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茶聖陸羽「茶經」導讀暨心得感想

看板Tea作者 (怒風的子嗣/老K)時間2年前 (2021/12/01 12:0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最近寫的 唐陸羽「茶經」導讀:世界上最早的茶學專書 也是考證茶起源的重要證據之一 (雲貴川交界VS印度北部) 中印為此吵得不可開交過 茶經可以帶我們一窺唐以前古人是如何飲茶的 想了解茶葉歷史的朋友, 我老王賣瓜,推薦一下我寫的兩篇文章 一.陸羽「茶經」導讀 https://king13723.pixnet.net/blog/post/225689714 二.中日茶葉發展史+中華國粹茶文化 https://king13723.pixnet.net/blog/post/225316959 茶為中華國粹,承先啟後五千年 我發現我和中文非常有緣 除了當年在中興副修大量中文系的課 (周易老莊對聯書法等) 平常最喜歡研究周易 我認識幾個專門研究周易的中文所博士生 中興復旦和港中大 坦白說國學式微也是在所難免的 畢竟畢業後工作是個問題 除了國史館故宮HKMOA等研究機構 似乎也沒其他出路 港台相對都算好的了 大陸的情況更為嚴峻 沒錢賺就沒人關注沒人讀 https://imgur.com/kZpcFaa
https://imgur.com/cH8AhGH
https://imgur.com/BQDphiz
https://imgur.com/9V54RT0
https://imgur.com/CxDrL6X
(以下是原文,建議去pixnet看) https://king13723.pixnet.net/blog/post/225689714 文章取材自: 國立故宮博物院「亞洲茶文化展」 陸羽茶經、吳覺農茶經評述以及茶經相關著作 中國哲學電子書系統(https://ctext.org/zh) 中國大學MMOC(https://www.icourse163.org/) 特別感謝浙大王岳飛教授 讀好書,確實受益良多 古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良有 以也。 讀茶經,了解漢唐茶「史」外,更可以神交陸羽,學習他「茶人」之魂;三鏡得乎其二, 沏茶豈不快哉? 茶經是我國最早之茶學專書 陸羽後,貴族爭相飲茶 可以說,沒有陸羽,就沒有真正的茶學 是謂「茶聖」,和吳覺農先生並列古今雙聖。 簡單說 上古茶葉大多加各種香料隨粥茗而食,是一種食物 最早自周朝開始有曬茶飲茶紀錄(詩經,誰為荼苦等) 陸羽茶經一出,引起大量貴族爭相飲茶,而後開啟茶葉盛世 茶正式從食物變成了飲料 唐有了蒸青烘青和製餅工藝(詳見茶經,茶之造等) 並發明了煮茶(煎茶道)等 加強了茶葉的保存與飲用方式 正式將茶與其他嗜好料作物區別出來 宋發明了點茶法(沫茶道)等 並有了鬥茶看湯之華「沫餑」(湯花的意思) 宋徽宗尤其愛茶,寫下膾炙人口「大觀茶論」 同時,開始向外傳播飲茶文化 正式將茶昇華到文化與藝術的境界 元開始漸漸有了炒青散茶 又以明太祖朱元璋「廢團改散」為關鍵 此後,炒青散茶逐漸取代蒸烘餅茶 成為明清以降主要飲茶方式 茶經一共分成十篇: 一源,二具,三造,四器,五煮,六飲,七事,八出,九略,十圖 一之源:茶葉起源 章節– 本源 字與名 地與茶園 用途 累(缺點或危害) 二之具:「製茶」器具 (*唐代蒸青餅茶器具) 籝,灶,甑,杵臼,規,承,簷,芘莉,棨,撲,焙,貫,棚,穿,育等15樣 三之造:製茶過程 (*唐代蒸青餅茶工藝) 章節– 1.採茶製茶 2.形狀 3.等級與鑒別 四之器:「泡茶」器具 (*唐代煎茶器具) 風爐,筥,炭撾,火筴,鍑,交床,夾,紙囊,碾,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筴 ,鹺簋,熟盂,碗,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等。 (陸羽原文24器,可能是不同計算方式所致,如三夾算一者還三者?) 