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學音樂團隊帶團心得....

看板Teacher作者 (流浪)時間13年前 (2011/01/26 11:49), 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雖然已經離開教育界了 不過今天突然收到一個任務 老婆要跟著她的指導教授去對國小音樂老師做樂團指導心得分享 我簡單的打了些心得分享 覺得,給大家參考參考也好 國小合奏課程: 學生參加合奏的優點: 1.多元入學,增加資歷。 (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更需要社團經歷) 2.學習團隊相處分工合作。 (學習配合他人。而非自我中心主義) 3.強化智能學習與肢體協調。 (要邊演奏邊看譜還要瞄指揮又要偷看時鐘等下課,大腦同時多項運作, 可強化孩子的智能) 指揮的責任: 1.帶領團隊訓練樂曲,並傳達樂曲意涵給全體團員,使之有共同的演出表情。 (音樂的整齊,節奏的速度只是基本,樂曲的詮釋,韻味才是最需要全體團員 共同有的默契) 2.引導觀眾進入樂曲狀況 (這點非常重要,在台灣,絕大多數的觀眾並不了解欣賞曲目的方法與內容, 指揮適當的肢體語言可以告知、並讓觀眾有提前的心理準備接收樂曲的變化, 如強弱快慢,好的肢體語言的指揮,就算是觀眾帶上耳塞,也能夠被傳達到樂曲的 神韻,反之,胡亂的肢體語言只是會讓樂曲演出降分,觀眾閉上眼睛聽曲子 還比較享受) 帶團的步驟: 1.團規的建立:指揮的原則與樂團的原則,與上級的原則。 主題並不是探討這個,所以不贅述。 2.指揮與團員的默契建立 第一次和團員見面,先要講解指揮的習慣,如果團員從未有任何合奏觀念, 則要從最基礎的指揮習慣講解,最基礎的觀念諸如: A:指揮的預備動作。(如雙手向內畫圓,告知團員提起樂器做準備) 註:好的樂團在演出時,光是這一步,整齊劃一的舉起樂器,就足以大大加分, 反之則大大扣分。 B:指揮如何下指令開始樂曲:預備拍與呼吸的觀念,經由良好訓練的團員, 可以經由指揮的預備拍吸氣的長短,瞬間就能判讀樂曲的速度、表情, 好的樂團預備拍只要一拍(配合指揮的呼吸神韻),反之指揮喊 one -two-three-four才開始的,不但沒有辦法傳達樂曲的神韻, 而且只會讓團員的注意力更加分散。(因為她不需要全神貫注的看指揮的拍點 速度,也不需要觀察指揮的呼吸神韻,而只要用耳朵聽節拍) C:講解指揮手勢的習慣:絕大多數的指揮手勢特點為-->預備拍永遠都是 由下向上(為了要呼吸),第一拍永遠是由上向下(為了強調重拍與開始), 仔細想想,二拍、三拍、四拍、六拍是否為相同。 知道這個基本觀念的團員有何好處:1.配合呼吸與重音,你不會忽快忽慢。 2.如果你在同一小節迷路了,可以立刻判讀現在是第幾拍。 另外,許多指揮習慣使用右手當作基本拍點,而用左手cue團員,或是傳達表情神韻, 這點也可以特別告知團員,當指揮用他的左手指著你的時候,就是有任務要給你, 要請注意。 D:講解樂曲結束的默契,絕大多數的指揮在結束樂曲時,會以畫圈的方式來結束, 畫圈的方向很有趣,是由內向外的畫圈,這和步驟A的預備動作完全的相反, 仔細想想這個肢體語言傳達的意思,預備是將東西捧起來(由外向內)訓練時, 我還會多加個"請"這個字,告知團員要把樂器拿起來,或是將鼓棒就定位 。結束則是把東西關起來,告知團員將聲音收掉。但是!!!!還不能放下樂器, 好的音樂之所謂三日繞樑餘韻不決,只有爛的樂團才會在演奏完樂曲,匆匆下台, 好的樂團則會沉浸在餘音中,觀眾耳朵彷彿會聽到剛才美妙的音樂。 所以好的樂團與指揮,在樂曲結束時,雖然已經畫圈ending聲響,但是手仍是會捧在半 空,團員的樂器、鼓棒仍是維持在演出的狀態, 直至指揮下達手勢:將手掌翻內由上而下的放下,團員共同結束此次任務,畫下圓滿句點 E:段落的練習:有好的開始與好的結束已經成功一半了,但是中間的段落要如何 能夠順利,有幾個重點與方法:ㄅ、保持主旋律的線條,讓主旋律的聲部能夠不間斷 的從頭到尾延續演奏,你就成功一半了。但是主旋律絕對不可能只有單一聲部在演奏 (除非是協奏曲),於是訓練團員看指揮的cue就很重要了,在台上演出最怕 遇到團員"休息過頭",不知道何時出來,這時候,該cue的絕對是重要的主旋律團員, 而不是cue那種出來演伴奏的團員。ㄆ、樂曲段落改變時表情與速度的變化, 這個要和團員養成默契,例如B段時指揮會用哪種肢體語言告知速度的變化, C段時的開始又該如何看指揮的暗示。如果平日就養成該首曲目的默契, 就算在台上發生意外,團體也能夠很有默契的在斷落的地方共同開始。 