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心得] 讀「台灣文學十講」一書心得(3)

看板Taiwanlit作者 (yesjackie)時間16年前 (2008/08/01 10:31),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DPP 看板] 作者: mylovegen (獅子心態) 看板: DPP 標題: [心得] 讀「台灣文學十講」一書心得(3) 時間: Thu Jul 31 02:11:12 2008 這本書的第三章標題是:一個台灣作家的成長(下) 這篇演講大概分成四部份 第一部分:延續上一篇作者學習中文的過程 第二部分:外在政治氛圍,與內心的轉折(由文章看來作者心中的激動甚大,可是硬生生 的突然打斷,這可能是那時代所遺留記憶,而對那段歷史的避諱) 第三部分:學習用中文創作 第四部份:不合時宜的作家 最後我會附上這篇文章尾端,演講者回答問題的部分內容 這篇心得我會附加我的評語,不過與其說是評語到不如說是心得或是感觸。但為了文章 流暢度我會在文章內加個(評)代表我在本文最後會另加心得、我的感觸。 ------------------------------分隔線--------------------------------------- 第一部分: 作者在戰後有一段時間因為身體的疾病常常跑台北,而除了看醫生,作者的另一個目 的就是到台北買漢文書,而且主要都是以古典為主。但是對於從來沒有學過漢文的作者 “唸”是相當困難的,不過要讀或了解內容卻是相當容易。因為日本在一千年以前就發明 了種種符號來“唸”漢文(依舊是日文發音),而這種符號可以精確到連平仄都可以完全符 合漢文讀音的押韻(可是在日文發音平仄是不準的),所以對於日本人或是對於當時的作者 要讀漢詩、或創作漢詩都不構成問題,但是卻無法利用漢音發音(評1)。附帶一提作者在 中段有提到日本時代的教育,在比作者大十歲學生可以在日本人所開的公學校學習自己的 母語(比如當初作者的家鄉就是以客語教學為主)(評2)。 另外,作者買到一本白話文小說---《大地之春》,而這本書讓作者領略到現代文學 與古代文學的不同,而且這本小說不必靠日本人的方法來讀懂,對於作者最初學習漢文( 中文)有相當的益處。至於北京話,作者是一直到了戰後三、四年之後才學ㄅ、ㄆ、ㄇ、 ㄈ,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在故鄉教小學。戰後約五、六年作者就可以很自由地用北京話 教學、交談了。 第二部分(一開始的轉折是“當時發生了一件事,作者心有所感”,可以代表作者認為這 一段非說不可,但結尾卻又突然,可以代表作者內心的衝突)(評3) [這一部分我會說的比較細,分成兩節] 第一節:建設祖國的期望破滅 在當時的社會氣氛下,大部分的台灣人雖然知道中國是落後的,然而他們相信,「 祖國」的資源再加上台灣的工業基礎是可以將「祖國」建設成現代化的強國。這樣的願望 普遍到,當時的作者跟老同學碰面,都在談論「我們要把台灣建設成三民主義的模範省」 、認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強大「祖國」應該是可以達到的目標。而且當時的年輕人不但有 這樣的想法,更認為自己有這樣的責任。 但是這樣的願望、這樣的責任感破滅了。因為當他們親眼目睹,從「祖國」過來的人 ,不管是接收的或是所謂的國軍,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發財,說什麼要建設根本是癡人說夢 (按)。作者在此舉了幾個例子,比如物價每天都在跳,可以一天兩跳、三跳,而那些做官 的就會利用物價波動賺錢,比如延遲發薪水、利用關係貸款買地轉賣、大量購買物資拖個 一個月轉賣,這些往往都讓那時的官員賺個兩、三倍以上(評4)。接收的人過來後更有許 多荒唐的賺黑錢的方法,比如作者當時住在靠山區的三和,上班是在龍潭國小,每天要爬 山的作者,可以由山頂遠眺到機場,一開始作者看到飛機閃閃發光,也覺得安慰。安慰是 因為日本這麼先進的飛機---零式戰鬥機,現在是我們的了,有了這樣好的飛機,可以說 是要建設一個強大國家的資本。可是過了一段日子,飛機不在閃閃發光了,因為生鏽了。 為什麼這麼快生鏽?因為那時所謂的國軍用鹽巴水潑在機身上讓飛機生鏽,生鏽就報廢了 ,報廢沒人管,就可以把機身上的鋁、防彈玻璃拆下來拿到民間賣。 --下一段照原文打 這些對我來講是很相當大的衝擊,明明是要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的軍方的東西,就這 樣被報銷了。