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希望不是空包彈~

看板TamShui作者 (Kiya)時間14年前 (2010/04/30 09:42), 編輯推噓2(2016)
留言18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568749.shtml 拉抬選情 淡海輕軌捷運復活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黃福其/台北報導】 2010.04.30 05:20 am 淡海新市鎮輕軌捷運敗部復活!經建會昨天達成初步共識, 以中運量輕軌興建淡海新市鎮延伸線,先完成「綠山線」, 加上從沙崙路至漁人碼頭的綠山支線(原藍海線的一段), 也就是由淡水線捷運紅樹林站,以高架方式經登輝大道到淡海新市鎮, 支線另延伸經中正路到漁人碼頭,預計六至七年完工。 淡海新市鎮輕軌捷運線,由於加上了綠山支線, 將可串連遊客最多的淡水老街、漁人碼頭,讓遊客更方便。 由於擔心地方政府亂開蓋捷運支票,造成財務黑洞, 交通部去年底起陸續退回八條輕軌及捷運計畫, 包括基隆輕軌、淡海新市鎮輕軌、竹竹苗輕軌、台南縣市輕軌、 串連高縣七所大學的學園輕軌、中運量捷運的桃園機場捷運綠線、 高捷北延及中捷藍線等。 不過,為了拉抬新北市選情,以及平抑大台北都會區房價, 行政院長吳敦義日前指示, 將淡海新市鎮列為興建平價住宅的儲備土地之一。 經建會昨天邀集內政部、交通部、台北縣政府等開會研商 「淡水捷運延伸線可行性研究報告」。 會中初步達成共識,以中運量輕軌興建,由捷運紅樹林站, 以高架方式行經登輝大道,最終抵達新市鎮濱海路,全長約十公里; 另建支線接到漁人碼頭。未來從淡海搭捷運到台北車站僅需一小時。 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說,六年的興建期「太久了」, 將要求交通部縮短工期,一周內將細部修正案呈報經建會委員會議通過, 報請行政院核定。未來淡海新市鎮的開發與交通建設將一起進行, 希望儘速活絡延宕已久的淡海新市鎮開發。 淡海新市鎮特定區開發面積一千七百五十六公頃, 八十一年起分三期、七區進行,總計可容納三十萬人; 但目前僅開發四分之一,主因是缺乏交通建設和適當產業投入。 至於原規畫通過淡水老市區的「藍海線」,留待下一階段研議。 -------------------分隔線-------------------- 不過他也擺明講為了拉台選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9.182

04/30 10:46, , 1F
感覺圖片很漂亮..但要建六年...會不會有點久
04/30 10:46, 1F

04/30 11:21, , 2F
圖片就是之前交通部高鐵局的計劃路線 只不過回覆原案罷了
04/30 11:21, 2F

04/30 11:37, , 3F
把錢拿來鋪平馬路吧-"-
04/30 11:37, 3F

04/30 12:11, , 4F
年底要五都大選阿
04/30 12:11, 4F

04/30 12:26, , 5F
馬路~真的有夠爛,而且除了輕軌,應該還要開公路
04/30 12:26, 5F

04/30 12:27, , 6F
竹圍加油站附近施工,可以塞到淡金公路水源街口附近,
04/30 12:27, 6F

04/30 12:27, , 7F
實在也夠誇張的了!!
04/30 12:27, 7F

04/30 12:40, , 8F
之前有新聞 因為還要做污水主幹管等總總原因 台2線想路平
04/30 12:40, 8F

04/30 12:40, , 9F
得等到2012後...
04/30 12:40, 9F

04/30 13:39, , 10F
不知道一人一信給交通部會有多少效果....
04/30 13:39, 10F

04/30 14:14, , 11F
真的開始動工再說吧 不然政治人物講的聽聽就好
04/30 14:14, 11F

04/30 15:05, , 12F
要蓋就蓋中運量以上阿..蓋輕軌未來新市政發展起來會不夠用
04/30 15:05, 12F

04/30 15:39, , 13F
全滿目標也才30萬人(線再不到一萬人) 中運量養不起啦
04/30 15:39, 13F

04/30 21:42, , 14F
內湖也不止40萬人吧,柵湖線還不是中運量,剛剛好而已..
04/30 21:42, 14F

04/30 21:43, , 15F
而且中運量才有先以低價搶標,事後再追加預算的空間
04/30 21:43, 15F

04/30 21:44, , 16F
高運量都已經規格化,可以運作的空間有限,"眉腳"就在這
04/30 21:44, 16F

04/30 23:24, , 17F
可不可以不議拓寬重建街
04/30 23:24, 17F

05/03 11:03, , 18F
再等10年,反正後面有很多個10年~
05/03 11:03, 18F
文章代碼(AID): #1BsZM2Mb (TamS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