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轉錄)] 真正的道教並沒有祭拜鬼神?

看板Taoism作者 (WAYNEWIN)時間11年前 (2013/04/26 02:49), 6年前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雲笈七籤》卷三七齋戒部的序文說:  「諸經齋法,略有三種,   一者設供齋以積德解愆;   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之齋,中士所行也。   三者心齋,謂疏瀹其心,除嗜欲也」。   可見道教及道士所貴,在於精神內養;   祭祀僅是次要之事。   而且這類祭祀之齋,   也與現今一般人所理解的不同。    不同者何在?  第一是目的,  「除上清絕群獨宴、靜氣遺形心齋之外,   自餘皆是為國王、民人、學真道士、   拔度先祖、己躬謝過禳災致福之齋」,   亦即為別人或自己消罪孽致福祥,   是一種道德性的動作,   而非報酬交換式的功利性目的,   齋祭了以後就要求五榖豐登、升官發財。   因此〈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一百一十八戒   就說:   「不得祠祀鬼神以求僥倖」。    所謂不得祠祀鬼神,正是第二個不同點。  道教所重,既在精神內養,  齋供儀式本即屬於輔助性的手段。  因此修齋持戒,所重者仍然在於內養而非外求,  並不是向鬼神祈拜,與現今一般人所理解的「拜拜」  「拜神」迥然不同。  故《三天內解經》云:  「夫為學道,莫先乎齋,   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臟清虛,   致真降神,與道合居」。  老君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十三戒是:  「不得向他鬼神禮拜」,  更說明了拜拜非道教之禮儀。  《化胡經》十二戒中也有  「勿淫祀。   邪鬼能亂真,但當存正念,   道氣自扶身」之說。    因為不拜拜,所以也不磕頭。  這又是另一個不同點。  《雲笈七籤》卷四十〈金書仙誌戒〉云:  「凡存修太一之事,   欲有所禮願,慎不可叩頭。......   古之真人,但心存叩頭,運精感而行事,   不因頰顙而祈靈也」  「凡修行太一之事、真人之道,不得   有所禮拜,禮拜亦帝君五神之所忌也」  〈又見卷四六秘要訣法部第二五)。  因為不禮拜鬼神,因此對世俗人也不禮拜:  「凡於父母、國君、官長、二千石、刺史、   三公,皆設敬,不得即誤禮拜」(同上),  形成道教特殊的禮儀觀,跟佛教只強調沙門  不敬王者不同。    換言之,道教齋供在目的、對象、儀法上,  都和現在民間所見之拜祀鬼神迥異。  現今民間拜祀鬼神雖多延請道士主法,  古代道士或道教卻是不搞這一套的。  不但如此,與祭祀鬼神相關的一些活動,  如求神問卦、占卜、算命之類,也非道教所允可,  故老君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一十四戒即是:  「戒不得多畜世俗占事之書及八神圖,皆不得習」,  七十八戒則是:「不得上知星文、卜相六時」。  拜祭鬼神或求卜問前程占吉凶,基本上並不被認可。    除了祭祀鬼神之外,現今道士最常做的事,  似乎就是主持喪禮了。但這一點也頗有今古之殊。  古道士雖常設齋祈福禳災,拔度地獄幽苦,然而  他們並不臨弔喪家、不視見死尸、不主持喪葬儀式。    早期道經中已有憎見血之說,如《真誥》卷一云:  「南岳夫人言:汝憎血否?   答曰:實憎之」。  既憎血,故避見尸穢,  〈太玄都中宮女青律戒〉云:  「凡上學之士,受三天正法、四極明科,   妄入殗穢,哭泣悲淚,弔死問喪,   五犯伐功斷事,不得入仙;   十犯死入地獄,萬劫還生不人之道」。  又,〈太上黃素四十四方經戒〉云:  「凡道士存思上法及修學太一事,   皆禁見死尸血穢之物」,  〈上清大洞戒〉:  「凡修雌一之法......不得見尸」。    據這些經典說,道士如果見到死尸血穢,  應立刻設法禳解。  《四十四方經》建議以硃砂一銖散入水中,  以洗目、漱口、洗手腳,然後再入室正寢中,  把手交叉放在心口上,叩齒二十四通,  唸一篇咒語。  《精要經》建議走二十四步,北向叩齒九通,  存思想像有玉童玉女來協助我用皇芝素水澆灌死尸,  死尸化為活人,並唸一篇咒語。  《青要紫書金根眾經》則主張拿一盆清水,  放入一兩真硃砂,放在中庭,然後南向臨水上,  叩齒九通,唸二篇咒語。    總之,是不能看到死人的,  若看見了便極為麻煩,得大費周章才能禳解,  去弔喪當然也不行,去五次就入仙無望了。    為何如此慎重其事,反覆叮嚀呢?  因為道教主旨,在於「貴生」。一切教義由此而發,  養其生氣尚且時嫌不足,怎能親近死物?  一切死事皆當忌諱,原不止臨尸弔喪等事。    