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專訪公視魂囚西門 監製於蓓華X導演謝庭菡已刪文

看板TaiwanDrama作者 (石の上にも三年)時間5年前 (2019/01/30 19:02), 5年前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專訪/《魂囚西門》監製於蓓華X導演謝庭菡: 用國際規格與團隊,建立產業和觀眾的信心! 2019/01/30/娛樂重擊/採訪、撰文:Maple/攝影:劉志恒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2367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1/DSC2558-768x513.jpg
 公視 2019 年有一系列自行孵育的戲劇計畫即將與觀眾見面,而率先在二月登場的 自製劇《魂囚西門》邀請了《屍憶》導演謝庭菡執導。改編自九色夫同名原著小說的 《魂囚西門》既有靈異元素,走的又是心理驚悚路線,是道地的類型劇,在台劇中 顯得獨樹一格,也將為 2019 台劇新浪潮開了不一樣的先聲。究竟公視為何又如何一手 催生《魂囚西門》,這又是部什麼樣的劇呢?在開播之前,我們先為大家訪問到 於蓓華監製與謝庭菡導演,讓大家對本劇能有更多理解與想像。 公視戲劇小組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後又一精彩選題  公視這幾年的戲劇選題都十分大膽吸睛,繼去年造成現象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後,公視製作人為何選了類型元素強烈的《魂囚西門》,並邀請謝庭菡導演執導呢?  於蓓華監製表示:「目前節目部成立有戲劇小組,每年都不斷在外部評審及學者書單中 不斷挑戰並進行研究,持續不斷在尋找適合改編的原著小說,甚至不只限於小說文本, 有時也會提出有趣的原創點子,或看到可以發展成戲劇的新聞。像是小棣老師目前在做的 吐鈔機事件當時也想過要改編,最近的香港青年諜報新聞,或是建中鬼才駭客協助找資安 漏洞等等,其實各種新聞事件的題材更加多元,也有很多適合發展戲劇的題材,如能繼續 做下去,戲劇小組就會持續開發。」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1/DSC2487-768x513.jpg
 於蓓華進一步解釋:「《魂囚西門》在戲劇小組評估適合改編後,先談好小說版權 授權,就開始找導演進來做劇本和執行。」她笑說:「會找謝庭菡除了她有類型操作的 經驗,最重要的是她是心理系畢業,因為劇中有大量心理諮商相關段落,找本科系的來 處理,我們比較安心。」  而選中《魂囚西門》的公視戲劇小組組長、也是第一線參與《魂囚西門》改編製作案 的關鍵人物,就是當初一手催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公視製作人巫知諭。 巫知諭表示:「當時看完小說做評估,認為很適合拍成上千萬的心理驚悚長片,或是改編 成類似《沒關係啊因為是愛情》的電視劇。從《24個比利》到《分裂》,我想心理警悚和 人格分裂本來就是很有趣、吸引人的題材,《魂囚西門》不但談精神疾病、又談鬼,而且 九色夫是心理師,故事本身並不是硬湊瞎掰,而是有所據的,當然就是非常好的基底。 而且我自己覺得,雖然台灣人可能釐患很多精神疾病,但觀念上不會去理解跟探討,也不 知道自己可能有精神上的狀況,希望能用故事去包裝這些心理的東西,讓更多人知道 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希望可以起到治療或開啟治療的契機,這會是很好的一件事。」  而謝庭菡導演則是在讀完小說之後,就二話不說地答應接拍。她回想道:「我通常看 小說的速度很慢,因為我會在腦海中把文字影像化。但讀《魂囚西門》的時候是很特別 的經驗,因為非常精彩,我一鼓作氣兩天不睡地把它看完。」 https://i.imgur.com/NIrBvGu.jpg
