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 北縣活化課程,活化了英語?僵化了學習

看板Teacher作者 (n25)時間14年前 (2010/06/04 23:16), 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北縣教師會與教育局為了是否實施英語活化教學,兩造爭得不可開交之際,回歸問題根 源來談為什麼週三加課問題。多益測驗及劍橋大學ESOL考試院分別公布台灣兒童英語能力 評鑑,在亞洲國家排名第二僅次印尼,高中後才大幅落後國際平均水準,甚至遠落後韓國 一百多分,那麼請問小學生加課的理據何在 ? 該探討的不該是大孩子們為何失去學習語言的熱忱? 遑論許多研究顯示孩子在母語尚未熟 稔,提早學外語並非好事,許多提早學英 語的孩子上了國中之後的英語能力並未優於晚學者,北教大兒童英語所的張湘君教授由自 身育兒的經驗很早便表示過反對兒童過早學習英語,她後來認為學好英文前更該讓孩子 先學好中文! 張湘君教授表示,學英語只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工具之一,真正要學的是藝術、文化等核 心知識。政府更迫切的是解決學童英語能力的「雙峰現象」和城鄉差距,我的一位擔任高 中英語老師的友人也說他並不認為在小學階段大幅提高小朋友英語課節數是一件好事,我 向他請教原因,他苦笑了一下,說了:「提早學習,提早放棄!」,他的學生屬於張湘君 教授所指雙峰狀態中,學業成就相對低落的一群,然後這位高中教師接著又說:「我覺得 他們還不如先把中文學好!」,這一群高中學子是九年一貫實施之後的孩子,國小階段已 經接觸了英文,但因為對語言沒有興趣及天份,又早早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挫折感,所以在 國中之前便已經放棄了英文,不僅如此,他們的中文程度也不理想,友人認為提早學外語 ,對於母語的學習不多不少產生了排擠效應 ! 他在教學現場觀察到的現象,印證了張湘君教授的看法。許多其他同為六年級生的朋友, 他們流利的英語都在國中以後才開始接觸學習,而現在他們或擔任英語教師,或在外商 公司任職,也有幾個移居美國,在Local的公司行號與老外一較長短,領有高額年薪。 還有家長問我為什麼他們只是被告知,沒有接受或拒絕的權利? 從孩子學習的角度來檢視,我任教的學校是一所活力充沛的學校,學校的 行政團隊運用週三及其他下午規劃了許多學生自發性社團活動,數十個各式各樣活潑多 樣化的學生社團活動正在進行,包括圍棋、舞蹈團、直排輪、童軍團、國樂社、弦樂社 歌唱班、說唱藝術、魔術社、流行街舞、數位剪接、繪畫,創意寫作,以及補救教學等 課後才藝班的時間,我們曾培養出跆拳道全國女童組金牌的選手,以及全國排名屬一屬 二的小朋友舞蹈團。如今勢必這些社團活動時間將被排擠掉。 縣教育局要加強學童英語能力,沒人懷疑它立意初衷良好,可是人云亦云般口口聲聲英語 很重要,我想說的是,英語有其要性,但難道,英語以外,其他的都不重要嗎?學生們失 去了自由選擇興趣愛好的權利,我們通通一古腦兒都來學英語就提高了國家競爭力了嗎? 我們只要英語,其他的都不要嗎?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是多元能力的開發,而不是只靠某種 外語,更別說我們這些基層教師實在很想說,先讓孩子把中文學好一點,作文寫得流暢一 些再說吧!那天坐在計程車上,聽著陶晶瑩小姐的節目裡有個雙語小學的小一家長抱怨著 :「龐大的作業『污染』了夜晚輕鬆愉快的家庭生活。」試問誰是主凶、誰又是幫兇呢? 台灣的學習生態很奇怪,今天增加了三堂英語,明天就會有更多的英語補習班如雨後春筍 般冒出,小朋友們便得消耗更多的時間在補習班。英語好一切便好了,我覺得這實在是一 種迷思。 北縣府每個月印製全彩文宣坐政績宣導,尤其對實施兩年的英語實驗課程夸夸其詞,但從 未讓家長了解未加上「活化課程」,台灣小朋友的授課時數已經是亞洲最多的了 若再加 上活化課程,我們的孩子上課時數將比第二名的國家還要多出1000節! 遑論台灣的小朋友 幾乎可說是全球國小學童最早到校的國家了,學童的平均英語能力國際評比名列前矛。 英語它重要,但不是絕對重要,充其量它就是一樣工具,並非每個人滿口流利的英文,就 代表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許多深具競爭力的產業,傳產也好、文創產業也罷,實際在工作 上不見得需要英語,或者應該這麼說,工作團隊裡其實只需要幾個具備優異外語能力的人 作為對外溝通的媒介就足夠了。 比如那些推展精緻農業成功的農民朋友,他們為自己和社會創造可觀的收益,但是英文跟 他們的工作質性幾乎沒有什麼相關性,又比方馳名中外的台灣之光「雲門舞集」或「法蘭 瓷」好了,整個團隊的確需要通曉外語的公關部門協助處理對外事宜,但團隊真正需要全 心投入的部分是舞蹈的創新編排、瓷器的創意設計,舞蹈家和設計師們並不需要通曉英語 ,他們讓世人炫目沉醉的了不起成就源自在藝術與文化創意上的揮灑自如。 