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淡水山線散步 龍山寺祖師廟重建街

看板TamShui作者 (uki)時間8年前 (2015/10/17 01:16), 8年前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圖好讀無音樂網誌 http://kudoai.pixnet.net/blog/post/45448085 雖然已經改制,但我們還是喜歡把淡水稱作「小鎮」。 在這個小鎮,不管走到哪裡,只要回頭都能看見美麗的觀音山。 說是遊記,不過淡水是我的故鄉,我在這出生成長,就連燦爛的大學生活都在這邊度過。 「喝過尼羅河的水,就一定會再回到尼羅河。」 而只要住過淡水,就不會忘記淡水的美,無論是夕陽、無論是觀音山、無論是那隱藏在現代 化下的悠然古風。 這次,我們不寫食記,不介紹旅遊書中的熱門景點。 讓我們偷偷告訴你,一條走路逛淡水的路線,穿越熙攘的人群,重回自在的純樸年代。 【本文照片是擔任新北市樂齡活動導覽助理時所拍攝,若需引用請告知】 【若你是照片中的人,不想出現在本文中的話,請告訴我,我們會協助模糊】 第一站:捷運淡水站(火車吃水) 這裡不是古蹟,但以前淡水火車站的確在這裡。 地點大概在1號出口附近的空地,從1901年啟用(逆轟人蓋鐵路)到1988年火車淡水線停運而 廢止。 作為終點站,淡水火車站不僅是交通熱點,也是火車休息加水、停車的地方,所以剛開始叫 「淡水停車場」,老淡水人習慣稱之為「火車吃水」。到我這一輩就不這樣講了,居民稱「 淡水站」,淡江的學生都講「山下」,普遍稱為「捷運站」,跟其他地方沒什麼不同。 淡水火車站長什麼樣子呢?可以參考集集火車站921之前的樣子,平面鐵路、單邊月台,大 家都挑著扁擔大包小包坐在車上,開車時還會有人身手矯健地跳上車,再找車長補票。 新的捷運站整齊、整潔,還有很大間的廁所,但卻不見舊火車站的樣貌,跟中式建築有點像 又有點不像的設計,似乎被淡江建築系學生笑稱為「迪士尼風格捷運站」。 如果有朋友內急,請帶他到後面的大廁所。等待的時候看看觀音山,在你左手方的是殼牌倉 庫(原嘉士洋行倉庫),曾有俗稱「臭油棧」的煉油廠,二戰時被美軍狠狠的炸過,老淡水人 稱為「火燒臭油棧」。 (火燒臭油棧發生在1944年,當時為了打擊日本軍力,美軍與中華民國軍開來很多戰機到處 摧毀軍事設施,包含機場、石油煉製廠、可以製造酒精燃料的糖廠。1945年5月31日更爆發 「台北大轟炸」,3000多人當場死亡,傷者數萬。) 殼牌倉庫目前作為社區大學使用,園區有開放,如果有足夠時間可以進去晃晃,看看紅磚 建成的倉庫、以前直達火車站的鐵軌,想像作為通商大港的淡水當時有多麼繁忙。 第二站:淡水龍山寺 找個在地人,問他:「菜市場怎麼走?龍山寺在哪邊?」 問路比用地圖導航方便太多了,尤其淡水龍山寺還藏在市場裡面。 穿過新鮮的漁獲跟熱鬧的市場,走進龍山寺,你會發現氣氛為之一變,清幽跟安靜可以陪你 在這座寺裡休息一下。 小心,在寺裡逛逛的時候要留意階梯。淡水龍山寺的大庭中間略低,屋頂並不是全包起來的 ,雨時要走兩旁的過水廊,晴時可以抬頭仰望藍天。其實淡水四座古廟原本的格局都是這樣 ,只是當媽祖廟跟祖師廟紛紛把地板填平,中央用天花板蓋起的時候,龍山寺寺產不豐,才 沒能跟著其他廟一起修建。 小鎮雖小,但寺廟密度超高。光淡水鬧區就有鄞山寺(鄧公國小附近)、我們現在所在的龍山 寺、等等會去的祖師廟跟淡水老街上的媽祖廟。裡面祭祀的神明多有重疊,像龍山寺裡也有 天上聖母(媽祖)、媽祖廟也有觀音娘。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正是當年頂廈郊拚等歷史事件留下來的文化現象。 話說當時為了淡水港口的事業發展,無論是漳州人泉州人汀洲人,在路上相遇通通先往頭上 招呼下去,只要擋我財路者通通給我打,整個台北都是你的主場! 水火不容的人馬們打架歸打架,該拜拜求保佑的還是要拜拜求保佑,但總不能在廟裏面PK吧 ? 