五之煮:「煎茶」器具 (*有別於宋朝點茶法,唐將茶餅磨成末再以鍑煮之) 章節– 炙茶細節 製茶與炙茶 其火 其水 三沸與置茶末 酌與沫餑 煮茶與喝茶訣竅 茶之本性 六之飲:飲茶由來概況與困難 章節– 三靈與飲 飲茶由來 下里巴人VS陽春白雪 茶之九難 待客 七之事:茶葉歷史與人物記事 八之出:各地茶葉生產狀況 山南 淮南 浙西 劍南 浙東 黔中 江南 嶺南 其他 九之略: 製茶與泡茶過程中可省略之器具 造茶具之略 煮茶器之略 王公之茶 十之圖: 將茶經做成掛圖分放室中,隨時可見,則茶之大成矣。 上古繁體和今繁體字大概85%相通(漢朝楷書以降,已用兩千多年) 今天繁體字和簡體字大概60%相通 所以會繁體字有很多好處,除了能看懂上古文言原文之外, 書法對聯等中華傳統文化,也會跟著有所精進。 以下對岸文獻: 另据国家11个部委(局)组织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对全国阅读繁体字书报困 难程度调查的数据显示,阅读繁体字书报“基本没有困难”和“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读懂 大概意思”的比例占58.69%;“困难很多”的比例占41.31%,多集中在西部省份。这表 明,多数人基本能够认读繁体字。 我能輕鬆看懂所有簡體字,也希望大陸和新馬朋友能學習繁體字, 會繁體字百利而無一害;不論繁簡,都是中文,都是中華國粹的一部份。 一之源:茶葉起源 是整個陸羽茶經的重點,清楚交代了我國茶葉來源和其特性,是佐證茶發起於中 華的有力證據之一;同時,也讓我們一窺唐時飲茶方式和古人對茶嚴謹的態度。全篇章節 分為– 本源 字與名 地與茶園 用途 累(缺點或危害) 1.本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 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註】 1.嘉,好也 excellent; joyful; auspicious 2.尺,古代十寸一尺,一寸大概三公分,一尺大概三十公分 這邊指的應為茶樹樹高,也有一說是樹幹圓周徑。 3.巴山峽川,很高的山和很險峻的溪谷 此處大體來說是指西南地區喀斯特破碎地貌,川貴滇之交界。 4.伐而掇之,砍下來採摘收集其葉 掇collect, gather up, pick up 5.瓜蘆,又名皋蘆,南方一種似茶很苦的植物 最早在廣東發現,南人煮以飲之,藥用以降火氣 6.栟櫚,即棕梠樹。 7.丁香,藥用作物的一種 8.胡桃,核桃科,和茶一樣都是深根作物。 2.字與名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註】 1.從草,「茶」字,出自「開元文字音義」 2.從木,「木茶」字,出自「神農本草經」 3.草木並,「荼」字,出自「爾雅」 4.檟,周公謂之苦茶也。 5.蔎,楊執戟,即楊雄,說是西南川蜀地區對茶的稱呼 6.茗,荈也;早採者曰茶,晚採者曰茗也。 3.地與茶園:主旨在介紹茶園的生長環境與其優劣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 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 。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 【註】 1.爛石,山石間積聚之土,茶性喜溫濕,最宜丘陵台地山石間。 2.櫟壤,砂質土壤,排水良好也是適種茶之一大指標。多在華南 3.黃土,土質較黏,排水不易。 *世界主要土壤有: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灌淤土、水稻土、 湿土、盐碱土、岩性土等。 *一般來說,土壤和氣候呈高度正相關,有什麼氣候就有什麼土壤。土壤五要素:母岩, 氣候,地形,時間,生物;其中氣候是關鍵因素。 *據考證,紅壤磚紅壤和黃壤較適茶樹生長,也大致符合現今中國四大茶區土壤概況,陸 羽先生一千多年前就約略有此雛形,尤為難得。 4.藝,種也,plant(v) 5.實,結果實,這邊指收成的意思 6.植而罕茂,種了卻生長不茂盛;罕,不也,rare 7.法如種瓜,三歲可採:方法和種瓜差不多,三年即可採收 8.陽崖,古謂「山南水北謂之陽」,是為山之南面即向陽面 9.陰林,形容生長很茂盛的茶園 10.