 她答允接拍最大的初衷,其實也確實跟心理系的背景分不開。謝庭菡解釋道:「就小說 而言,看完我自己獲得很大的感動,真的想要做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帶有力量的故事。 作者九色夫本身是心理師,他在後記提到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認為心理師的工作 就是陪伴病人在一片黑暗中找到自己那盞心燈,找到之後就會有勇氣去面對黑暗。」 她回憶自己當時唸心理系的過程,表示:「當年因為很多因素,大三就確定不往心理師 這條路走,但我認為九色夫講出了心理師最重要核心,就是幫人找到心燈、戰勝自己的 困難。其實目前大部分台灣人可能還不知道心理師的工作和性質,但我還是希望能為 這件事盡一分心力,即使我現在沒有當心理師,但我當上導演,也希望可以用說故事的 方式,來幫觀眾找到自己的心燈、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難。」  謝庭菡也笑說:「除了想把感動的力量分享給更多觀眾外,公視找我來執導也是因為 我有心理背景,我確實有很多朋友都是心理背景,也問過我要不要拍相關題材,沒想到 真的遇到了,我有專業壓力不能把題材搞砸,但還是要兼顧戲劇性,其實壓力蠻大的。」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1/DSC2517-768x513.jpg
 謝庭菡解釋道:「我們希望這部片的心理諮商是接近寫實的,但還是會基於基底去做 一些戲劇性的改編,像催眠可能不算正統做法,但確實不少心理師會去學習。因為我們 的題材跟醫療相關,雖然不是職人劇,我們仍然不能違反基本的倫理,但確實還是為了 戲劇性有一定程度的改編,也感謝顧問幫我們在劇情、台詞、美術道具上都做了相關 審核。」  公視在談定小說版權後,就幾乎放手讓導演進行劇本編寫和製作,謝庭菡也特別表示 :「這部分很感謝監製跟公視,給我很大程度的創作自由。每個人對小說改編成戲劇的 期望一定不一樣,但起初我提出的想法跟選擇,公視就非常支持我。我認為成功的改編 應該是要讓沒看過原著的人覺得精彩,也要讓看過小說的人覺得有驚喜。所以我其實還 是做了蠻大程度的改編,只有保留角色名字,包括故事、人設、人物關係等等都有一定 的調整,但還是希望不偏離原著的精神。感謝公視給我很大的自由度,改編過程最過癮的 ,應該是我在全劇尾聲,加了一個原著沒有的轉折(TWIST),也很希望觀眾會喜歡。」 https://i.imgur.com/AVTsdUi.jpg
 於蓓華監製也坦言:「其實公視在驚悚類型的經驗相對並沒有那麼豐富,這幾年我們 嘗試開啟更多不同的窗戶,也是希望容納有更多不同專業的編導進來,當然尊重導演專業 ,編劇團隊也很年輕,但寫出來的東西又快又好,我們自己也也學習、也在積累,就是 希望未來的作品和操作經驗都可以更加進化。」  巫知諭也補充道:「雖然謝庭菡導演之前的作品都很好,但確員也是第一次做改編, 我們本來找導演進來時也曾擔心改編會不會改壞,沒想到年輕的編劇團隊只花兩、三個月 就完成了全部六集的劇本,而且寫得非常精彩非常過癮,不但高潮迭起,科學解釋的部分 也不含糊,讓我們看過劇本的人都欲罷不能,一路看下去。編劇團隊已經把小說比較 分散的線都編織在一起,庭菡導演自己修過的版本又把故事扣合得更緊密。」不過巫知諭 也坦言:「劇本故事都很紮實,唯一比較可惜的是,針對與西門町這個地景,故事和 當地文化歷史脈絡的結合是比較沒有出來的,這點如果未來還有機會做類似的操作, 會再思索如何納入。」 從電影到電視 創作上的變與不變  在 2015 開啟台灣恐怖電影新頁的《屍憶》成功之後,相信大家都沒想到再次見到 謝庭菡導演的作品會是公視連續劇。從電影到電視、從《屍憶》到《魂囚西門》, 謝庭菡面臨創作上的變與不變又是什麼呢?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1/DSC2328-1-1024x683.jpg