F:樂曲的詮釋與傳達:樂曲不是只有速度變化而已,團員參加樂團也不是只有 練習樂器技巧與看譜而已,參加樂團最棒的附加價值在於指揮會解釋樂曲的境界, 要如何運用想像力,改變聲響、音色去達到目的,團員必須要有共同的意念, 去演奏相同的片段,才不會讓觀眾感到困惑,甚或覺得"沒甚麼"。許多指揮在 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可以用"張力"來教導基本技巧的樂團。但是更進階的樂團 可能就是訓練共同的"神韻"了。用表情去演奏樂器也很重要的, 如果團員都沒無表情的在演奏激動大聲或是哀傷平靜,肢體語言會傳達給觀眾錯誤 的訊息(還是一句話,聽這種樂團演奏,閉上眼睛聽比較享受)。所以投入表情在演出的 團員是訓練有素的,但是充分了解樂曲意境才能夠讓團員達到這點, 這就是指揮的工作了。 G:音準與平衡:一定很多人很意外,為何我將音準與平衡放最後,因為這看起來 是最基本的,但卻是最難達到的境界,我不諱言,就連nso國家交響樂團也辦不太到。 很多人都以為音準是共同演奏樂曲時調好即可,但那僅是單單的幾個調音罷了, 在演出的過程中,要如何保持音準是正確的,必須要經過幾十年以上的訓練 (從聽別人,到改變自己,最後到配合別人與團隊配合), 例如天氣冷,聲音偏低,演到一半熱了聲音偏高,你該怎麼辦? 自己是準確的演奏442頻率,但是全部樂團都在演奏438,那你到底算準還是不準? 長笛偏高了,低音管偏低了,阿你是演奏中間聲部的樂器,到底要配合誰的? 這些觀念不但需要長久訓練來建立,而且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團員來共同演奏,還真難, 不過,有個常任指揮的訓練就很重要了, 指揮可以用同樣的默契,讓團員共同建立共同的觀念。 但是演出前要不要調音,要! 這是要調心安的。 平衡:主旋律與伴奏的定位,樂器在配器法的定位,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完的, 懶得打我就跳過吧。 結論是,不是說不用練習這兩樣事情,當然音準與平衡是一邊練習時就要一邊要求 的,但是您要注意到,這兩件事情將會是最難達到的"基本觀念"。 所以,如果今年五月底,該校團隊要舉辦成果發表會,演出曲目達14首還不含安可曲, 請趕快把A、B、C、D、E、F練好,以上台優先吧。 3.永續發展:一個長年辛苦訓練與經營的樂團,很可能在法令或是人事的變動而 毀於一旦,要如何尋找最基本的經費來源與行政資源,才是建立樂團最初要做的事情, 壞的例子如:北縣教師管樂團,因為現任教育局不支持,不再撥予經費, 而使得成立20多年的樂團毀於一旦。 好的例子如:朱宗慶打擊樂團,建立 教學系統,與演出系統,由演出團隊支援教學,由教學團隊的經費支持演出, 這樣可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一般中小學的樂團能否生存,當然跟老闆(校長)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老闆也是會換人的,指揮也是會調動與退休的,有無良好的後援會組織, 與章程(避免後援會內鬥用的),就要告各位老師的智慧來經營了。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1.67.175 ※ 編輯: trumpete 來自: 61.221.67.175 (01/26 11:51)

01/26 12:07, , 1F
很受用的分享 謝謝
01/26 12:07, 1F

01/26 12:25, , 2F
獲益良多,謝謝您的分享:)
01/26 12:25, 2F

01/26 18:27, , 3F
感謝分享獲益良多
01/26 18:27, 3F

01/26 21:13, , 4F
感謝分享
01/26 21:13, 4F

01/27 02:59, , 5F
感謝分享
01/27 02:59, 5F

01/28 10:06, , 6F
01/28 10:06, 6F

02/22 15:27, , 7F
感謝分享!!!
02/22 15:27, 7F

03/03 12:19, , 8F
感謝分享!但據我所知,免試有很多學校是不看社團的
03/03 12:19, 8F

03/03 12:21, , 9F
所以現實與理想總是有差距,國中社團經營大不易
03/03 12:21, 9F
文章代碼(AID): #1DFvcxPY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