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為蓋而蓋 淡北道路借屍還魂

看板TamShui作者 (高賽)時間15年前 (2009/05/05 01:59),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KU_Talk 看板] 作者: cityblind (高賽) 看板: TKU_Talk 標題: [認真] 為蓋而蓋 淡北道路借屍還魂 時間: Tue May 5 01:52:21 2009 難道,淡水真的是黑道最大… 轉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9291 2009/05/04 苦勞報導 為蓋而蓋 淡北道路借屍還魂 郭安家陳詩婷(苦勞網特約記者,苦勞網實習記者) 今(4日)上午,「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及「台二線拓寬計畫」現勘,台北縣水 利局邀交通部公路總局、環保署,表示要「傾聽民意」,現場赫見淡水鎮長及民代、農漁 會等地方派系頭人。 不見預定來視察的台北縣長周錫瑋,水利局長李戎威出面表示,民族路(台二線)邊建築將 退縮,較低房子要拆,40米的道路拓寬同台北市仁愛路建設綠廊步道,並蓋自行車道、機 慢車道。拓寬工程共88億元,含10.5億拆遷費及約44億用地經費。對此,反淡道路聯盟已 質疑,應用來紓解交通的拓寬工程,竟是要作為綠帶,再以解決交通問題為由,另蓋一條 破壞河岸自然生態的4.7公里替代道路計畫(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 發起淡北快速道路的前淡水鎮民代表會主席蔡錦賢等不急各方發表完意見即咆嘯,「拓寬 台二線還要另一條替代道路,說好要做錢已經下來,只要有錢為什麼沒辦法做事?」 公路總局總工程師張仁德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台二線拓寬工程對整個交通情形只能 局部改善,真的值得投資?且拓寬施工對現在交通影響大。」究竟淡水交通問題真正原因 為何?張仁德私下表示,竹圍一帶路口及紅綠燈多、住宅密度又高。至於替代道路計畫, 他說,多一條道路或許可增加交通順暢度,但能立即執行的改善,如交通號誌、嚴重違規 停車等問題,應優先處理。 事實上,台二線拓寬工程期間,若真影響通勤人車行駛,沿河平面替代道路並非唯一選擇 。竹圍國中一帶的10號、11號道路早在三年多前闢成,因標示不清,較少有人使用。這條 鎮長及民代力推的「沿河替代道路」,反淡北聯盟認為其影響和原淡北快速道路並無二致 。蔡葉偉曾向聯合報記者表示,要蓋一條「永久性的」臨時替代道路。 至紅樹林旁現勘時,淡水鎮長蔡葉偉還拿出研究報告宣稱:「紅樹林功能不是讓它漫無目 的擴散,還是要有適度限制。」蔡錦賢緊接指著路線圖表示,替代道路與原先路線不同、 對河岸無影響,他吼道:「地方意見早就表達了!路擠還要評估(環評)什麼?」 環保署綜合計畫副處長劉宗勇說,台二線拓寬計畫之替代道路雖只有4.7公里、不到5公里 環評標準,但依據環評法14條對替代方案的定義,此替代道路是原開發案擷取中間一段, 功能及影響與原開發案相同,故同樣必須審查周邊生態及文化資產。 民代們聽了不滿、斥環保署指鹿為馬,堅持替代道路已繞過紅樹林,「到底為什麼還要環 評?」劉宗勇在民代環伺下趕緊回應道:「沒說(環評)不能過。」他表示,替代道路是否 不影響紅樹林還要專業審查,會儘量嚴密快速。 一旁的水利局長李戎威打圓場說,「還是尊重中央」,但接著又向環保署遊說:「40天內 若完成報告書,送審加通過最多需要七個月,我們台北縣一定努力推動這個案,希望環保 署審查快一點。」民代們聽了有些滿意地點點頭說:「七個月後就是12月(縣長選舉)。」 台二線拓寬現勘宛如淡北快速道路現勘,環保署說明環評法演變民代遊說,只能說,淡水 鎮缺工程缺很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90.241

05/05 01:54,
馬的 最後一句評語真的很腦殘...
05/05 01:54

05/05 01:57,
是諷刺
05/05 01:5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90.241

05/05 03:47, , 1F
選舉前先蓋再說!!
05/05 03:47, 1F
senmen:轉錄至看板 Road 05/05 03:47 senmen: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05/05 03:48

05/05 08:30, , 2F
10號道路都還沒發包 何來落成之說..
05/05 08:30, 2F

05/05 19:47, , 3F
急著拼連任阿 做這麼好 有沒有蓋都會投給你啦 別怕^^
05/05 19:47, 3F

05/05 23:20, , 4F
蓋好再說吧!!
05/05 23:20, 4F

05/06 19:34, , 5F
淡江大橋 淡江大橋 什麼時候建呀
05/06 19:34, 5F

05/11 12:36, , 6F
別蓋...
05/11 12:36, 6F
文章代碼(AID): #19_oq85H (TamS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