雖然當時有漳州泉州汀州潮州的閩南人跟客家人合建的福佑宮,汀洲人還是自建了一座鄞山 寺,泉州人不干示弱也籌資把龍山寺蓋出來,後來又為了感謝祖師爺擊退法軍,才又蓋出清 水巖祖師廟,至此淡水寺廟密度來到歷史高點,把大廟小廟通通算進來,幾乎快跟台灣便利 商店一樣多! 現在的龍山寺沒了當時激昂的情緒,卻多了許多文化融合的元素。 之前有日本的繪馬,中元節有整串的紙蓮花,不定期也有藝術作品展示會,充分發揮寺廟作 為社交集會所在的優勢。 在淡水,參觀寺廟是不用錢的,帶著誠心前往就好。 但偶爾花點小錢把福氣帶回家,也很划算。 淡水龍山寺除了有畫風可愛的福袋(還每年改版?我手上有幾個不一樣的),還有手機貼跟悠 遊卡貼,保你出入平安家和萬事興,喜歡就把他帶回家吧! 第三站:淡水清水巖祖師廟 再問一下當地人「祖師廟在哪裡?」就能來到離龍山寺不遠的清水巖祖師爺廟。 正式名稱應該是「清水巖」,但是我從小到大都講「祖師廟」,講清水巖可能還會楞一下, 所以問路時還請記得念「祖師廟」喔! 祖師廟裡面供奉祖師爺。祖師爺是一個在泉州清水巖修行的高僧,雖然是佛教僧侶,卻被泉 州人奉為守護神。祖師爺在當初開墾時也渡海來台,相傳在某次出巡的時候,神像的鼻子突 然掉下來,鄉民紛紛走告,沒想到竟發生大地震,村屋都垮光光了無一倖免,還好當時大家 都跑到路上看掉鼻子的祖師爺,才沒有人受傷。從此祖師爺也稱「落鼻祖師」,凡落鼻必有 重要事情預知,地位又更上一層樓。 後來祖師爺的落鼻是用米水跟香灰黏回去的,平常怎麼拔都拔不下來(為什麼要去拔人家鼻 子!) 但當祖師爺有事情要說的時候,鼻子又會自己掉下來,還會暫時不見直到事情解決 (超級便利的啊祖師爺您好聰明,有事拔鼻子就好) 像之前舉辦淡水大拜拜的時候,因為時代變遷,儀式難免省略或出差錯,大家也沒察覺。 沒想到祖師爺鼻子又掉了,問明後才知道正是因為儀式被亂改才落鼻,等改好之後才又找到鼻 子黏回去。黏回去的時候是晚上,當時廟內燈火通明,但黏上去的那一瞬間竟全暗了一會, 隨後又恢復光亮,更添傳奇色彩。 祖師爺不僅預知地震救村民,法軍侵台的西仔反時期也有傳奇。鎮民為了抵禦法軍,請出祖 師爺助陣,結果原本應該砸在市區的砲彈竟然會轉彎,落進旁邊的海裡。(好啦會轉彎是我 加的,但是法軍當時對淡水密集大轟炸,卻只傷淡水軍民20人,也是非常神奇) 淡水信徒為之大振,紛紛建議應該蓋一座祖師廟祀奉這尊原本由信徒輪流照看的神像。不料 跟艋舺產生衝突,經過日本政府協調後才採輪流祀奉。所以會落鼻的祖師爺並不是每天都在 祖師廟裡面,可以從鼻子旁的香灰痕跡辨認。 不過我從來沒有看出來過,而且一直盯著人家看也不好嘛~(我會害羞) 祖師爺威震淡水,香火也非常鼎盛,看看廟裡面金碧輝煌的裝潢就可知一二。 當然也看得到中間被封起的天井跟前方的拜亭,廟內有許多歷史文物跟名人真跡,但目前還 是由政府列冊追蹤,並沒有被列為古蹟。(詳情可見淡水維基詞條 淡水清水祖師爺廟)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晚上是知名的淡水大拜拜,全鎮封街恭迎祖師爺出巡,就算只是來念書的 學生也對這個活動印象深刻,更是淡水重要記憶。 大年初一這邊更是人聲鼎沸,原本就不寬闊的廟變得更擠,萬頭鑽動,供品擺滿整張桌子, 大家都想第一個來跟祖師爺賀新年。廟外面會準備辣辣的薑茶,跟媽祖廟的甜桂圓茶不一樣 ,但都喝了暖身又暖心。 正對廟的是祖師廟的戲棚,是兩層樓建築。謝神時都會請歌仔戲班來,樓下是臨時後台,樓 上則搬演著英雄佳人好戲,廟埕前的階梯就是現成的觀眾席。別看祖師廟平常停滿機車,又 位在斜坡上,它的熱鬧程度可不比人家差。 祖師爺廟裡柱子眾多,材質也豐富多樣,有水泥的、大理石的、更有貼滿磁磚的。 別瞧磁磚小小塊不起眼,當台灣還不產磁磚的時候,從日本來的磁磚每塊的價格都媲美現在 一台智慧型手機。用手觸摸這些飽含歷史的柱子,想像這是幾隻愛鳳拼起來的,就能感受到 信徒為了祖師廟有多敢花錢。 逛完祖師廟,可以往戲棚右邊走過去,會看到一整面的石製山牆,還有兩個黑黑的洞。這便 是防空洞了。 我不曾經歷過的戰亂時期,這兩個洞是淡水居民的保命場所。兩個洞其實是相通的,裡面有 階梯,路小小又彎彎曲曲的,是我爸小時候愛去的探險地點。