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寶塚音樂學校百年校慶 明星雲集回顧過往

看板Takarazuka作者 (關於女人和自己。)時間11年前 (2013/08/13 23:2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日本寶塚歌劇團在台灣也有高知名度,其背後人才的來源、寶塚音樂學校,於7月17日慶 祝創立一百週年,該校至今培養出4,400名歌舞專業人才,其中現職的寶塚團員,與其他 包括名演員天海佑希在內約2,300名校友與舞台相關人員,在這一天齊聚一堂,回顧學校 一世紀以來的歷史,與當初在校學習的點點滴滴,慶典過後,也引發參加者不同面向的心 得,帶給粉絲更深一層的認識。 寶塚團員專業養成 據寶塚音樂學校官網介紹,該校作為寶塚歌劇團團員的養成機關,旨在磨練學員音樂、舞 姿與演戲三方面的技藝,修習作為舞台專業人員應有的素養,培養清純高雅的人格,成為 優秀的舞台歌劇演員,為此學校會提供精神與肉體上的嚴格訓練,與禮儀規範方面的教育 ;配合芭蕾、鋼琴、聲樂等專業課程的訓練,學員一步一步地,從觀摩寶塚歌劇團的演出 、客串到親身登台,達成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目標。 寶塚音樂學校自1913年創校,一開始名為「寶塚歌唱隊」,1918年改名為「寶塚音樂歌劇 學校」,之後又經歷不同的校名與分組至今,一直以來和寶塚歌劇團密不可分,只有學校 的畢業生可以成為團員,最早畢業生入團之後仍稱之為「學生」,這是因為當年團員被取 笑為舞伎、藝伎,創校校長小林一三憤怒地說:「寶塚歌劇是好人家的子女接受高等音樂 教育的地方。」學校與劇團一體化,入學與入團的期數也相同。 據維基百科等資料,在寶塚音樂學校學習兩年畢業後,就可以入團,成為寶塚歌劇團研究 科一年級生(也會有無法入團的畢業生),簡稱為研一(到二年級就類推為研二),通常 早上辦完畢業典禮,下午就接著舉辦入團儀式;之後經過彩排,研一全員在劇團春季公演 登台,稱為「初次舞台公演」,會有輪流代表致詞的機會;經過「初次舞台公演」後,團 員會決定加入花、月、雪、星、宙等不同組別,各組設有組長,通常由最高年級的學生擔 任,統籌、管理組員事務。 寶塚的一大特徵,便是自1980年後後採用所謂的明星系統,依觀眾數、人氣等得分,決定 明星的等第,成為演出的要角,各組最高等級的「男性角色」(寶塚演員全為女性,男性 角色仍由女性演出),稱為「主演男役」,擔任各公演的主演,劇本常為其量身訂作,其 對手戲的女性角色,稱為「主演娘役」,演出女主角,兩者其下還有第二順位、第三順位 等;寶塚歷史上躍升最快速的「主演男役」是天海祐希,相對於其他人最晚成就的20年, 她只花了7年時間,躍升最快速的主演娘役是黑木瞳,從入團到主演只花了兩年。 慶典當天,集結了好幾位寶塚出身的女演員,星光熠熠,由曾經以《武士的一分》入圍日 本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檀麗擔任主持;演出電影「極道之妻」系列、1955年入團的前輩加 茂櫻花演唱《寶塚 我心的故鄉》;座談更邀集了,主演奧斯卡得獎電影《宮本武藏》( 1954年)、日義合作電影《蝴蝶夫人》(1955年),出演2013年電視劇《最棒的離婚》, 至今仍活躍於第一線戲劇的八千草薰;在70年代主演《凡爾賽玫瑰》男角大紅、得獎無數 的麻實麗等人,細數不同時代下的母校回億。 當年文物另展風華 對於有興趣認識寶塚歷史的民眾,現在已經有了類似寶塚博物館的「寶塚文化創造館」, 該館於2011年設立,原為1935年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前身是自1937年作為寶塚音樂學校 校舍,中間經歷45年,培養出2,400名校友,處處有著創設校長小林一三經營的痕跡,在 建築史與文化史上都有一定的評價。 館藏包括寶塚音樂學校一整個學期的相關照片與教材,有4台電視放映一般看不到的現場 上課情形與戶外活動;舊寶塚大劇場的歷年海報,從草創期到現在橫跨一百年共774張, 企劃展電影室,以120吋大螢幕放映寶塚歌劇的主題影片,內容從名曲集、運動會到舞台 設計等不一而足;歷年名作的舞台衣裝,可供參觀者合照;讓大家從各種角度認識寶塚音 樂學校與寶塚歌劇。 