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陽明山「林語堂故居」

看板Taipei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2/09 09: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riterou/12913870 標題:滿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記林語堂故居 內文: 從陽明山賞花下來,順道至永嶺一帶的「林語堂故居」參觀及用餐。門票30元,撕去存根 即為書籤,頗見巧思。導覽人員帶我們參觀書房、臥房、客廳、展示廳……等,娓娓介紹 林語堂先生事蹟、成就及故居建築之美。因仔細拜讀過 林語堂 先生的《吾國吾民》、《 生活的藝術》和《京華煙雲》等,欣賞其「儒道並濟」的人生哲學,是以參觀故居,如晤 其面,倍感親切。 林語堂先生(1895-1976),福建龍溪(漳州)人,曾獲上海聖約翰大學學士學位、美國 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是以英文書寫而揚名海外 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旅遊家、發明家於一身的知名學者。 語堂先生因為翻譯「幽默」(Humor)一詞,以及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 》三本雜誌,提倡幽默文學,「幽默大師」自此加冕;並著有《吾國吾民》、《生活的藝 術》、《京華煙雲》、《風聲鶴唳》、《朱門》、《老子的智慧》、《蘇東坡傳》等經典 名著。 1966年,落葉歸根的思鄉之情促使語堂先生離美返台定居,乃有今之「林語堂故居」。這 座房子由台北市政府提供,語堂先生親自設計,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式 的設計取向,兼具東、西方風格,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藍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牆 ,其上嵌著深紫色的圓角窗櫺,意境典雅精緻。 從西式拱門走進,穿過迴廊,可見透天中庭,西班牙式螺旋廊柱被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拉長 身影。一根根柱子不是常見的方柱或圓柱,而是白色混凝土螺旋柱,螺旋柱下方則以圓弧 狀的柱圈收邊;柱子和天花板相接的地方因與樑相接.所以上方用方形的柱頭收邊,柱礎 則以黑色混凝土方塊與柱頭遙相呼應,可謂深具特色。 語堂先生曾經形容這座宅院「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 上有月,不亦快哉」。語堂先生愛竹、愛石,是以刻意在中庭一角,由翠竹、楓香、蒼蕨 、藤籮等植物,與造型奇特的石頭,營造出可愛的小魚池,他常坐在池邊的大理石椅上, 享受「持竿觀魚」之樂。陽台更是語堂先生經常流連之處,鏤空鑄鐵欄杆,以對稱的四角 形雕出花樣,做工十分精細。吃完晚飯,他最喜歡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口含煙斗,欣賞夕 照沉沒於觀音山際。 語堂先生生前的最後十年定居於此,1976年3月逝世於香江,4月移靈台北,長眠於故居後 園中,享年82歲。 台北市政府為紀念語堂先生的文學成就,復得林夫人廖翠鳳女士捐贈大師藏書、著作、手 稿及其遺物,乃於大師舊居成立「 林語堂 先生紀念圖書館」,於1985年5月起對外開放 。其後,台北市文化局成立,進一步擴充活化原有圖書館功能,朝「名人故居」及「文學 生活館」之方向規劃,成為結合展示參觀、藝文講座、餐飲休憩的多元化空間,完整呈現 了語堂先生的格調思想、發明創意、生活態度與文學成就。目前,林語堂故居由台北市文 化局委託東吳大學承辦經營。 目前故居之「林語堂發明特展」,展品包含「中文明快打字機」、「自來牙刷」、「自動 打橋牌機」、「自動門鎖」、「英文打字鍵盤」等模型、照片、設計手稿,以及申請專利 的信函,可見林語堂先生之創意,以及生活之情趣。 參觀告一段落,我們留在原為語堂先生家餐廳及客廳的「有不為齋」用餐。此處採光佳, 窗明几淨,讓人心情十分愉快。我們點了魚排、焗烤千層麵套餐,附玉米濃湯、生菜沙拉 和餅乾、咖啡,食物量稍少而質不差,一客280元,加服務費一成,但門票30元可抵用餐 費,加以餐後繼續聊天,閱讀書櫃上的語堂先生著作,或是站在陽台,憑欄觀賞盛開的櫻 花,以及遠眺台北盆地和觀音美景,真是物超所值,不亦快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43.70
文章代碼(AID): #1BSBr1VC (Taipei)