我並非全然否定加強英語能力的政策,但總認為在做法上可以有許多更有彈性的方法: 好比「活化英語」的授課方式定位於活潑的「遊戲教學」,亦是非學習時數,那麼八點開 始晨光時間四十分鐘可善加利用,這個時段原本導師們便是安排一些較為輕鬆有趣的非學 習時數的自主學習時間,繪本時間、靜思語教學時間、晨跑活動、那當然也可以將英語活 化教學納入。 但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重新檢討課綱,九年一貫實施後,某些領域的規劃一直都有 重疊的問題,最顯而易見的便是生活領域跟綜合領域,社會領域和綜合領域的重疊,以及 健體領域跟前二者的重疊,綜合領域是一個範疇攏統的領域,生活領域亦是一樣,光聽名 字就知道,坦白說,我寧可回歸以往分科清楚的時候,社會科的歸社會科,音樂科的歸音 樂科,一目瞭然,只不過這牽扯課綱設計.教科書編排.書商等問題太廣,改了就改了,很 難回頭。但我們至少可以重新統籌規劃,檢討重疊的部份,規劃出合理時數,以低年級來 說生活.綜合.健康三個領域合併多達十節課,從中挪出兩節課上英語並不會影響原本課程 進度,但這想法涉及層面最廣,需要領域輔導團、學者、及教師們重新檢討課綱,調整授 課節數,是根本之道,但卻萬萬肯定來不及在縣長卸任前倉卒執行。(而我認為周縣長太 想在他卸任前完成這項「了不起」的政績了! ) 簡單一點的作法是經費仍撥予各校辦理英語相關活動,但採社團方式在週三下午必須辦理 英語營隊或相關社團,教育局補助的經費讓有興趣與意願的學童免費參加,這個方案變 動性最小,教師們也都能接受。 除了一個攏統的家長學生滿意度調查,沒有任何的原始數據可以用來比對佐證實施「英語 活化」學校,學生英語能力提升。一個嚴謹的計劃,實施之初需要對實驗對象先做英語能 力鑑定,實施一年、二年、三年後的成效如何,都必須要有實施後的評量結果拿來做比對 ,不過顯然這些必須要做的數據,教育局並未對前兩年加入實驗方案的學校施作。我尤其 不贊成縣教育局將活化方案與提高教師編制、解決超額教師的問題綁在一起來迫使偏遠地 區及超額教師問題嚴重的學校就範,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問題,提高編制降低學生人數 以增加教學品質的方針,早已說了許多年,讓兩個不同層面的議題糾葛在一起實在很沒道 理。 我所想表達的是重大教育政策的變更需要通過審慎評估,需要達成共識,它是一個接力的 工作,不應只像是官員為留下一個看來漂亮的政績而倉卒執行。基層教師每天守在崗位緊 守分際,往往是沒有殺傷力的草食性動物!所要的不過是第一線工作者的意見能被傾聽, 基層教師值得被更尊重的對待,而不是每回僅「粗暴」的被回以一紙紙冷漠的公文! 倉卒實施的結果,英語是否活化未知,反而僵化限制了兒童的學習! 沒有快樂的教師,哪來快樂的學生呢?枉顧基層教師的意見,建構式數學實施方式的失敗 殷鑒未遠。 全文節錄自 http://www.wretch.cc/blog/kelly3727/1161350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221

06/04 23:22, , 1F
"學習熱忱為什麼消失"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很好笑...
06/04 23:22, 1F

06/04 23:48, , 2F
笑點在..?好像那不是原PO重點..
06/04 23:48, 2F

06/04 23:53, , 3F
抱歉 單純覺得那句話好笑而已 其他的部分很認同
06/04 23:53, 3F

06/04 23:54, , 4F
學生 學校 老師 家長 甚麼時候才能不互相對立呢....
06/04 23:54, 4F

06/04 23:59, , 5F
樓上所言也是...
06/04 23:59, 5F

06/05 00:00, , 6F
回樓上,大家的利益與需求不一致,你覺得呢?
06/05 00:00, 6F

06/05 00:03, , 7F
回樓上,也未必完全不一致 溝通&聆聽能力在此就占了
06/05 00:03, 7F

06/05 00:04, , 8F
很重要的一部份角色...但如果最後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立
06/05 00:04, 8F

06/05 00:05, , 9F
場來考慮的話...那我真的不認為有哪一方會真的得利..
06/05 00:05, 9F

06/05 13:47, , 10F
寫得很好啊 推一個
06/05 13:47, 10F
文章代碼(AID): #1C2HZHAN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