先去祖師廟「借」一把蠟燭, 大朋友就吆喝著帶小朋友進去了,因為裡面灰塵多,出來的孩子鼻孔也是黑黑的,爸媽看到 了就罵呀,但下次還是照去不誤。 這些孩子們有借有還,長大之後還是有把蠟燭還給祖師爺的,只是防空洞就不讓孩子進去了 。所以裡面實際上長怎樣我也不知道。 第四站:重建街 重建街是淡水第一條街道,真正的老街。以前稱作九崁街,因其有九間店而得名。(詳細請 見淡水維基詞條 重建街) 可以從媽祖廟旁的小巷進入,也能從祖師廟直接穿過來,淡水就是這樣,各種小徑交錯,鑽 來鑽去總會有新發現。 這條街前段部分禁止車輛通行,所以就連google街景地圖都看不到這邊。所以想看就來吧! 用全身神經感受這條街的溫柔與魅力。看見階梯不要害怕,重建街有準備部分扶手,一步一 步拾級而上,回頭就能看見觀音山。 很久很久以前,山上人家都挑著扁擔來重建街做買賣,當時就是看著這景色。然後高樓平地 起、然後媽祖廟要回廟地、然後觀音山景變成現在這樣。(其實面前原本還有棵松樹,小時 候總會在樓梯上撿拾松果來玩。) 當然會覺得旁邊的房子礙事了,但他們也是超過20年的老房子,又都是繁榮老街上的商家 ,很難阻止人家也想收納這幅美景的願望。不過一樓還有一樓高,搶來搶去也沒什麼意義 ,那不如像現在這樣,大家都能欣賞、大家都能享受。 http://i.imgur.com/N2KGqU7.png
這是重建街跟老街中正路的交叉口,右邊是福佑宮(媽祖廟),左邊有一間賣義式冰淇淋的 店,每天新鮮現做,多是水果或堅果口味,非常好吃。 大概10-15年前,這邊都還是讓商家借用的店面,有賣種子的阿嬤、有賣餅乾糖果等供品 的店、有間小麵店。左邊則是不知是誰在殺魚的簡易廚房,走過都能數數地上的魚鱗,空 氣中有點魚腥、有點菜味,還混雜著媽祖廟虔誠的香。 現在看似沒落了,但其實卻是新文化的搖籃。每個月第二周,這邊都會有「重建街市集」 ,有各種小商品會來此地擺攤。你可以來這邊看看小物、吃吃點心、聽聽歌,有時候還能 邂逅一本好書。歡迎追蹤FB專頁 淡水重建街創意市集 牆上一格格的,是淡水社大攝影課的作品。有時候是作品分享,有時候是設計師展覽,放 慢腳步,聆聽他們用鏡頭訴說的夢想。 往上爬吧,會看到一塊「戀愛巷」的牌子。這並不是真正的路名,是一群學生靈機一動, 快手快腳廢物利用做出的木牌。 醫生作家王昶雄早年就住在重建街上,而他當時的女朋友就住在巷子那頭的房子裡,每到 約會,兩人就在這邊相聚,到淡水河散步。 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也沒有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悲劇情節,就是這樣微小而確定 的幸福,更添戀愛巷的美名。而那塊有著手作溫度的戀愛巷牌子,更是拍照打卡的好焦點 。也別錯過那塊沒了驚嘆號的危險標誌,僅存的一個點為下面的「危險」帶來可愛的反差 。 戀愛可能是危險的,但也是他可愛的地方。這樣的寓意也很貼切呢! 重建街的老房子有點現代,有些人還住著,有些則荒廢無人煙。 這間九崁28也曾經是鬼屋候選,二樓地板幾乎崩塌,四處漏水,整間房子快被自然回收。 還好有九哥冒著從二樓掉到一樓的危險,前來看房還把他租下來,孕育自己建築設計的經 驗,將他活化再造,現在是藝術創作展演空間,也提供茶飲咖啡服務。 相較於某些老街只有假日有人,平日跟晚上宛若空城,重建街還是有生活的味道,過年時 也會遇見從外地回來的遊子。可能是下一個王昶雄吧,也可能只是一顆螺絲釘,但都是由 重建街孕育的,降生在這世界上幸福的小種子,一顆接著一顆,生生不息。 九崁28內部的家具都是九哥蒐集來的,不統一的沙發跟茶几,立在牆壁的相機腳架,好像 走進奶奶懷念的老屋,卻又覺得出乎意料。一間房子蒐藏了台灣所有窗戶的樣式,不只是 博物館裡不可觸碰的展示品,想推推看、摸摸看都是可以的。只要愛惜,小心接觸,這裡 有很多歷史等你發掘。 重建街的房子似乎都是這樣子的:一樓做為店面使用,二樓是家人起居的空間。晚上睡覺 的時候就把樓梯旁的板子闔上,半夜起床不容易踩空,也有一點防盜的味道。但是老街人 情味重啊!誰要是敢來偷雞摸狗,包準從街頭殺到街尾,連逃都腿軟。 