 謝庭菡先是謙稱:「其實《屍憶》對我自己來說還不夠恐怖,因為還是有級別考量, 要維持在輔導級。這次《魂囚西門》其實在創作上算是挑戰我自己的軟肋,過去大家 對我比較熟悉的都是恐怖片,這次的片名雖然還是驚悚,但電視本來就需要做得再大眾化 一點,會是以保護級、閤家觀賞為核心。而且《魂囚西門》本質上其實還是一部劇情片, 只是有類型元素包裝,對我來說從小說到戲劇最重要的核心本質都是要『感人』。其實 我自己本來喜歡的都是重口味的東西,溫暖感人本來就是我創作上是的罩門,這次在拍攝 張力大的情感戲時壓力都超大,但我希望劇能做到閤家觀賞、傳達原著那種讓所有人 感動的力量,所以我非常努力在做這件事。」  為了克服自己的弱點,謝庭菡表示:「在劇本編寫的過程中,編劇團隊就已經先把 感人的元素安排得非常縝密,直到開拍前一天劇本都還在調整,就是為了要把故事做到 最紮實、三條人物線編織得更緊密。」她也提到:「在拍情感比較重的戲時,我都是 離開 MONITOR,在現場陪著演員,也盡量不要拍超過兩次,因為那些戲都需要他們 很掏心掏肺,很多東西都要吐出來,我需要保護他們,也盡量讓他們一次做到位。」 公視《魂囚西門》2分鐘主預告:https://youtu.be/9Gxu3bBPRBM
 在製作上,謝庭菡也分享道:「這幾年歐美影集和電影在質感走向上都已經愈來愈 相近,我自己做《魂囚西門》也是用電影跟影集的思維在看待整體製作。我自己會接這部 首先當然是被故事吸引,其次是我認為電影跟影集的目標觀眾還是有所不同,如果影集 可以做得好、成品優質的話,相信這個題材經由影集的管道,是可以帶給很多人啟發 跟正面力量的,我相信作品的影響力可以很大。」她也特別盛讚自己的團隊:「我找來的 也都是電影團隊,在影像細節上大家都很用心用力、非常要求,才能完成這部作品,我在 剪接時真的更加感受到都是靠著各組的努力,才能讓拍攝過程中的困難迎刃而解。大家 常說的『電影感』,其實都是對細節的要求所堆砌起來的,我們的團隊包括美術、服裝、 場景、攝影、音效設計、音樂等都非常用心,我們的特效鏡頭有 400 多顆。  導演這次也想特別提一下,其實音效設計對類型片來說非常重要,當時《屍憶》是在 日本做,但這次有個使命希望能在台灣做,證明台灣的團隊一定也做得到,也累積音效 設計的操作經驗。這次整體製作都在台灣,只有配樂有拉到紐約去製作,因為我們希望 錄製真人管弦樂團,希望效果觀眾會喜歡。」 https://i.imgur.com/jZAdRGQ.jpg
 謝庭菡也特別預告:「我們在第一集就有一段一鏡到底的動作場面,這是台灣電視劇 比較少見的,也證明我們一開始就不是以一般台灣電視劇在想像作品,而是影集規格 對待。」公視也透露,《魂囚西門》是公視第一部心理驚悚迷你影集,也是有史以來 預算最高的迷你劇集,目標就在於全面提升製作質感,證明台灣團隊實力,進而能接軌 國際。這次《魂囚西門》也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樣,將在 Netflix 同步播出 ,再次證明台劇新的發展可能和實力。 耳目一新的演員組合和火花驚喜  而這次《魂囚西門》邀請到蕭敬騰扮演關鍵的靈魂人物男主角魏松言,相信也是讓 許多人意想不到的選擇。提起這次特別的演員組合和選擇,於蓓華表示:「公視的立場 其實希望既然有新題材,也希望演員有新面孔、有驚喜,但也要夠分量、有國際知名度 的,其實公視對演員並不設限,一直都希望有更多平常演商業劇或在其他領域有成就的 人進來演出,才能有更多不同的火花。」 https://i.imgur.com/R5DvV62.jpg