歷史悠久的大講堂,照明燈具保持當年原樣,平時舉辦照明、音響、化妝等舞台相關體驗 課程,並區分成人與兒童兩種不同程度,以便專業認識與教育推廣用;原本的芭蕾舞教室 ,現在可作為社交舞、街舞;鋪設木質地板的日本舞教室,除了原本教授傳統舞蹈的功能 外,也可練習瑜伽等靜態運動場所;種種便利的設施,在拓展用途後,讓民眾除了緬懷過 去寶塚的歷史、認識寶塚文化,也可從事舞台藝術相關活動。 歷年學員在參加寶塚百年慶典之後,紛紛在自己的部落格分享當日心得,有的忙著拍攝名 角、明星,看著天海佑希說:「以出身寶塚為榮。」有的在茫茫學員中和同學喜相逢,發 現班上出席率很高、展現對母校的認同;有的到當年自己上過課的教室,想著「從芭蕾舞 教室的陽台可以看到武庫川呢」等等的回憶;懷念恩師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在2011年去世 、榮獲義大利功勞勳章的聲樂家五十嵐喜芳等;還有不少人一進劇場,看到販賣處很是興 奮,跟網友推薦昔日學生生涯念念不忘的特產零食。 見證女性爭權軌跡 另外有的回顧頗為特別,目前唯一寶塚出身的同志運動者東小雪寫道:「雖然已經出櫃了 ,但如果說會動搖到什麼基本的事情的話,就是之後的人際關係,寶塚的身分很容易成為 焦點,而且又只有我一位寶塚演員如此,現場有的同學會招呼說:『在電視上看到了,恭 喜妳結婚(東小學舉辦過不受法律承認的結婚儀式)。』也有的同學感到困惑。『為什麼 寶塚不容易接受同志呢?』這是我要用一生去思考的問題,一朝一夕也回答不出來。」 或許從事同志運動、對平權較有感觸的關係,東小雪又提到,介紹寶塚在戰爭時期的紀錄 片,感動了許多人,當時的成員因為身為女性,沒有參政權,不能對戰爭表達意見,她說 :「我的前輩們,在無能為力的情形下失去舞台,但現在的寶塚成員,已經不受學歷或性 別的影響,而平等地享有投票權,我想這有很大的差異。」「作為寶塚百年歷史中的一員 ,我想,一定要認真地思考投票,因為參政權並非憑空得來。」二戰時期,寶塚的戲幾乎 都是軍國主義的內容,也加入勞軍的行列,甚至投入為軍方縫製衣物的工作。 位於兵庫縣寶塚市的寶塚大劇場(座位數2,516席次),2010年一年觀眾人次約在80萬左 右,和高峰期有段差距,不過東京寶塚劇場(座位數2,086席次)仍然常常客滿,2011年 ,東京寶塚劇場達成自重新開幕以來、第一千萬名觀眾的目標,而寶塚文化創造館也在今 年達成一萬人次的觀眾數,去年99週年時,應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首度來台表演,票 券銷售一空。 台灣公演過後,「表演藝術評論台」有感而發地寫道:「寶塚演藝實力令人感佩,在知識 菁英階級之外,總也有不必仰賴八點檔連續劇仍能安撫人心的大眾娛樂,寶塚會不會帶給 台灣新的刺激?40年的失落此一刻重新連結,歷史的回答仍大過現下的反問。」對於曾經 在1960年代影響台灣藝霞歌舞團表演風格的寶塚,台日兩地不管粉絲或舞台工作者,都將 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跨過百年之後,她們繼續發光發熱的模樣。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323### -- 能為自己做選擇的人,一如造就每個前瞻年代的群眾, 群眾,你們才是最終的聲音!關心,思考,理解和積極要求! 合時宜的法令才能就此產生並回饋到我們身上。 --張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193.164 ※ 編輯: AcMaYt 來自: 114.25.193.164 (08/13 23:25)

08/14 11:41, , 1F
寫的很棒
08/14 11:41, 1F

08/14 15:38, , 2F
筆者是我朋友 YA~
08/14 15:38, 2F
※ 編輯: AcMaYt 來自: 114.45.168.36 (08/14 18:24)

08/16 00:00, , 3F
哇 沒想到他會寫這個!
08/16 00:00, 3F
文章代碼(AID): #1I2azupJ (Takarazu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