台灣人被日本人管的時候很守法,現在管台灣的中國官員帶來一個不好的示 範,貪污、偷懶、偷工減料等等,台灣人馬上學會了。好的東西好不容易才學會,可是幾 乎是一夕之間馬上就變壞了。所以就覺得,憑什麼要來建設一個新中國、強大的祖國?根 本是作夢。這樣的想法在我的腦子裏很快地產生出來。 (這一段完全照抄原作,看倌應該可以發現作者相當激動,因為有些句子幾乎是日文的文 法講出來的,這應該是作者在激動處‘洩漏’了日文是作者的第一語言,然而也可以看 出作者在講述這一段有多麼的激動。) 第二節---二二八事件---從建設強大祖國的夢想轉而期望建設台灣成為一個可居的小而 美國家(激動突然的消失,本節照抄,讓看倌感受到這樣的轉折) 不久之後發生的二二八,大體上可以說是因為這樣社會的狀況所激起來的一種民變。 我們這些人心中對於祖國的嚮往、憧憬,以及對於建設新中國的想望,一下都破滅了。 二二八談起來需要花很多時間,不過大體上不難想像到那時普遍萌生在台灣人心胸中的 一種不平不滿,演變成一種痛恨,所以才激起這樣大規模的民變。造成的結果是,台灣 的菁英份子幾乎被屠殺盡淨。今天我們回顧這些歷史,還會覺得很傷心。當然今天我們 所要建設的目標,在我個人來講不再是強大的祖國,而改換成一個小的也好,像台灣這 麼一個小小的國家無所謂,只要人民過的安居樂業,沒有恐怖感,也沒有貧窮的人,沒 有人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沒有人會看不起別人---特別是族群的相處方面等等,那麼這 樣一個小的國家是不是更值得我們用心來建設呢?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大家來思考的(評5)。 第三部分: 其實這一段有一點像是大家在學英文的過程,不同的是作者是從日文過渡到漢文, 一樣作者歷經了先用日本打草稿在翻譯成漢文,偶而加上幾句日文沒有的口語,或是將 日文專有的話直接翻譯成漢文,不過隨著時間的磨練,作者慢慢的可以利用「譯腦」, 在腦中直接將日文翻成漢文,而且譯腦這樣的過程在二次大戰後被解放的殖民國家是很 少見的,因為大部分的殖民國家都直接沿用殖民母國的語言,然而那時的台灣需要由日 文過渡到漢文(評6)。直到了1951年,戰後六年,作者慢慢的從腦譯轉成正常寫作。這時 第一篇文章---〈婚後〉被刊登在《自由談》這份雜誌上。這讓作者開始覺得他可以寫文 章了,可以慢慢走向他的夢想---成為一個文學家。 然而接下來的文章確往往被退搞,一直又過了六、七年退稿的狀況才慢慢有了改善, 在這裡作者並沒有明說為什麼被退搞。到了1960年作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魯冰花 》寫成,這樣的情況整個改變了,而且常常有報紙、雜誌主動向作者要稿,從退稿專家 變成成名作家。為什麼一個退搞專家敢寫長篇小說呢?作者認為那時他有一群志同道合的 朋友,其中包括鍾理和、陳火泉先生等等。 第四部分: 這一部分作者回來講為什麼他是退稿專家,主要是作者是不合時宜的台灣作家。那個 年代是反共文學的年代、是戰鬥的文學、歌功頌德的歌德文學(當然是歌頌什麼民族救星 、反共導師的那個人囉)。然而對作者而言他從來沒有看過所謂的共匪,要作者如何寫呢 ?要歌頌,要作者歌頌一個殺人如麻、獨裁者他也歌頌不起來,所以那時的作者當然註定 是退稿專家。 那麼《魯冰花》是什麼呢?作者要表達的是對於社會的批判,《魯冰花》探討了一些 教育的問題,比如對於有錢子弟特別看待;美術教育要畫的很像才可以被承認等等。可是 你畫的不像,你表達你的個性,才是真的藝術作品,在這裡得不到評價非得要到國外才被 承認,這是教育的缺陷。也是《魯冰花》的批判性。 然而這樣批判性文學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所以自然而然作者只能當一個退稿專家, 而這個不合時宜的名稱一直到1993年,作者得到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還在得獎的文摘 中附註說作者的思想有不合時宜之處。這樣的文化歧視即使已經解嚴了依然存在,至少 1993年依舊存在。 因為本書是演講,在這篇尾端有人發問,作者給的回答有些重點我把它列出來。 問:台灣文學作家本省裡面的分部......(我大略說一下發問的問題) 鍾:戰後第一代沒有固定在台灣哪裡。