 謝庭菡也笑說:「這部片確實題材很特別,也有接受到公視希望有新演員組合的訊息, 確實一開始是選男主角選到焦頭爛額,不知道要找誰。直到有次製作會議,製作高瑞陽說 他想到了一個人,但說出來大家應該會嚇一跳,他說出了蕭敬騰這個名字後確實當下主創 團隊愣了十秒,但確實是很新鮮的選擇,所以我立刻開始做功課,開始看他的演出、 查資料。我在研究的過程突然真的覺得他非常適合魏松言,一方面當然因為他是巨星, 有很強的氣場和豐富的歷練;另一方面也發現他其實是非常熱於公益的人,由他來飾演 這樣一個外冷內熱,其實充滿愛心與同情心的角色,我覺得不但合適,而且更能把我說的 感動力量傳達出去,他本身確實具有這樣的能量,也希望能透過他的知名度跟感染力, 讓更多人獲得啟發跟力量。」  但身為巨星、於各地忙碌的蕭敬騰又怎麼能排除萬難接下這部戲呢?謝庭菡導演表示 :「我寫了一封長信,解釋我這部戲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標、為什麼想找他演出等等, 我想後來就是毅力感動他吧!他跟經紀人真的空出了整整 30 天的時間讓我們拍攝。 後來才知道,其實他當時看到劇本,覺得劇本的走向他是很喜歡的,也有感受到企圖心, 所以後來才有機會合作。」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1/DSC2488-1024x683.jpg
 謝庭菡回想起與蕭敬騰合作的過程,表示:「我覺得他非常的不一樣,但每個演員本來 就都會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他其他是非常有天分的人,有時候點一下他就通了。我覺得 他最厲害的地方是他真的跟魏松言這個角色達到了同步,有一場戲是魏松言回憶過去, 他邊講台詞就邊掉淚,其實我本來沒有要他哭,後來問他為什麼會這樣表現、剛剛在想 什麼,其實他講出來的就是魏松言在回憶時會想到的細節,他想著這樣的內容就默默地 哭了,我覺得這就是戲劇演出的魔幻時刻(MAGIC HOUR),演員一旦能跟角色同步同心, 一切就都對了。」  謝庭菡也感動地表示:「這次要克服感人這個關卡,演員給我非常非常大的幫助。故事 是創作、現場拍攝是創作、表演也是創作,三環是密不可分的。我往往期望演員以某種 方式表現感動,但實際上的演員表現往往超出我的預期。蠻多次我自己戰戰兢兢的戲, 我都現場陪演員,讓全場氣氛保持低盪,讓他們更好進入狀態,讓情感渲洩出來,有好次 我自己都差點在現場落淚。」 公視《魂囚西門》當心理師遇到鬼篇:https://youtu.be/nk3ArHhW3p4
 謝庭菡也分享幾個讓人感動的時刻:「像《紅衣小女孩 2》的張婉茹在裡面演一個失憶 的女鬼瑪莉,她在催眠後想起過去的記憶,想起當時的懊悔,那場戲我在現場也是很感動 ,後來做音效跟音樂的大男生在做這場戲的時候,竟然也都哭成一團。還有喜翔哥飾演 黑幫老大金城,他都是用壓抑的方式、用細微表情上的變化去詮釋兄弟情,但在剪接配樂 一搭上去的時候,我自己也是都看到落淚。蕭敬騰難度最高的一場戲,則是在浴室的崩潰 戲,那場我在現場起雞皮疙瘩,相信播出時大家可以感受到魏松言的痛。」 從渡人心到渡重洋 《魂囚西門》在創作與產業面上的展望  對導演謝庭菡來說,「全劇最重要的精華就是『人心是鬼神』、『渡人得先渡己』, 把心理師比喻為超渡者,像魏松言這樣的醫生在幫助人的時候,也是在渡己。英文片名 是『綠之門』(GREEN DOOR),在戲裡的意義,就是象徵魏松言自己心裡不願開啟的 那道門,但到最後他還是勇敢去打開、去面對自己內心的關卡。」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1/DSC2549-768x513.jpg
 於蓓華監製則笑說:「我看這部戲的角度沒有那麼勸世啦,它作為一部公視迷你劇, 從影像品質到類型元素都很精彩,一定會好看。而且不只是一檔 6 集的戲劇,希望還有 未來授權跟其他發展的可能,開啟產業不同的可能性。先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播出後已經有收到其他平台來詢問 IP 授權的邀請,《魂囚西門》也是個很適合擴散到 東南亞的 IP,希望可以再授權到其他市場,或用其他方式延續下去。就像《孩子》雖然 不是直接做第二季,但接下來會是用類型方式繼續探討家庭關係,接下來會做 『on marriage』,探討婚姻中的複雜關係,已經在開發中了。」  