例如禁止殺生,〈老君二七戒〉:  「戒勿食含血之物」,  《思微定志經》十戒第一也是:  「一者不殺」。  老君百八十戒中談到不殺的則包括  「第四戒不得殺傷一切物命,   第二四戒不得飲酒食肉,   第三九戒不得自殺,   第四十戒不得勸人殺,   第四十二戒不得因恨殺人,   第七九戒不得漁獵傷殺眾生,   第九五戒不得冬天發掘地中蟄藏生物,   第一百一五戒不得與兵人為伍,   第百七二戒若人為己殺鳥獸魚等皆不得食,   第百七三戒若見殺禽畜命者不得食,   第百七六戒不得絕斷眾生六畜之命」等。   蓋繁說則有許多殺生的類別,   簡單講就直接說不殺生乃道教諸戒之首。    戒法如此,自然就影響到它的齋法。  道教之齋供,雖說也要  「市諸香油八珍百味營饌供具,屈請道士」來行齋   (見《本相經》),   但跟現在殺豬公、備三牲五禮、   大魚大肉的那種方式完全不同,   而是以不飲酒不茹葷為主的。   這正是道教祭法稱之為「齋」的本義。    《莊子.大宗師》:  「顏淵問道於孔子,   孔子曰:『汝齋戒,吾將告汝』,   顏淵曰:『回貧,唯不飲酒不茹葷久矣』,   孔子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齋戒的原始意義就是要人禁斷酒與葷,  道教稱其祀典為齋,即用此意。  但古人齋戒,所禁之「葷」,  並不是指「腥」,  所以吃肉是不必禁斷的。  而且齋戒主要是在祭祀之前,  祭祀本身卻需要備犧牲,殺豬宰羊。  太牢少牢之禮以至鄉射、鄉飲酒,  則都是無酒不成禮、無血食犧牲不成祭的。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因其無罪卻得被殺,  可是孔子告訴子貢:  「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就是這個道理。道教卻在這一點上,  與傳統儒家禮樂文化大相逕庭,  直接以齋戒為典禮,稱其禮為齋,  且不飲酒不食肉,不以血食之物為犧牲上供。    不僅如此,祭祀鬼神且備犧牲,  乃是許多宗教共通的現象。  因為它來自原始社會的人祭及吃人肉風俗。  有些民族獵殺異族人頭為祭,  有些民族把衰老的酋長殺了獻祭,  也有些民族選人為犧牲。  像「河伯娶妻」一類故事,  即保留了此種風俗。  「犧牲」一詞之含義,  也由此而來。  後來則以動物代替祭牲。  祭祀之後,參與祭禮的信眾共食祭牲,  也是通行於許多民族的風俗。  眾人分食酒肉,  乃是飲食祭牲的肉和血,  以企求與神合一。  宗教學上把這稱為「聖餐」。  其禮儀一般包含幾個要素:   一、悲悼祭牲的死亡,   二、祭牲被認為是神與人的中介,   三、祭牲呈獻給神之後,經過占卜或     歌舞降神等儀式,確信它已被神所     接納,   四、人眾食用祭牲即可與神冥合,     獲得神的庇佑,   五、人眾因此而狂歡。     《禮記》裡記載孔子看見蜡祭時,     舉國若狂,講的就是這種情形。 ------------------------------------------------------------------------------ 資料來源: http://cforum2.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78965 -- * . ☆ . . . . ☆. . 人生是為了「感動」而存在的 ‧ . ╱ . * ‧ ☆ 感 動 自 己 . ☆ . ﹡ ☆ ‧ ‧ . 感 動 別 人 . ☆ ‧ . ‧ . ☆ ‧ 證明這世上有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10.113

04/26 10:41, , 1F
非常好
04/26 10:41, 1F

04/26 11:23, , 2F
marvel板,文章代碼(AID): #1HSCHfFJ
04/26 11:23, 2F

04/26 12:39, , 3F
04/26 12:39, 3F

04/29 15:57, , 4F
好文章,如果大家都這樣,宮廟派神棍就混不
04/29 15:57, 4F

04/29 15:58, , 5F
下去,尤其是特別迷戀人間香火的動物靈
04/29 15:58, 5F

04/29 21:33, , 6F
推 說的好 應外補充一點
04/29 21:33, 6F

04/29 21:33, , 7F
初期道教應該是有在拜鬼神的
04/29 21:33, 7F

04/29 21:34, , 8F
史書記載 張魯"以鬼道惑眾"
04/29 21:34, 8F

05/20 01:52, , 9F
道教最煩麻就是沒有教祖 很難說什麼是"真正的
05/20 01:52, 9F
※ 編輯: waynewin (118.171.171.199), 03/12/2018 22:44:27
文章代碼(AID): #1HUNgxOb (Ta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