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淡水‧邁向台灣新紀元

看板TamShui作者 (想和妳看棒球)時間11年前 (2013/06/25 11:00),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49287722 發現台灣/淡水‧邁向台灣新紀元   牡丹社事件讓清廷發覺到台灣的重要性,於是派欽差大臣沈葆楨 治理台灣。沈葆楨積極建設公共設施、加強軍防工事,修築安平「億 載金城」與恆春城牆,又闢建東部交通、開山撫番。此外,設招墾局 鼓勵移民入台,並擴編行政轄區,立台北府、卑南廳,從此台灣劃下 了開拓史上的新頁,卻也步入多事之秋。   十九世紀後半葉,列強覬覦殖民清朝與其藩屬國,清朝的國際情 勢越來越險峻,不僅日本併琉球、犯台灣、圖朝鮮,更有俄國佔據伊 黎、英國窺伺西藏和雲南、法國侵略越南,外患頻仍,讓清朝陷入四 面楚歌。牡丹社事件後約十年,法國決心併吞越南,清法戰爭爆發, 台海遂正式淪為戰場。西元1884年,法軍挾在福州獲勝的餘威攻打台 灣,佔領雞籠(基隆),並準備強行登陸滬尾(淡水),清軍奮勇抵 抗,兩邊皆傷亡慘重,最後法軍不敵,終於敗退,雙方形成海陸對峙 ,僵持不下。 【西元1884年,法軍所繪製的淡水戰場地圖】   滬尾沙灘上的這場血戰是清朝能保住台灣的關鍵,不但成功遏止 法軍乘勝追擊的進犯態勢,更逆轉原本的法軍優勢,讓台海戰局導入 長期消耗戰,拖垮法軍戰力。清法戰爭期間,法軍精銳始終未如願攻 下滬尾,在積弱的晚清年代,台灣滬尾之戰的勝利讓全國民心振奮, 成為令台灣人自豪的一頁歷史。 【北門鎖鑰】   滬尾戰役後,劉銘傳重新修築滬尾砲台以捍衛淡水港,遺址現今 ,劉銘傳親筆所提城門上的「北門鎖鑰」仍保存良好,園區內草木翠 綠、幽靜整潔,登上城牆,淡水河出海口風光盡收眼底,當年先人對 抗外侮的浴血抗戰已成追憶。 【滬尾砲台公園】   西元1885年,強敵環伺的台灣終於建省,清法戰爭中保台有功的 劉銘傳成為首任台灣巡撫。「以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劉銘傳 在任內六年之中,築鐵路、設郵局、架電燈、丈田賦,大刀闊斧推展 各項現代化建設,帶領台灣邁向新紀元,使台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進 步的一省。 【台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   劉銘傳之所以努力建設台灣,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對抗日本侵略台 灣的野心。富有遠見的改革規劃與實行,除了讓劉銘傳名留台灣近代 史,也顯示了台灣在東亞地理戰略的重要性。孤兒般的台灣必須自己 站起來,「禦侮首在自強,壤外必先靖內」,才是抵抗列強侵略的最 可靠方式。然而,守舊封建、眼光短淺的清廷再次讓台灣失望,劉銘 傳在北京中央的壓力下辭去巡撫職位,接任的邵友濂幾乎把劉銘傳的 建設事業全部廢除,台灣現代化的努力因此曇花一現。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日本人終於如願以償。西元1895年四月馬 關條約簽訂,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亞細亞的孤兒」再度投入外國異 族的懷抱。台灣到底何去何從?在始終缺乏歸屬感的情感背景之下, 所謂國族淪亡的悲哀,卻使得台灣人陷入迷思。僅僅相隔一條海峽, 積弱腐敗的對岸大陸是台灣的借鏡。「台灣不該步上後塵」,似乎慢 慢開始在台灣人的心底醞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228.84

06/25 17:58, , 1F
腦殘我看不懂想表達啥?發現您在說大家知道的歷史
06/25 17:58, 1F

06/27 01:22, , 2F
劉璈完全沒人提
06/27 01:22, 2F
文章代碼(AID): #1HoGUx-e (TamS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