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看板Taitung作者 (wing)時間10年前 (2013/11/12 11:1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圖有文網誌版:http://wing0503.pixnet.net/blog/post/41865607 PTT詳細文字版: 其實,我沒有吃悟饕的池上飯包(詳情看這篇)。 但還是不免俗的想要逛一下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的歷史,要從昭和十五年,李家阿嬤陳雲女士的蕃薯餅說起,至今已七十多年 了。飯包的創始是花東鐵路由花蓮至台東約需8小時,到站旅客都饑腸轆轆,卻沒有東西 可吃,而當時先輩在車站前賣蕃薯餅服務旅客。後來為體諒出外人的辛苦,開始製作飯包 在月台叫賣。』- 摘自官網 所以,他們的故事館前有兩台大大的火車,裡面是列車餐廳,買了便當就可以拿進去裡面 吃。不過因為我們沒有買便當,所以也不好意思光明正大衝進去裡面拍照, 更何況現在是吃飯時間,人山人海啊。 走進文化館,一樓是販賣部,主要就是賣便當&餐廳,二樓才是文化館。池上飯包文化館佈置的很像早期五六十年前的裝潢,超級復古。 『飯包:是給出外人吃的,一定要用心做。』 這句話真是超級感慨的,最近爆發出那麼多的食安問題...請大家秉持著阿嬤的信念好嗎? 吊掛的米袋,上面全是橡皮筋。 我開玩笑的跟溫先生說,是另類的許願池嗎?(橡皮筋不要亂彈阿!) 池上黑貓茶室,牆上貼了好多仕女圖,請問今天你要選哪一位?(是這樣的意思嗎?) 文化館將早期阿嬤製作飯包的場景重新呈現, 早期廚房的場景、使用的柴薪,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 以前製米的機器,好大台。 體驗一下帶斗笠當農夫 溫先生在告訴我這台北俗這東西要怎麼用,好像是秤米的吧。 我說,那東西是用來蒸豬血糕的對不對! 阿嬤你的灶腳間我沒有一樣會用欸,好糗。如果是我媽媽一定會對我搖頭。 其實,除了這些他們還是有認真的在介紹飯包的歷史喔,只是我沒有拍到>"< 往下走回販賣部,除了賣便當的地方, 他們還有一小部分是販賣以前雜貨店才會出現的東西,我好懷念阿阿阿阿! 左下角的那個可樂軟糖是我以前必買的糖果,而且很便宜就是一個一塊。 不過現在當然不是那個價錢了,好像是3排20吧(一排4個)。 中間那個3條10元的巧克力也是我的愛,哈哈哈不然現在怎麼會壯壯。 龍角散,以前真的常常看到。 可口可樂跟黑松的招牌! 以前家裡的製冰機就是這種的縮小改良版 中間放冰然後用手轉轉轉,好懷念喔 以前刨冰都自己來呢! 手繪的景點地圖,好可愛。 文化故事館很小喔,吃完便當來這邊晃晃大概半小時就結束了。 但是池上周邊景點也不少,大波池、伯朗大道、萬安磚窯廠都在這附近, 所以吃飽喝足後,租個腳踏車就可以玩透透了,很方便喔! 小插曲: IMG_1366.JPG 這男人在這火車頭前站了5分鐘, 見我不為所動就說:『欸,我這姿勢擺很久了,你到底要不要拍阿。』 我才恍然大悟他是要我拍照不是在休息看風景阿! 我大笑跟他說沒辦法你姿勢都太隨性了我分不出來。 他就一直念說拍照就是要自然不做作阿,但你這也未免太自然了吧?哈哈哈哈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0.118
文章代碼(AID): #1IWPmZ2T (Tai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