獲 尤其高三有機那一章,就是拼命背。等指考完也都忘光了 唉!教育真難。 -- 亦正亦邪!喜怒無常!兇暴鬥狠!多情無義! 洪 興 大 飛 哥 搏感情! 拼氣魄! 絕對不輸人! 宣揚世界和平, 地球保護特別小組徵才中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3.21.134
文章代碼(AID): #1D-WD1N2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