(戰後第一代指從日文很快過渡到中文的作家) 這邊作者有列舉一些知名作家,以及他們的活動範圍 鍾理和---高雄美濃 陳火泉---本籍鹿港,不過都在台北工作 施翠峰---本籍鹿港,台北工作(師大美術史) 李榮春---宜蘭 鍾肇政---桃園縣龍潭(本書作者) 廖清秀---北縣汐止 許炳成---筆名文心,嘉義 鍾隆 ---桃園 鄭煥 ---楊梅 另外戰後停筆的有:吳濁流、葉石濤、楊逵等 另外作者鍾肇政其他的著作還有--《怒濤》、《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 、《高山組曲》等書。 其中《高山組區》是要寫原住民或者山地為背景。 -----------------------------------分隔線------------------------------------ 評1:日本之所以是這麼強盛的國家就在於他們的學習力,以及堅持,想想日本人是由 隋唐將漢文引入,可是他們可以利用他們的方法把所有的漢文紀錄下來,而且維 持千年之久,台灣現在需要的正是這樣的能力,可以創造一個傳世的方法,並且 堅持,而不是現在的短視思維。 評2:雖然最後日本禁止台灣學自己的母語,不過想想日本是在戰爭的那幾年才這麼做的 ,相對於某個由中國逃來的政權真是不知道怎樣比。而且記得當初的客家人學客語 為母語,閩南人學閩南話,這可以看出日本人比某個政權更了解文化的可貴。 評3:看到作者的這樣轉折常常回憶起小時後我外公、我父母一樣表情,常常激動到一半 卻又急轉而止,但我永遠記得那樣的眼睛,忍著淚水卻又怕再次受傷的眼神。想到 此又有多少人仔細想過那個悲傷的眼神呢?又有多少人大言不慚的要別人忘懷過去 。 評4:看到這個些作者提的例子有沒有很像現在政府的作為,我記得我520之後曾在政治版 發表過劫貧濟富新政府的文章,而這些步驟在過去就曾經更慘烈的發生在台灣這片 土地上。 評5:看看現在,台灣人一樣沒有變,還是依舊認為我們要跟中國結合,變成比美國還強 盛的國家,不要笑很多人是這樣想的,就好比我表弟或他們一家人。但是這樣的歷 史已經發生過一次了,台灣的過去不是也有人這樣的夢想著嗎?換來的只是無情 的屠殺。我常常跟想要統一的人說,文化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統一換來的只是再 次的血淚斑斑,但是又有多少人聽的下去呢?又有多少人不相信已經發生過的歷史 呢? 而每每看這本書,我看到這一段配合著評3我總是忍淚往肚裡吞。別人不希望台灣 去挖掘出自己的歷史,就像我在看海賊王世界政府不願意歷史本文公諸於世,然而 部分的人卻又付出自己一代一代的子孫去守護歷史本文(如香多拉)。但是台灣呢? 有些人竟然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錢...一個偉大的民族沒有歷史就沒了根, 難道台灣人連一個日本漫畫家的腦袋都不如嗎?難道不知道歷史對一個國家的重要 性嗎? 只有鄙視台灣民族的人才會認為那一段歷史不重要。如果只有錢重要,那為何你要 去學那該死的中國5000年歷史呢?如果歷史不再重要,又為什麼對所謂的中國有 5000年歷史感到自豪呢?台灣的歷史沒有在我們這一輩建立好,再也找不回來了。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尋找那失落的一百年歷史。 評6:我覺得如果那時所謂的國民政府可以有一點點文化腦袋,應該會順水推舟建立起兩 種語文交換下產生的新文學,這樣台灣的文學也許會比現在來的更多元,只不過那 時的政府就如豬腦袋一般。 按:在文中我有一個標記為按,主要是類比現在的馬政府。現在的馬政府都相信偉大的 「祖國」旅客、資金、人力都是我們值得依賴的...就跟當時台灣人的想法沒什麼兩 樣,然而歷史的結論告訴我們那時候是失敗的。現在呢? ps.下一篇我可能會拖久一點,因為我下星期有一個學校報告要做。大概下星期四我po 第四篇的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08.224

07/31 11:38,
推一個
07/31 11: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181.217

08/01 10:56, , 1F
這三篇充搞政治味, 文學一定要弄成這樣???????????????
08/01 10:56, 1F

08/01 10:57, , 2F
真不知道鍾肇政先生是台灣文學十講還是台灣政治十講...
08/01 10:57, 2F

08/01 19:23, , 3F
很棒的分享
08/01 19:23, 3F
文章代碼(AID): #18adMKcT (Taiwan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