端杯香醇咖啡上二樓,遠眺觀音山與淡水河,體驗王昶雄寫〈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歌詞 時的意境,因為旁邊30號就是他的家啊!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雖然春天無久長,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  春光春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二樓陽台是個特別的空間,離地面並不遠,卻能有獨立於世的感覺。看著來時路,不禁有 種可惜的感覺。 一如王昶雄先生於〈感慨談家山—滬尾風情畫〉所寫: 「如果想要欣賞或維護滬尾老街的風貌,恐怕也來不及了。因為這些所餘無幾的老屋,近年 來,隨著拆除改建的風氣,拆的拆、改的改,老街的特色也就一日少似一日了。房主們一 味翻蓋,令懷舊者為之氣喪。九坎街(今之重建街)是我呱呱墜地的地方,我感到它的一 磚一瓦,均充滿著歷經苦悶的時代痕跡。淡水已是一座陷於癱瘓的城鎮,放眼市區,處處 人車擁擠,空間越來越小,致使小民生活在壅塞、雜亂、煩囂之中。再由次捷運開通,創 造出無限的商機,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能力,正以等比級數增加。這一 來,淡水河畔河水粼粼、江流浩蕩的景色,將成為過去。」 (歌詞與文字皆節錄於淡水維基詞條 王昶雄) 我真想把整篇文章畫滿重點,通通拿來引用,但越看越感傷,只能講些後生晚輩做的微小 努力聊表安慰。 話說2000年時,公所打算依照1968年的道路發展計畫拓寬重建街,然後又計畫了十年才發 包,Lag 42年的計畫竟要執行,重建街原貌即將消失。當時阿忠哥緊急召集了「530佔滿 重建街」活動,一個對社群網路還不太懂的阿北卻成功號召千人來響應。 當天飄著細雨,絲毫不減民眾保護重建街的心願。沒有一條標語、沒有大聲叫囂,不是一 時的煽動與激情,沉默的活動成功擋下不合時宜的都市改造計畫,也讓我們今天還能走過 這條最古老的街。 現在的淡水也還是人車擁擠,交通繁雜,但是文化意識逐漸抬頭,人潮帶來的錢潮也開始 轉換成文化風潮,小鎮也還在現代與古老之間拉扯,卻能免於迅速淪陷的慘況。 如果你也想保護淡水的老風景,現在開始也還不晚!無論是假日或平日,穿上一雙好走的 鞋,來淡水逛逛,不必強求臉書的讚數,來場與自己的小旅行吧! 上篇主寫山線風景,還沒寫的下篇將以海線為主軸,請帶著還是要繼續爬山的心情期待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20.1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mShui/M.1445015797.A.57D.html ※ 編輯: kudoai (36.226.120.161), 10/17/2015 01:17:23 ※ 編輯: kudoai (36.226.120.161), 10/17/2015 01:22:42

10/17 02:11, , 1F
10/17 02:11, 1F

10/17 09:43, , 2F
10/17 09:43, 2F

10/17 10:09, , 3F
很棒
10/17 10:09, 3F

10/17 10:25, , 4F
嗨,國小同學
10/17 10:25, 4F
額額(慌張) 在這裡認親我會很害羞der

10/17 15:32, , 5F
10/17 15:32, 5F

10/17 19:13, , 6F
10/17 19:13, 6F
※ 編輯: kudoai (36.226.33.120), 10/18/2015 16:43:11

10/27 08:27, , 7F
10/27 08:27, 7F
文章代碼(AID): #1M8J3rLz (TamS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