紫者上,綠者次;這個和今天的說法不盡相同,本人猜測和製茶工藝有關,因唐代餅 茶為主,紫代表花青素多,內含物質越加豐富,做成餅茶後經後發酵後的滋味轉換也更加 明顯。 然而,花青素多的茶不適合做成今天之茗優綠,也不適合做成台式烏龍等輕發酵的茶,會 因苦澀而非常難以入口。筆者在台的朋友就有一片紫芽山茶園,做成生烏龍簡直難以入口 ,澀到口腔發麻,但是做成紅茶或是餅茶放個一兩年經轉換後,內含物質特別豐富,別有 一番滋味。 11.筍者上,牙者次:竹筍是竹子的幼苗,這邊用以引申為嫩芽之意。 牙應為對口葉,即已經完全長大的粗老葉,滋味淡薄沒有茶味。 12.葉卷上,葉舒次:估計和製茶工藝有關,葉緣捲則內含物質相對豐富,壓成餅滋味也 會比較豐富。 13.反之,山南水北的另一邊「山北水南謂之陰」不適合茶樹生長,也不適合製茶。中醫 系統有氣和任督二脈之說,山陰之茶喝了容易造成氣運行不順,進而導致生病。 4.用途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 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註】 1.茶之為用,味至寒:中國古代中藥和食補系統有涼寒溫燥熱之別,這裡的用指的應為藥 用;所以茶在古代是藥也是飲料。 2.承上,所以有如果有中暑跡象,胸悶,頭暈目眩,眼睛乾澀,四肢無力,穴位不暢通等 情況,只要四五口茶,效果和瓊漿玉露(酒+晨露)可比擬。百節,此應指中醫百穴。 3.醍醐,指經過發酵的液體,可以為酒也可以為醬油等;如醍醐味。 5.茶的缺點或危害 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 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 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註】 1.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不合時節的採摘(春為佳),沒有依照程序粗造,夾雜雜草 花卉等其他植物。 2.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魯莽不小心喝下去,容易生病,這時候茶反而就是累贅了。 雜以卉;莽飲之,成疾VS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中國古籍原文多無標點符號,雖然漢朝就有「句讀」,到了唐宋進一步完善,但整體來 說依然非常不足,導致很多古籍閱讀不易,常常會有誤會。標點符號大致要到1919年國民 政府「國語統一籌音會」後才逐漸完善。 (同時也確定今天的中文發音,當年另一選擇是廣東話,兩者為爭正統有過好一番爭執, 也可以算是中國文化的南北戰爭) 3.茶的情況很人參類似,好的人參出在山西南,朝鮮古三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為朝鮮 三國時代) 4.澤易幽檀都是初唐十道之一,大致上在今天中國北方山西到河北一帶。在這些地方生的 人參為藥沒什麼效果,更何況其他地方的呢? 5.薺苨,黃蔘或是地蔘的一種,和人參很像。 6.六疾,出自「春秋左傳」,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 淫心疾;後代指一切疾病。 淫,最早指大雨久雨,如霪雨霏霏;後指過猶不及「過度」或是非常投入的意思,如浸淫 。 7.知道服用人參可能有什麼危害,則服用茶葉亦然。這邊應該省略了用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8.73.2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638331381.A.7DA.html

12/01 15:20, 2年前 , 1F
吳覺農的普洱好嗎
12/01 15:20, 1F

12/02 03:55, 2年前 , 2F
請問現在買得到宋朝的白色抹茶嗎
12/02 03:55, 2F
文章代碼(AID): #1XflFrVQ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