同時,《魂囚西門》也開啟了新的影音平台收費模式,這將是公視第一部上檔新戲在 公視+做付費播出,針對《魂囚西門》做單片收費,觀眾可以以 120 元購買,在三個月內 無限收看,《我們與惡的距離》也將循此模式接力在三月與觀眾見面。 同時,《魂囚西門》也會在 Netflix 與 MOD 同步播出。於蓓華語重心長地表示:「我們 做劇的精神還是一樣,要建立產業和觀眾的信心,證明台灣可以做出國際水準的影集。」 公視原創影集,從去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今年的《魂囚西門》和《我們 與惡的距離》,眼看已經打出一條新戰線,為新台劇浪潮拉出了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公視迷你影集《魂囚西門 Green Door》片尾曲 演唱:蕭敬騰 〈Haunting Me〉官方MV https://youtu.be/9YZdSwFFnfU
 而《魂囚西門》好不容易邀請到巨星唱將蕭敬騰主演,當然也不忘好好運用他的天籟 美聲,謝庭菡表示:「我們的音樂製作人因為知道有蕭敬騰,就大膽地寫了一首歌劇風、 難度超高的片尾曲。也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希望面對國際市場,所以片尾曲是全英文的 〈Haunting Me〉」這首片尾曲從曲風、唱腔到製作水平都堪稱是把蕭敬騰塑造成台灣 Vitas,正於今日首播,從片尾曲可以窺見《魂囚西門》在聲音上的製作誠意與實力, 也為之後的電視原聲帶暖「聲」,證明《魂囚西門》擴展IP運用、接軌國際的企圖心, 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 《魂囚西門 Green Door》片頭曲〈Green Door〉、片尾曲〈Haunting Me〉, 皆收錄於公視《魂囚西門》電視劇原聲帶, 2019/01/30 (三) 起 開始預購 2019/03/09 (六) 發行。 公視《魂囚西門》電視劇原聲帶,預購通路:https://JamHsiao.lnk.to/preorderAY 片尾曲〈Haunting Me〉數位收聽:https://GreenDoor.lnk.to/JamLY 片尾曲〈Haunting Me〉歌詞直接看這篇 #1SKDlhob (J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31.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48846146.A.6B0.html ※ 編輯: sodabubble (36.234.31.210), 01/30/2019 19:10:09 ※ 編輯: sodabubble (36.234.31.210), 01/30/2019 19:11:42

01/30 20:53, 5年前 , 1F
謝謝分享,連結新聞刪了?
01/30 20:53, 1F

01/30 21:05, 5年前 , 2F
感謝一樓大大的告知~ 看來娛樂重擊把它下線了@@?
01/30 21:05, 2F

01/30 21:06, 5年前 , 3F
但確實有這篇文喔~ 這篇文先保留好了~
01/30 21:06, 3F

01/30 21:07, 5年前 , 4F
《魂囚西門》真的好鬼喔,先前釋出的前導預告、
01/30 21:07, 4F

01/30 21:07, 5年前 , 5F
2分鐘主預告都有二度上傳的情況,這次換這篇專訪文
01/30 21:07, 5F

01/30 21:08, 5年前 , 6F
XDDD (我亂鬼扯的ww。實際原因未知
01/30 21:08, 6F

01/30 21:16, 5年前 , 7F
哈哈 感謝原po分享 剛看完片尾曲MV超期待的~
01/30 21:16, 7F

01/30 23:23, 5年前 , 8F
期待
01/30 23:23, 8F
文章代碼(AID): #1SKOH2Qm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